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洋蔥的休眠期因品種、休眠程度和溫度而異,一般為70-90天。洋蔥生理休眠期結束後,只要條件適宜,鱗莖就會發芽。今天來為大家講解洋蔥的貯藏方法以及如何防治腐爛,下面一起來閱讀吧。一般來說,6月下旬收穫的鱗莖在9月至10月隨著氣溫的降低開始發芽,營養物質轉移到生長點。這時,洋蔥鱗莖變得柔軟和中空,洋蔥的質量下降到不能食用。洋蔥經過生理休眠期後,若要控制發芽,應採取抑制發芽的措施,延長貯藏期。
有幾種方法可以防止洋蔥在貯藏期間發芽。(1)利用植物生長抑制劑馬來醯肼(化學名稱為馬來醯肼,中文商品名為氰,代號為mh)抑制洋蔥發芽。一般在洋蔥收穫前7-21天,植物地上部分開始脫落時使用。藥物使用過早,會抑制營養物質的運動,使鱗莖組織變得疏鬆,降低商品價值;使用過晚,會削弱藥物的吸收和運動能力,降低藥效。一般來說,0.15%~0.25%mh溶液可用于田間葉面噴施,也可在收穫當天使用浸泡液。用藥時間、濃度、次數對治療效果有影響。不適當的處理會增加貯藏後期的腐爛損失。
(2)採用Y射線輻射處理是抑制新鮮蔬菜採後或貯藏前發芽、延長貯藏期的技術措施。y射線通常是用放射性同位素鑽頭(co)或銫137(137cs)產生的。洋蔥的劑量為20-150gy。洋蔥輻射最適時期為生理休眠結束前。
(3)在貯藏條件控制下,洋蔥可在0℃左右低溫貯藏,防止鱗莖發芽。此外,低氧(3%~6% O2)和高二氧化碳(8%~12% CO2)也能抑制洋蔥發芽,延長貯藏期。
如何儲存洋蔥?洋蔥是比較耐貯藏的蔬菜,特別是一些黃洋蔥品種。準備洋蔥儲存,並在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地上的莖葉開始脫落後,應在晴天將植株連根拔起,放在壟上晾乾2-3天,翻一次,然後晾乾2-3天。曬乾時,植物一排一排地展開,後一排的葉子覆蓋在第一排洋蔥上。不要讓陽光直射洋蔥,防止下雨。
在中國洋蔥通常在室溫下貯藏。華北地區多採用戶外堆垛,東北、華東地區多採用室內懸掛和存放。此外,還有冷庫和空調庫。以下是幾種洋蔥貯藏方法的簡要介紹。
(1)室內儲存:簡單易用,儲存容量小,適合在家中短期儲存。少量存放時,可將完全乾燥的蔥花辮掛在屋簷下或溫室後坡,只要陰涼、通風、乾燥,就不能淋雨。大量儲存時,可掛在空房間或高幹燥處的防雨棚內,木框上掛洋蔥辮。也可將選好的洋蔥頭無傷、無病、無雨放入網袋內,懸掛在室內通風乾燥處。它可以儲存大約60天。
(2)室外堆放:也稱堆放。如果洋蔥儲藏量大,一時很難賣光,可以採用戶外堆放的方法。方法是選擇通風乾燥程度高的地方,用圓木或石頭將樁底墊高約30cm,寬約1.6m,然後鋪上15cm-20cm厚的稻草或稻草。
將完全乾燥的洋蔥編織或處理成長方形,高約1.5米,寬約1.5米,長約5-6米。樁頂採用麥秸,用3-4層蘆葦墊覆蓋,四面圍2層,用繩子水平、垂直捆綁,防止日曬雨淋,保持乾燥。在疊後密封的初始階段,可選擇在晴天倒轉一次或兩次,以清除疊內的溼熱空氣。煙囪密封后,只要沒有漏雨,就不得翻倒,以防碰傷,促進發芽。每次下雨都檢查一下。如果有漏水,擦乾並蓋上墊子。這樣,洋蔥就可以儲存到10月上旬。後來由于洋蔥發芽,不宜繼續貯藏。
(3)吊籃存放:將假莖、精選、曬乾的洋蔥頭切掉,待熱量散盡後,晚上放入吊籃內,放在室內乾燥處,最好放在腳手架上,以防雨。儲藏室應保持涼爽、通風和乾燥。它通常在九月後發芽。室溫控制在0℃-3℃,溼度70%-75%,元旦至春節均可儲存。
為什麼洋蔥在貯藏期間會腐爛?除發芽外,影響洋蔥貯藏的第二個原因是腐爛。腐爛的部分,常見的是根和葉(爛葉菜農稱之為「爛辮」,爛根座稱之為「爛須」),從這兩個部分腐爛並侵入鱗莖。但也有一些是因為球莖受損而腐爛的。這種腐爛主要是由細菌入侵引起的。
為防止洋蔥鱗莖腐爛,應採取以下措施:①在洋蔥鱗莖的收集、運輸和貯藏過程中,應防止鱗莖碰傷,防止病原菌侵入和腐爛。②收穫前7天和10天停止澆水,否則會大大增加腐爛率。如果下雨,燈泡的外皮就破了,不能儲存。③收穫應在晴天進行。收穫後,應就地充分晾乾,只晾乾葉片,不晾乾頭部,以促進成熟,晾乾表皮,然後貯藏。
④編織物烘乾時應避免淋雨,室外堆放物存放期間應防止淋雨。為了降低煙囪內的溫度,最好在陽光明媚的天亮時堆放。白天,由於大蔥暴露在陽光下,堆起來很熱,很容易被加熱腐爛。⑤注意儲存環境的通風和乾燥。幹得好的洋蔥鱗莖在通風條件下很少腐爛。通風良好,很少腐爛。儲存溫度為0℃-3℃,相對空氣溼度為70%75%。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