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出購物應用Shoploop,聽起來像是直播帶貨淨化版

2021-01-09 超能網

線上購物在剛推出的時候,主打的亮點是方便,買家不需要花一下午的時間逛到身心疲憊才能買到一件如意的商品,同時也可以搜集到全世界各地的貨源,讓選品變的更簡單。而同期乃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線上購物依舊是一個新潮的東西,因為我們只能看到一張張不能動的圖表。而這些圖表或者信息能不能相信完全取決於賣家是否實誠。這並不能讓多年一直相信「眼見為實」的年齡稍長的用戶放心買買買。為了提供更直觀的體驗,後來的線上商城就加入了直播或者首頁視頻之類的,讓商品看上去更真實。

不得不說,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各種體驗的確是領先世界的,國外的網上購物體驗一直都相當的「正統」。因此,谷歌帶來了其全新的購物平臺Shoploop。

這是一個Google實驗室Area 120打造的產品。根據他們的說法是,創始人在乘坐地鐵時看到一個婦女為了購買一件彩妝商品不斷地從社交媒體切換到YouTube又切換到在線商店,於是想著是否能夠省去中間步驟,將社交媒體融合進線上商城,用戶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如果有喜歡的同款便能直接下單。

針對其以社交媒體為主打的屬性,當前Shoploop發展的重點是化妝品、護膚品、美發產品和美甲。app以社交為主打,由博主或者商家提供視頻內容,視頻下方是商品的簡介和購買連結,界面採用了垂直的展示類型,用戶上下滑動切換自己想看的內容。

能夠加深用戶對於商品的感知,減少購買的步驟,方向上確實是挑不出什麼毛病,只是這個形式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這難道就是某音或者某手直播帶貨的淨化版?

相關焦點

  • 谷歌內部創業項目ShopLoop:瞄準短視頻帶貨,與Youtube協同
    Area120推出了實驗性項目ShopLoop,以此給賣家提供一個內容最長時間為90秒的視頻平臺賣貨。 LaxPoojary表示,推出該項目的原因在於,越來越多消費者正趨向於將社交平臺和購物平臺兩者相結合來進行消費,例如在ins或YouTube反覆瀏覽產品評價或推薦被成功種草後,消費者才會打開購物平臺進行同款下單。反觀國內,這一路徑類似於在小紅書上被種草然後在淘寶上完成下單。
  • 淨化直播帶貨環境(消費萬花筒)
    主播代言、優惠促銷、限時「秒殺」……目前,各類直播帶貨激起人們消費熱情,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網絡直播銷售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分析,歸納出虛假宣傳、退換貨難、誘導交易等七大類問題,建議相關部門不斷淨化直播帶貨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你不相信電視購物 憑什麼要為直播帶貨買單
    沒錯,打開任何一個電視購物節目,你會發現,原來兩者竟如此相似。不少網友甚至表示,自己被主播種草買東西的樣子,像極了十年前被電視購物支配的老媽。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不相信電視購物,憑什麼要為直播買單?直播帶貨,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電視購物?直播帶貨:跟電視購物一樣都是「洗腦式」銷售雖然打著網際網路旗號,最近幾年火速走紅,但電商平臺的直播帶貨其實並不能算新鮮事物。
  • 直播帶貨的江湖裡,為何沒有當初電視購物的主持人?
    現在直播帶貨的火爆程度,已經不用多說了,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對直播帶貨的態度,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一種觀點認為,直播帶貨就是網絡版的電視購物,帶貨主播在電視購物主持人面前,就是弟弟。如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電視和看直播感覺都差不多,都是有個人充滿激情的介紹產品,然後還限時打折。
  • 直播帶貨概述
    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沉澱自己的直播帶貨的經驗和技能,形成可以複製的知識體系。在全國,這麼多年下來,我們有龐大的公會聯盟圈子,大家都在各自的基礎和資源上,紛紛試水直播帶貨,一些有實力的公會,甚至徹底轉型直播電商,建立直播電商基地。也有不少公會兼做帶貨培訓。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優質的直播sdk還可以實現高清的直播畫質、延遲低且穩定的直播間、可以實現碼率自適應。2. 開通支付渠道直播帶貨系統的優勢就是用戶可以在觀看視頻直播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購物界面,也可以對主播進行打賞,所以,對於直播商城平臺或者視頻直播,都是需要完善的支付系統做支持的。3.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01 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直播電商的本質其實是線下導購的線上化。在線下導購的消費模式中,品牌和商家是承受風險的終端。一線BA拿底薪+提成,商場固定收租,一旦人流減少影響最大的就是商家。
  • 直播帶貨三天賣出130萬假口紅,平均進價5元一支。直播購物要小心
    隨著網絡的發展,直播也越來越面向普通大眾,無論是誰拿起手機找個平臺就可以直播,而直播帶貨的豐厚利潤也讓犯罪分子蠢蠢欲動,這不,最近江蘇南京警方就搗毀了一個犯罪團夥,這個團夥僅僅用了三天就賣出了高達130萬元的假口紅。
  • 實操教程:如何利用Instagram進行直播帶貨?
    日活量極高的社媒平臺Instagram在8月也宣布「下場」直播帶貨。但作為跨境賣家,怎麼樣才能利用好這一平臺呢?本文就以此作為切入點,「手把手」教賣家如何利用Instagram這個頭部平臺來為店鋪帶貨。 什麼是 Instagram直播帶貨?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利用Instagram進行帶貨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Instagram直播帶貨。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我偶然劃到了李誕直播帶貨,他真的靈魂都在搞笑,好像不是在直播,是在做節目,真的快要無腦下單了。」有網友激動分享觀看李誕直播的感受。邊講段子邊賣貨、在歡聲笑語中主動剁手,「誕式直播間」結合脫口秀的形式打造了有別於傳統的內容消費場景,模糊了綜藝和直播的界限,與羅永浩帶貨異曲同工,為「脫口秀演員直播帶貨」提供了一個榜樣示範。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直播前的準備1. 了解四種主流直播運營方式從品牌的直播營銷手段來看,以淘寶直播平臺為例,目前有四種主流的方式:找主播帶貨、參加PGC欄目、自建直播團隊、直播代運營。主播帶貨優勢為見效快、帶貨快;劣勢有成本高,有投放風險。
  • 郭廣昌直播不帶貨背後,拼的是什麼?
    早在4月1日,郭廣昌嘗試了一次微信端直播間線上直播帶貨,10分鐘內,化身「吃播」,全程互動不停,並打趣「疫情期間生意難做,只好老闆親自上場」。當場松鶴樓螃蜞餛飩秒賣出624隻(39盒),開啟他在直播間「帶貨生涯」的第一單。隨後還「帶貨」出了一隻價值28800的LANVIN女包。
  • 直播除了帶貨還能帶來更多想像 文化「雲」遊 可以遊多遠?
    疫情像一針催化劑,它加速了書店等文化單位運營方式的改變,眾多文化單位在疫情期間都推出了各種「雲」活動——包括線上帶貨、線上文化講座,以及新書發布等。在「雲」成為新常態,而逛書店這個舊常態正逐步回歸時,新與舊之間,該如何相處,和諧共生?
  • 辛巴被央視點名,直播帶貨剛興起,消費投訴漲5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直播帶貨行業的監管,很大程度上沒有追趕上直播帶貨的壯大勢頭,這也是大批主播「信口雌黃」,進行虛假宣傳,乃至於消費詐騙的原因。> 消費者進入某位主播的直播間購物,一定程度上是認可這位主播的為人,姑且把經常喜歡在某固定主播處購物的消費者稱為粉絲。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但親自下場後,吳曉波才知道直播帶貨的水有多深,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創造出薇婭、李佳琦的帶貨神話。「因為它處於野蠻生長期,600%的複合增長,亂象叢生。」吳曉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局剛剛起來,呈爆炸式增長,肯定會沉渣泛起,許多模式有待驗證,也有許多沒有想明白就入場的人,「電商直播,是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 神化的明星效應,在直播帶貨面前,還剛得起來嗎?
    當下直播風口,紅人明星紛紛奔向直播電商,開設個人直播間做主播帶貨,做主播憑人氣帶貨,不亦樂乎。但水土不服者有,得心應手者也有,神化的明星效應在直播行業到底能不能帶來預期效果呢?誰都知道直播是個風口,誰都想往裡扎。各路明星也不例外,無論是實力派演員還是當紅主持人,都開始了直播帶貨之路。
  • 明星直播帶貨真是偽命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各界對明星/紅人直播帶貨如何規範的討論。官方的這次點名,將直播亂象推至臺前,誠然是給熱火烹油的明星直播潑了一盆冷水。相較以帶貨為主業的紅人主播,明星如若跟楊坤一樣,因直播帶貨導致口碑下降而影響國民度實在得不償失。但當下,明星帶貨翻車事件頻出,越來越多的失敗案例也在唱衰明星帶貨能力,明星直播帶貨真的偽命題?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雖然中間也有很多不少的遺憾,總的來說,電商直播在去年已經是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來捋一捋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在營銷創新上,今年重點以延長活動期限、完善直播生態鏈和優化消費體驗助推購物狂歡。 在線上流量漸趨飽和,以及上半年商家大幅虧損的狀態下,電商平臺普遍選擇延長購物節時間,或者分兩輪銷售,給商家更長的銷售時間。直播作為今年營銷方式的重頭戲,電商平臺創新性以主播為聯結,為消費帶來更優的消費體驗,也推出更多的激勵政策以完善直播生態鏈。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風頭正盛的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假貨的幫兇,「所看未必是所得」,直播間看到的品牌正品到手卻可能是山寨貨。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等平臺上,關於直播售假的投訴高達20多萬起。今年3月31日,中消協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者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有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誇大其詞」「假貨太多」「魚龍混雜」「貨不對板」成為消費者的集中吐槽的問題。鉛筆道在眾多消費者血淋淋的教訓中,篩選出100種最常出現在投訴名錄中的商品,排名不分先後。假貨泛濫透露著直播帶貨的商業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