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新突破——
「豪豬」分子標記系統可追蹤微小物體
科技日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誌3日報告了一項生物技術最新突破——美國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個利用DNA序列來超快速標記物體的系統,並將其命名為「豪豬」(Porcupine)。「豪豬」分子標記系統可用於追蹤物體,即使是在射頻識別(RFID)標籤或二維碼不適用的很小的物體上也可以用,同時,它的標籤可以通過可攜式設備在幾秒鐘內進行解碼。
RFID和二維碼目前已十分常見,這二者在閱讀器與標籤之間建立了非接觸式數據通信,以識別目標。它們的應用非常廣泛,譬如RFID可用於動物晶片、汽車防盜、門禁管制、停車場管制、生產線自動化、物料管理等;人們更熟悉的二維碼則經常用於信息獲取、廣告推送、防偽溯源、在線支付及帳號登錄等。不過,它們都對物體的尺寸有一定要求,而且當數量巨大時,速度也受限制。
研究團隊主要成員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卡提·德拉察克、傑夫·尼維拉及他們的同事,研發設計出的分子標記系統「豪豬」,使用DNA序列作為標識。DNA標記由預定義的序列製成,研究團隊稱這些序列為「分子比特」(molbits)。分子比特可以組合成獨特的「條形碼」——每個DNA序列都可以直接使用可攜式納米孔DNA測序儀讀取,以實現低資源環境下的按需讀取。
根據設計,「豪豬」系統利用基本的實驗室設備生成大量的唯一標籤——約42億個。在原理驗證實驗中,研究團隊能夠利用他們的系統在幾秒鐘內對縮寫MISL(分子信息系統實驗室)進行可靠地編碼,然後再解碼。
研究人員表示,「豪豬」名字的靈感,來自於動物豪豬的剛毛粘住東西的方式。他們設想,這種新系統可用於現有標記方法(如RFID標籤或二維碼)無法應用的情況,如對極小物品或大量物品進行標記,或兩者兼而有之。其他用途還包括防偽,因為防偽往往要求標籤是隱形的。
總編輯圈點
又是分子,又是DNA序列,又是比特,看起來讓人如墜雲霧。但抓住一個關鍵詞,就能讓「豪豬」變得更平易近人——標籤。識別一個物體,常常是識別它的標籤。我們最熟悉的二維碼,實際上也是一種標籤。看起來四四方方,黑白相間,但內裡大有乾坤。無論多麼主流的標籤,都有其應用的限制性條件,「豪豬」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標記足夠小的物體,且能快速解碼。但至於它能否成為主流進入市場被人接受,還得看這種標記系統推廣開來的成本和易用性。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