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輿情|周排行: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在濟南實施登榜首

2021-01-15 齊魯網

齊魯網8月18日訊 「山東網絡熱點周排行」第三十六期出爐。通過對2017年8月11日-8月18日周期內涉及山東的網上信息進行監測、計算和分析得出結果。      

通過監測統計發現,本周山東網絡熱點事件涉及安全事故、教育、醫療等方面。經統計分析,在山東熱點事件中,「中國本土第一例人體冷凍案例在濟南實施」以2.567的熱度值高居第一,「山東一醫生看病抽菸 遭質疑反擊:抽菸犯法嗎?」以2.109的熱度值排名第二,「二孩來了配建還沒跟上,山東幼兒園缺口達6300所」躋身榜單前十名。本周有哪些熱點事件最受網友關注?記者用數據解讀本周山東網絡熱點。


[責任編輯:楊凡、張偉、何樹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引發關注 人體冷凍真的能讓人「復活」嗎
    去世前,她和家人籤署相關文件,成為第一個由國內機構實施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人體冷凍技術是科幻世界裡的常見橋段,在《三體》《太空旅客》等很多科幻小說、電影裡都能見到,現實中的這項技術是什麼樣的?真的如科幻電影裡一樣神奇嗎?
  • [新聞眼]山東濟南 封面: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花費昂貴 逝者...
    [新聞眼]山東濟南 封面: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花費昂貴 逝者「復活」夢想還很遙遠 山東濟南:封面: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花費昂貴,逝者「復活」夢想還很遙遠。
  • 對話美國人體冷凍專家:中國首例冷凍者杜虹現在一切正常
    法制晚報訊,近日,我國國內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已完成,來自山東濟南的展文蓮是首個在中國國內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而展文蓮是繼中國首位接受人體冷凍者——重慶女作家杜虹之後,又一例來自中國的人體冷凍者。有所不同的是,2015年5月,杜虹選擇的冷凍機構是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以下簡稱阿爾科)。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5月已完成,冷凍再「復活」真的可行?
    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遺體程序性降溫,最終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凍存起來。這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原標題: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2   對銀豐研究院來說,展文蓮也是他們真正冷凍的第一具人體。   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豐生物)於2015年出資成立。
  • 肺癌患者人體冷凍待覆活 被轉移到-196℃液氮罐中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6月24日對外披露,該院實施的中國首例異地轉運,實現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在濟南完成,這是該院生命延續研究計劃中最完整、最全面、最具挑戰性的典型案例。2018年6月19日下午,一場特殊的離別探望在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舉行,72歲罹患肺癌的志願者劉愛慧被轉移到-196℃的液氮罐中。
  • 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專家稱「起死回生」還有很長的路
    央廣網濟南8月15日消息(濟南臺記者馬藝 陳振國)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死亡能夠被按下暫停鍵嗎?很多人相信通過「人體冷凍」可以實現。人類遺體被推進液氮罐內低溫保存著,等待科技發展、醫學發展,等待起死回生。49歲的濟南市民展女士身患癌症去世後,遺體被低溫保存,成為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案例。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科技真能給死亡按下暫停鍵嗎?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濟南臺記者馬藝 陳振國)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49歲的桂軍民是濟南一所體校的足球老師,去年,他的愛人展文蓮被查出患有肺癌。今年5月8日,展女士在病床上停止了心跳和呼吸,醫生宣布其臨床死亡,但是這一次,卻不能說她「永遠離開了」桂先生。
  • 國內首例人體冷凍保存 人類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嗎?
    然而看似不可撼動的自然規律卻也終究因為科學的發展而好像有所動搖……8月14日,世界知名低溫醫學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14日在濟南對外宣布,他在濟南為中國第二位冷凍申請人執行了冷凍全身的手術。這也是中國首例人體全身凍存手術。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專家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那麼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呢?這種技術真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嗎?發展這一技術有何意義?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
  • 實地探訪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施機構:如能復甦,定會商業化
    向一位山東濟南本地的司機問起「銀豐」,已經從廣播中聽到人體冷凍新聞的他答,是房地產公司吧?「銀豐財富廣場」、「銀豐公館」,前者就貼著濟南市政府的官邸。儘管反覆強調項目非營利,但外界對人體冷凍的定義,總是商業性多於醫學性。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是真的嗎?
    濟南49歲的展女士因肺癌去世兩天後,身體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內。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現在的條件,也並不能保證展女士未來一定就能夠『復活』,可以說她為醫療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犧牲。」如果是你,死後願意被人體冷凍等待覆活嗎?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執行者來青島訪問(圖)
    前不久,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日前,著名人體低溫保存專家、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執行者之一的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教授來到青島,訪問了齊魯醫院青島院區。  難度主要來自兩方面  據介紹,阿倫·德雷克是2015年為中國首位人體冷凍志願者執行冷凍大腦手術執行人之一。
  • 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wired.com網站截圖/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於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 中國人體冷凍背後的豪賭:公司還經營金融地產
    49歲的展文蓮成為了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8月14日科技日報領銜報導了此事,瞬間引爆了公眾對於「永生」話題的討論。 在對人體冷凍尚且陌生的中國,展文蓮會有多少效仿者?無從得知,目前這一選擇更多地被稱作是一場富人的「豪賭」。然而,在中國搭建起這場「豪賭」平臺的是誰?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用防凍劑置換血液 手術持續55小時
    原標題:國內首例人體冷凍:按下生命的暫停鍵  8月15日,是山東濟南人展文蓮的百日祭。在墳前,丈夫桂軍民帶了妻子的手機,播放著她生前最喜歡的歌之一《我只在乎你》:「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所以我求求你別讓我離開你……」  這個皮膚黝黑「性格剛強」的男人哭了。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操作者:非長生不老 不保證復活
    兩年前,尚為美國人體冷凍公司阿爾科臨床響應中心主任的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來到北京,為重慶女作家杜虹實施頭顱冷凍手術,這是中國第一例人體冷凍。兩年後,2017年5月,德雷克成為中國本土第一例人體全身低溫保存手術的主要參與者,將因肺癌被臨床宣布死亡的山東濟南市民展文蓮,安放在濟南高新區一座實驗室的液氮罐裡。
  • 國內首例人體冷凍者:身體被放在零下196度液氮罐中
    在山東濟南高新區的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隔著玻璃,可以看到數個大大小小的類似罐體。其中一個裡,展文蓮的身體正以頭朝下的姿態被保存著,液氮可以使其保持在零下196度的極低溫中。展文蓮就此成為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的志願者。
  • 中國首例!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
    中國首例!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人體冷凍技術是一種試驗中的醫學技術,是指在人類死亡之後,在極低溫的情況下深低溫保存,並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將他們解凍後復活和治療,不過至今為止冷凍人還是處於不能復活的狀態。
  • 回顧: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把 《回顧: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貼到Blog或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