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特殊小RNA分子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類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

2021-01-10 生物谷

2020年10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機體的胃黏膜都攜帶有幽門螺桿菌,其在人的一生中通常並不會引發任何健康問題,但有時候幽門螺桿菌卻會引發機體炎症發生,甚至會導致胃癌的發生。幽門螺桿菌能利用毒力因子來在攜帶者胃部存活並誘發疾病;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爾茨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中多種毒力因子能被名為NikS的小RNA分子集中調節。

圖片來源:eLife

被NikS調節的靶向基因是幽門螺桿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和兩種編碼外膜蛋白的基因,尤其是研究者發現,NikS能調節CagA蛋白的表達,CagA是一種細菌癌蛋白,其在幽門螺桿菌誘發的癌症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此外,一種被幽門螺桿菌分泌的未知功能的蛋白被釋放到環境中也受到了NikS的調節。研究者Cynthia Sharma解釋道,本文研究發現對於醫學研究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了解感染期間這種小RNA分子和其相關的細菌信號通路的不同功能及所介導的分子機制,研究人員或許就能尋找新型靶點來開發新型的抗微生物療法。

實際上,幽門螺桿菌能在宿主胃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也得益於一種特殊遺傳策略的幫助,與其它病原體一樣,幽門螺桿菌也會採用一種稱之為位相變異的策略來儘可能地適應環境的改變。位相變異意味著細菌會通過基因突變來不斷隨機地改變其基因的表達,這就表明,當某些基因變得重要時,種群中的細菌總是會隨時準備表達這些重要的基因,這或許就是一種「對賭」的策略。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發現,諸如NikS等小RNA分子(不僅僅是蛋白質)的表達也會受到位相變異的影響,根據宿主胃部中不同的狀況,不同水平的NikS分子可能是有益的,而小RNA分子的水平可以通過位相變異來適應這種狀況,從而就會導致致病因子受到不同的調節。研究者Sharma說道,這一機制或許對於促進幽門螺桿菌適應多變的胃部環境並長期在宿主機體中定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實驗中研究者發現,NikS能影響細菌內陷入宿主細胞的過程,此外,小RNA分子也會使得幽門螺桿菌更能克服宿主胃部組織的上皮屏障,最終進入胃部深處組織來獲取細菌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

後期研究中,研究人員還將繼續深入研究闡明這種小RNA分子是如何促進幽門螺桿菌在胃部不同生境中定植和生長的,以及是否諸如NikS等小RNA分子能調節參與細菌致病特性的其它基因的表達。(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ara K. Eisenbart,Mona Alzheimer,Sandy R. Pernitzsch, et al. A Repeat-Associated Small RNA Controls the Major Virulence Fac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Molecular Cell (2020). DOI:10.1016/j.molcel.2020.09.009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解讀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發生的神秘關聯!
    【3】Mol Cell:特殊小RNA分子在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類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doi:10.1016/j.molcel.2020.09.009全球有超過一半人機體的胃黏膜都攜帶有幽門螺桿菌,其在人的一生中通常並不會引發任何健康問題,但有時候幽門螺桿菌卻會引發機體炎症發生,甚至會導致胃癌的發生。
  • Cell:神經系統或在抵禦腸道感染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2020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友好的腸道菌群與免疫系統之間和平微妙的共存依賴於免疫細胞和腸道內壁細胞之間高度協調信息的交換,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兩種特殊的細胞類型或對於抵禦機體危險感染的抗菌化合物的產生非常重要。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北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成虹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近幾年體檢項目日益增多,每天都有患者是因為在體檢時發現呼氣試驗檢查結果陽性,認為自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來就診。那麼如果在體檢中發現呼氣試驗陽性該怎麼辦呢?呼氣試驗陽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 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作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素,幽門螺桿菌困擾著許多胃病患者。數據顯示,中國人感染率高達55%以上,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到底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這一胃病的「罪魁禍首」?該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接診後,為張先生進行了胃鏡檢查,發現張先生的胃部有輕微的胃潰瘍,而且檢測出張先生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先生帶著妻子和父母都到醫院進行了幽門螺桿菌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妻子和父母也都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一家四口都得同時進行幽門螺桿菌治療,而且必須將家裡使用過的碗筷進行高溫滅菌,牙刷水杯都要更換。」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作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素,幽門螺桿菌困擾著許多胃病患者。數據顯示,中國人感染率高達55%以上,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到底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這一胃病的「罪魁禍首」?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
  • 幽門螺旋桿菌多久惡化?自測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人一旦感染上幽門螺桿菌,若不進行治療,幾乎終生置於持續感染的狀態當中,而且感染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持續的感染狀態將導致胃黏膜逐漸出現癌變,但是並不是人人都會發生惡化,這個大概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可能是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何根治?它最怕4種藥,用對了遠離胃病
    同事小琳向來是個話多的人,平時辦公室只有她一個人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但今天的她尤為安靜。 原來,小琳前幾天參加了公司的體檢,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陽性」。 得知結果後,小琳茶飯不思好幾天了,腦子裡一直在想自己會不會得胃癌,正琢磨著去做個胃鏡。
  • 幽門螺桿菌檢測報告單怎麼看?發現感染怎麼辦?
    因為儘管檢查證實你被幽門螺桿菌感染,但不做胃鏡不能明確幽門螺桿菌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一般消化不良,也可以引起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還可以引起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胃癌等等,關鍵有時患者不一定有症狀。有些情況根除幽門螺桿菌就行了,有些情況除了根除幽門螺桿菌外,還需要進一步治療,甚至手術。
  • 健康科普——幽門螺桿菌
    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因此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治療是很重要的,醫生會嚴格掌握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適應證,給予規範化治療,必要時根據抗生素的藥物敏感性試驗選用抗生素,以減少耐藥的發生,在根除治療中,患者務必遵醫囑進行規律服藥,即使胃部症狀有所好轉,也要堅持服藥,直至將幽門螺桿菌根除,以免出現幽門螺桿菌耐藥株
  • 兩種人需要徹底消滅幽門螺桿菌,常喝這茶能抑制幽門螺桿菌
    慢性胃炎是一種多發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胃內小血管阻塞,導致胃黏膜營養不良,分泌功能下降,屏障功能減弱。近年來,許多人開始關注胃病,但卻卻忽視了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如何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人類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早期,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也就是說,身邊每五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這麼多人感染,是不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特別狡猾,生活中很容易中招?很多人忍不住擔心:聽說,和對象接吻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咀嚼餵飯,會讓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口臭、屁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嗎?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幾個表現很明顯,希望你早點發現
    在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被成功分離出來。在2017年10月27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正是因此,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擔心得胃癌。但是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意味著罹患胃癌嗎?我看未必!
  • 好不容易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外出吃頓飯又感染了,怎麼辦?
    祝蔭教授指出,目前「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這一觀點在我國醫學界中已經慢慢被接受,但仍有部分醫生存在顧慮,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引起胃腸道菌群紊亂、可能導致抗生素耐藥增加和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容易再感染等。「在門診我們有時候會聽到患者這樣說,『xx醫生說不用殺菌,殺了出去吃頓飯又會被感染上』,那到底情況是怎樣的呢?」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中國有近60%的人感染。 本文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者:Bruce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的老冤家。 早在 5 萬 8 千多年前,它就開始蹂躪我們老祖宗的胃。
  • 關於幽門螺桿菌這 10個問題很常見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感染,它定植於人類胃黏膜,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河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接近60%,由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有一定的相關性,很多人對此十分恐慌。    劉女士經常在家帶孫子,最近查出幽門螺桿菌,10歲的孫子一查也有,兒媳婦埋怨是她傳染的。
  •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真的麼?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令人吃驚,在全球,許多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竟然在50%以上,有些國家甚至超過了90%,其中中國的感染率在50%左右——約有7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既然是真的,那幽門螺桿菌到底可不可怕,到底要不要治療呢?幽門螺桿菌最大的特點是它能夠在酸性極強的胃環境中生長、繁殖,這是由於它可以產生尿素酶。
  •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嗎
    僅1%-2%感染者發展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需氧的微生物,是目前所知唯一一種能夠在胃中生存的革蘭陰性桿菌。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大約為50%。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胃的上皮細胞表面pH值升高,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黏膜損傷,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黏膜上皮細胞的癌變。
  • [CGC&CCDD2017]呂農華教授|中國第五次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診治共識...
    感染,說明如果是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是沒有上述指徵的人也同樣可以治療。證據質量:中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斷:排除幹擾因素【陳述7】除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測外,H.pylori檢測前必須停用PPI至少2周,停用抗菌藥物、鉍劑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至少4周。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100%。
  • 醫生提醒:不想被幽門螺桿菌感染,3個習慣趕緊戒掉
    不過殺菌過程並沒有那麼順利,雖然停藥一個月後複查轉為陰性,但不久又再次復發,而且這次HP值不但沒有降低還更高了,高達1200多。在跟主治醫生詳細溝通後得知,原來是小陳吃了藥後覺得胃不疼了,就私自停藥,還一如既往的吃路邊攤,吃外賣,才導致幽門螺桿菌不降反增的原因。
  • 感染44億人的幽門螺桿菌,到底有多厲害?自測下你有沒有得
    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感染幽門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約60%,將近8億人。而且,由於地域的特殊性,感染率也不同。其中,西藏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數最多,佔84%。廣東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數最少,佔42%。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