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宇宙中的最重要物質,在天文學上有多重要的作用?

2020-12-02 騰訊網

根據《聖經》的描述,造物主在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最先創造的就是光。

光,是宇宙中最奇特的一種東西。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超過光速,因此光速成為了束縛這個宇宙的最高級法則之一。而對於我們生物來說,通過光來產生視覺效果,也是認知這個世界的最有效方法。

可以說,如果沒有光,很難想像這個宇宙是什麼樣的。看起來,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人類始終都有著一個共識:光在宇宙中幾乎是最重要的。

在天文學中,光則成為了最重要的研究工具,幫助我們進行各種宇宙觀測。那麼,我們都通過光來進行哪些宇宙觀測呢?

1858年秋到1859年夏,德國化學家本生在把不同的元素放到他特製的本生燈上進行燃燒時,意外發現了不同元素的燃燒產生不同顏色的火焰。後來通過基爾霍夫的提示和幫助,他們利用分光鏡對火焰的光譜進行分析,確定了不同元素的燃燒會產生不同的光譜,這就是著名的光譜分析法。

到了今天,光譜分析被應用在天文學領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種方法非常靈敏,某種元素在物質中的含量即使僅有10^-10克,也可以被清晰地分辨出來。通過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判斷一個天體含有哪些元素。即使是遠在幾十上百光年以外的恆星,只要通過對它光譜的分析,科學家就可以判斷它內部含有那些元素,金屬豐度等等。

另一方面,恆星的亮度還可以幫助我們尋找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非常小,本身又不發光,因此觀測起來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它們。不過,系外行星在擋在地球和它的宿主恆星之間時,會導致其宿主恆星的光度有微弱的變化。就好像晚上的路燈照在地上的影子,有的時候會有小黑影出現,我們就知道有蟲子飛過。

雖然系外行星遮擋其宿主恆星沒有這麼明顯,但是人類的設備已經足以檢測出來。通過這個方法,人類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

同時,我們利用光的波長,可以知道河外星系與我們的距離。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科學家介紹某個河外星系的時候,說它們距離我們有多遠多遠,動輒幾百萬光年,甚至幾十幾百億光年,這都是怎麼計算的呢?

其實,這利用的就是光的都卜勒效應。所謂的都卜勒效應,就是波在遠離接收者的時候,波長會顯得更長。最常見的就是我們聽車輛的聲音,靠近我們時,車的音調會變高,聲音變尖,遠離我們的時候就會音調變低。

而應用到光上,那就體現在光的顏色上,當一個天體遠離我們,它的光波長也會顯得更長,顏色上就會偏紅色,這就是紅移現象。而通過計算紅移的數值,科學家就可以判斷這個天體的距離。因此,對於河外星系或者黑洞之類天體的距離,科學家就通過這個方式來判斷。

實際上,光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比我們介紹的要多得多,甚至很可能比我們了解的也要重要得多。包括判斷一顆恆星的演化階段、了解恆星的溫度、質量等等方面,以及暫時還未知的方面,光都是我們最有力的工具。

我們不知道《聖經》的作者當初只是偶然把光寫成造物主第一個創造的東西,還是他本人也認為光是那麼的重要。總之,人類對光的研究不會停止,這些研究也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宇宙。

相關焦點

  • 迄今最重要的天文學發現
    空氣中的氮,我們骨頭中的鈣,我們血肉中的碳· · · ·我們所知道的所有重要的物質都誕生於一顆恆星的內部。如果要對此做出浪漫而精確的評論,那就是我們都是星塵做的!自時間開始流動的一刻起,了解宇宙就是人類永恆的目標,而常常在探索中,我們發現宇宙比我們任何時候所想像的都要更大。在每一個重大的發現後,對於天空的研究增加了我們的決心和力量,而每一個發現都比前一個更具有革命性。
  • 多信使天文學:幫科學家由表及裡「看透」宇宙
    不過,人類製造出的伽馬射線望遠鏡、X射線望遠鏡、紫外線望遠鏡、紅外線望遠鏡、微波探測器、射電望遠鏡等可以觀測宇宙中天體發出的對應電磁波輻射,彌補了光學望遠鏡的不足。這些望遠鏡一起構成了多波段天文觀測的有力工具,成為人類研究天體電磁波輻射的重要工具。
  • 多信使天文學: 幫科學家由表及裡「看透」宇宙
    不過,人類製造出的伽馬射線望遠鏡、X射線望遠鏡、紫外線望遠鏡、紅外線望遠鏡、微波探測器、射電望遠鏡等可以觀測宇宙中天體發出的對應電磁波輻射,彌補了光學望遠鏡的不足。  這些望遠鏡一起構成了多波段天文觀測的有力工具,成為人類研究天體電磁波輻射的重要工具。
  • 暗物質是什麼,這種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質構建了宇宙的結構嗎?
    大多數天文學家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宇宙中不可見的物質遠遠多於我們所能看到的。科學家認為,包括所有行星、恆星和星系在內的可見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4%左右,未知物質佔宇宙總質量能量的96%。其中,暗物質佔宇宙的23%,73%是一種加速宇宙膨脹的暗能量。宇宙中的暗物質比構成我們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質多得多。
  • 科普|多信使天文學:幫科學家由表及裡「看透」宇宙
    不過,人類製造出的伽馬射線望遠鏡、X射線望遠鏡、紫外線望遠鏡、紅外線望遠鏡、微波探測器、射電望遠鏡等可以觀測宇宙中天體發出的對應電磁波輻射,彌補了光學望遠鏡的不足。這些望遠鏡一起構成了多波段天文觀測的有力工具,成為人類研究天體電磁波輻射的重要工具。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在近代天文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星系的角度來看,「穩恆態模型」預測各種不同的星系在宇宙中是均勻分布的,這也就是說「嬰兒星系」將遍布整個宇宙,而上個世紀40年代~60年代科學家使用射電望遠鏡對宇宙中的射電源進行了一項普查,結果發現「射電星系」在宇宙中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距離越遠分布越密集。
  • 天文學對於古人有多重要?為何從皇帝到百姓,都非常重視它?
    早在堯帝時期,便有了政府機構天文官專門負責研究天文學,此後像秦太史令、西漢太史公、東漢太史令、魏晉南北朝太史局、唐朝司天台等,規模是越來越大,技術也越來越發達。為何古人會如此重視天文學呢?2、天文學的應用天文學這門學科,一開始只是古人無意識的觀察星象,想要從中領悟宇宙的奧妙而產生的。等到觀察工具和經驗的進步,古人逐漸發現天文學的應用實在是太重要了!首先是農業生產離不開天文學,其次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天文學。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在近代天文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星系的角度來看,「穩恆態模型」預測各種不同的星系在宇宙中是均勻分布的,這也就是說「嬰兒星系」將遍布整個宇宙,而上個世紀40年代~60年代科學家使用射電望遠鏡對宇宙中的射電源進行了一項普查,結果發現「射電星系」在宇宙中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距離越遠分布越密集。
  • 「多信使天文學」是天體物理學的未來
    直到幾個小時後,光才到達,這與恆星內部發生的衝擊波到達地表所花的額外時間相對應。當光與構成祖恆星的物質相互作用時,中微子卻直接穿過它,使它們有一個重要的開端。太陽系以外的天文事件,首次釋放出地球上觀測到的光和粒子。「多信使天文學」時代誕生了,雖然,它是一個天文學術語,對非天文學家來說比較陌生,它確是研究宇宙的未來。圖註:多個中微子事件,由單獨的中微子探測器重建。
  • 何謂天文學?研究天文學有何意義?!
    一、何謂天文學?天文學是一門研究天體和宇宙的科學,它研究天體的分布、位置、運動規律、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以及天體和宇宙的結構與演化。從研究對象看,天文學研究涉及宇宙空間的各類天體和其它宇宙物質以及整個宇宙。什麼是宇宙?《淮南子·原道訓》注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萬物。」用現代科學術語來說,宇就是空間,宙就是時間。
  • 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細說天文望遠鏡的種類和作用
    此外各種不可見光還有更多的作用,醫院裡的透視檢查會用到x射線,醫院裡治療腫瘤的是伽馬射線,我們平時常常用來加熱飯菜的微波爐用的就是微波,我們平時看世界盃或者其他直播節目,靠的就是衛星傳遞的無線電波。你有沒有想到這些看上去很陌生的不可見光,其實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自然界中,這些不可見光不單來自太陽和身邊的設備,還來自宇宙中的各種天體,這些來自宇宙的不可見光,往往攜帶著發射天體的重要信息。
  • 「暗物質」是什麼?維繫星繫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科學家確信一定有某種東西在維繫星系的結構。這種東西,它不發射光,也不反射光,所以稱作「暗」。科學家們根據大量的天文觀測,通過超級計算機進行海量計算,發現我們所熟知的「普通物質」佔整個宇宙不到5%,另外大約25%是暗物質,70%是暗能量。來自「普通物質」的重力不足使星系形成我們現在所見這樣的結構,恆星間會更為鬆散,這將導致星系無法形成。
  • 宇宙萬物除了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組成,還有一種最重要的,你知道嗎
    暗物質的發現將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就在暗物質中隱藏著。如果把我們生存的世界稍微改變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你出生在幾千年前不是現在,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假如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維度上,歷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又或者說太陽的體積比現在大了百分之10,那麼太陽系會怎樣演變?
  • 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科學家在研究物質的時候,離不開宏觀宇宙和微觀宇宙的研究,現在科學家有了一些新的發現,美女小倩和大家具體的說一下,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一起來研究其中的奧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宇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謎團,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物質很可能宇宙宇宙大爆炸之初,由能量產生的轉換。
  • 十大最重要的天文學家
    自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人類就敬畏天上的榮光而仰望宇宙。雖然夜空提供的壯麗景色在億萬年來並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我們對它們的理解卻是一致的。由於歷代天文學家的努力,我們宇宙的知識在過去的幾千年中逐漸擴大。我們知道我們今天對宇宙做了些什麼,多虧了所有這些天文學家的發現,其中十個最重要的天文學家都列在這裡。
  • 研究發現:宇宙中冰覆蓋的塵埃顆粒,有重要的化學反應影響!
    當思考生命以及我們自己是如何進入這個宇宙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步驟,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據我們所知,生命起源的最早生物學故事發生在地球上,但無論是物理還是化學都不是這樣:大多數化學元素,包括碳和氮,都是由恆星內部的核聚變產生。
  • 研究發現:宇宙中冰覆蓋的塵埃顆粒,有重要的化學反應影響!
    當思考生命以及我們自己是如何進入這個宇宙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步驟,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據我們所知,生命起源的最早生物學故事發生在地球上,但無論是物理還是化學都不是這樣:大多數化學元素,包括碳和氮,都是由恆星內部的核聚變產生。
  • 「暗物質的發現比上帝粒子更重要」
    因為暗物質佔宇宙質量的25%(外電報導稱是23%),恆星和黑洞質量加起來遠遠不到這個量。東方早報:人會被一堵牆擋住,太空飛船在太空飛行時會被暗物質擋住嗎?李淼:不會。暗物質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質量呢?暗物質跟普通物質的相互作用很弱,但這並不代表沒有質量。暗物質與其他物質伴生,有物質的地方就有暗物質,但分布得更廣。
  • 【科技前沿】我國科學家成功獲得反物質 癌症診斷領域有重要作用
    癌症診斷領域有重要作用,時長約19秒我們身邊的物質由原子組成, 原子又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則各由三個被稱為「夸克」的粒子組成。夸克和電子同屬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基本粒子。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物質結構在不同的能量制度上有不同的層次,最終的層次很可能不存在,所以「基本粒子」的提法未必正確。加速器是將粒子加速至高能狀態使其碰撞,以深入研究微觀世界的裝置。
  • 宇宙究竟有多大?——讀《通俗天文學》,與大師一起探秘宇宙
    個人的斷論是,不光沒過時,還熠熠生輝,令人大開眼界,能略習不少天文學知識。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神秘的科學,也是極具趣味性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以來,天文學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宇宙中,按照這個比例,在像地球這麼大的空間中,像蘋果這樣的太陽只有兩三個。(而我們的地球是比例中的一粒芥子,我們是芥子上面的芥子中的芥芥芥……子,我們這是有多渺小?所以,如果遇到天大的煩心事,想想,其實天也沒多大,當然,這個天只是指地球的天而不是宇宙那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