職場│環境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2021-01-18 北極星環保網
職場│環境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北極星大氣網訊:01

或許就是雜而不精這點成為了我們的核心優勢。試問還有哪個專業可以同時對化工、土木、機械、電子、計算機、生物都有所涉獵?原來要6個工程師做的事情,現在只要一個就可以了,這難道不是核心競爭力嗎?

不同意一種流行的說法,「化學專業、生命科學、材料學等等,都可以隨隨便便替代我們」。化工算是和環境最接近的,我是環境化工雙修的。化工中重視的是如何提高產率,和環境的核心思想是不一樣的。土木重視的結構、建築材料等對環工並沒有什麼卵用,就算是水利,也只是計算流體流動方式,而不涉及到任何化學反應;生物現在的核心是細胞、小分子、醫藥等,和環境也沒有半毛錢關係,就算是發酵工程,和環境中的生物處理也是千差萬別的,機械等其他專業就更不必說了。想要隨隨便便地代替我們是不可能的。

02

是,確實其他專業出身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也完全可以做環境。但反過來我也相信環境出身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也完全可以從事化工、生工等專業的工作。

好吧,光給雞湯不給湯匙不是我的風格,以上這些雖然是對的然並卵,你們可能看完這個答案後熱血沸騰一分鐘並且給我個贊,之後還是會對自己的實力表示懷疑,對未來迷茫不知所向。正如我說,環境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雜而不精」,但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只做到了四分之一,就是「雜」。雜和雜而不精有什麼區別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雜的人和雜而不精的人都會說10種語言。但前者只會用10種語言說「你好」,而後者則是英語熟練應用,德語可以用於看懂70%的學術文獻並聽懂語速較慢的新聞,日語則可以50%脫產字幕看懂動漫,剩下的雖然基本不能用,但也可以用來問路、點菜、說句「我愛你」讓姑娘臉紅。那麼什麼叫精呢?比如一個精通英語的人,不僅聽說讀寫樣樣精通,對英美文學也有研究,洞察各種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現象,甚至可以用美式思維思考問題。顯然,要做到精是很難的,做到「不精」對我們來說已經夠用了。

知道區別了麼?我們雜而不精可以,但不精指的是「不求打破沙鍋問原理,但要臨陣磨槍能應用」。我們大部分的課,如環境工程原理、基礎化學工程、環境生物化學、基礎電工學,包括一些專業課,如水文學、大氣汙染條例、廢物管理等等,都僅僅停留在介紹性的層面,並沒有任何卵用;而實驗課,大部分人實驗上手後無非測測PH,調調分光光度儀,養養細菌,處理數據時也就是拿Excel畫一條線,發現不對就改一改,然後就敢說自己會處理實驗數據了,並沒有任何卵用。就是你對不對?

03

一個真正雜而不精的環境工程師,我可以稱他為「全棧工程師」,這是計算機領域的一個概念,即指一個同時懂得「後端開發、前端開發、界面設計、產品設計、資料庫、各種移動客戶端、三屏兼容、restFul API設計和OAuth」的工程師。放在我們環境領域,我可以說一個環境工程師就是天生的全棧工程師。那麼,如何成為一個全棧環境工程師呢?下面這條路或許值得各位參考:

大一,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大二,上課或者自學學習AutoCAD, Solidworks, ProE等CAD/3D建模軟體。用一年時間足矣學好計算機繪圖這個技能,而有了畫圖的技能,至少可以保證你大二暑假有機會拿到工程公司的實習。

大三,上課或者自學學習ANSYS ICEM、Fluent/COMSOL等專業有限元、流體力學模擬(CFD)軟體,不用學深,知道有限元、流體力學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然後多做練習就好了。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買一些靠譜的書做上面的例題和習題。這裡就要用到你畫圖的技能了。

大四,上課或者自學MATLAB/Simulink編程,目標是掌握PID控制等流程控制相關方面的計算機應用。如果對建模感興趣,可以自學C/C++編程(當然MATLAB也可以,但我們談的是全棧工程師,而且計算科學的主流就是C或者Fortran)。注意,這裡對數學基礎要求非常高。

四年裡一直要加強學習的,是英語。英語是保證你看文獻、找工作、出國都有可能用上的。

相信學會了以上這些,你本科畢業就有進工程公司的資本了。如果讀研,通過以上四年的紮實學習,你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肯定已經有所了解了,研究生選組時選擇你感興趣的方向扎紮實實專攻2~3年,尤其是如果對實驗比較感興趣的,這幾年是你工作前全心全意接觸實驗室的最佳機會。

04

能做到這些的話,我覺得你也不會糾結環境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了。但畢竟要求太高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放鬆廣度要求,那就是提早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方向學習,也就是加強深度。比如你立志當畫圖狗的,就老老實實學會多種畫圖軟體,2D/3D都要精通,想辦法多參與相關公司設計部的實習;如果你想做單元操作工程師的,請你選擇你感興趣的方面(建築,給排水,化工等),具備一定的AutoCAD能力並學好相關的模擬計算軟體,聽一聽相關學院的課,做一做他們的大作業;如果你想做系統工程師,將來做設計流程的,請你提前學習MATLAB和C++,多看看編程算法和Process Engineering相關的書,最好能找到教授做幾個相關的項目。最後如果是想做生物處理、電化學等R&D方面,將來有志於科研的,儘早去實驗室。

當然,無論是軟體還是編程還是英語都只是工具,最重要的是要上好專業課,尤其是符合你計劃中深入發展方向的課。工具是你力量的延伸,專業素養則是你力量的源泉,好比箭和弓的關係。也就是說,單純地掌握這些軟體並沒有什麼卵用,只有你擁有較好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素養時,這些工具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所以一個合格的環境工程師是很難被外行替代的,前提是你是合格的。

最後有人提出來了我就強調一下。這些技能未必在你的工作中會用到,尤其是當今時代中國的傳統工業,信息化水平還很低,實際工程的解決主要依賴於經驗而不是計算機技術,所以實際工作和學校裡的學習大相逕庭,要繼續學習。

05

我提出掌握這些技能的目的,一是因為這些是工程學生本來就應該掌握的,而且大家學過環境的都知道,根本不曉得學了個毛線,而掌握這些技能至少能讓你的技能池豐富一些,將來說不定就用上了,同時也是對環境工程知識的一個鞏固;二是現在的工業信息化是一個主流趨勢,機械工程的計算機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如果我們依然滿足於長期依賴經驗而不是量化手段去解決問題,那我們的技術永遠無法進步,遑論所謂的核心競爭力了;三說起來比較悲傷也是現實,環境工程的就業確實比較悲催,更多的人或許終究選擇轉行;

而如我所說,我們環境工程師的一大特點就是學得雜,也就是相比其他專業,我們更有轉行的潛質和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在本科階段多掌握一些工程領域普遍都能用上的大眾技能,也就是我提到的畫圖,建模,編程,外語等能力,這樣不僅是鍛鍊了我們的自學能力,對繼續從事、革新環保行業有著較大的意義,更便於我們去做我們真正想做的行業。

有的的哥們兒提到了工程師應該對設計手冊,工程規範等提高重視;相對的,編程對環境工程師沒什麼用。對於已經工作數年的從業者我不知道,但針對學生,我對此的評論是:

第一,說句老實話,指望一個Fresh undergrad通曉工程設計手冊那是痴人說夢。

第二,相信我,在21世紀,編程是一個你學了絕對不會後悔的技能。

第三,工程學生在學校裡能學到的最實用的,能跟著你一輩子東西,一是專業軟體,二是外語,三是編程。別的沒了。對,沒了。不論專業,不論學位,不論學校。

第四,代碼寫得好的人,自學能力一定高於絕大部分環境工程院校的畢業生,因為學代碼90%是一個自學過程。我不相信一個代碼高手會連環境工程這種experience based的工作都不會做。當然,可能因為枯燥、不喜歡等原因做不好——但一定不可能不會做。

現在,你知道環境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了嗎?

原標題:職場│環境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薩利機長》:職場中,關鍵時刻能「救」你的,只有核心競爭力
    今天,我們換到職場的角度,來聊一個比較深刻的話題:【職場中,關鍵時刻能「救」你的,只有核心競爭力】,細分成以下三個方面來談:什麼是核心競爭力?為什麼要提高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應該怎樣提高核心競爭力,把握職場中的關鍵時刻?01、什麼是核心競爭力?《薩利機長》中,薩利不僅僅是一個機長,還曾經是美國空軍飛行員,參與過無數次飛行,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危險。
  • 職場精英:修煉硬本領,打造核心競爭力
    網際網路時代,提供給我們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但也讓很多人失去了方向,一味地追求漲工資,而忽視了提升自身的能力,看似每次跳槽工資都能漲一點,長此以往,會讓自己失去核心競爭力,不利於長遠發展。《圓桌派》有一期的話題是「跳槽」,聽了幾位老師的觀點,讓我深受啟發。
  • 「MECE分析法」—提升職場競爭力,助你走向成功的極簡主義法則
    提升職場競爭力,先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職場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同樣的工作內容,同事總能完成的很好,而你卻總是錯誤百出;同時入職公司,同事早已做成主管,而你卻只能每天重複著機械的工作內容,做一個小職員;你想過奮發圖強,努力奮鬥,卻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我的一個好友,工作朝九晚五。
  • 工程倫理教育與中國工程師國際競爭力
    隨著高鐵、水電等越來越多的工程行業走出國門,中國工程師更多地參與到全球工程實踐中來,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工程事務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代社會對工程師的要求不僅是純技術效率上的,還要求他們對工程的生態環境、公眾健康、安全和人文等社會影響有足夠的認識,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和強烈的倫理道德意識,尤其是對專業工作進行道德價值判斷的能力。
  • 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背後是什麼?——組織能力
    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背後是什麼?是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企業形成市場地位和核心競爭力的的前提和保障。為什麼這麼說?打個比方,核心競爭力是車的性能,組織能力是造車的能力,如果沒有造車能力,如何去打造一輛高性能的車呢?人的動力問題解決了,他的價值自然就會被放大。
  • 鈦白行業│得氯化法者得天下,硫酸法競爭力何在?
    汙染和廢料處理三廢多,環保壓力大環保壓力小工廠安全主要危害來自熱濃硫酸的處理,液體儲存較容易,洩露容易處理來源於氯氣和高溫下的氯化鈦氣體,氣體的洩露對周圍環境危害嚴重氯化法生產工藝難度較大,對設備要求較高,我國多使用進口設備,還未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對於小型企業,缺乏研發能力更是難以進入。從生產成本上看,硫酸法使用的原料為鈦精礦,氯化法使用的原料多為金紅石,根據2018年全年均價來看,鈦精礦價格在每噸1250元左右,金紅石價格在每噸6650元左右。因此硫酸法原材料成本遠遠低於氯化法的原料成本。
  • 在回歸服務本源過程中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
    我們認為,未來證券行業會逐步走向分層次化發展,具備強大運營能力的大券商為小券商和交易機構提供運營外包服務將成為行業集約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率先形成大中臺運營能力的證券公司將具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  在風險經營方面,我們看重證券公司根據市場和監管環境調整業務布局的能力。重大風險事件對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將較以往更為顯著。
  • 中秋國慶節雙節後,學會個人核心競爭力SWOT分析案例,努力奮鬥90天...
    大二的時候就從課堂上知道了這種方法,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在各種論文、案例分析中也不斷將其運用,但利用SWOT分析法對自己個人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還是第一次想到無論是已經進入社會謀職還是仍在學的在校生,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而我已是大三的學生並且即將走到大學生活的尾聲,一直也在思考自己進入職場後的競爭力是什麼,SWOT分析無疑是一個可以幫助我解決問題的工具。
  • 核心網工程師辛苦嗎?核心網工程師工作是幹什麼的
    因為在華為的網絡工程師中,或者現在最常見的華為外包IMC崗位中,就會這樣把工程師按照所屬的。負責工作內容不同劃分成不同方向的技術工程師。一 核心網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是做什麼的?核心網裡面所涉及到的技術也非常多,而且現在到了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這個核心網領域的技術也一直是在發展的,甚至現在核心網中包括了虛擬化技術。雲計算技術還有數據通訊技術第二第二代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單純的電路交換到了3g,4g,5g之後。則採用了核心的ip交換技術,並且圍繞著ip技術產生了很多和他相關的通信運營商所使用的核心網協議和技術。二 核心網這個工作到底累不累?
  • 男女交往中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關於男女交往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我們得很明確的知道,在男女交往過程當中,各自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明白了四個參數之後,我們再來評定男女的核心需求是什麼?(下圖)新浪微博:@黎陽David男性在意的核心需求是:激情和關係。女性在意的核心需求是:評估和親密。舉個例子:男性在兩性交往過程當中,常常會說的是:和女友無法溝通,我說什麼她都不明白。
  • 職場英語從香餑餑成基本技能 競爭力與普及度成反比
    那麼掌握英語技能到底能為職場加多少分?日前,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發起了「職場英語調查」,來自58個行業的2034名網友參與了此次調查。  數據統計顯示,在該次2034名網友調查中,「80後」數量最多,達到53.9%,「90後」佔比39.3%,「70、60後」比例則為6.8%。此外女性受訪者比例為55.3%,略高於男性的44.7%。
  • 補齊短板才在職場中更有競爭力?錯了,你從來沒真正理解木桶效應
    聽完小傑的經歷,使我不由得深思:在職場中,我們到底應該是補齊自己的劣勢,還是發展自己的優勢呢?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木桶效應」: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所以很多人說要儘早補齊「短板」,才能越來越有競爭力,這真的是正確的嗎? 對於大多數參加過高考的中國人來說,受到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平衡發展,補足短板。
  • 職場英語口語:面試實戰之應聘機械工程師 2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口語:面試實戰之應聘機械工程師 2 2012-12-19 14:28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寧高寧:提升核心競爭力,數位化是重要途徑
    來源:國資委網站寧高寧:提升核心競爭力,數位化是重要途徑疫情爆發後,中化集團數位化團隊僅用24小時完成疫情防控系統開發和上線,3天就將系統使用範圍覆蓋至境內外所有員工及承包商,為集團做好「全員覆蓋,精準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撐。
  • 以SWOT理論分析傳媒專業網站的核心競爭力
    關於傳媒專業網站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都側重於將新聞傳媒網站作為一種媒體來考察,很難突顯新聞傳媒網站的核心競爭力,本文試圖將傳媒專業網站作為一個企業看待,用SWOT理論作為研究框架,探討傳媒專業網站的現狀和建設途徑。
  • 未來綜合能源企業分四種類型 服務型綜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數字服務型:以能源數據資產的價值挖掘和變現為核心的企業。某種程度上說,未來一些售電公司應該是數字服務型的,因為負荷數據是交易的關鍵,還有一些做電費優化、檢測診斷的企業,也屬於數字服務。二、服務型綜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服務型綜能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是三部分,一是產品技術能力,二是運營技術能力,三是數位化能力。
  • 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發改產業〔2015〕1602號 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有關中央企業:  為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我委編制印發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以及軌道交通裝備等6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產品分析報告 | 傳統職場社交環境下,脈脈如何獨領風騷
    2008年成立的大街網,主要專注於打造年輕人的移動社交招聘平臺,核心為招聘,目標市場為20-35歲的職場年輕人,而脈脈的目標市場涵蓋了所有的職場人士,兩者軌跡不同,也沒有很大的競爭關係。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脈脈把握住了機遇,沒有對LinkedIn亦步亦趨,而是立足國內職場人「熟人社交」的慣性思維,摸索有中國特色的職場社交,比如:對於實名和匿名的辯證思考反映到脈脈的產品功能設計上;比如:如何挖掘職場社交平臺上的被動求職需求,進而轉化成為積極的主動的僱傭撮合。
  • 職場環境的重要性
    工作環境、工作氛圍跟職工的素質有比較大的聯繫,像倉庫發貨這種崗位,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所以素質也很難跟上。這個事情也讓我想起了以前一個同事。那位同事因為懷孕了,她婆婆特意從老家過來照顧她。婆婆白天在家也沒什麼事,就近在一個工廠找了一個修線頭的雜活,哪知剛做了個把月,婆婆的精神出現了問題,半夜鬧著出門要去工廠找車間主任。
  • 範文仲:金融科技基礎設施決定國家的核心金融競爭力
    來源:經濟日報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範文仲19日在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上表示,當前,我們正處於信息革命時期,數據和信息成為社會核心經濟資源,搜集、處理、應用數據和信息的平臺,將構成核心金融基礎設施,金融科技基礎設施決定國家的核心金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