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的長相,大腦早已替你決定好|進化心理學本質:以貌取人

2021-01-09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第一印象告訴我們人的長相有多重要,因此,現代人也越來越意識到這是個看臉的時代。

很多人都存在相貌焦慮,總是會對自我樣貌的不自信,然後引發內心不適。為了擺脫內心的焦慮,甚至走上了整容的道路。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喜歡的長相,早就由大腦決定好了。

人際吸引力法則

人際吸引力法則中表明,人真的會在缺乏信息交互的時候,採用人的視覺效應,根據對方的第一印象進而選擇個體的行為。

面對長相戳心的人,也會啟用暈輪效應來放大對方的美,認為其身上都是優點,主動選擇忽視對方的缺點,甚至會固執地認為對方沒有缺點。

例如,被評為最帥罪犯的傑裡米·米克斯,他曾經在美國犯下了許多重罪,並且被判下了27個月的牢獄。

原本是人生汙點的事,對米克斯來說卻改變了其軌跡。原來,當美國警方將其照片公示時,並沒有招致謾罵,反而對他的顏值很是上心,他也因此走紅網絡。

待其出獄時,竟有不少國際大品牌向他拋來橄欖枝。現在,米克斯也因為外在和名氣認識了身價千億的富豪小姐,兩個人還成功走入婚姻,這不由令人感嘆,命原來是由樣貌決定的,只要長得好,三觀跟著五官走!

今年因為顏值在網絡上突然爆火的理塘小夥——丁真,又一次向我們印證了顏值即正義。

其實,從生理上來說,人對美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古時候,我們總喜歡將美與健康相關聯,認為榮光氣色是後天健康程度的體現,也有相關研究表明先天的身體素質與整齊勻稱的五官之間是有相關性的。

人類在進行擇偶繁衍下一代時,也會青睞於選擇容貌較好、身體素質過硬的伴侶,因為這樣的外在條件能激發身體的荷爾蒙衝動,也能夠培育出更好的下一代延續基因。

所以,喜歡長相好看的人並不是某類人的特有屬性,而是全人類身上都存在的共性。

因為當我們初步認識一個人時,沒有過多的信息可以獲得關於對方的內在成分,唯一有的就是外在帶給我們的直接反饋。

相似性原則

其次,人際社交法則還講究相似性原則,即我們會被有相同之處的人吸引,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美女的身邊也是美女,因為人都更喜歡接觸熟悉的事物,這樣能給予身體安全感,對於陌生的事物,雖然我們也能夠接觸,但卻會帶著防禦之心,只有面對相似之處的人時,我們才會卸下自己的防備,做真實的自己。

這也是為何生活裡有很多長相不是特別突出的人,依舊能夠獲得周圍人的喜歡。

近些年,人們又將美的標準重新審視了一番,提出了最受歡迎的臉,其實並不是面部特色很明顯的高顏值人群,相反是各方面都很普通的「平均臉」,也是日常生活中所稱的大眾臉。

科學研究表明,大眾臉之所以會受到喜歡,是因為我們的頭腦中存在一些類別原型,他們是所有例子的平均,看上去更能降低普通人的自卑心理,因此會大大提升好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僅僅看對方的幾秒鐘就在內心形成初步判斷的,很多人在第一眼便可以產生一見鍾情的感覺,有的人也會在第一次見對方時,就心生厭惡之情。

這些無法言說的第一印象帶給個體的判斷,其實在大腦中是有運行固定方式的。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過度在意外界對自我的評價,從而引起內心恐慌。

沒有一個人可以討所有人歡喜,即使你已經很優秀了,不喜歡你的人依舊能夠找茬,即使是女明星級別的人物,她們也會時不時被大眾拿出來做顏值、身材對比。

如果要求個體具體羅列出所喜歡的具體形象,很多人都是模稜兩可,但憑藉看人的第一眼,我們卻可以斷定眼前人是否可以被我們所接納。

- The End -作者 | 湯靡達參考資料:《Vision research》

相關焦點

  • 進化心理學:40歲往後女人,過得好不好,全藏在你的長相裡
    她平時很逃避和別人的對視,也不喜歡社交,就像一個隱形的人一樣。有一天媽媽送了她一個很精緻的發卡,發卡上是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媽媽說帶上它,別人一定會喜歡你,你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子。在一次學校活動中她帶了出去,她很開心地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們也很歡迎她,並且邀請她參加自己的小組。
  • 心理學:你的相貌,暴露了你所處的階層
    經濟學家曾經做過研究:「長得好的人每小時能夠多賺5%的錢,而長得不好的人每小時少賺9%的錢。」日本文學家大宅壯一說:一個人的臉就是他的履歷表。長得好的人,似乎天生就比別人多了很多機會,這真的是一個以貌取人的社會。你的長相,暴露了你所處的階層。
  • 心理學:為何人類喜歡和長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後代?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這幾天看到一個節目很有趣,老K想和大家探討個深刻而好玩的問題。這還要源自知乎上有人問了個很有趣的問題說起:為何人類喜歡和長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後代?
  • 學習成語為實用:「以貌取人」有什麼不對?
    當然,遠古的時候,你可能穿的是樹葉子之類的……每個人對衣服的選擇是不同的,有的喜歡顏色鮮豔的,有的喜歡樸素簡單的;有的喜歡前衛時尚的,有的喜歡樸素簡單的;有的喜歡明星同款的,有的喜歡樸素簡單的……好了,樸素簡單是本人的喜好,因此多說幾遍……反正
  • 進化心理學:你眼中的世界,不過是大腦製造的「幻覺」 |世界是真實...
    隨著進化心理學研究的逐漸深入,這個秘密正在被揭開。 羅伯特·賴特—— 普林斯頓大學進化心理學教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智囊, 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他認為: 自然選擇就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幻覺」。
  • 從大腦進化史來談語言學習:如何讓你的大腦進化成英語腦?
    人類通過大腦進化完成了一項大多數物種都沒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那些從大腦開始的一切——語言文字、文化、飲食風格、愛好、性格,也進化成了不同的形態。進化並不分基因、家世,它只跟需求有關,你需要什麼,你就進化為什麼。
  • 進化心理學告訴你,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作為一個女人的你,當然希望男人喜歡和欣賞你內在美麗和善良的本性。外表的美麗是短暫的,生理結構上的差異,導致女人普遍會比男人衰老得更快,只有內在的美才能令一個女人擁有持久的吸引力。事實上很多男人會喜歡女人內在的美麗,但是女人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你必須在第一次接觸他的時候通過外在的身體魅力去吸引住他,因為這樣你才能讓更多的男人進一步欣賞你內在美的機會,你才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 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力
    巴拉什說,大腦的目的是指導我們的內臟和外部行為,使我們在進化方面的成功最大化。但問題是,進化必須做出妥協,因為它必須利用手頭的材料,往往要同時解決好幾個挑戰。因此任何優點或器官都是修補,雖然生物整體上是傑作。從理論上說,如果你能夠弄清自然選擇如何塑造了大腦,你就能夠弄清大腦工作的原理。但我們為了弄明白一個器官,並不需要知道它的進化過程。
  • 心理學:你最喜歡的顏色,早已暴露了你的「本性」
    放眼現實生活中我們喜歡的顏色也是不盡相同,其實我們最喜歡的顏色,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我們的「本性」。你喜歡的顏色是你的本性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個體的行為是有原因的,主要由兩種因素決定:個體的內在和外界環境的刺激。
  • 與「進化心理學」親密接觸
    為什麼帥哥通常不是好丈夫?為什麼男人更容易遭遇中年危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習以為常但又不明所以的 「為什麼」。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都試圖從自己的學科角度給出答案,在這其中,進化心理學的崛起格外引人矚目。這方面的著作,也因新奇、幽默、深入淺出的風格,引起眾多中國讀者的興趣。不少讀者都笑言:很多有趣、無理、甚至荒誕的生活現象,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就一目了然了。
  • 你的圈子,早已決定了你的人生和命運|心理學解釋圈子定律
    在萬物迅速更迭的時代裡,金錢與利益交織的社會中,火了那麼一句話「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很多功利主義者將其視為名言警句尊崇於心,如何理解這句話呢?李世民帶領唐朝走向錦繡盛唐;梁思成揮手一圈才使今天京都名古屋繁華依舊;詹姆斯參與的節目直接決定美國電視臺收視率……和誰在一起的確重要,周圍人的感染力或多或少可以改變你的生活軌跡。連《陋室銘》裡劉禹錫都興嘆「往來無白丁」,可見環境的好壞對人心理的塑造。哪怕陋室,談笑有鴻儒的圈子亦能使人忘記硬體的優劣。
  • 行為心理學:一天學習幾個小時,決定你的晚年光景
    01:行為主義心理學?什麼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我們提起心理學,第一反應就是研究一個人的意識,心裡所想。但在20世紀初,起源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華生,提出了行為主義心理學。他表示人的心理意識和精神活動是充滿變化,難以捉摸的。唯有研究人的行為,是最能接近心理學本質的。行為是有機體適應環境變化的身體反應組合,它是具有長久持效性的。
  • 以貌取人,真的錯了嗎?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在人類社會,女性比外貌更看重配偶的人品和實力,這是千百萬年進化的結果,在懷孕、生產和育兒各個階段,女性需要配偶承擔起覓食的重任,此時長得好也不能當飯吃,實力才是硬道理。曾經有一家雜誌做過這樣一個調查,當一個陌生人迎面走來時,你首先會注意到他的外貌和穿著。因此,大多數人會更早注意到對方的著裝。因此,古語說「人靠衣裝,馬靠鞍」。
  • 佛教心理學為何是反本質的?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看,這種應激反應來自的那個「外界」,是我們大腦對於其的頻繁預期:一切都為了「準確的生存」,以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損耗。但或許,自我僅僅是一種無明與幻覺,這種幻覺誘使我們不斷去追逐那些看似能讓我們獲得短暫快樂的事物:金錢,性和食品。如果我們能通過某種方式來完成我們認知上的移情,那麼你看待世界或許會大有不同。印度尼西亞佛教徒在冥想。
  • 對話進化心理學領袖戴維·巴斯
    你喜歡心理學嗎? 你對男女兩性間的差異感興趣嗎? 你想探測性別差異的起源和本質嗎? 如果是的話 那你一定會對進化心理學感興趣!
  •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你的女朋友為何愛買包
    《進化心理學》是一部講人類在進化歷程各種心理如何產生的書,看完後你會發現很多事都可以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一下,比如:女人為何熱衷買包,大多數人為何會有演講恐懼症,父母為何願意對撫育的子女付出,子女為何到一定年紀會有離家闖蕩的衝動,街頭混混和專家教授在各自地位、聲望和社會支配有何相似和不同之處。
  • 心理學:碰到喜歡的人,直接說「我愛你」,是最笨的表白方式
    由此可見,碰到喜歡的人,太過直接的表白方式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麼哪些表白方式是正確且有效的呢?一、提升外在形象,利用好「首因效應」01)、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與人在初次見面中,僅在45秒的時間裡,就能夠通過對方的衣著、相貌等做出一個初步的判斷。
  • 測試:你的大腦有何優勢
    本心理測驗來自哈佛大學心理學學院.請記錄一下你選擇的號碼,a加15分,b加5分,c扣5分。請計算出總分。,你做好菜後馬上回電話給他   3.朋友要來參觀你的新家,問你該怎麼走,你會:   a.畫一張標示清楚的地圖寄給他們,或是請別人替你說明該如何走   b.問她們有沒有熟悉的地標,然後告訴他們該怎麼走   c.口頭上告訴他們該怎麼走   4.解釋一個想法或概念時,你很可能會怎麼做:   a.會利用鉛筆、紙和肢體語言
  • 從進化心理學分析「你為什麼會喜歡他」?
    或許有的人從來沒有思考過「我為什麼那麼喜歡他?」,那麼從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或許就能給你一個答案。從遺傳學的觀點來看,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都是祖先的後代,只有擁有適應性行為的祖先,他們的後代才能活下來。什麼是適應性行為?
  • 進化心理學:從5個方面帶你去看待,「進化失配」的概念
    進化心理學框架是強大的,其基本思想實際上非常簡單:進化心理學是認為人類行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的根本概念。該領域的一個核心思想是「進化失配」的概念,它涉及一個有機體的當前環境不同於以顯著方式表徵其祖先環境的環境的環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