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4日電 「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是沒有人幫媽媽洗碗!」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13日引用雜誌中的一句話,提醒大學新鮮人別好高騖遠,從根本做起,呼籲大學新生建立人我關係的起點應從關懷家人開始,進而關懷他人、社會、環境與生態。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13日舉行開學典禮,今年學士班及碩博士班新生超過9000人。李嗣涔籲勉新生,把握大學時期的黃金歲月,關鍵在於「從根本做起」。
李嗣涔感嘆說,近來所有老師都注意到大學校園內一種不良風氣,同學晚上熬夜上網,早上第一節起不來就逃學。「一日之計在於晨。」他說,開學了,同學們要早睡早起,每天以清明的身心汲取知識。
身處知識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都有「我要往何處去?」、「我要什麼?」的焦慮。李嗣涔認為,這種焦慮來自過度的「自我中心」,過度強調自我,結果就是常常不知不覺與他人比較,甚至陷入誇大的競爭關係,「像臺大這種菁英聚集的地方,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李嗣涔並勉勵學生,要破除這種焦慮與盲點的關鍵,是建立適當的「人我關係」。他強調,人我關係的起點不在學校而在家庭,從關懷家庭出發,進而延伸到關懷他人、社會與環境。可惜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想拯救世界,但沒有人幫媽媽洗碗」,提醒臺大人深思。
李嗣涔認為,大學生要找到自己的節奏,不要好高騖遠、自怨自艾;要謙虛的反省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長處。
李嗣涔並要求新鮮人身體力行「四要」與「四不要」,「四要」是「要建立寬廣的基礎學問,以適應快速變化世界」、「要有創新能力:不必求第一,但要做唯一」、「要關心人類社會面對的危機」、「要有國際觀,多了解新興各國的文化與政經現況」。
「四不要」則是: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上課不隨意逃課、腳踏車不亂停。李嗣涔指出,智識爆炸時代,人常陷於「我是什麼?」的焦慮中,這種焦慮主要來自「過度的自我中心」,臺大人更容易有這種焦慮。
但李嗣涔恐怕會感到事與願違。他在臺上滔滔不絕,臺下不少學生卻睡得東倒西歪。事後搔搔頭坦言,對校長的致詞沒什麼印象。
臺大法律系新生羅中聖認為,教育體制扭曲、補習風氣盛行,早已養成臺灣學生晚睡的習慣。但他同意,大學生應把時間與精力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不是熬夜掛在網絡或MSN上。
李嗣涔的這番談話也在網絡上掀起討論。有網友諷刺,早睡早起是「早上睡覺、早上起床」?「上一堆廢課不如在家睡覺」。也有人認為,「只要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與作事效率,不一定要早起」。
臺大新生謝同學認為,年輕人多持理想主義,有遠大的抱負與夢想,反而忽略生活與學習根本,有必要自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