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赫塞族前領導人卡拉季奇被判40年:被控屠殺近8000人 犯種族滅絕罪

2021-01-10 觀察者網

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前南刑庭)24日作出判決,認定波赫塞族前領導人拉多萬·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žić)種族滅絕罪、反人類罪、戰爭罪等10項罪名成立,判處卡拉季奇40年監禁。

作為前塞爾維亞民主黨領袖、前波赫塞爾維亞軍隊的最高統帥以及前波赫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卡拉季奇是前南刑庭審判的最高級別的官員之一。

24日,卡拉季奇在法庭上

涉屠殺8000名穆斯林男子和男孩

據美國之音網站3月25日報導,法庭認定70歲的卡拉季奇對1992年至1995年的波赫戰爭中塞爾維亞人的暴行有罪,戰爭中有10萬人喪生。

檢察官指控卡拉季奇在1992年至1995年波赫戰爭期間犯有兩項種族滅絕罪、五項反人類罪、四項戰爭罪,要求判處卡拉季奇無期徒刑。法庭判決說,卡拉季奇被控的兩項種族滅絕罪中,僅涉及斯雷布雷尼察市的種族滅絕一項罪名成立,涉及其他城市的種族滅絕罪指控缺乏足夠證據。卡拉季奇反人類罪和戰爭罪的各項罪名均成立。

真永明府解讀:
 克族和穆族的責任誰來追究?

判決表示,卡拉季奇應對1995年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The Srebrenica Massacre)負刑事責任。斯雷布雷尼察市是位于波黑東部的波什尼亞克族小城,波赫戰爭期間曾是聯合國保護下的非軍事區。波赫政府調查委員會2004年公布調查報告說,1995年7月,波赫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以及由南聯盟派來的軍警部隊進入了當時處於聯合國保護下的斯雷布雷尼察市,殺害了7000餘名穆族男子。這被稱為是納粹大屠殺以來歐洲最嚴重的暴行。

外媒報導截圖,卡拉季奇聽到判決之後

路透社稱,聯合國人權高專扎伊德在聲明中表示,在卡拉季奇受到指控21年後,對卡拉季奇的判決體現了國際社會對問責制的堅定的承諾,並對所有在當年波赫以及前南斯拉夫戰爭中所實施的罪行的受害者具有強大的象徵意義。他指出,這一判決發出強有力的信號,即不管罪行實施者有多麼強大、多麼遙不可及以及住在何地,他們最終將難逃法律的制裁。沒有任何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發聲,對卡拉季奇周四被定罪表示稱讚,稱這對「當地和周邊地區人民以及國際刑事司法」具有歷史意義。潘基文表示,判決再次表明「逃犯不能逃脫國際社會確保他們依法接受審判的共同決心。」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領導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的支持者在貝爾格勒集會抗議


抗議人士表示,國際法庭受西方力量支持,卡拉季奇是無辜的

卡拉季奇:失望,將上訴

卡拉季奇的法律顧問彼得·魯濱遜表示,卡拉季奇對判決表示失望和震驚。他認為法庭忽視了對他有利的證據。卡拉季奇堅持認為自己無罪,並將提起上訴。

與此同時,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卡拉季奇所建立的政黨「波赫塞族民主黨」主席博西奇表示,這項審判是政治性的。他說,40年監禁的判決不公平,既不利於在這一地區獲得真相,也不利於獲得和解。

但是,一些斯雷布雷尼察屠殺事件受害者的家人表示,這個判決結果來得太遲了。一位遇害者的妻子說,什麼判決結果都無法彌補她所經歷的恐怖和流過的眼淚。

新華社梳理,現年70歲的卡拉季奇從1989年開始從事政治活動,是塞爾維亞民主黨的創建人。1992年3月,波赫就是否獨立於南斯拉夫聯邦舉行全民公決,波赫穆斯林和克羅埃西亞族贊成獨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後,波赫三族間爆發了歷時三年半的戰爭。波赫塞族成立了「波赫塞爾維亞共和國」,卡拉季奇出任總統。

1995年11月,在美國主持下,南斯拉夫聯盟、克羅埃西亞和波赫三方領導人籤署了代頓波赫和平協議,波赫戰爭結束。1996年7月11日,前南刑庭發布逮捕卡拉季奇的國際通緝令。2008年7月,卡拉季奇在塞爾維亞被捕,隨後被移交給前南刑庭。

相關焦點

  • 柬埔寨前紅色高棉政權領導人首次被判犯種族滅絕罪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 實習生 欒心怡)據英國廣播電臺(BBC),當地時間周五(16日),柬埔寨前紅色高棉政權領導人農謝和喬森潘首次被判犯有種族滅絕罪。92歲的農謝被法庭稱為「波爾布特(紅色高棉領導人)的右手」,87歲的喬森潘則是波爾布特之後的紅色高棉最高領導人。二人在由聯合國支持的紅色高棉特別法庭上受審。
  • 紅色高棉兩位前任領導人 首次被判「種族滅絕罪」
    據英國廣播電臺(BBC),當地時間周五(16日),柬埔寨前紅色高棉政權領導人農謝和喬森潘首次被判犯有種族滅絕罪。92歲的農謝被法庭稱為「波爾布特(紅色高棉領導人)的右手」,87歲的喬森潘則是波爾布特之後的紅色高棉最高領導人。二人在由聯合國支持的紅色高棉特別法庭上受審。
  • 波赫為什麼分為「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政治實體?
    13-14世紀,塞族人在巴爾幹半島建立了強大的塞爾維亞王國,有了本民族政權的支持,塞族人開始更大規模遷入波赫。隨著國家局勢的逐步穩定,佔據近40%人口且掌握國家政權的塞族人開始排除異己並在國內大肆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其他民族備受打壓,民族沙文主義的思潮泛濫成災。
  • 不滿俄國偏向塞族:波赫主席團穆、克兩族代表拒絕與拉夫羅夫會面
    2020年12月15日,正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進行工作訪問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遭遇刁難。當地時間周二上午,俄聯邦外長本應與波赫主席團穆、克、塞三族領導人代表賈費羅維奇、科姆希奇、多迪克在塞拉耶佛會面。但規定時間到來時,波赫主席團三位成員中只有多迪克抵達會場。
  • 【另一面】「種族滅絕」不只是大屠殺
    「種族滅絕罪」不僅僅是人們通常理解的「種族屠殺」,出於滅族目的的禁止婚姻、群體強姦和強行轉移兒童都屬於「種族滅絕」按對「種族滅絕」(Genocide)做出規範性定義的國際法基礎文件1948年《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對特定「國族」、「種族」、「人種」、「宗教」四種團體的直接屠殺自然是「種族滅絕」,但定義範圍遠不止此。
  • 2001年的這部電影,拍出了史上最牛x的現代空戰
    《深入敵後》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95年一架美軍的F16戰機在塞爾維亞上空,被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薩姆地空飛彈擊落,飛行員在成功彈射逃生後,經過5天的逃亡終於被海軍陸戰隊員所救。電影在這個事件的基礎上進行改編,F16變成了F/A-18超級大黃蜂,並且加入了塞族與波赫衝突中製造的萬人坑,雖然大體劇情頗有美國「主旋律」的感覺,甚至可以說有點無聊,但這部電影卻為我們奉獻了一段極為精彩的空戰片段,將薩姆地空飛彈如何擊落F18進行十分精彩的還原,飛行員的操作、座椅彈射的細節十分豐富,成為了這部電影最讓人熟知的精彩片段。
  • 柬埔寨紅色高棉前高官因種族滅絕罪被判無期
    資料圖:柬埔寨特別戰爭罪法庭判處兩名前紅色高棉領導人終身監禁。88歲的農謝曾是紅色高棉第二號人物【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7日報導稱,在聯合國支持下設立的柬埔寨特別戰爭罪法庭判處兩名前紅色高棉領導人終身監禁。
  • 「中國經驗」為波赫應對疫情提供有益借鑑
    這次會議舉行前,洛利奇準備了17個問題,準備向中國專家提問。但輪到其... 新華社塞拉耶佛9月9日電(記者張修智)時隔半年,回憶起今年3月中國同中東歐17國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視頻會議,波赫塞族共和國衛生和社會福利部部長助理阿梅拉·洛利奇仍然記憶猶新。
  • 波赫穆克聯邦提高警戒級別
    11月19日凌晨,在波赫塞拉耶佛附近,一輛遭到槍擊的客車停在路邊。波赫國防部19日證實,11月18日夜,一名襲擊者在塞拉耶佛附近一處軍營射殺兩名士兵,並向一輛大客車開槍,擊傷另外一名士兵,之後逃回自己住所內自殺。
  • 「汽車人」尋找優格(Yugo)
    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趙英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中國派往塞爾維亞幫助抗疫的專家組回國,塞爾維亞政府贈送給他們塞爾維亞的泥土。真是意味深長的紀念品啊。看到這一感人場景,我也不禁回憶起疫情發生前,到黑山、波赫、塞爾維亞三國旅遊的情景。雖然是不久前的事情,回憶起來卻猶如很久的往事。
  • 被稱為鬼村的科索沃村莊 僅剩一位塞族老人生存
    塞爾維亞人布拉吉卡·迪基奇(Blagica Dicic)是一位孤獨的92歲老人,她住在科索沃東部一個偏僻的村莊。該地在1998年至1999年戰爭前,住在該地的塞族人都已離開。儘管自2011年以來歐盟一直在進行談判,但科索沃與塞族關係仍然緊張。
  • 波赫的美遠不及薩拉和莫斯,但這裡卻有很多小眾且不為人知的秘境
    波赫作為第二個給予中國免籤證待遇的歐洲國家,去年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大多數旅行者只關注塞拉耶佛和莫斯塔爾,而忽略了波赫和其他廣闊地區。其實波赫遠不如塞拉耶佛和莫斯塔爾漂亮,這裡卻有著許許多多小眾且不為人知的秘境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是世界上最「怪異」的國家之一。
  • 波赫穆克聯邦總統涉嫌腐敗被捕 行政框架複雜難脫干係
    4月26日,波赫穆克聯邦總統布迪米爾在首都塞拉耶佛被捕。 據美國媒體4月26日報導,波赫穆克聯邦總統布迪米爾當天因涉嫌腐敗在首都塞拉耶佛被捕,同時落網的還有18人。據了解,警方早些時候搜查了布迪米爾的辦公室和其他幾棟政府大樓。
  • 唐·錢德爾《盧安達飯店》:種族之間的屠殺本是可以避免的
    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又稱盧安達內戰,發生於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圖族對圖西族及胡圖族溫和派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共造成80-1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佔當時世界總人口1/5000以上。
  • 波赫宣布1月2日為全國哀悼日 向8名遇難年輕人誌哀
    據波赫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月1日下午,波赫部長理事會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後決定,將1月2日設立為全國哀悼日,向剛剛逝去的8名年輕學生誌哀,屆時要求全境降半旗。當天下午早些時候,波赫聯邦宣布,1月4日為哀悼日,降半旗誌哀,取消一切娛樂活動。
  •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11月20日,紐倫堡審判正式開庭
    據此,盟國政府在德國東南部的歷史名城紐倫堡組成國際軍事法庭,對22名被控犯有密謀罪、破壞和平罪、戰爭罪、種族屠殺罪以及反人類罪的納粹德國主要戰犯進行審判。圖為位於紐倫堡市菲爾特大街110號的國際法庭原址。蘇、美、英、法四國各派出一名主任法官、一名候補法官及一名首席檢察官。右一為美國主任法官弗朗西斯·比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