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一種抗腹瀉藥物或可用於殺死侵襲性癌細胞

2020-12-25 cnBeta

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用於減緩消化道不適的藥物實際上可能對治療癌症有用。這種藥物稱為洛哌丁胺,通常用於治療腹瀉,但它也可以誘導某些腫瘤細胞的破壞。儘管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這些發現可能會導致某些侵襲性癌症的新型治療方法。

在對抗癌症的過程中,醫生和科學家們嘗試了許多非常規的東西。有時,現有的藥物原本並不是用來治療某些疾病的,但後來卻被證明是有益的,直到對一種藥物的效果進行廣泛的研究後,科學家們才真正知道任何一種藥物的能力。

現在,歌德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證明抗腹瀉藥物洛哌丁胺對治療膠質母細胞瘤有所幫助,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攻擊性特別強、致命的癌症。這種藥物能誘導人體細胞進入一種健康細胞能承受的狀態,但癌細胞卻不能。

根據發表在《Autophagy》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當洛哌丁胺與腫瘤細胞相互作用時,細胞會產生一種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實際上就像是細胞的自我毀滅命令。癌細胞最終死亡,這顯然是一件好事。

藥物的作用機制與自然細胞的自噬過程有關,自噬通過分解不需要的東西或受損的部分,幫助細胞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細胞中,這個過程顯然是非常有用的,但當這個過程被強化時,就像洛哌丁胺似乎可以幫助的那樣,腫瘤細胞無法處理強化的活動,最終會自我分解,以至於死亡。

在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治療方法似乎對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很有效。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破壞性極強的癌症,會迅速擴散,往往會導致死亡。為這樣一種可怕的疾病找到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是一件大事,但該團隊還不準備就這樣開始給癌症患者服用抗腹瀉藥物。

該團隊建議,這些發現可以用於未來的治療。如果科學家能夠分離甚至可能強化藥物在細胞內產生的應激反應,他們就可以針對腫瘤細胞,同時有效地忽略健康細胞,因為它們似乎能夠處理強化的活動。

相關焦點

  • 新的納米藥物候選物殺死侵襲性乳腺癌細胞
    赴美看病機構和生元了解到阿肯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納米藥物,可以殺死三重陰性乳腺癌細胞。 三陰性乳腺癌是最具侵襲性和致死性的乳腺癌之一。這項研究將有助於臨床醫生直接瞄準乳腺癌細胞,同時避免化療的不良毒副作用。
  • 新型抗侵襲性真菌感染藥物研究進展
    作者:劉sir近年來,由侵襲性真菌感染而導致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但是抗侵襲性真菌感染的新藥研發卻十分緩慢,臨床上安全有效的品種也不多,主要是唑類、多烯類以及棘白菌素類三種。現有的藥物種類明顯不足,並且受到真菌耐藥性和毒副作用等因素的制約,因此,新型抗真菌藥物的研發需求越來越迫切。
  • 「毒液效力極強」研究發現蜂毒肽60分鐘可破壞癌細胞細胞膜
    據德新社雪梨9月2日報導,西澳大利亞州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歐洲蜜蜂的毒液在殺死難治的侵襲性乳腺癌細胞方面「非常有效」。哈裡·珀金斯醫學研究所開展的這項研究利用312隻蜜蜂和大黃蜂的毒液來研究其抗癌性。研究小組發現,蜂毒及其主要成分蜂毒肽不僅能迅速導致「三陰性乳腺癌和HER2陽性乳腺癌細胞」死亡,而且在殺死癌細胞的過程其濃度不會傷害到正常細胞。報導稱,該研究所說,三陰性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10%至15%。目前臨床上還沒有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有效靶向療法。
  • 一種脂肪酸可殺死癌細胞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二高-γ-亞麻酸(DGLA)的脂肪酸可以殺死人類癌細胞。研究人員近日在《發育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這一發現對於開發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DGLA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我們體內少量存在。
  • 最新研究一種脂肪酸可殺死人類癌細胞
    近期,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一種稱為二高γ-亞麻酸的脂肪酸可以殺死人類癌細胞。這項研究發表在《發育細胞》雜誌上,研究人員察覺到,DGLA可以在動物模型和實際的人類癌細胞中誘導鐵死亡。鐵死亡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鐵依賴性細胞死亡,由於其與許多疾病過程密切相關,現在已經成為了疾病研究的熱點。細胞固有一死。或死得大快人心,或死得令人痛心。癌細胞的死,屬於前一種。
  • 癌細胞研究有了新方向:一種不飽和脂肪酸DGLA有助於殺死癌細胞
    近日,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WSU)的研究人員在《發育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一種二高-γ-亞麻酸(不飽和脂肪酸)DGLA,可以誘發鐵死亡機制將癌細胞殺死,從而對癌症以外的疾病產生影響。這項研究是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對秀麗隱杆線蟲模型對DGLA對細胞的具體作用進行了研究。在實驗過程中,秀麗隱杆線蟲餵食了富含DGLA的食物後,會導致線蟲生殖細胞肥大和不育,使細胞鐵死亡。在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秀麗隱杆線蟲模型研究的結果在人類癌細胞模型研究中也會出現,如若將DGLA精確地遞送至人類癌細胞,同樣會誘發細胞肥大症,並導致癌細胞死亡。
  • 研究稱侵襲性細菌可能是癌症「幫兇」
  • 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 (記者藍建中)哌迷清是一種抗精神病藥,主要用於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患者。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現哌迷清還能殺死製造癌細胞的癌症幹細胞,今後有望作為新的化療藥物使用。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容易出現復發。
  • 抗微生物藥物相關性腹瀉
    包括由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經培養而得到的抗生素以及用化學合成法製造的藥物。 抗微生物藥物: 是指能抑制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用於預防和治療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藥物。範圍較抗菌藥物更廣,包括抗菌藥物、抗真菌藥物、抗病毒藥物以及抗寄生蟲藥物等。
  • 癌細胞可轉化為脂肪細胞?看最新研究怎麼說—抗癌管家
    而癌細胞可以通過基因突變,降低靶點被抑制的可能性(如在靶點蛋白上的突變導致藥物無法再跟靶點結合,或者激活各種信號通路),帶來的結果是攜帶突變的癌細胞對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表明: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澳大利亞研究證實:中草藥有殺死癌細胞功效
    中草藥是否能殺死癌細胞,引起了多方爭論。到底能不能抗癌呢?最近的研究團隊表明了中草藥的抗癌功效。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9日報導稱,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證實,中國傳統中草藥具有殺死癌細胞的強大功效。這種中成藥已在中國獲得批准,用於治療各種癌症,通常用於輔助西藥化療。
  • 細胞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會通過「餓死」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
    他汀類藥物通常用於幫助控制膽固醇水平,並且在預防高危患者的心臟病和中風方面有著良好的記錄。但是現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它們也可能通過「餓死」某些營養物質來殺死某些癌細胞,並揭示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理。
  • 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只在癌細胞內溶解的載藥納米顆粒
    據外媒報導,殺死癌細胞並不是特別困難--棘手的是在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情況下殺死癌細胞。為此,慕尼黑大學(LMU)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了一種納米顆粒,它可以選擇性地在腫瘤內部釋放藥物,而與此同時在健康細胞中安全地將藥物鎖起來。
  • J Mater Chem B:加熱可讓化療藥物更有效殺死癌細胞,效率增加34%
    2021年1月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在用化療藥物靶向癌細胞的同時加熱它們是一種非常有效地殺傷它們的方法。他們發現將化療藥物「加載」到微小的磁性納米顆粒上,在給癌細胞遞送這種藥物的同時,利用這些磁性顆粒加熱這些癌細胞摧毀它們的效果要比不加熱時高出34%。
  • Cell:新研究有助鑑定出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的侵襲性乳腺癌
    2019年11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期批准了聯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和化療藥物用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然而並非所有的這種侵襲性乳腺癌病例在臨床研究中都作出反應。
  • Science:讓胰腺癌缺乏半胱氨酸可殺死癌細胞
    2020年4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胰腺癌小鼠為研究對象,指出一種正在開發的用於治療罕見腎臟結石病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抵抗胰腺癌的潛力。這種化合物讓腫瘤缺乏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對胰腺癌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
  • 研究:澳洲蟾蜍毒液能殺死前列腺癌細胞
    中國日報網9月17日報導(信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澳大利亞劇毒蟾蜍甘蔗蟾蜍的毒液能殺死前列腺癌細胞,同時能保留健康細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帕裡克博士(Harendra Parekh)表示,一名學生發現了澳洲蟾蜍也有類似中華蟾蜍的藥用價值。
  • 侵襲性小葉癌:症狀,亞型,診斷和治療
    浸潤性小葉癌是一種從乳腺開始並易於周圍組織傳播的癌症。侵襲性小葉癌(ILC)也可稱為「浸潤性小葉癌」。它影響了約 10 例診斷為浸潤性乳腺癌的人群中的 1 例。顧名思義,ILC 經常從其形成的乳腺(小葉)中擴散出來,並可侵犯和感染其他淋巴結。
  • 放射核種藥物:一種可能更安全的癌症療法
    雖已歷經一世紀多,但放射線療法進展仍相當緩慢──放射線必須由病患「體外」照射入「體內」腫瘤區域,破壞癌細胞的DNA藉此消滅腫瘤。此做法下放射線也會通過正常組織,導致殺死癌細胞時許多正常健康細胞也遭波及,因此副作用不小,如掉發、喪失味覺、性功能障礙及腹瀉等皆有可能發生。
  • 應用病毒載體抑制癌細胞轉移研究綜述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先進藥物遞送綜述》(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在7月最新一期上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周東明有關基因治療中應用病毒載體抑制癌細胞轉移的研究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