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雙十一,總公司下屬的一個電商公司因訂單量暴增,人手不夠,來不及發貨,要求各兄弟單位支援發貨。
這兩年雙十一援助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接到通知,大家自然積極響應,放下手頭的工作,去電商公司倉庫支援。我們這些平時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到倉庫從事打包發貨的工作難免有些生疏,剛開始的時候,包裝袋、包裝盒使用不恰當,會被倉庫的工作人員指責,最後上演到了罵罵咧咧的程度。
包裝袋、包裝盒使用不恰當,主要影響包裝成本,並不會造成發貨錯誤。同事難免有些抱怨,這種包裝工作本來就不熟悉,到了現場也沒有人指導,剛開始出現這種問題在所難免。平時我們在辦公室工作,同事間交流比較文明、友好,遇上這樣開口就罵的人,也確實讓人不舒服。
工作環境、工作氛圍跟職工的素質有比較大的聯繫,像倉庫發貨這種崗位,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所以素質也很難跟上。
這個事情也讓我想起了以前一個同事。那位同事因為懷孕了,她婆婆特意從老家過來照顧她。婆婆白天在家也沒什麼事,就近在一個工廠找了一個修線頭的雜活,哪知剛做了個把月,婆婆的精神出現了問題,半夜鬧著出門要去工廠找車間主任。我同事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個車間主任比較厲害,上班的時候罵了她婆婆幾次,老人家一直在老家務農,鄰裡和睦,與世無爭,哪受過這樣的氣,沒多長時間,精神就出了問題。直到我同事生孩子,婆婆還一直在接受精神治療,我同事也非常自責,她說早知道這樣,當時就不讓她過來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這個車間主任管理方式野蠻粗暴,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人,心理壓抑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說,職場層次決定了你所處環境的優劣。讓孩子努力學習,將來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如龍應臺所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