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尋找優格(Yugo)

2020-12-05 汽車人雜誌

國家興,則汽車工業興;汽車工業興,則標誌國家興。

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趙英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中國派往塞爾維亞幫助抗疫的專家組回國,塞爾維亞政府贈送給他們塞爾維亞的泥土。真是意味深長的紀念品啊。看到這一感人場景,我也不禁回憶起疫情發生前,到黑山、波赫、塞爾維亞三國旅遊的情景。雖然是不久前的事情,回憶起來卻猶如很久的往事。可能是因為前南斯拉夫在我這一代人中,留下了太多記憶吧。

從我知道世界上有南斯拉夫這個國家開始,南斯拉夫是以「修正主義」國家的定位走進記憶的。後來,又變成面目不清的「友好國家」,據說偉人還誇獎過狄托總統,說他真是鐵,敢於和霸權國家鬥爭。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南斯拉夫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的先驅,筆者認真研究過南斯拉夫工人直接參與企業管理的經驗。

進入上世紀80年代,筆者進入汽車工業,在中國汽車工業公司親耳聽到我國汽車工業領導人用略帶羨慕的口氣談起南斯拉夫的汽車工業。一位汽車公司的領導在黨組會上,對另一位汽車工業老前輩說:「我們到現在才搞了不到三萬輛轎車,南斯拉夫的那個優格小車,還出口美國了!」言下之意,真值得我們思考一番。當時我記住了這句話,會後查閱資料,還真是如此,南斯拉夫生產的優格(Yugo)作為入門級的車出口美國,價格不到4000美元,當時優格年產量接近20萬輛。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汽車工業總產量也就20多萬輛。計劃經濟時代,能夠大量生產轎車,並且出口美國,還是要有足夠想像力的。

正因為如此,當我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時,除了遊覽風光、探尋歷史外,還懷有能否親眼見到優格的小想法,順便也觀察了一下,當初讓那些老人羨慕不已的南斯拉夫汽車工業的生存狀態。

準確地說,此次旅遊只是到了前南斯拉夫的黑山、波赫、塞爾維亞三個國家,其中塞爾維亞是前南斯拉夫的最大國家。前南斯拉夫由六個國家組成,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是其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文化、歷史上也靠近西歐,現在已成為歐盟國家。筆者所述,僅僅是黑山、波赫、塞爾維亞三個國家所見。

從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轉機,到黑山首都波德戈裡察機場,入境時小雨紛紛,感覺是在我國三線城市的機場。

黑山近乎是一個「袖珍」國家,全國人口只有60多萬,面積1.38萬平方公裡。黑山瀕臨亞德裡亞海,港口位置優越,古來是列強爭雄的角鬥場,旅遊資源不錯,古堡、寺院使人流連忘返。在古堡殘壘上眺望亞德裡亞海,遙想當年奧斯曼帝國、威尼斯共和國、奧地利、十字軍的歷史足跡,不勝感慨,做詩一首:

《遠 眺》

暮色重重

落日殘照

斷垣殘堡

憑欄遠眺

海風悠悠

財富戈矛

帝王教宗

風帆長刀

風煙無盡

亞德裡亞海波濤

據我觀察,黑山轎車消費水平並不低,經常在街頭看到奔馳、寶馬駛過。看到最多的是德國、法國汽車公司生產的中檔轎車,能看到少量的日本、韓國汽車,但比起前幾年筆者在東歐旅遊時看到的,要少得多。至於大客車、載貨車,也是歐盟國家生產的汽車為主,日本、韓國的汽車幾乎未見到。

黑山是歐盟國家,又是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這也許是歐盟國家汽車佔有主導地位的原因吧。

從黑山進入波赫,則是另外一番景象。波赫是一個文化融匯、歷史複雜、種族對立的國家。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國家很有味道。中國人民熟悉的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的諸多場景,在塞拉耶佛依然歷歷在目,仿佛置身電影中,看到瓦爾特出沒於街頭巷尾,與德軍戰鬥。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大公,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地方,依然存在,發人無限遐想。

到了波赫,我才知道,原來打了半天,波赫依然存在著穆克聯邦、波赫塞族共和國兩個政權。我們的當地導遊是來自阿爾巴尼亞的阿爾巴尼亞人,他帶我們去的地方,都是宣傳著當年塞族的殘暴,穆族克族如何抗擊塞族。街頭只要注意看,即便是主要街道的樓宇上,依然殘存著彈痕和硝煙。看到這些景象,不禁感觸頗深,吟成小詩一首:

《波赫舊戰場》

彈痕累累殘壁

炮火煙燻樓宇

地道中走向分裂

肆意摧毀靜好歲月的暴力

波赫至今仍然是前南斯拉夫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在這種背景下,波赫街頭的轎車明顯要比黑山水平低,舊車多,而且多為小排量轎車。在我國已經應當送到舊車處理廠的轎車,在波赫街頭很容易看到。波赫的大客車、載貨車同樣被歐盟汽車所壟斷。

由波赫進入塞爾維亞,明顯地感覺經濟水平要高一個層次,汽車消費水平也比波赫高,但低於黑山。滿街跑的依然是德國、法國轎車,但高檔次轎車相對較少,大客車、載貨車也依然是德國、法國的產品。原來以為塞爾維亞沒有加入歐盟,其他國家的汽車可能佔領一部分市場,看來歐盟國家的汽車依然佔據主導地位。

遊遍三國,除了歐盟汽車佔據主導地位外,還有一事值得一記。這三個國家的加油站,普遍實現了油氣一體。汽車在加油站既可以加油(汽油、柴油),又可以加氣(在同一個地方)。

我心心念念的優格,在黑山、波赫均未見蹤影,在塞爾維亞總能見到吧?在旅遊車上我仔細觀察著街上的每一輛轎車,最終依然失望了。也許是該廠不存在了,也許是該車改型,我認不出來了?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大文豪的詩句,實在有趣。清晨外出散步,在我住的旅館附近的道路邊,看到一輛類似拉達的舊車,仔細一看,竟然就是優格!我反覆端詳,許久才離去。看到這輛車,讓我沿著時間隧道,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

後來,在旅遊途中通過與當地導遊及其他人詢問,才得知生產優格的汽車企業Zastava已不復存在。南斯拉夫內戰中,Zastava在北約轟炸下,夷為平地,原有的配套體系也不復存在。

2008年Zastava被菲亞特集團收購,成為與塞爾維亞政府合資的汽車公司,分別佔股67%和33%,2014年正式改名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Serbia(FCAS),生產SUV,並且出口,但那已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帶著些許惆悵,踏上歸途。歸途中,想起前南斯拉夫曾經的榮景(前南斯拉夫不僅生產汽車,還生產飛機),想起參觀狄托紀念館(即狄托墓地),想起今日之黑山、波赫、塞爾維亞,不禁小詩流淌:

《謁狄托紀念館》

生前——

一個國家的元首

百戰鐵血戎衣

不結盟的偉績

身後——

六個國家的記憶

鮮血流淌的山河

支離破碎的社稷

國家興,則汽車工業興;汽車工業興,則標誌國家興。浮想聯翩中,進入夢境,又夢見了那輛停在路邊的優格。

飛機落地,大夢方醒。宅家至今,靠回憶度過炎熱的夏天,寫下此次追尋,供大家消磨時光。(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趙英,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相關焦點

  • 「圖解·汽車」3分鐘看懂「汽車電器系統」(終)
    本系列目錄:「圖解·汽車」了解發動機的基本構造「圖解·汽車」徹底看懂發動機內部結構「圖解·汽車」一篇看懂,發動機外部結構「圖解·汽車」變速箱結構,一篇看懂!「圖解·汽車」一篇看懂汽車「懸架系統」「圖解·汽車」一篇看懂「輪胎」、「轉向和制動系統」用最簡潔的圖片和最少的廢話,帶你看懂汽車!汽車電器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
  • 泰式斑蘭雞,味噌優格炸雞,每一種味道都有意外的驚喜哦!
    泰式斑蘭雞,味噌優格炸雞,每一種味道都有意外的驚喜哦!味噌優格炸雞這是一道突發奇想的料理,原本只是想做跟味噌有關的料理,但又不想浪費之前做優格布丁時所剩下的優格,所以就索性地把這兩者結合拿來醃料,一開始還以為會跑出黑暗料理,但是拿去給朋友「試毒」之後,得到的評價意外的好,所以就決定將這道料理拿出來分享。
  • 汽車在日本為什麼稱作「自動車」?
    日語中的「自動車(じどうしゃ)」一詞來源於法語的「automobile」,原意為「自己會動的東西」。日語中也有「汽車(きしゃ)」一詞,但表示的卻是「火車」的意思。「自動車」在日語中是汽車的總稱,這個詞較為正式,單獨使用時多用於書面語。例如:自動車メーカー:汽車製造商,汽車生產商,汽車廠商,車企電気(でんき)自動車:電動汽車,英語縮寫為「EV」。
  • 汽車加水就能跑?揭秘「水氫發動機」的吸金騙局
    新聞中所涉及的汽車企業名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青年汽車),該公司負責人為龐青年。在南陽下線前的 2017 年,龐青年就宣稱他們生產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只加水、不加油、不充電,續航超過 500 公裡,轎車續航為 1000 公裡。「需求大,就多配點,多加點水。」青年汽車創始人龐青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
  • 「突破傾聽」項目主管:尋找地外文明,就是尋找人類的未來
    這是劉慈欣在《三體》中闡述的宇宙觀,在「黑暗森林法則」裡,我們能夠想像到的「太空外交」,只有警惕與惡意。可似乎劉慈欣本人也並非「黑暗森林法則」的信徒:「探索才能真正理解這個世界,停在這裡是沒有未來的。太空就在那兒,我們必須去。」這是去年他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表達的觀點。
  • 汽車受損?拍照即可完成損害檢測,AI 公司「Monk」獲 210 萬歐元融資
    「Monk」官網據外媒 EU-Startups報導,近日,「Monk」獲得了 210 萬歐元種子輪投資。2019 年,人工智慧初創公司「Monk」成立於法國,執行長 Aboubakr Laraki 和首席技術官 Fayal Slaoui,此前一直從事人工智慧和圖像識別相關工作。他們在工作中認識到,基於人工智慧的損害檢測市場,仍然處於早期階段,缺乏專業的解決方法。因此,「Monk」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汽車損壞檢測系統。
  • 無人機會成為另一個「汽車產業」嗎?
    這是一個技術逐漸成熟的過程。」他也有「辛酸」的時候。「我們告訴別人,鋰電池驅動的垂直起降的飛機可以在天上飛一個半小時。」不過,旋即遭到了一位參會專家的打擊,「你們是一群騙子,電動的飛機不可能在天上飛行一個小時以上。」
  • 趣味知識:汽車電路系統為何採用「負極搭鐵」-正極不可以嗎?
    汽車電瓶(啟動蓄電池)的接線方式很有意思,車輛線束與正極連接,負極搭鐵(與金屬車架相連),所有低壓電子設備均可車架連線負極直接形成迴路。這種設計似乎讓車身框架「帶電」了,如此設計真的合理嗎?——解析這一問題首先要了解為什麼需要「負極搭鐵」,原因有以下三點。
  • 讓車燈「說話」,汽車的下一個交互入口?
    未來十年,全世界都對汽車行業寄予厚望。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車聯網和電動化,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落地,人們使用汽車和與汽車交互的方式正在發生徹底改變。汽車在 130 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多次變革。發展歷程中最令人著迷的領域之一是汽車照明的創新,它不僅是一輛車的「眼睛」,有時候它甚至決定這一輛車的性格、辨識度等等特性的關鍵要素。
  • 趣味知識:汽車「車窗起霧」是什麼原因造成?
    汽車車窗起霧的原因是什麼?如果足夠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汽車車窗頻繁起霧的季節或天氣中,所有建築物的玻璃也都會出現「玻璃內側起霧」。這點說明了「起霧」不是汽車特有的問題,而是玻璃帶來的問題,解析這一問題的關鍵詞為:預冷凝結。「霧」的概念霧:自然天氣現象,在水汽充足且大氣(氣流穩定)的環境中,空氣「相對溼度達到100%」時,空氣的水分子則會凝結成直徑極小的水滴。
  • 大眾汽車的「DSG」與DCT有什麼區別?
    而公共汽車卻將雙聚散界說為DSG,是directshiftgearbox的縮寫,翻譯應為「乾脆換擋變速箱」,字面上的差別應當怎樣明白呢?「乾脆換擋」的觀點能夠明白為經歷聚散器布局,與電機操控的換擋布局完成連結分開與檔位切換,說白了即是機器主動變速器(AMT)的另一種注釋。
  • 百科知識:「氮氣輪胎」能否降低汽車爆胎風險?
    「N·氮氣」被視為汽車輪胎最理想選項,因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在高溫高壓與催化環境中才能出現發化學反應,也就是所謂的「惰性氣體」,然而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觀察元素周期表,真正的惰性氣體有右側一列,分別為:氦氖氬氪氙氡,其特點為外層電子為「8」,而氮氣為「6」。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而未來「中國天眼」將是最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的望遠鏡。尋找脈衝星、搜索地外文明是「中國天眼」建設的七大科學目標之一。 探索地外文明,揭秘宇宙到底是「黑暗森林」還是「黑暗大海」?事實上,「中國天眼」針對地外文明的搜尋行動,早就開始了。據科技日報報導,2018年,「中國天眼」安裝並調試了專門用於地外文明搜索的後端設備。
  • 冷知識:汽車「鯊魚鰭」功能解析
    #命名的由來:在汽車頂棚的尾部總有一個立起天線狀物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鯊魚浮出水面露出的「鰭」,所以這枚天線也就被稱之為「鯊魚鰭天線」了。發明這種設計的是一位澳大利亞的飛機工程師,但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首創,因為這與飛機的垂直尾翼相同,只是首次應用到汽車上是從這個人開始。不過真正應用的品牌是寶馬汽車,在收購專利後才有了這麼個天線——重點是收購成本還挺高,為什麼寶馬對這種設計青睞有加呢?
  • 霍伊爾提出「碳的激發態」,使用的是「人擇原理」
    宇宙元素豐度問題是「大爆炸模型」和「穩恆態模型」共同關心的問題:伽莫夫的「大爆炸模型」能夠解釋氫和氦的豐度,但是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產生的,讓伽莫夫一籌莫展。霍伊爾的「穩恆態模型」也需要解釋在氫原子不斷被創生之後,重元素又是如何產生的。伽莫夫和霍伊爾兩個陣營的第1人都需要解釋——「在宇宙這個煉火爐中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生成的?」
  • 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都有哪些?「漏鬥模型」解析汽車購買決策
    為什麼很多汽車品牌很好、性能很好銷量卻不理想?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為了更加全方位有條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汽車購買決策的漏鬥圖」來一步步分析。
  • 「電動祺觀」其實電動車空調是這樣製冷的!
    ■ 汽車空調的製冷原理 當你了解了『空調耗電大』這一表象後,我們正式進入今天的正文。作為一檔科普專欄,我們探究的是電動汽車表象後的原理。所以,我們從汽車空調最基本的原理中尋找空調耗電的原因。 不少人會覺得覺得空調依靠製造冷風來降溫,其實錯了!空調製冷的實質是 將熱量從一端傳遞到另一端!
  • 科普:汽車發動機功率不應該用「匹」標註,扭矩比馬力更重要
    說明:在解析這一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發動機的數據有哪些,以及參數的「單位」應該如何標註。扭矩_N·m轉速_rpm功率_kw馬力_PS知識:1:(N·m×rpm÷9549)×1.36=PS,此為「米制馬力」的計算公式。
  • 其實我是在「接水」
    不過,一位來自奧地利的設計師 Kristof Retezár 最近就發明了一款細緻貼心高大上的「接水器」Fontus。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騎行的孩兒們沒水喝了!   Fontus 其實是一款可以收集空氣中水分的裝置:它收集溼潤的空氣,然後「壓縮」空氣收集其中的水儲存在瓶子裡面。簡而言之,Fontus 就是個「集水器」。
  • 長城魏建軍的「末日危機」
    在這個短片的背後,我們看到了魏建軍和長城汽車從草根崛起,如今成就如斯依然沒有丟失「草根」的本色和精氣神。如果攏到一塊說,中國傳統企業家和網紅網際網路人的玩法,還真就不一樣。前者總是先談危機,未雨綢繆,找尋出路;而後者則永遠是先把夢想掛上高牆,再試著把故事說圓。共同點是都很煽情,也都能很吸睛;區別在於,前者大多真的有故事,而後者則是頻頻爆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