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浸潤利器——CIBERSORT純代碼實操

2021-02-12 挑圈聯靠

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領取☟☟☟

做腫瘤方向的小夥伴一定對於「免疫浸潤」這個概念特別熟悉。所謂腫瘤免疫微環境的概念,就是腫瘤的內部和周圍往往聚集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之間,以及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免疫細胞多種多樣,所以所謂免疫微環境,或者說免疫浸潤的分析,本質上,就是搞清楚腫瘤組織當中免疫細胞的構成比例。而當今主流的的計算免疫微環境的方法為CIBERSORTssGSEA,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CIBERSORT。

CIBERSORT主要通過反卷積算法(歐?不明白算法。會用就可以了!)這個算法的功能就是根據一個已知的訓練集(訓練集中包含了不同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然後使用算法最終得出輸入樣本中包含哪些免疫細胞。讀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有些熟悉了,其功能與EPIC,TIMER相同,而在這些資料庫中CIBERSORT是最為優秀的(至於哪裡優秀,大家可以自行體會),為了方便用戶使用CIBERSORT被做成了網頁版,之後又進行了改版,升級為CIBERSORTX(https://cibersortx.stanford.edu/)。與Oncomine資料庫相同,CIBERSORT資料庫也需要學術帳號註冊,為了照顧那些沒有學術郵箱的同學,我們今天來使用R語言代碼製作一些CIBERSORT的運算流程。此次分享的數據與代碼都可以從文末獲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行第一列交界處需要用Tab鍵隔開一格,不然會導致報錯歐。準備文件已經完畢,接下裡我將用Rstudio演示。Rstudio是基於R軟體的一款軟體,大家可以自行安裝,其最大特點是報錯後大家根據右上方面板可以及時找到變量或函數定義錯誤(其實是因為有變量函數記憶功能,便於偷懶)。大家可以點開Rstudio,按照如下方式導入資料腳本」 CIBERSORT-Results.R」接下來大家將光標放在第一行後,點擊「Run」即可運行每行代碼,此處不建議刷住多行代碼直接點擊Run,對於初學者應當感悟每行代碼所代表的意義,而且萬一出錯會導致二次檢查,費時費力。
rm(list = ls())#清空R參數setwd("C:/Users/DELL/Desktop/解螺旋/results")#此處設置工作目錄,切記把"\"換為「/」或「\\」options(stringsAsFactors = F)source("CIBERSORT.R")# 首先讀取兩個文件LM22.file <- "LM22.txt"# cibersoft 內置資料庫挖掘資料中已有,不需要改動exp.file <- "test.txt"# 此處為輸入文件我們採用TCGA資料庫TME.results = CIBERSORT(LM22.file, exp.file, perm = 1000, QN = TRUE)#輸出結果文件

文件夾中出現新文件,這個文件即為我們運行CIBERSORT的結果文件,在文件中會對應輸入樣品名出現22種免疫細胞的浸潤比例(如下圖:僅顯示部分截圖)。我們在論文中往往會對數據進行可視化操作,接下來就讓我們對數據進行一下繪圖操作。在此之前要對於數據進行清洗,因為有些免疫細胞在樣本中不會進行表達,我們要篩選出那些0值比較多的細胞(在這裡我們需要預先安裝一下函數包)。
library(dplyr)library(tidyr)library(tidyverse)cibersort_raw <- cibersort_raw <- read.table("CIBERSORT-Results.txt",header = T,sep = '\t') %>% rename("Sample" = "Mixture") %>% select(-c("P.value","Correlation","RMSE"))cibersort_tidy <- cibersort_raw %>% remove_rownames() %>% column_to_rownames("Sample")flag <- apply(cibersort_tidy,2,function(x) sum(x == 0) <  dim(cibersort_tidy)[1]/2)cibersort_tidy <- cibersort_raw[,which(flag)] %>% as.matrix() %>% t()bk <- c(seq(0,0.2,by = 0.01),seq(0.21,0.85,by=0.01))

運行結果都會在右上角顯示,大家可以點開看結果之間的區別。
library(RColorBrewer)mypalette <- colorRampPalette(brewer.pal(8,"Set1"))cibersort_barplot <- cibersort_raw %>% gather(key = Cell_type,value = Proportion,2:23)ggplot(cibersort_barplot,aes(Sample,Proportion,fill = Cell_type)) +  geom_bar(position = "stack",stat = "identity") + labs(fill = "Cell Type",x = "",y = "Estiamted Proportion") + theme_bw() + theme(axis.text.x = element_blank()) + theme(axis.ticks.x = element_blank()) + scale_y_continuous(expand = c(0.01,0)) +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mypalette(23))

運行代碼後我們可以看到右下方會出來圖像,之後我們點擊圖像上方「Export」即可完成圖像格式的本地保存。
ggplot(cibersort_barplot,aes(Cell_type,Proportion,fill = Cell_type)) +  geom_boxplot(outlier.shape = 21,coulour = "black") + theme_bw() +  labs(x = "Cell_Type", y = "Estimated Proportion") + theme(axis.text.x = element_blank()) + theme(axis.ticks.x = element_blank()) +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mypalette(23))

這樣即可完成箱線圖的繪製,至於導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參照第一個圖那樣就可以了。

想必到了這裡,大家應該對CIBERSORT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了解,話不多說,我們之間來應用部分。我們今天介紹的是2020年3月發表在Journal of Cancer(IF:3.182)上的一篇文章,「The immune infiltration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 A study based on TCGA and GEO databases」



這篇文章的分析思路較為簡單,數據來源均來自GEO與TCGA,之後採用CIBERSORT算法進行免疫細胞佔比估計。最後採用生存曲線證明其臨床意義。

在這裡我們放一張論文中的圖片:



是不是與我們做出來的圖片很相同呢,這篇文獻中的主要內容均是基於CIBERSORT的結果文件進行計算,文獻的全文我們已經打包在資料中,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復現一下這篇文獻

無論是在線網站分析或者R語言代碼分析,我們都不要忘記引用算法文獻呀!!!

Newman, A.M., et al., Determining cell type abundance and expression from bulk tissues with digital cytometry.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9. 37(7): p. 773-782.

最後,我們在資料文件中放了一個「CIBERSORT-Results補充.R」文件,這個代碼可以對數據進行熱圖繪製,這相當於一個拓展,大家可以點開自己試一下歐。

相關焦點

  • 免疫浸潤 | CIBERSORT算法
    腫瘤微環境的免疫環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以及它對免疫治療以及患者的生存有著十分重要影響。所以解析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構成對治療癌症患者非常有意義。因此免疫浸潤的本質就是搞清楚腫瘤組織當中免疫細胞的構成比例。免疫浸潤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兩種:1、對腫瘤組織進行Single cell RNA-seq直接判斷。
  • 學習一個R包——免疫浸潤ABIS
    最近讀到了Gianni團隊最新發表於Cell Reports的文章,介紹了反卷積化計算免疫浸潤工具
  • 腫瘤免疫浸潤分析工具匯總-數據挖掘新高度
    基因表達與免疫浸潤的關係,從轉錄組數據提取出免疫浸潤數據。其實早已有大佬開發出相關軟體,甚至網頁工具,助力數據挖掘。計算免疫浸潤的軟體工具從算法層面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基於Marker gene的算法,基於partial deconvolution,以及complete deconvolution。從咱們無生物信息背景的科研凡人視角來看,咱就分為網頁版工具
  • 跟著生信技能樹,學習 CIBERSORT
    Jimmy老師去年解析了CIBERSORT使用SVM算法實現去卷積,我決定亦步亦趨的跟著Jimmy老師的代碼學習背景知識首先有一些背景知識需要了解(特別是一些算法),但是我的理解方法特別粗暴,不知道Jimmy老師會不會打我。
  • TIMER:腫瘤浸潤免疫細胞分析的綜合網站
    TIMER是一款腫瘤浸潤免疫細胞組分分析軟體,輸入腫瘤樣本的基因表達譜數據,預測每個腫瘤樣本中浸潤的免疫細胞組成,支持以下6種免疫細胞的分析B cellCD8
  • SPSS安裝包及教程|從理論至實操
    導 語轉載 | SPSS有話說以下文章按照從理論至實操、由簡單到複雜排序,並整理歸納為11個專題。>統計框架問卷統計前奏SPSS基本操作匯總統計核心概念和方法定位數據類型選方法問卷、量表或實驗數據分析的研究框架專題11:總結提升【純乾貨
  • 讀了這篇文章,你也能無代碼生信分析發四分SCI
    就在剛剛還有同學問我「可不可以開展零代碼生信文章的復現呀?TIMER資料庫免疫評分分析TIMER資料庫分析多種癌症中免疫細胞評分的資料庫,作者TIMER資料庫評估特定腫瘤類型中TGFβ2表達水平的差異,然後分析了TGFβ2的表達水平與免疫細胞亞群的浸潤程度之間的關係。進一步進行了Kaplan-Meier曲線分析,以探討患者生存率的差異與基因表達或免疫細胞浸潤的關係。5.
  • 中南空管局氣象中心舉辦編程代碼和文檔管理培訓
    為踐行「智慧空管」發展理念,提高團體協同開發效率,促進規範化代碼管理,近日,中南空管局氣象中心開放實驗室在航管樓舉辦題為「進退自如——編程代碼和文檔管理」的培訓與交流。由實驗室骨幹林培東擔任培訓教員,預報室、觀測情報室、設備室和信息等運行科室均派員參加。
  • 中國科大發現抗TIGIT單抗可逆轉NK細胞耗竭並用於多種腫瘤的免疫治療
    基於卡控點(Checkpoint)的免疫治療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一線手段,其中PD-1/PD-L1和CTLA-4的阻斷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驚人療效,引起了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場大變革。T細胞和NK細胞是機體殺滅癌細胞的二大利器,而目前卡控點免疫治療主要以逆轉T細胞耗竭並進而增強T細胞的殺癌效應為主。
  • [專家視角]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在乳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當腫瘤發生後,機體可產生針對腫瘤抗原的適應性免疫應答,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其中細胞免疫佔主要地位,體液免疫僅在少數情況下起協同作用。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存在於腫瘤癌巢內及間質中的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異質性淋巴細胞群體。
  • 促進T細胞浸潤腫瘤:安德森癌症中心和上海市肺科醫院探索使用納米...
    腫瘤微環境是腫瘤免疫治療學的研究熱點,近兩年興起的免疫哨卡治療的療效,和腫瘤組織的T淋巴細胞浸潤密切相關。如何增強T淋巴細胞對腫瘤組織的浸潤,一直是腫瘤免疫治療的難題之一。納米PLG-CpG 增強T細胞對腫瘤的浸潤在這一期的免疫治療雜誌(Journal of Immunotherapy) 上,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以多聚左旋穀氨酸納米材料(Poly-L-Glutamic acid, PLG,一種可以體內生物降解的生物納米材料)為載體,把免疫增強劑 CpG (TLR-9 受體的激動型配體) 輸送到腫瘤內
  • 菲律賓蛤仔空氣暴露及重浸潤的轉錄組學分析
    來自大連海洋大學的閆喜武團隊進行了空氣暴露和重浸潤下菲律賓蛤仔的轉錄組測序,並研究了菲律賓蛤仔脅迫響應基因的差異表達。研究表明菲律賓蛤仔代謝和免疫相關基因的表達受空氣暴露和重浸潤的影響顯著。動力蛋白輕鏈基因(Dynein light chain)的表達也受到空中暴露的顯著影響,並且與抗利尿素調節的水重吸收有關。
  • 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團隊合作研究報導浸潤前肺腺癌的基因組學和...
    相比之下,LUAD的浸潤前階段,例如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潤腺癌(MIA),在手術切除後5年內不復發的比例接近100%。AIS的定義為≤3cm的無浸潤性腺癌,而MIA是≤3cm的≤5mm浸潤性腺癌。儘管一些重點研究已經確定了AIS和MIA中肺癌驅動程序的突變,但對於驅動這些病變向侵襲性LUAD發展的分子事件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
  • 瑞金新知速遞 第九十六期|泌尿外科團隊基於多組學角度分析發現腫瘤突變負荷與膀胱癌激活型免疫浸潤呈正相關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討腫瘤突變負擔(TMB)在膀胱癌中的預後價值以及與腫瘤中免疫浸潤細胞的潛在相關性。通過GDC工具從The Cancer Genome Atlas資料庫獲得轉錄組數據以及體細胞突變數據。總計包括437個樣本,其中有412名膀胱癌患者和25個正常對照樣本。通過瀑布圖概括性表明膀胱癌的突變特徵。
  • 單基因生信加點免疫組化,4分sci等你來發!
    為了評價水通道蛋白9在腎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進行了免疫組化染色,發現癌組織中水通道蛋白9的表達密度和強度均顯著高於癌旁正常腎組織。可視化地構建AQP9及其共表達基因網絡(在線資料庫STRING(點擊查看);http://strin g-db.org)。對涉及的11個基因進行功能富集分析,並用氣泡圖進行可視化。
  • 華為雲pytorch代碼怎麼部署?
    華為雲pytorch代碼怎麼部署?PyTorch作為Torch框架的繼任者,並不僅僅只是移植代碼並提供接口,而是深入支持了Python,對大量模塊進行了重構,並新增了最先進的變量自動求導系統,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動態圖框架。 在入門時,PyTorch提供了完整的文檔,並有著活躍的社區論壇,對於新手而言上手遇到的難關容易解決。
  • PLos Biology:免疫細胞浸潤對癌症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IRE1α調節巨噬細胞的活化,從而確定這些豐富的免疫細胞是否分泌增加炎症的分子,同時產生抑制免疫系統的信號。他們還發現IRE1α可提高PD-L1的水平。為了證實他們在小鼠中的發現,Zanetti及其團隊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人類腫瘤基因組信息資料庫中的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中尋找IRE1α的表達模式。
  • 電解液概念和浸潤效果以及提高浸潤效果的方法解析
    隨著時間的延續,會出現電解液浸潤極片、隔膜內電解液反向浸潤極片的現象,當靜置時間長到一定程度時,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對極片的浸潤就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物理化學中的一個概念「接觸角」(潤溼角)。如下圖所示,圖中藍色區域代表液體,灰色區域代表固體界面。
  • 免疫治療與腫瘤微環境
    通過免疫治療成功控制腫瘤需要免疫系統的激活,效應細胞的擴增,活化的效應細胞浸潤到腫瘤組織並破壞腫瘤細胞(圖1)。然而TME常阻礙效應淋巴細胞致敏,降低其浸潤能力,並抑制浸潤的效應細胞,從而導致機體的抗腫瘤作用出現損害。
  • 知己知彼 優化免疫治療策略——乳腺癌免疫治療現狀及進展
    本文擬就乳腺癌免疫治療的基礎及現狀作出綜述,並對免疫治療的特點及展望作出總結。1.乳腺癌免疫基礎1.1.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是一重要概念,是指聚集在腫瘤病灶區域內的淋巴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