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編織幸福生活(決勝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31))

2021-01-22 人民網

喬福軍(右)在扶貧車間裡指導村民編織坐墊。李鐵瑞攝

車到黑龍江省泰來縣平洋鎮平洋村扶貧車間,推開門,喬福軍迎出來,身材瘦小,卻很有精氣神。

種過大田、跑過貨運、開過出租,喬福軍就信一條——自食其力。他2015年主動申請成為鎮殘聯專職委員,風裡來,雨裡去,為700多名殘疾人往來奔波。2018年,他又在鎮村支持下辦起扶貧車間,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25人就業,靠著手工編織汽車坐墊脫貧奔小康。

身體雖有殘疾,喬福軍卻磨礪出樂觀、堅毅的品性,總有股不服輸的勁頭。

不服輸

5歲時受傷導致脊柱變形,喬福軍落下殘疾。從小,街坊鄰裡見面,喊他都是「石頭」長、「石頭」短。喬福軍說:「這是大夥盼我像石頭一樣壯實哩!」

喬福軍很早就扛起生活的擔子,趕著毛驢車上鎮裡拉貨。身體狀況所限,只出車,不出力,一趟比別人少賺些,但他起早貪黑,多跑幾趟,一年下來,賺的不比別人少。

沒幾年,一家人賣掉兩間土房,到齊齊哈爾市區打工。喬福軍和舅家表妹合夥買了一輛小三輪跑運輸,為了「趴活」,夏天和著衣服在三輪車裡蜷縮一宿是常事。後來又開出租,倆人輪換,人歇車不停,就為多賺一些辛苦錢。

倏忽數年,孩子到了入學年紀。2014年,喬福軍帶著一家人回到老家平陽村。

不放棄

剛回村沒地方住,村委會幫忙租下兩間空置民房,喬福軍和妻子劉宇佳每月有殘疾人補助,第二年還享受扶貧項目資產收益分紅……得益於這些政策,家裡生活無虞,可喬福軍心裡還是不落穩。

人窮怕志短,而喬福軍最不缺的恰恰就是精氣神。「隔一陣就能看見他在鎮政府大院裡晃悠,打聽有沒有工作崗位。」說這話的是胥鴻飛,時任平洋鎮扶貧辦主任。

經鎮村與縣殘聯溝通,喬福軍被縣殘聯聘為專職委員,負責聯絡管理全鎮700多名殘疾人的日常事務。

泰來縣貧困戶大多因病因殘致貧,缺勞動能力。對症下藥,縣裡從江蘇引進汽車坐墊手工編織項目,成立汽車飾品公司,把技術送到群眾家門口,提供原料回收成品,計件付工錢。

2018年4月,平洋鎮黨委組織舉辦編織技術培訓班,為期40天。喬福軍夫妻倆第一時間報了名,「坐在家裡靠雙手勞動掙錢,這個項目像是給我們量身定做的。」

編坐墊,對手指靈活性要求高。不少參訓學員幹慣了粗活,做編織恰似張飛繡花,手指僵硬,一支鉤針攥在手裡急得直冒汗,做出來的東西不是鬆緊度不達標,就是線型走了樣。不到一星期,學員走掉一半,其中就有喬福軍。

日頭西落,胥鴻飛進了門,使出激將法:「以前求這個、找那個要工作,現在遇到點困難就打退堂鼓?」見喬福軍面有愧色,胥鴻飛趁熱打鐵,「等學好技術一天至少能編一片坐墊,一片掙35元,你們夫妻倆一月就能掙2000多元。」

再回課堂,夫妻倆憋了一股勁,耐下性子研究編織技術,虛心向老師請教。培訓結束,夫妻雙雙拿出了質量過硬的產品。

當年,喬福軍一家編織沒幹幾個月,但收入就有4000多元。加上扶貧產業分紅和其他收入,到年底順利摘下「貧困帽」。

不忘本

扶貧車間開辦後,喬福軍被聘為管理員,一家人搬進兩間管理員室,「17歲離家,租房20多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家裡最顯眼的位置,掛上夫妻倆的婚紗照和女兒的照片,床頭上方則貼滿了女兒的獎狀。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能忘鄉親。」2019年4月,鎮裡6個扶貧車間招聘車間主任,憑藉著過硬的編織技術,喬福軍成功當選。

籌備期間,為了讓更多人加入,喬福軍騎著三輪車走家串戶。「我一個殘疾人都能幹成,你們還不行?」現身說法,他嘴邊常掛這句話。短短一個月,就有15人到車間就業。

年過六旬的村民趙桂霞腿腳不利落,喬福軍當即承諾每天4次接送到車間上班,「我女兒在旁邊上學,接送鄉親是順道的事。」現在,車間員工增加到25人,其中有不少屬於困難群體,人均月收入600元左右。

2019年10月,因扶貧車間數量擴張,技術管理沒有跟上,集中交貨的300多套坐墊有一些質量不過關。這次,胥鴻飛找到喬福軍求助,請他義務為鎮裡10個車間的248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

喬福軍二話不說,一個點位一個點位蹲,手把手傳授經驗。過了兩個月,360多套坐墊送到廠裡,全部合格。

年底將近,再算收入帳。「夫妻倆務工收入2.7萬元,低保和殘疾人補貼1萬多元,扶貧項目分紅2000元……」合計4.1萬元,家庭人均收入過萬。

幫的人多了,喬福軍漸有名氣。鄉裡鄉親再碰面,不再像小時候喊他「喬石頭」,而是帶著敬意稱一聲「喬師傅」。「還是『石頭』聽著好,壓不垮,摔不爛。」喬福軍嘿嘿一樂。

2020年10月,喬福軍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胥鴻飛陪他到北京領獎。「我做夢都想不到,靠著雙手編坐墊能獲得表彰。」在天安門前,喬福軍駐足良久,「我琢磨透一個理兒,人這一輩子,再苦再難也要編織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6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2020年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開啟「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在廣袤無垠的三江平原,記者欣喜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正在實現,中國農民願意種糧,中國糧食生產逐漸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全面小康生活正在向我們走來!  調研手記:  民以食為天,糧食關係國家安危、人民幸福。
  • 「沙畫繪小康」小康點亮生活 看貧困戶李雲鵬如何綻放生命之花
    此前報導:【沙畫繪小康】小康承載初心兵哥陳堃源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沙畫繪小康】小康屬於人民井岡山神山村的華彩蝶變【沙畫繪小康】小康源自奮鬥支月英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綜述:「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帶來民生新獲得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題:綜述:「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帶來民生新獲得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孫少龍、齊中熙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最大棚戶區改造工程——焦作澗西街棚戶區改造項目首期工程全面封頂。
  • 猶有花枝俏——祁東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紀實
    前 言:近年來,祁東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圍繞脫貧摘帽和鞏固脫貧成果,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總攬,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著力補齊全面小康社會短板,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哪些決定性成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建議》對決定性成就作了盤點和總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房屋翻新 住得舒心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
  • 2018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此次論壇以「高質量發展與決勝全面小康」為主題,共話以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小康的正確路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一新的發展理念。同時這個小康還應該是一個高質量的小康,是全面發展的小康,而且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
  • 借「小康」的春風,看41年間家居生活時代脈搏的變遷
    從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小康概念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到來,在這41年的時間裡,人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居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每一個年代都鐫刻著屬於它的時代烙印。這一次,就借小康的春風,感受「家」的時代脈搏。
  •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第三集 保健康...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第三集 保健康奔小康 2021-01-14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
    早在《詩經·大雅·民勞》中就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詩句。「康」意為「安」,「小康」即「小安」,原意為召穆公勸周厲王「小省賦役而安息之」,即減少賦稅徭役可以使人民得以喘息,生活安定。這裡的「小康」主要指百姓的生活狀態。  至漢代,「小康」從百姓的生活狀態演變為儒家提出的社會狀態。《禮記·禮運》描述了孔子心中的「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
  • 小康生活離不開奉獻和奮鬥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宋廣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從身邊故事,看全面小康。」12月1日,「全面小康百家談」第七站活動走進建鄴。
  • 衡量全面小康社會需要定量分析與定性判斷「雙視角」
    今年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滿面愁容變成了一臉笑容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為全面反映我市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非凡歷程,展示我市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即日起,營口新聞微信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多維度、全方位、多視角展示我市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生動實踐。
  • ...短板問題·學者聚焦(十三)衡量全面小康社會需要定量分析與定性...
    今年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要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人權意義
    小康是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目標。2018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座談會的賀信中,創造性地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的重要論斷,首次指明了人民幸福生活的人權意蘊。
  • 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來源:學習時報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從貧窮落後邁向現代化的一個過渡時期,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居於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地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協調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中國的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歷史地位及其重大意義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著重就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作一探討。從總體上看,我國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忻城縣:國際大品牌「下嫁...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忻城縣:國際大品牌「下嫁」小山村 2020-06-13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2020全面小康湖南行」「玫瑰女孩」和她的「鏗鏘」人生
    胡春燕(潘曉琳 攝)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潘曉琳):11月20日,「決勝2020」全面小康湖南行報導團一行來到了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鎮胡家溪村。在這裡,我們見到了「玫瑰女孩」胡春燕。她因疾病與貧困沒有上過一天學,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
  • 全媒視界丨高水平全面小康 可持續幸福台州
    小康路上的你我他全民創業帶動增收致富,百姓家底更殷實。小康生活是個什麼樣?在椒江大陳島,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當年落後的小島已經成為名副其實「小康的大陳」。去年,大陳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394元,是2006年的9.6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三個清零」的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
  • 湟中縣召開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決勝湟中行動動員部署會
    7月17日,湟中縣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決勝湟中行動動員部署會召開,動員全縣上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論述,牢記重託,踐諾前行,乘勢而上譜寫湟中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