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入讀少年班,破繭成蝶,六年美國全獎研究生申請路

2020-11-25 騰訊網

基本背景

本科:西安交通大學

專業:數量經濟與金融

Gpa:4.21/4.3,排名:1/272 or 前1%

託福:113

Gre:166+170+4.5

實習兩段(量化+券商)

科研兩段(校內科研)

香港大學學期交流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O獎(Top 1%)

錄取結果: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

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碩士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經濟學碩士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碩士

前言

雖然現在已經是春末夏初的五月,但回首我的整個申請季,可以通過兩個詞語完美詮釋--破繭成蝶、喜從天降,激動的心情到現在都是溢於言表。對於一個沒有海外經歷的應屆本科生而言,申請經濟學博士項目可以說是難於登天,我也一直都是抱著買彩票的心理在進行申請。所以,能收到這些錄取,對於我而言不僅僅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激勵!

從2月7日收到LSE的EME錄取告別全聚德,減輕了不少申請壓力;到2月19日凌晨1點收到Columbia的全獎Econ博士錄取,這一幕幕依舊曆歷在目。興奮之餘,心裡更多的是感激,感謝在申請過程中幫過我的老師、學長學姐、世畢盟的Mentor以及培訓師老師。

關於選專業

實話實說,我是去年10月底才確定申請經濟學博士,也就是說確定方向的時候申請季都已經過了一半了。

好在世畢盟一直都比較尊重我方向的選擇。在加入世畢盟伊始,我是想申請top的金融工程項目。但是就在申請的最後環節,我受到我們專業頂級老師的指點,認為年輕人還是應該拼一把,看能不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不要著急賺錢。再加上我本身正好也喜歡思考問題、從事研究,希望向大師拜師學藝,因此便臨時改變了申請方向。

無論我申請金融工程還是經濟學,世畢盟總是能給我匹配非常優秀的mentor為我規劃路線、指導我的文書寫作。因此我非常感謝世畢盟,沒有因為我臨時更換專業,限制了我團隊老師的分配,更是為了保障我的申請結果,世畢盟為我提供了更多的、更專業的、更優秀的團隊老師及可利用的資源,這在我申請季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於GPA

我認為我的申請拼的是「與眾不同」,即與常規路線有所差異。也就是因為這些不同,讓我有勇氣申請top校的經濟博士。我14歲進入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之後學習了大量數理基礎課程,其中所有數理化課程幾乎都在98分以上;大二開始我轉入西安交通大學經濟殿堂--金禾經濟研究中心。在金禾,我一方面學習到了紮實的、原汁原味的經濟學課程,另一方面又主動選修數學專業的專業課,繼續打牢數學基礎。在這些課程中,我大多都獲得了98分以上的成績。競賽方面,雖然並不懂哪些對於申請有幫助,但是我認為做總比不做有好處。因此,各種競賽我都積極響應,並且在美國數學建模大賽獲得了O獎以及全球前四的成績。以上的經歷也都體現在了我的個人陳述中。

關於託福及GRE

我認為任何東西只要用心了努力了都會有驚喜出現。我自己並沒有上過一分鐘的語言補習班。但由於自己的英語基礎較好,在託福方面從最開始面對口語題好似啞巴吃黃連,到最後能自學刷出30+28+26+29的成績。這個成績我自己也沒有想到,但確實是我利用小塊時間不斷鍛鍊自己,在努力的基礎上得來的好運。

GRE方面和託福類似,我GRE首戰154+170+4。當時,很多人告訴我這個成績已經可以了,但是我認為這不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不符合top校要求。我認識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對症下藥,而GRE中的攔路虎就是百讀不通的閱讀和形如天書的填空。因此我背單詞、分析文章結構、解剖邏輯關係三管齊下。我白天在廣發證券實習,晚上回房間像學數學一樣剖析GRE語文部分,最終又是運氣疊加在努力之上,拿到了166+170+4.5的高分。

關於軟性背景

行內的人都知道,top校經濟PhD的申請已經進入白熱化,由於經濟學科研周期長、供求關係不對等,導致學校無法從三維等條件直接從履歷並不充足的應屆本科生中識別他們想要的學生。因此,top校經濟PhD的申請經常需要經過長時間的RA和磨練,從海外大牛手中要到強推,才能通過connection進入夢校。但是我的背景和申請材料完全不是上述的情況。除了港大一學期的交換,我從沒有其他出國出境的經歷。不過,雖然我沒有機會和意識去尋求海外科研,但在金禾老師的指導下,我發表二作論文一篇並且獨立完成了一個科研項目。

關於選校

我的選校極其激進,我申請了基本上top20所有的經濟學博士項目加LSE EME和Chicago MAPSS-Econ。之所以這麼激進是因為我認為既然放棄了保到國內名校的機會,我就一定要讓我的留學變得值得,如果收到一個我不喜歡或者不甘心去的項目的offer,我寧願不申請這個學校,至少還節省了申請費。事實和概率論都證明,在有一定實力的基礎上,只要彩票買的多,中的概率就會大。

在這個過程中,世畢盟多次提醒我要對自己合理定位,留出選擇的餘地,也是在培訓師老師的建議下我申請了LSE EME和Chicago MAPSS-Econ兩個項目。在沒有收到PhD offer之前,我已經拿到了這兩個項目的offer,所以我可以「家有餘糧,心中不慌」地等offer,我認為這對我過去一個月的心理健康幫助極大。如果沒有這兩個保底的offer,收到一個個彩票沒有抽中的消息將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相信我!)。

關於我的名校敲門磚

總結來看,我的申請實際上就在「賭」四個閃光點:

第一,亮眼的三維。GPA接近97,

GRE166+170+4.5

託福30+28+26+29;

第二,我課程涉及面廣,

尤其體現在數學和經濟學方面。

同時,由於少年班的經歷

20歲的我

相對其他博士申請人

有較多的時間資本;

第三,西安交通大學老師們的推薦

情真意切。

雖然他們在connection方面

可能不如北美學術圈內的教授,

但是我認為老師們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至關重要,

在此我真心感謝

幫助過我的老師們;

第四,在文書寫作和對申請方向的把握方面,

我的世畢盟的培訓師老師

和mentor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

培訓師老師細心認真,

每一版文書都會仔細閱讀、

修改並提出建議。

在專業內容方面,我的mentor

(一位斯坦福Econ PhD在讀學姐前輩)

給出了非常有見地和時效性的指導

讓我也很受用。

總而言之,老師們的大力支持、世畢盟的引導和潤色、我的經歷和努力缺一不可。可能正是這其中的某一點打動了哥大招生委員會,讓我有機會敲開名校大門。

PS:雖然我是不走常規路線的成功案例,但總的來看還是常規路線比較保險,所以請一定儘早確定方向、聯繫科研!

與世畢盟的不解之緣

最開始是想申請金融工程,而世畢盟在金融金工方面確實是有著無可辯駁的優勢。後來隨著方向的屢次改變,我的培訓師老師總是對我全力支持,並發動所有資源為我匹配相關專業的mentor。前後有至少三位優秀的學姐(來自Princeton MFin和Stanford Econ Phd)為我指導方向、修改文書,還從宏觀介紹了申請的局勢。

我認為世畢盟對我最大的幫助就在於讓我從一個申請白痴認識到了這個殘酷的game,並從中尋找我的定位。整個申請季下來,金禾中心老師們的支持、世畢盟培訓師老師和mentor的指導、學長學姐們以及來自各方的幫助和我的努力相互作用,又一次運氣疊加在努力之上拿到了夢校offer。我想向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總結

對於即將踏上新的人生起點的我來說,這些年成長與涅槃讓我心懷感恩。想再一次感謝在過去這些年陪伴我走過的家人、老師、朋友、同學。雖然因為哥大的錄取,我創造了西交在經濟學專業的歷史最佳錄取,但是我更願意把他看作是一種傳承,讓更多的西交學弟學妹們申請到國外頂級名校,積極弘揚大大今年四月在西安交通大學考察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發揚西遷精神,為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攝影師見證帝王斑蝶破繭成蝶
    Joe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今年65歲了,他從兒童時期便迷上了帝王斑蝶,10歲那年,他帶了一隻帝王斑蝶蛹到學校,想在課堂上展示它從醜陋蟲子蛻變成美麗蝴蝶的過程,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並沒有成功。自此以後,Joe便暗下決心,決定追尋帝王斑蝶,在有生之年親眼見證一次他破繭成蝶的瞬間。不久前,Joe長達55年的心願終於得以實現,他見證了一隻帝王斑蝶蛹蛻變的過程,並用鏡頭將其記錄了下來。
  • 《劍來》:相信自己,你能作繭自縛,就能破繭成蝶!
    那麼,今天讀網絡小說不也是為了明智嗎?可是,能夠讓人明智的網絡小說又能有幾本呢?很幸運,《劍來》就是這樣一本能讓人明智的網絡小說,小編更從書中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相信自己,你能作繭自縛,就能破繭成蝶!從《劍來》中總結的這個道理是否有些突兀?
  • 15歲考入少年班,34歲差點奪得諾獎,莊小威是真正的科學家
    從小天賦異稟,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時與諾貝爾獎,也僅僅是差了點兒「緣分」。不過,莊小威,無愧於「科學家」三個字。02少年班裡的「天才」在1987年,年僅15歲的莊小威,在高考中取得600多分的好成績,並因此順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18歲讀博的他,火了!
    而在學校官網這位特任教授——陳杲的簡介中26歲的年紀格外令人矚目↓↓↓「陳杲特任教授年齡僅26歲。他2008年入讀中國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陳秀雄教授攻讀博士。2017年博士畢業後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
  • 迎接挑戰,破繭成蝶!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迎接挑戰,破繭成蝶! 面對挑戰你是會低頭屈服還是迎難而上今天小科要為你帶來的原創視頻《破繭
  • 「少年班神童」莊小威,博士畢業才學生物卻與諾獎擦肩而過
    「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女」、「美國科學院最年輕華裔院士」、「哈佛大學雙聘教授」、「第一位獲美國
  • 《冰凍星球》燈蛾蟲的一生:歷經14次冬眠,只為一朝破繭成蝶
    終於,在它14歲的那年春天,它儲存了足夠的食物,開始吐絲結繭。它成功織好一個白色的繭,將自己包裹在裡面,它的身體已經做好了飛翔的準備。只等待著破繭而出。它為這個春天已經等待了十幾年,歷經了十幾次的冬眠。破繭而出,它就可以離開寒冷的北極,開始新的生活。小小的燈蛾毛蟲,在廣袤的北極微小如一粒塵埃,卻讓我肅然起敬,我們很多人也許還不如一隻燈蛾毛蟲。
  • 14歲入中科大,22歲成科學家,96年中國博士曹原攻克世界性難題
    14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在留學期間解決了困擾世界107的「超導體」魔咒,以一己之力拓展了物理學單一領域的深度。被世界頂尖科研雜誌《Nature》評為2018年十大傑出科學家之首。回顧曹原的成長軌跡,有嘲諷,有質疑,也有如浪的讚譽,但在其間,曹原始終以興趣為本,不忘初心,不理外界,從一而終。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15歲讀研、18歲讀博,天才少年卻被美國列為潛在危險,讓其回國
    中國科技大學派專人來對他進行面試,發現現在上小學的他的數學相當於大一水平,各門功課也達到高中畢業水平,他進入了科大的少年班,成為了一個從小學直接進入少年班的傳奇人物。進入少年班後,他也不斷努力,他大學畢業提前考取了本校研究生,成為了國內年齡最小的研究生,1987年就獲得了博士學位。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天才少年」曹原曹原,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後隨父母前往了深圳,並在11歲時被選入了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並在隨後的3年時間裡,完成了小學六年級、初中、高中所有課程學習。
  • 10歲男童高考574分超一本線68分 夢想上中國科大少年班
    八歲中考,今年十歲念高二的冷然,是衝著要念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這個夢想,參加今年福建省高考的。但現在,以十歲低齡考出了傲人成績的他,如果檔案不能像普通考生一樣拋出去,如果沒有他滿意的學校向他伸出橄欖枝,可能因無緣中科大少年班,失去被其他大學錄取的機會。「我想上大學,上以我的成績能被錄取的好大學。」昨日,在福州鼓樓區夢山小區姨父家,冷然急哭了。
  • 莊小威:中科大少年班難以打破的神話,42歲與諾獎擦肩引公憤
    提到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女莊小威,至今學弟學妹們都將她奉為神話——美國科學院最年輕華裔院士,哈佛大學雙聘教授,34歲就能擁有同名實驗室,42歲和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引起華人界的憤慨和爭議……1972年,莊小威出生於江蘇如皋市。
  • 科學網—駱利群北大演講:從少年班到美國院士
    剛才饒毅講了很多少年班的好與壞,我們是少年班第五屆,這一屆以後,已經沒有像寧鉑、謝彥波這樣非常知名的人士出現了。那時候沒有多少報紙來採訪我們,可我覺得我們班23個人活得都很精彩。我們班沒有年齡特別小的,也沒有特別大的,最小的比我小半歲,最大的也只比我大半歲,大家年齡相差在一歲的範圍內,沒有像11歲進大學這種問題比較大的。
  • 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本文講述的就是如此一位留學生,她是中科大少年班女天才,留學後加入美國籍,她就是莊小威。5歲時,便可以熟讀唐詩宋詞,認識1000多個漢字,直接跳級入讀中科大附小二年級。從小學到初中,她還是班級裡公認最聰明的孩子,任何東西只要教一遍,她就能記住。她的表妹至今還能想起父親教她象棋時,各個棋子的走法,父親就說了一遍,莊小威便全部記住了。
  • 歷經四十餘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究竟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一群人?
    在首批少年班成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神童」寧鉑,而正是由於寧鉑,才上中科大上年班有了巨大的爭議。當時入選中科大少年班的寧鉑年僅13歲,被譽為天下「第一神童」。他之所以能夠進入少年班,是因為當時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的一份舉薦信。
  • 《出水芙蓉》主創破繭成蝶 票房黑馬殺出
    正所謂破繭成蝶,有志者事竟成。正所謂破繭成蝶,有志者事竟成。劉鎮偉:靈感來自好萊塢經典電影 這部影片緣起於導演劉鎮偉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1944),戲裡的韻律泳拍得很美,令他一直難以忘懷。在劉鎮偉的《出水芙蓉》中,失戀少女想報仇,這個企圖本來很醜陋,但透過努力備戰,她從灰暗世界走出光明,卻是一件很美麗的事。
  • 物理學家尹希,13歲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如今不肯回國
    九歲考入北京八中,十三歲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三十一成為哈佛正教授。但是尹希卻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娶妻生子,不肯回國。是何原因造就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我們從他的個人經歷窺探一二。尹希從小也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有著驚人天賦,甚至8歲就看量子力學和微積分。也因其過人天賦,尹希求學之路也顯得「與眾不同」,一路跳級,年齡遠小於同班同學。1993年,尹希10歲就以考入北京八中少兒班,6年的中學課程僅用三年就完成。當時針對天才兒童,中國科技大學專門建立少年班,尹希高中畢業後也成功考入此班級。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說到莊小威教授,她曾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後赴美求學,被業內評價為「有天賦的、執著的科學家」,而當我們翻開這位天才女性的人生履歷,堪稱傳奇。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1歲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40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 天才少年曹原的誕生地-中科大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早期中科大少年班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