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
為探明濱海鹽漬土有機碳的礦化特徵及控制因子,在黃河三角洲濱海地區距海由遠及近的方向上,採集6 種不同鹽漬化程度的土壤(距海最近的鹽漬土BZ1 和BZ2 為「光板地」鹽漬土,BZ3~BZ6 均為農田鹽漬土)進行室內培養,測定土壤有機碳的礦化速率,分析土壤理化性質、微生物量、細菌真菌比值等指標與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徵的關係。
結果表明:濱海鹽漬土的鹽漬化程度在距海由遠及近的方向上呈升高趨勢,其中「光板地」鹽漬土BZ2 的鹽漬化程度最大。在255 d 的培養期內,各鹽漬土有機碳礦化速率隨時間的動態變化均為對數函數關係(P<0.01),表現為培養前期礦化速率較快、中期顯著下降、後期趨於平緩,其中「光板地」鹽漬土BZ1、BZ2 有機碳礦化速率顯著小於農田鹽漬土 BZ3~BZ6(P<0.05)。土壤有機碳累積礦化量隨時間的動態變化可以用一 級動力學方程擬合(P<0.01),擬合結果表明,不同鹽漬化土壤的潛在可礦化碳(C0)差異顯著,「光板地」鹽漬土的C0值顯著低於農田鹽漬土(P<0.05)。
相關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機碳累積礦化量與土壤有機碳(SOC)、全氮(TN)、微生物總量呈顯著正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0.975、0.954、0.893),與全鹽(TS)呈顯著負相關(相關係數為-0.813);土壤TS 與SOC、TN 和微生物總量呈顯著負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0.838、-0.876和-0.843),而與細菌真菌比值的相關性不顯著(相關係數為0.784)。
研究表明,不同鹽漬化程度下濱海鹽漬土的有機碳礦化規律顯著不同,土壤鹽分可能是通過影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固持能力來控制濱海鹽漬土有機碳的礦化特徵,而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對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不顯著。
結 論:
(1)黃河三角洲濱海鹽漬土的鹽漬化程度在距海由遠及近的方向上呈升高趨勢。在255 d 的培養期內,不同鹽漬化程度下土壤有機碳礦化速率均表現為培養前期速率較快、後期緩慢的動態特徵,有機碳礦化速率、累積礦化量隨鹽漬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2)土壤有機碳、全氮、全鹽含量及微生物總量與土壤有機碳礦化速率、累積礦化量密切相關。土壤有機碳礦化量與土壤有機碳、全氮含量及微生物總量呈顯著正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0.975、0.954、0.893),而與全鹽含量呈顯著負相關(相關係數為-0.813)。
(3)濱海鹽漬土可能主要通過鹽漬化程度改變土壤微生物總量和碳氮固持能力,而微生物群落結構對土壤有機碳礦化速率、累積礦化量、潛在可礦化有機碳量等礦化指標影響不大。
原標題:不同鹽漬化程度下濱海鹽漬土有機碳礦化規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