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血清陰性結果 你可能漏診了近兩成類風溼關節炎

2020-12-06 健康界

首先回顧一則病例

患者,女,49歲,以「反覆多關節腫痛7年餘,加劇1周。」入院。

患者7年餘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手近端指間關節腫痛,伴晨僵,曾就診當地醫院,查類風溼因子(RF)、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均正常,雙手關節X線片未見明顯骨質異常,未明確診斷。

患者之後關節腫痛、晨僵反覆發作,並逐漸累及雙手掌指關節、雙腕、雙膝、雙足關節,呈遊走性進行性加重,2年前就診我科門診,查RF、抗CCP抗體:正常,C反應蛋白(CRP):53.87mg/L,血沉(ESR):100mm/h,診斷「類風溼關節炎(RA)」,予潑尼松抗炎、抑制免疫,甲氨蝶呤、羥氯喹改善病情等治療後症狀改善,後於我科門診規律診治。

1年前遵醫囑停用潑尼松,病情控制尚可。近日規律服藥過程中多關節腫痛仍時有發作,1周前著涼後出現雙腕、雙手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雙膝關節腫痛再發,皮溫稍高,活動受限,伴晨僵,持續時間大於數小時,再次就診我科門診,以「RA」收住入院。

★ 入院查體:

體溫 36.7℃,血壓 124/81mmHg。神志清楚,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囉音。心律齊,心率 109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雙手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雙膝關節(左膝為甚)腫脹、壓痛、皮溫稍高,雙膝關節可觸及骨摩擦感,雙下肢無浮腫,病理徵未引出。

★ 輔助檢查:

CRP:91.30mg/L,ESR:99mm/h,降鈣素原檢測:正常;

RF、抗CCP抗體、抗角蛋白抗體均正常;

抗核抗體(滴度)+抗ds-DNA抗體+ENA譜:正常;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四項:正常;

體液免疫檢查:免疫球蛋白IgA 2.00g/L,免疫球蛋白IgG 16.69g/L,餘正常。

★ 心電圖:1.竇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 手掌正斜位片、雙膝正側位片、雙足正斜位X線片:

  1. 雙側腕關節間隙及雙側部分近側指間關節間隙變窄,以左腕關節為著,雙側掌指關節及雙腕關節周圍骨質密度減低,骨小梁稀疏,左腕部分腕骨骨質模糊,考慮雙手RA;


患者手掌X線片

2.雙足諸骨骨質疏鬆;

3.雙膝關節未見明顯骨質病變;

4.雙膝髕上囊少量積液。

★ 雙手關節彩超:

1.雙側腕關節及掌指關節部分可見滑膜增生(1級)、滑膜血流信號(1級)、骨侵蝕(1-2級);

2.左手第一指間關節少量積液。

入院診斷:RA。

RF、抗CCP抗體對RA診斷的意義

RF是RA中第一個被發現的由B細胞產生的、針對變性IgG Fc段的自身抗體,對RA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在70%-80%。

抗CCP抗體對RA的診斷也具有高度的特異性,並可作為RA早期診斷的實驗室指標。目前認為抗CCP抗體對RA診斷敏感性為50%-78%,特異性為96%。抗CCP抗體陽性提示RA患者骨質破壞重、預後不良。

有部分研究報導提示抗CCP抗體對RA的敏感度在40%-50%,低於RF,因此臨床中疑診RA患者應同時檢測RF和抗CCP抗體,以提高RA的早期診斷。

RF、抗CCP抗體陰性,亦有患RA可能

臨床中有部分RA患者同本文患者一樣RF、抗CCP抗體均為陰性,此類患者被學者們定義為血清陰性類風溼關節炎(Sero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有文獻報導SNRA佔RA患者10%-20%。

多位學者研究報導SNRA與血清陽性類風溼關節炎(Seroposi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PRA)臨床表現比較結果並不一致,可能與研究中入組RA患者採用的分類標準不同有關。採用1987美國風溼病學會(ACR)RA分類診斷標準的研究結果提示SNRA患者病情均較輕;而採用2010ACR/歐洲抗風溼聯盟(EULAR)RA分類診斷的文獻報導,SNRA病情與SPRA類似,甚至病情活動度更高。

本文此例SNRA患者病程長,在規律使用甲氨蝶呤、羥氯喹的基礎上仍出現病情復發,故臨床中不能簡單認為SNRA是一種病情較輕的RA亞型而給予較弱的治療方案。

聯合影像學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RA

因SNRA患者RF、抗CCP抗體均陰性,故臨床中更容易診斷延遲和誤診,其診斷是風溼科醫師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挑戰,需要更為紮實的風溼病臨床思維。雖然X線平片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無法發現早期滑膜炎和骨髓水腫等活動性炎症,因此僅靠X線,對RA的早期診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近年來,隨著MRI和關節超聲新型影像學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RA早期診斷率。2013年EULAR RA治療中推薦X線片作為檢測關節破壞的首選檢查手段,但若X線片未檢測到關節破壞,可通過B超和/或MRI檢測是否存在RA的早期關節破壞(尤其對於早期RA)。

本文患者病程早期X線未見骨質破壞,若當時能及時行關節MRI或超聲檢查可能可以早期診斷RA,避免後續病程的不良發展。此外,開展更多RA相關自身抗體的聯合檢測,亦可提高RA的早期診斷率。

小結

目前國內外尚無針對SNRA的具體診療推薦,筆者認為SNRA治療原則應同SPRA一致,遵循RA的國內外指南推薦,即確診後應儘早開始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物(DMARDs)的治療;甲氨蝶呤為錨定藥物,必要時可聯合使用DMARDs;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橋梁。

密切隨訪此類患者,以達標治療為治療目的,定期監測RF、抗CCP抗體等RA相關自身抗體及關節影像學,注意排除腫瘤等疾病繼發的關節炎可能。

[1]陳仁利,蘇茵,慄佔國.自身抗體陰性類風溼關節炎的臨床及實驗室特點[J].中華風溼病學雜誌,2007,11(08):466-468.

[2]Geng Y, Zhou W, Zhang ZL.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the sero-negative and sero-posi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J].Rheumatol Int 2012;32:3897–3901

[3]李寶貞,莫漢有,石宇紅,等.修訂分類標準診斷血清學陰性與陽性類風溼關節炎臨床特徵的比較[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5(05):664-669.

[4]羅靜,王妍華,俱博苗,等.西部地區血清陰性類風溼關節炎臨床特點及傳統抗風溼藥治療1年的轉歸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8(01):88-91.

[5]張麗中,王瑞雪,周永年,等.血清學陰性類風溼關節炎的臨床及實驗室特點[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06):935-936.

[6]魏巍,曹博,朱盈俊.肌肉骨骼超聲在血清陰性類風溼關節炎應用中的診斷價值[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06):817-819.

相關焦點

  • 診斷類風溼關節炎的重要標準到底是什麼?是唯一的標準?
    但是一般的病人在驗血的時候卻發現類風溼因子呈陽性,常常第一句話就會問「我的類風溼因子是陽性還是高於正常值,我是風溼,還是類風溼?」 一.類風溼因子是什麼? RA因子其實也是抗體,是針對已變性的IgG抗體Fc片段上的抗原成分而產生的自身抗體。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對機體內抗體的攻擊。
  • 植物藥為類風溼關節炎治療帶來新希望
    文章作者:齊靜 李振彬類風溼關節炎治Hippocrates、Celsus、Pliny、Dioscorides和Galen都描述了含有治療風溼痛水楊酸的柳樹提取物。在非洲,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也具有釆用植物藥治療RA等關節炎的記載。
  • 類風溼專家古紅月告訴你:類風溼病情如何系統評估
    類風溼關節炎治療並不難,通過精準檢查、專業技術治療是可以實現可防可控的。那為何還有不少類風溼患者病情反覆、久治不愈呢?其實追溯根源,治療方案與病情評估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不難發現:無論是基層醫院還是三甲醫院,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重治不重診」的現象,醫生給出的方案基本千篇一律,「診」這一步出了問題,那麼後續的治療也就無從考究,盲目治療的結果必然是病情反覆。
  • 貴陽風溼病醫院怎麼樣,慢性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貴陽風溼病醫院怎麼樣,慢性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時間:2020-11-27 09:51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慢性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是類風溼關節炎經過急性期、亞急性期有計劃而系統治療後,病情好轉,進入慢性期的治療。
  • 教你看懂「風溼三項」報告單
    化驗結果,看的也是一頭混亂。但是針對類風溼,有三項檢查是常規必備的,我們俗稱為「風溼三項」。「風溼三項」具體指的是哪三項?報告單上的眾多數據,哪個才是最重要的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一、 風溼三項是什麼1、c-反應蛋白(CRP)當發生炎症或組織壞死時,血清CRP濃度迅速上升。
  • 貴陽類風溼醫院介紹常用的類風溼因子檢驗方法
    貴陽類風溼醫院介紹常用的類風溼因子檢驗方法 時間:2020-11-24 09:56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類風溼因子是人或動物免疫球蛋白G(gG)分子Fo片段上抗原決定族的特異性抗體,類風溼因子可分為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c(IgG)、免疫球蛋白▲(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一、談到類風溼關節炎,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死的癌症」、「骨病」、「關節炎」,其實類風溼關節炎是風溼病的一種,是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類風溼關節炎又稱類風溼、類風關。據我國流行性病學調查顯示,該病的患病率在常見慢性病中排名第四。
  • 風溼三項檢查結果正常,就可以排除類風溼嗎?
    類風溼關節炎病常見於中老年患者當中,通常在醫院需要做的檢查就是風溼三項,那麼風溼三項能排除類風溼關節炎?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通過下文中關於風溼以及風溼三項的詳細介紹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風溼三項」檢查包括C反應蛋白、類風溼因子和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
  • 類風溼關節炎早期篩查意義大,如何排除患病風險?
    據研究可能是藥物改變了抗原,使機體產生了相應的自身抗體而引起。 4、親屬中有類風溼患者的人 有血液關係的親屬中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易感性會比較高。此外,血緣親屬中患有其他風溼病,如乾燥症候群,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易感性也會相應的提高。
  • 不想子女得類風溼關節炎?快放下手中的煙
    2019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對類風溼關節炎(RA)做的系統回顧[1]指出,RA的三大風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女性和吸菸。但仔細瞅瞅,好像除了吸菸是個可控條件,另外兩個咱們也控制不了……那吸菸到底與RA有多大關係呢?2012年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項meta分析發現1/4RA患者是由吸菸引起的[2]!
  • 成都類風溼醫院怎麼治療類風溼引起的關節變形?
    成都類風溼醫院怎麼治療類風溼引起的關節變形? 時間:2020-11-26 16:39 成都風溼醫院 如果類風溼性關節炎不趕快治療就有可能加重病情,其中患者疼痛的症狀較為嚴重。成都類風溼醫院:類風溼性關節炎病關節不變形嗎?
  • 文獻速遞 | 類風溼關節炎的遺傳學有助於生物學和藥物的發現
    我們的研究包括29,880例RA病例 (88.1%血清陽性,9.3%血清陽性,用於抗瓜氨酸肽抗體 (ACPA)或類風溼因子 (RF),2.6%的自身抗體狀態不明)和73758例對照組。所有RA病例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溼病學院RA診斷標準24,或由專業風溼病學家診斷為RA。
  • 類風溼關節炎,真的要分2個亞型了嗎?
    2020年9月22號"PLOS Medicine"發表了一項長達25年的類風溼關節炎(RA)縱向隊列研究。研究認為,抗體陰性/陽性RA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疾病,應該分為兩種亞型。根據是否存在抗瓜氨酸蛋白抗體(抗CCP抗體)和類風溼因子(RF)分為抗體陰性/陽性兩組。共有823例患者自身抗體陽性,462例自身抗體陰性。規範治療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組疾病活動明顯減少。
  • 類風溼因子與抗環瓜氨酸蛋白抗體在類風溼關節炎中的致病作用
    類風溼關節炎(RA)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離不開抗原抗體,自身免疫性疾病離不開自身抗體。對於包括RA在內的多種系統性風溼類疾病而言,自身抗體都是幫助診斷、臨床分型、評估預後和治療決策的重要生物標誌物。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疾病特異性或疾病相關自身抗體參與了疾病的發病機制。
  • 類風溼關節炎診療的前世今生
    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基本病理表現為關節滑膜炎、血管翳形成等,隨疾病進展逐漸出現關節軟骨和骨的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RA並非只影響關節,也可並發肺部損害、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抑鬱症等。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試驗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類風溼關節炎(RA)是一類慢性、進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蝕性關節滑膜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特徵,全世界發病率為0.5%~1.0%。既往研究,外周免疫耐受缺陷及免疫反應異常導致免疫細胞及抗體進入關節滑膜,是RA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 風溼免疫疾病=風溼嗎?
    其實,風溼免疫疾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總共大概有200多種,主要包括類風溼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關節病)、乾燥症候群、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系統性硬化症)、骨關節炎、白塞病(絲綢之路病)等系統性血管炎等等等等……而前面提到的颳風下雨腿疼,一般都是骨關節炎所致,確實屬於風溼免疫科的範疇,但僅僅是這200多種疾病中的一種。
  • 辣椒泡酒治類風溼效果怎麼樣
    核心提示:類風溼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關節疾病,對於老弱病殘孕這類特殊人群來說,可以試試喝辣椒泡酒來治療類風溼。貴陽類風溼關節炎醫院專家表示只是關節感染也有很多種,比如說病毒感染引起的類風溼,那么喝辣椒泡酒肯定是無法達到治好類風溼的目的的,所以還是要及時就醫。
  • 類風溼關節炎,自我保健很重要
    類風溼關節炎有哪些症狀類風溼關節炎臨床表現個體差異大,多為慢性起病,以對稱性雙手、腕、足等多關節腫痛為首發表現,常伴晨僵,可伴有乏力、低熱、肌肉酸痛、體重下降等全身症狀。少數則急性起病,在數天內出現典型關節症狀。關節外表現主要包括:皮膚類風溼結節、類風溼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肺間質病變、乾眼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