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種族滅絕」不只是大屠殺

2021-01-09 網易新聞

2014-11-20 10:01:19 來源: 網易

舉報

「種族滅絕」不只是大屠殺,為滅族而進行的強搶兒童和「死亡遷徙」也是。

【另一面】「種族滅絕」不只是大屠殺

60秒讀懂專題:「種族滅絕」罪不止是通常概念中的大屠殺。只要行為目的是出於「物理消滅」「相當一部份」或「居於有限地域」內的受害族群,禁止婚姻、群體強姦、強行轉移兒童、人造饑荒、「死亡遷徙」這些暴行都可以構成「種族滅絕」罪。

導語:2014年11月18日,在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的會程中,出現了特定地區出於「種族淨化」目的強搶嬰兒的書面證詞。與人們通常理解的不同,「強行轉移兒童」之類的行為也構成「種族滅絕」罪。

「種族滅絕罪」不僅僅是人們通常理解的「種族屠殺」,出於滅族目的的禁止婚姻、群體強姦和強行轉移兒童都屬於「種族滅絕」

按對「種族滅絕」(Genocide)做出規範性定義的國際法基礎文件1948年《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對特定「國族」、「種族」、「人種」、「宗教」四種團體的直接屠殺自然是「種族滅絕」,但定義範圍遠不止此。《公約》定義犯行的第二條第四款「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的生育」、第五款「強迫轉移該團體的兒童至另一團體」,如果出於「蓄意整體地或部份地消滅該國族、種族、人種或宗教團體」的目的,就屬於「種族滅絕」。根據按《公約》判決的前南斯拉夫與盧安達地區判例與全盤沿襲《公約》的1998年《國際刑事法庭規約》第6條,「意圖防止該團體內的生育」的要件包括但不限於採取強制措施進行絕育、墮胎、隔離男女和阻止該團體內部的婚姻。在特定情況下,群體強姦與性暴力也構成防止該團體內生育的一種方式。而「強迫轉移兒童」的要件是行為人以不限於武力的、包括威脅、恐嚇和利誘等手段來轉移被害團體不滿18歲的成員。

按在國際法院審理的前南地區判例,「滅絕種族罪」也包括出於滅族目的的強迫遷徙和人造饑饉、短缺

非屬屠殺的「種族滅絕」辦法還有《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中載明的出於滅族目的「致使該團體的成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與「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按《國際刑事法庭規約》第6條闡述,「嚴重傷害」條目的行為要件包括但不限於「酷刑、強姦、性暴力或不人道待遇」,「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惡劣生活狀況下」的行為要件包括但不限於「故意斷絕生存必需的資源,如糧食或醫療服務,或有系統地驅逐離開家園」。在國際法院審理的「波赫訴南斯拉夫」案判例中,臨時法官勞特帕特認為也認為為達成「種族淨化」的強迫遷徙就是「滅絕種族罪」。

《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是「國際絕對法」,即使未籤約國也必須受約束;個人如果代表國家行事,其代表國家亦承擔責任

1951年《〈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例外問題的諮詢意見》中明確提出:「公約包含的原則是被國際文明社會所認可的、約束國家行為的準則,無視任何國家的分歧意見」,「即使沒有條約義務,文明國家亦公認有普遍約束力的原則」。在1993年的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各判決中,再次確認了「滅絕種族罪」被視為「習慣國際法」與「國際絕對法」所認定的罪行之一。換言之,任何國家皆不得違反《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的規定,而即使是未籤約國,實施種族滅絕行為的個人也必須擔負刑責。當然,如果個人系代表國家行事,其所代表之國家也必須同時承擔違反種族滅絕公約的責任。

1998年「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在判決中詳細闡明了種族滅絕的群體受害者不止人種族群,還包括國籍、文化族群和宗教團體

1998年「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曾在「公訴人訴阿卡耶蘇」案判決中將「種族滅絕」四類群體受害者身份:「國族」(national)、「種族」(ethnical)、「人種」(racial) 、「宗教」(religious) 團體加以詳細定義。依據該判決,「國族」團體為「基於共同的國家公民身分而擁有法律上之連結的一群人」,簡而言之,即是具有相同國籍之人所組成的團體。「種族」團體為「共享相同語言或文化」之人所組成的團體,包括部落團體。「人種」團體為「基於身體上的遺傳特徵,且通常根據特定地理區域予以辨別」之人所組成的團體。「宗教」團體為「共享相同宗教、教派或祭拜方式」之人所組成的團體。此外,欲判別受害者是否屬於某一團體的成員,通常取決於行為實施者或受害者的主觀認知,亦即行為實施者將受害者視為其意圖消滅之團體的成員,或是受害者自我認定為該團體的成員。

「種族滅絕」罪偏重動機而輕結果,只須證明行為實施者意在整體地或部份地消滅某一團體,就算此種結果最後並未實現,其行為依舊構成種族滅絕

按1999年至2006年國際刑事法庭的判例,「種族滅絕」罪的動機要件中必須包含所謂的「蓄意整體地或部份地消滅」,這隻針對行為實施者的意圖而言,而非指其行為實際上所造成的結果。只要行為實施者意在整體地或部份地消滅某一團體,就算此種結果最後並未實現,其行為依舊構成種族滅絕,亦即定罪關鍵在於意圖,而非結果。另外,公訴人不必證明行為實施者意在消滅某一團體的所有成員,只須證明行為實施者意在消滅該團體「相當有份量的一部份」或「居於有限地理區域」內的某一團體成員,其行為依然可以構成種族滅絕。

「種族滅絕」限於「物理消滅」,「文化滅絕」不屬於其中

以1993、1994年關於前南斯拉夫和盧安達地區的「特別國際刑事法庭」的絕大多數判例而言,「種族滅絕」的「滅絕」,是指「物理上的消滅」,亦即各種形式的形體傷害。而對語言、習俗、典籍、文字等其他文化特徵所進行的消滅並不足以構成種族滅絕。也就是說,即使某一族群的特色文化由於政府推行的政策而不再能繼續傳承,或是該族群所信仰的特有宗教的象徵性建築物、典籍被政府大規模銷毀,只要該團體絕大部份成員的人身不受形體損害,政府的行為就不構成種族滅絕。

本文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一場堪比納粹大屠殺的「種族滅絕」殺戮
    菲利普·古雷維奇訪談1、問:關於1994年盧安達的種族大屠殺,我們最需要了解的是什麼?答:在盧安達,1994年春季和初夏的100天裡,有80萬人被殺,這是自納粹對歐洲猶太人的大屠殺以來,最無疑義的一次由國家支持開展的種族大屠殺,他們企圖滅絕特定的族群,消滅一個民族。
  • 川普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針對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承認土耳其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於15日威脅稱將承認美國曾對土著居民進行種族滅絕。一天之後,川普政府表態,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亞美尼亞人力挺敘利亞同時,亞美尼亞對敘利亞感謝:敘利亞譴責土耳其發動了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大屠殺2月18日,亞美尼亞各政黨和公眾代表的參與下,對敘利亞人民委員會一致通過一項譴責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帝國滅絕種族的決定表示感謝和讚賞。居住在亞美尼亞的亞美尼亞-敘利亞社區成員參加了遊行。與會人員高舉敘利亞和亞美尼亞的國旗,以及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畫像。
  • 外媒:與國會不同調 美政府為安撫土耳其不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法媒稱,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12月17日說,它不認為1915年大規模殺害亞美尼亞人的事件是「種族滅絕」,以安撫對美國國會將其認定為「種族滅絕」而感到憤怒的土耳其。報導稱,在4月24日大屠殺周年紀念的聲明中,川普說,美國紀念「20世紀最嚴重的大屠殺之一」的受害者,但沒有使用「種族滅絕」一詞。相反,他鼓勵亞美尼亞人和土耳其人「承認和正視其痛苦的歷史」。報導指出,上周,美國參議院效仿眾議院,認定那場殺戮事件為「種族滅絕」。
  • 美國通過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是出於錯誤的原因做正確的事情
    從那以後,土耳其當局一直否認種族滅絕——這是一個很晚才出現的詞,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而且是戰爭造成的。當時,美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亨利摩根索公開了這場大屠殺,並請求他的政府採取行動。華盛頓的當權者選擇了另一種方式。
  • 盧安達種族滅絕的倖存者,描述他們的恐怖經歷
    於是,一場針對他們的有組織的謀殺運動開始了,這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種族滅絕。這是一場舉世公認的種族滅絕,甚至連普通的盧安達公民也被牽連其中。胡圖族政府的青年組織Interahamwe被變成了一支民兵組織,並裝備了武器,這樣數百名圖西族人就可以立即被消滅。極端分子廣播仇恨宣傳,敦促普通民眾殺死他們的圖西族鄰居,結果,近200萬人因其在暴行中的作用而受到審判。
  • 從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到百年世仇
    從此刻開始,對亞美利亞零星的屠殺就開始了,而1915年4月開始,終於成為了土耳其有預謀的,大規模的種族大屠殺。 1915年4月19日,凡城省長傑夫戴特以徵兵為理由,要求凡城立即提供4000人。亞美尼亞人認為其中有陰謀,沒有依從,因為在此之前就已經以搜查武器為藉口展開了針對亞美尼亞的屠殺。
  • 如果希特勒不實施種族滅絕和日本北攻蘇聯:二戰會什麼樣?
    有網友問;如果希特勒不實施種族滅絕和日本北攻蘇聯的話,二戰結果會怎樣? 其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二戰將會提前結束,最多將在1943年就會結束了。德國和日本輸的會非常悽慘,為什麼這麼說呢?德國為什麼要屠殺猶太人?其實就是為了獲取發展軍事的經費,就是為錢。
  • 100年前實行種族滅絕,如今又煽風點火
    但唯獨有一個國家儼然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姿態,公然站隊,指責亞美尼亞率先違反公約。土耳其總統更是在公共場合表示將會繼續支持亞塞拜然,並聲稱: 「只有讓亞美尼亞撤出才能維護和平!」
  • 比利時法院辯論是否有權審理沙龍種族滅絕案
    據法新社報導,根據1993年的比利時法律,當年大屠殺中23名受害者的家屬提出了這項訴訟。該法律準許比利時法院受理有關戰爭罪行以及人道主義和種族滅絕罪行的案件,而且審判時可以不考慮犯罪行為的發生地,以及受害者和被告的國籍和居住地。  沙龍在比利時的律師辯解說,該案不能在比利時審理,因為比利時法院沒有司法權限。原告的律師則以1993年比利時法律為據,堅持認為比利時法院有權審理。
  • 什麼事情導致他們要種族滅絕呢
    二戰時期,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德國在歐洲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的政策,為此還建造了多所集中營,專門用來折磨並且殺害猶太人,那麼猶太人到底做了什麼,導致希特勒對他們深惡痛絕呢?因為希特勒的戰爭宣揚政策裡對下屬是這麼宣傳的: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是站在萬物頂點的人種,有權利奴役其他的種族。但是很快,希特勒發現,猶太人好像比雅利安人更加的優秀,他們更加的聰慧、更加的機智,而且賺錢的頭腦更加的發達,希特勒擔心自己的理論會受到猜忌、受到懷疑,所以要對猶太人趕盡殺絕。
  • 發生納粹大屠殺的原因
    當時的猶太人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形成了社會的很大一部分,在社會和經濟問題上是一場繁榮昌盛的種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凡爾賽條約之後,德國面臨著巨大的挫折和反響。在猶太人大屠殺之前,反猶太主義(對猶太人的仇恨)已經明顯醞釀。引發大屠殺並向德國民族主義者發出漣漪的重大事件是暗殺奧地利大公弗朗茨·費迪南德。德國在內政方面陷入混亂。漸漸地,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開始形成,納粹黨成立了。
  • 唐·錢德爾《盧安達飯店》:種族之間的屠殺本是可以避免的
    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又稱盧安達內戰,發生於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是胡圖族對圖西族及胡圖族溫和派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共造成80-1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佔當時世界總人口1/5000以上。
  • 安樂死、絕育以及大屠殺:被納粹歪曲的基因學說 | 知識周刊
    重新認識德國納粹的種族大屠殺種族滅絕:基因學說掩飾下的大屠殺漢娜·阿倫特是一位頗具影響力文化批評家,她曾記錄下納粹政府的倒行逆施,並且在戰後提出了著名的哲學概念「平庸之惡」,藉此反映納粹統治時期麻木不仁的德國文化。但是當時人們對於邪惡的輕信已經司空見慣。
  • 吳昕悅|盧安達大屠殺:一場事先張揚的浩大兇殺
    《紐約客》撰稿人、《向您告知,我們一家明天就要被殺》作者菲利普·古雷維奇稱之為decimation,意味著在這場大屠殺中,整個國家總人口中至少十分之一被殺害。據聯合國《盧安達種族滅絕與聯合國外聯方案》,盧安達總人口七百餘萬,由百分之八十五的胡圖人、百分之十四的圖西人和百分之一的少數特瓦人構成,據估算,約八十萬至一百萬人被殺害。
  • 近代唯一種族滅絕血案:兇手就是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看著小白兔一樣,其實澳大利亞玩過最頂級的種族滅絕,而且還讓你感覺都沒有發生過,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因為,從來也沒有人去指控,去控訴澳大利亞種族滅絕的行為。因為,都被澳大利亞殺光了,一個民族被殺絕種了。
  • 英媒起底「裕仁回憶錄」購買者:否認大屠殺的日本右翼
    2015年時,他曾在網上公開大放厥詞稱,南京大屠殺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種族滅絕事件「純屬虛構」,還宣稱納粹時期「德國醫學最為發達」。在這番令人震驚的言論發表之後,他立刻被美國整形外科學會開除會籍。目前外界關心的是,這批資料落入日本右翼分子手中會遭遇怎樣的命運?專家分析,這批資料有可能會被用作免除裕仁在戰爭期間罪責的「證據」。
  • 賈春陽:到底誰才是「種族滅絕者」
    針對這些蓄意捏造的謊言,新疆社會科學院日前發布《關於境外炒作新疆人口問題的研究報告》,實事求是地說明近年來新疆人口持續增長,維吾爾族人口增幅和出生率均高於全疆平均水平,所謂「種族滅絕」沒有任何根據。倒是如果人們回顧美國建國後對印第安人、非洲裔及其他少數族裔進行種族滅絕、壓榨或歧視的歷史,及其在海外對他國民眾所犯的罪行,便會發現美國這個種族主義「慣犯」給中國治疆政策炮製「種族滅絕」是在賊喊捉賊。一組有關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的數據常被提及。
  • 波赫塞族前領導人卡拉季奇被判40年:被控屠殺近8000人 犯種族滅絕罪
    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前南刑庭)24日作出判決,認定波赫塞族前領導人拉多萬·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žić)種族滅絕罪、反人類罪、戰爭罪等10項罪名成立,判處卡拉季奇40年監禁。 作為前塞爾維亞民主黨領袖、前波赫塞爾維亞軍隊的最高統帥以及前波赫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卡拉季奇是前南刑庭審判的最高級別的官員之一。
  • 人類文明的另一面,令人痛心的五個物種滅絕故事,一個發生在我國
    開普獅,又稱作好望角獅,曾經生存在地球最南端的獅子,也是近代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之一。普遍認為好望角獅滅絕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雖然此後有相關的目擊發現事件,但其真實性都無從考究。喬治的離去標誌著這種平塔象龜正式滅絕。原牛,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牛種群,它們是家牛的祖先之一,曾經大量生存在歐亞大陸,人類文明的另一面使得它們在上世紀就因為大量捕殺而走向滅絕。紐芬蘭狼,原本在加拿大野外是數量較多的一種野生動物,自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開始,被政府視為害獸展開大量的捕殺狩獵活動之後,紐芬蘭狼野生數量急劇下降,在1930年被判為滅絕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