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腫瘤免都疫榮獲諾獎,成為一大熱點。咱有些小夥伴的資料庫挖掘卻一萬年停留在那些被玩壞了的套路上,比如像這樣做一個GEO的差異分析,就放上這兩圖。
還有就是那個通路分析,網絡分析
然後你的文章就是因為這樣lowbee的套路被拒的,
這樣的科研真令人絕望。然鵝,有些小夥伴的數據挖掘可以是這樣的:
基因表達與免疫浸潤的關係,從轉錄組數據提取出免疫浸潤數據。其實早已有大佬開發出相關軟體,甚至網頁工具,助力數據挖掘。計算免疫浸潤的軟體工具從算法層面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基於Marker gene的算法,基於partial deconvolution,以及complete deconvolution。從咱們無生物信息背景的科研凡人視角來看,咱就分為網頁版工具
(方便好用上手快呀)
與需要命令行工作的軟體包(主要是基於R平臺的軟體包)。以下附上相關軟體工具的匯總:
白介素2同學特地標記出來兩個網頁版的工具,親測有效,牆裂推薦試試TIMER,簡直可以說腫瘤免疫浸潤分析界的神器了,能做的分析包括以下幾種:
1. 基因表達與免疫浸潤的相關性,
2. 免疫浸潤或者基因表達的生存曲線
3. 免疫浸潤與somatic CNA的關係
4. 甚至腫瘤與正常組織的差異表達情況
5. 基因表達之間的相關性
6. 最後是根據自己的數據計算免疫浸潤分數
簡單放幾張結果圖,展示下可能得到的結果:
隨手看了下,基因表達與各種免疫細胞浸潤的關係。
發現右側還有,隨手而動的Cox多因素分析,(代碼都是自動的)計算好的HR。
居然還有還有差異表達分析:
在乳腺癌中,PIK3CA突變組與非突變組的免疫浸潤情況。
好了講到這裡,白介素2同學已經徹底淪陷,本來根本沒有打算寫這個工具這麼多內容的,自己在測試的時候忍不住。這樣純點擊,自動化的發表級圖片,自然是喜歡得不得了。
不行振作起來,還有一個關鍵內容沒寫完嘞,按要求準備好表達數據,格式如下:
上傳之後,等待處理,稍稍等幾分分鐘,就會得到計算完成的提示,下載結果,得到免疫浸潤分數的結果,內容如下:
詳細的操作步驟就不做過多講解了,需要的小夥伴可自行去網站,稍微點擊幾下就會,像白介素同學也就看了幾眼,網站炒雞親民,根本不需要教程的,如果實在需要教程,網站配套有錄製好的視頻(需要梯子奧)。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小張聊科研」
關注後獲取《科研修煉手冊》1、2、3、4、5、6、7,8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