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C&CCDD2017]呂農華教授|中國第五次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診治共識...

2020-12-08 醫脈通

醫脈通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議(CGC2017)暨2017中國消化病學大會(CCDD2017)於9月14-16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常委、幽門螺桿菌學組組長,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呂農華教授,在會上對第五次幽門螺桿菌共識進行了精粹解讀。


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共識在2012年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桿菌共識的基礎上做了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修改,同時與國際共識接軌,便於臨床醫生的應用。本次共識有兩個特點,第一,採取了陳述性的表達,也就是用一段話來闡述觀點。第二,共識增加了三個部分,強調了幽門螺桿菌與胃癌以及特殊人群(老人和兒童)治療以及腸道微生態的關係。


根除指徵——哪些人需要治療


【陳述1】不管有無症狀和併發症,H.pylori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

證據質量:高。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這個觀點不是我國首次提出,這是一個國際共識。京都全球共識以及馬V共識均提出,不管有沒有症狀和併發症,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都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實際上我們是重申了這一國際共識。為什麼說是感染性疾病?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後100%會產生組織學上的炎症,但是有70%的人沒有症狀,有10%的人可能有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不到1%的人可能有胃癌。


Hp感染都要根除治療嗎?根除Hp還需要指徵嗎?


我國Hp感染的現狀是,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基數大,對所有陽性人群都進行根除治療不可行也不符合國情:


·我國是近14億人口的大國

·人群Hp感染率高達40%~60%


我國Hp耐藥率高、治療不規範導致根除率下降,反覆治療成本增加:


·抗生素耐藥率超過警戒線

·參與Hp治療的醫生多,治療難規範


所以,我國現階段Hp的根除仍然需要根除指徵。



第五次幽門螺桿菌共識的根除指徵保留了第四次共識的根除指徵,符合中國國情,同時與國際接軌,增加了一條,把個人要求治療改為證實有Hp感染,說明如果是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是沒有上述指徵的人也同樣可以治療。


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


【陳述1】臨床應用的非侵入性H.pylori檢測試驗中,尿素呼氣試驗是最受推薦的方法,單克隆糞便抗原試驗可作為備選,血清學試驗限於一些特定情況(消化性潰瘍出血、胃MALT淋巴瘤和嚴重胃黏膜萎縮)。

證據質量:中。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100%。


診斷方法這一次沒有新的更新,還是分為侵入性方法和非侵入性方法。臨床上最好還是選擇非侵入性的方法,尿素呼氣試驗作為首選,糞便抗原試驗作為備選。血清學試驗只用於特殊情況,比如大型的流行病調查、消化性潰瘍出血、胃MALT淋巴瘤、嚴重的胃黏膜萎縮,除此之外,不能用血清學方法來檢查。


【陳述3】因消化不良症狀行胃鏡檢查無明顯胃黏膜病變者也應該行H.pylori檢測,因為這些患者也可能有H.pylori感染。

證據質量:中。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哪些人需要治療呢?在為患者做胃鏡時,如果沒有發現胃黏膜病變,也要做幽門螺桿菌檢測。


因此,美國胃腸病學會研究院也提出來說,……以消化不良作為胃鏡檢查唯一指徵的患者,如幽門螺桿菌狀態未知,推薦在正常外觀胃竇和胃體行常規活檢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推薦強度:強。證據質量:中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斷:排除幹擾因素


【陳述7】除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測外,H.pylori檢測前必須停用PPI至少2周,停用抗菌藥物、鉍劑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至少4周。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100%。


【陳述8】 H.pylori根除治療後,應常規評估其是否根除。

證據質量:中。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陳述9】評估根除治療後結果的最佳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試驗可作為備選。評估應在治療完成後不少於4周進行。

證據質量:高。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在檢測的時候要排除其他因素,這在第四次共識中已經提出了。在根除治療前要停用以上藥物,否則可能出現假陰性。隨訪不充分可能導致患者繼續感染。


臨床常用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推薦


檢測方法的選擇取決於臨床情況,成本/效益比、陽性測試可能性和試驗可獲得性等因素



註:一般不推薦快速尿素酶用於治療後複查


幽門螺桿菌治療


【陳述1】 H.pylori對克拉黴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包括多重耐藥率)呈上升趨勢,耐藥率有一定的地區差異。

證據質量:中。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陳述2】目前H.pylori對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藥率仍很低。

證據質量:中。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這兩條專門針對我國的耐藥現狀。



抗菌藥物作用特點



所以在選擇含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或甲硝唑的治療方案前,要進行藥敏試驗。


【陳述3】 H.pylori對克拉黴素和甲硝唑雙重耐藥率>15%的地區,經驗治療不推薦含克拉黴素和甲硝唑的非鉍劑四聯療法。

證據質量:高。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我國13省市Hp耐藥率調查(2010-2016)



【陳述4】目前推薦鉍劑四聯(PPI+鉍劑+2種抗生素)作為主要的經驗性根除H.pylori治療方案(推薦7種方案)。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紅色代表耐藥,藍色代表敏感,兩個藍色就是敏感的方案,所以要儘量選擇兩個都藍色組合的方案。


我國提出的鉍劑四聯療法也得到了國際認可和推薦。


【陳述5】除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作為初次治療方案外,根除方案不分一線、二線,應儘可能將療效高的方案用於初次治療。初次治療失敗後,可在其餘方案中選擇一種方案進行補救治療。方案的選擇需根據當地的H.pylori抗生素耐藥率和個人藥物使用史,權衡療效、藥物費用、不良反應和其可獲得性。

證據質量:中。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陳述6】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推薦用於初次治療,可作為補救治療的備選方案。

證據質量:很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95.2%


如何經驗性選擇鉍劑四聯方案



幽門螺桿菌感染方案的選擇,藥考慮當地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抗生素耐藥性,個人藥物使用史。尤其要注意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耐藥性,不要首選這些方案。同時要權衡潛在的不良反應、藥物的可獲額得性、療效和費用。


【陳述7】補救方案的選擇應參考以前用過的方案,原則上不重複原方案。如方案中已應用克拉黴素或左氧氟沙星,則應避免再次使用。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遺憾的是臨床上治療失敗的人很多還在反覆使用已經用過的藥。


如何選擇初次和補救治療方案


選擇敏感的抗生素組合,提高首次根除率。初始治療建議選擇帶星號的方案。

初次治療:7-1(7代表7種方案,1代表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

補救治療(1):7-1(7代表7種方案,1代表初始治療選擇的方案)

補救治療(2):7-2(7代表7種方案,2代表初始治療和補救治療1所選的方案)

若兩次都想用甲硝唑的話,劑量需優化(增加)。


【陳述8】推薦經驗性鉍劑四聯治療方案療程為10或14d。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療程應延長至14天,除非當地的研究證實10天治療有效(根除率>90%)


【陳述10】抑酸劑在根除方案中起重要作用,選擇作用穩定、療效高、受CYP2C19基因多態性影響較小的PPI,可提高根除率。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100%。


基因多態性對Hp根除療效的影響



【陳述11】青黴素過敏者推薦的鉍劑四聯方案抗生素組合為:①四環素+甲硝唑;②四環素+呋喃唑酮;③四環素+左氧氟沙星;④克拉黴素+呋喃唑酮;⑤克拉黴素+甲硝唑;⑥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100%。


7個方案中有5個都是含有阿莫西林的,所以一旦過敏,只能選擇不含有阿莫西林的方案。


特殊人群的治療—關於老人和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處理


【陳述1】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H.pylori檢測。推薦對消化性潰瘍兒童行H.pylori檢測和治療,因消化不良行內鏡檢查的兒童建議行H.pylori檢測與治療。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陳述2】老年人(年齡>70歲)根除H.pylori治療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增加,因此對老年人根除H.pylori治療應該進行獲益-風險綜合評估,個體化處理。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兒童再感染率高,且兒童有自身免疫力,長大以後可能會自行清除。

老年人感染,符合治療指徵的應該給予治療。

老年人的個體化評估:提高根除治療的獲益。


Hp與腸道微生態—關於益生菌的治療作用


【陳述1】 H.pylori根除治療可短期影響腸道菌群,其遠期影響尚不明確。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95.2%。


【陳述2】某些益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ylori根除治療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

證據質量:中等。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95.2%。


【陳述3】益生菌是否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尚有待更多研究證實。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條件。共識水平:100%。


幽門螺桿菌治療中使用抗生素肯定會對腸道微生物造成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就像感冒、腹瀉等,也會短期內使用抗生素。關於長期的影響,目前還在研究當中。益生菌的使用可能會改善根除過程中胃腸道的不良反應,但是能否提高根除率還有待研究,有些國際共識提出是不可行的。


Hp與胃癌


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和死亡病例及區域比例


中國:Hp高感染國家



【陳述1】目前認為H.pylori感染是預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險因素。

證據質量:高。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95.2%。


胃癌有多種危險因素,遺傳的因素不能改變,但是後天的環境和生活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幽門螺杆的存在可以改變,所以幽門螺桿菌的根除對胃癌的預防是最重要的。



根除幽門螺桿菌降低腸型胃癌發生率


【陳述7】根除H.pylori後有胃黏膜萎縮和(或)腸化生者需要隨訪。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陳述8】應該提高公眾預防胃癌的知曉度。

證據質量:低。推薦強度:強。共識水平:100%。


總結


◆更新觀念,學習新共識,規範診治

◆選擇正確的診斷方法和時機

◆治療後應常規進行療效評估,注意檢測的時機

◆重視根除方案的選擇,提高首次Hp根除率

◆選擇耐藥率低的抗生素,減少耐藥率

◆Hp感染是預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因素


2017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議暨2017中國消化病學大會會議專題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好不容易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外出吃頓飯又感染了,怎麼辦?
    多國指南推薦,應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圖1:多國指南2015年京都胃炎全球共識報告提出,幽門螺桿菌胃炎是一種感染(傳染)性疾病,應該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除非存在抗衡因素。至此吹響了消除幽門螺桿菌的進軍號。2017年我國新共識修訂了根除幽門螺桿菌指徵,將「個人要求治療」修改為「證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 一文讀懂幽門螺桿菌
    2015 年因胃癌死亡的人雖然多達 50 萬,但也只佔到總死亡人數的 5%,離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還差得遠,絕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不是因胃癌而死。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終生患胃癌機率預估約為 1.8%,絕大多數人還是安全的。
  • CGC 2020 | 陸紅教授:幽門螺桿菌的精準治療,抗生素該如何選擇?
    CGC 2020 | 陸紅教授:幽門螺桿菌的精準治療,抗生素該如何選擇?
  • 抗幽門螺桿菌最好的藥物是什麼?消化科醫生告訴您答案
    一說到胃病就不得不提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作為胃炎、胃潰瘍乃至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幽門螺旋桿菌是人們都非常憎恨的一個細菌。目前也有很多藥物用於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很多人都想知道最好的治療藥物是什麼?如何選擇適合的藥物和服用時間,這裡介紹如下。
  • 預防胃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首選,最佳檢測方法是……
    2020年10月30-31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次全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議(CGC)在珠海市召開,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科主任房靜遠教授以「幽門螺桿菌的診治與胃癌的預防及其他」為主題總結了三個方面,一起來學習吧~國內外指南推薦:根除Hp是防癌首選,發現必須治療房靜遠教授介紹道,對於幽門螺桿菌(Hp)的認識,
  • 幽門螺桿菌(H.pylori)和胃癌到底啥關係?
    幽門螺桿菌(H.pylori)和胃癌到底啥關係?東亞是胃癌絕對病例數和死亡數增加的主要地區,而中國,又是導致東亞胃癌病例數增加的主要國家。這其中,幽門螺桿菌「居功至偉」。曾經有一篇《幽門螺桿菌(H.Pylori)囂張演講》,講述過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現狀: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60-70%,慢性胃炎患者活檢標本中幽門螺桿菌檢出率高達80-95%。必須指出,目前業界公認,H.pylori感染是預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險因素。這句話是《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裡面的原話。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 1 類致癌因素,也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而中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高達 59%,將近 7 億人感染。
  • 20多歲小夥感染幽門螺桿菌 父母和叔叔均查出陽性 妻子為什麼卻是...
    幽門螺桿菌是一類致癌物 我國超半數人都感染「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類致癌物了,它被公認為預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險因素。」因為共餐制等飲食習慣,我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一直非常高。「它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口-口,糞-口。」
  • 「呼氣試驗」:幽門螺桿菌診斷的「金標準」
    5月19日,以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為主舉辦的我國《第五次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共識》媒體發布會在江西南昌召開。本發布會由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別支持,包括新華社、人民網、騰訊網在內的十餘家大眾媒體參加了本場發布會。
  • 幽門螺桿菌與微生態專場:直擊前沿熱點,開拓診療思路
    9月28日下午到29日上午連續4場的幽門螺桿菌與微生態專題可能是最受關注的分會場。無論是專題發言還是口頭髮言都劍指當前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微生態的前沿話題熱點話題。我們也看到,隨著腸道菌群重要性不斷被揭示,關於微生態的相關研究比重也在增加。幽門螺桿菌與微生態分會場定會是乾貨滿滿的學術盛宴。
  • Hp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17-21問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劉文忠教授擔任主編,由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呂農華教授擔任顧問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簡稱:100問)已於近日完稿。
  • 大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家裡的小孩怎麼辦?一文全弄懂!
    體檢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好像聽說有這個細菌容易得胃癌,而且會傳染。家裡還有小孩,我該怎麼辦?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在胃的細胞間隙之間。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約50%,有也就是說一半的中國人感染了這個細菌。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幾個表現很明顯,希望你早點發現
    藏在你胃裡的「I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以在胃裡生存的微生物種類。據保守估計,僅在中國,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人數就達到7.68億,幾乎是每兩個人裡就有一人被感染,儼然已成為一個關係到全社會的健康問題。
  • 阿斯利康中國與華亙控股達成戰略合作
    Pylori,以下簡稱Hp)的檢測與根除工作,提高消化道疾病的規範診治水平,加強胃癌早防觀念,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 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試劑盒採用糞便抗原試驗檢測法,具有準確性高、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可肉眼判讀的特點。我國《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指出該檢測方法的準確性與尿素呼氣試驗法相似,不僅推薦其用於Hp陽性患者及潛在感染者的檢測,更可用於評估根除治療的結果[5]。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北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成虹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近幾年體檢項目日益增多,每天都有患者是因為在體檢時發現呼氣試驗檢查結果陽性,認為自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來就診。那麼如果在體檢中發現呼氣試驗陽性該怎麼辦呢?呼氣試驗陽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 「吹口氣」就能檢測幽門螺桿菌?哪些人要去做?到底怎麼「吹」?
    說起幽門螺桿菌(Hp)想必大家都不陌生,Hp感染是一種疾病狀態,與眾多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WHO)將Hp列為人類胃癌的第Ⅰ類致癌因子,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險因素。 我國是Hp感染和胃癌發病「雙高」國家,規範診治Hp感染對降低我國胃癌發病率及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用怕,四樣藥物搞定它!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數十種疾病。 因此,WHO將它列為一級致癌因子,我國指南也建議:沒有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要根除治療。 這就是四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可達到85%~94%。
  • 幽門螺桿菌最全科普,看完你就全懂了!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糞便中存在幽門螺桿菌,如果汙染水源,健康人飲用了含幽門螺桿菌的水,可以被傳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母嬰傳播、唾液傳播等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 特別是口對口餵小孩,極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
  • 2.幽門螺桿菌的基礎實驗研究--大鼠實驗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2.幽門螺桿菌的基礎實驗研究 大鼠實驗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與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部疾患密切相關,為此,我們對某些實驗性動物進行實驗,結果發現Wistar大鼠經口感染Hp,可導致實驗性感染
  • 身體若有2個「感覺」,可能是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妨自測
    很多人由於在平時不注意飲食衛生可能就會感染上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特別頑固的病菌,如果人們在感染上幽門螺桿菌之後就會侵害到人的胃黏膜健康,時間久了,這種病毒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殺滅,可能就會容易使人患上胃病,嚴重了可能會容易引起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