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酶的基本介紹

2021-01-10 吉至試劑

纖維素酶(英文:cellulase)是酶的一種,在分解纖維素時起生物催化作用。

是可以將纖維素分解成寡糖或單糖的蛋白質。

纖維素酶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生物體中。細菌、真菌、動物體內等都能產生纖維素酶。一般用於生產的纖維素酶來自於真菌,比較典型的有木黴屬(Trichoderma)、麴黴屬(Aspergillus)和青黴屬(Penicillium)。

產生纖維素酶的菌種容易退化,導致產酶能力降低。

細菌產纖維素酶的產量較少,主要是葡聚糖內切酶,大多數對結晶纖維素無降解活性,且所產生的酶多是胞內酶或吸附在細胞壁上,不分泌到培養液中,增加了提取純化的難度,因此對細菌的研究較少。但由細菌所產生的纖維素酶一般最適pH 為中性至偏鹼性。近20年來,隨著中性纖維素酶和鹼性纖維素酶在棉織品水洗整理工藝及洗滌劑工業中的成功應用,細菌纖維素酶製劑已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纖維素酶在食品行業和環境行業均有廣泛應用。在進行酒精發酵時,纖維素酶的添加可以增加原料的利用率,並對酒質有所提升。

由於纖維素酶難以提純,實際應用時一般還含有半纖維素酶和其他相關的酶,如澱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等。

纖維素酶種類繁多,來源很廣。不同來源的纖維素酶其結構和功能相差很大。由於真菌纖維素酶產量高、活性大,故在畜牧業和飼料工業中應用的纖維素酶主要是真菌纖維素酶。

相關焦點

  • 纖維素酶與半纖維素酶的區別
    植物纖維大都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那纖維素與半纖維素有什麼區別。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共同存在於大多數植物細胞壁中,主要組成成分是植物纖維素,植物纖維素主要有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組成。纖維素酶與半纖維素酶的區別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構成成分不同。纖維素是由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於水及一般有機溶劑。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一種多糖,佔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 纖維素酶在中藥成分提取中的應用
    1 纖維素酶水解作用機理     纖維素分子是由許多吡喃型的D-葡萄糖殘基通過β-1,4葡萄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多糖鏈,天然纖維素為直鏈式結構,鏈與鏈之間有晶狀結構和排列次序較差的無定形結構;纖維素分子以結晶或非結晶方式組合成微原纖維,微原纖維集束形成微纖維,以微纖維為基本構造構成纖維素。纖維素的結晶度一般在30%~80%之間。
  • 你知道什麼是纖維素酶嗎?
    纖維素酶是一種複合酶,一般認為其至少包含了三種組分,分別是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C1酶和CX酶會將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葡萄糖苷酶將纖維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纖維素在這三種組分的共同作用下被水解為葡萄糖,進而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營養,當然也可為人類所用。
  • 幾丁質酶參與水稻纖維素合成
    細胞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的複雜多糖網絡結構,為植物體提供機械支撐。水稻細胞壁研究對於抗倒伏等農藝性狀的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 纖維素酶水解鹼處理秸稈可視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木質纖維素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生物質資源之一,纖維素酶降解技術是生物轉化高效利用木質纖維素的關鍵纖維素酶水解木質纖維素過程中木質素的作用方式(阻止纖維素酶吸附?還是存在非降解性吸附?)一直存在爭議,纖維素酶對植物細胞壁具體降解方式的研究也未見報導。因此,木質纖維素的有效前處理和纖維素酶水解植物細胞壁過程的可視化研究,將大大提升木質纖維素生物煉製效率。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員在纖維素酶水解鹼處理秸稈的過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天津工生所在構建多酶複合體提高纖維素產電效率方面取得進展
    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可以被用來生產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學品。相對於傳統微生物發酵法利用纖維素進行生物製造,體外多酶系統可操作性強、產品得率高、反應速度快,已經被成功應用到催化纖維素完全轉化生產肌醇中。
  •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
    山東大學鮑曉明課題組:改善囊泡運輸提高釀酒酵母纖維素酶胞外展示的活性 來源:上海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3-09   今日/總瀏覽:2/
  • 我科學家發現纖維素降解新機制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李多川教授課題組在研究中發現了纖維素氧化降解的新機制,首次鑑定出多糖單加氧酶可以氧化降解纖維素分子結構中的碳6位,為提高纖維素利用率提供了新途徑。該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能源領域權威期刊《生物燃料的生物技術》上。
  • 纖維素能不能作為能源物質?
    (3)選修一(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P27原文:正是在這三種酶的協同作用下,纖維素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營養,同樣,也可以為人類所利用。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纖維素分解酶(胞外酶),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它們可以產生纖維素酶。
  • 外源酶對茶葉品質的研究進展
    酶具有專一性強,反應條件溫和,催化效率高等優點,在基本不影響其它品質的前提下利用外源酶製劑可有針對性地改善茶葉中某一特定物質的含量,進而提高茶製品的品質與產量。茶葉加工中常使用的酶有纖維素酶、果膠酶、蛋白酶及單寧酶等。
  • 納米纖維素的製備-ATS納米纖維素均質機的應用
    1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可再生生物質資源轉化利用的日益重視,納米纖維素因其獨特的性質而受到廣泛關注,日漸成為新材料和纖維素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利用高壓剪切力的作用將纖維素分散成為納米纖維素是一種常用的物理製備方法。
  •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和甲基纖維素MC的區別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和甲基纖維素MC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小編在此總結了些知識回答兩者之間的差異。HPMC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這是一種非離子纖維素混合醚,由鹼化後的精製棉製成,使用環氧丙烷和氯甲烷作為醚化劑,經過一系列反應製得,取代度通常為1.2至2.0,其性質因甲氧基含量和羥丙基含量之比而異。MC是甲基纖維素。經精製棉鹼處理後,以氯化甲烷為醚化劑,經過一系列反應後製成纖維素醚,一般取代度為1.62.0,溶解度隨取代度而變化,屬於非離子型纖維素醚。
  • 飲食像海龜,存在消化纖維素的酶
    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改變了科學家對這群生物最基本的理解,至少存在著一種吃海草的鯊魚,並且在其消化過程中練就了一套適應食草的消化系統。最早有研究指出有食草性鯊魚存在實際上是在2007年。Leigh還發現,窄頭雙髻鯊在腸道裡存在β葡萄糖苷酶,這種酶能分解植物中的重要成分纖維素,這是科學家首次在鯊魚體內發現有專門消化植物的酶。除此之外,Leigh認為,窄頭雙髻鯊似乎對90%為海草的這樣一種飲食結構頗為滿足。團隊並沒有觀察到任何不利於健康的影響,在研究過程中窄頭雙髻鯊的體重甚至還增加了。
  • 詳解細菌纖維素的性質和應用
    此外,因為細菌纖維素是一種純度較高的纖維素,更易與纖維素降解酶發生作用,同時在酸性及微生物存在的自然條件下也可以直接降解,所以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與植物纖維素相比不含木質素、果膠、半纖維素和其他細胞壁成分,纖維素含量高達95%以上,提純過程簡單。
  • 酶在紡織行業中的應用技術與發展前景
    用果膠酶可以去除棉纖維表面的果膠物質,但單獨使用果膠酶,很難達到理想的精練效果。一般添加合適的表面活性劑一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幫助酶向微生物孑L和裂縫中滲透,並使它們在有利於發揮催化作用的位置上排列。另可加入纖維素酶,可大大提高生物精練的效果。用纖維素酶去除粗毛中的草刺等纖維素雜質,可避免羊毛纖維的損傷。蛋白水解酶用於蠶絲精練比澱粉酶退漿更早地被研究和利用。
  • 改造酵母使其在細胞表面表達最大的纖維素小體複合物
    由於纖維素酶在纖維素小體中的協同作用,該工程酵母顯示出更高的降解效率,並且從纖維素底物中釋放的還原糖和乙醇的量明顯高於以前的任何構建體。纖維素小體是由高溫梭菌和其他厭氧性纖維素分解細菌產生的高效超分子酶複合物。典型的熱纖梭菌纖維素酶體由一個中央非酶支架的蛋白亞基(稱為「纖維素酶融合蛋白A」(CipA))和九種I型黏附蛋白組成。
  • 全球首座商用纖維素乙醇廠動工建設
    該廠以小麥秸稈、能源作物和其他生物質為生產原料,不僅是歐洲第一座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規模的生產廠,這標誌著纖維素乙醇從實驗室、中試階段正式走向商業化。    據了解,這個工廠位於義大利西北地區的Crescentino,在都靈和米蘭之間。
  • 酶法提取技術的原理以及其應用進展
    摘要:簡要介紹了酶法提取的基本原理、特點及提取速率的影響因素,結合酶法在提取有效成分中的應用實例和與其他技術的聯用,對酶法在中藥提取領域的前景進行展望。
  • 成都生物所發明一種木質纖維素原料的生物-化學聯合預處理方法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種木質纖維素原料的生物-化學聯合預處理方法」近日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010182173.1)。木質纖維素原料經過酶解糖化後,可得到以葡萄糖為主的六碳糖及以木糖為主的五碳糖,是食品和化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
  • 常識| 印染行業常用六大酶
    導讀   在紡織印染中使用較多的酶製劑主要有纖維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