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新,流程簡,山東全面提升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質效

2020-11-29 大眾日報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便利當事人維權,堅決護佑當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山東省人社廳調解仲裁管理處、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創新辦案模式,簡化辦案流程,抓實抓細抓嚴工作場所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期間人事爭議處理工作。

堅持辦案「零接觸」,建立「屏對屏」線上仲裁新模式

為避免人員聚集、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採取「零接觸」辦案新模式,對疫情期間申請仲裁的當事人,積極引導其採用郵寄或網際網路等方式提交申請材料,並輔以視頻等手段確認當事人身份,最大限度避免當事人當面遞交仲裁申請材料;引導當事人填寫《郵寄送達和電子送達地址確認書》,以郵寄、郵件等手段將文書通過簡便方式送達當事人,避免當事人多次外出領取仲裁文書;與案件當事人、代理人一一取得聯繫,根據當事人意願,依法對案件作延期開庭處理,避免疫情期間開庭接觸。

某省直單位當事人春節前提起仲裁申請,但因曾接受肺部手術,出於安全考慮,春節假期後省仲裁院工作人員主動與當事人溝通是否延期處理,並在疫情趨緩當事人提出繼續處理後,通過郵寄方式將文書送達當事人,全程避免當事人外出跑路。採用「零接觸」辦案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當事人外出維權的健康風險,也為疫情後進一步優化辦案程序、減少當事人跑路次數開啟了新的辦案思路。同時,健全完善窗口接待、現場調解及庭審疫情防控措施,建立應急處置預案,全流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堅持源頭治理,建立柔性化解爭議新途徑

最大限度發揮調解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尊重雙方當事人意願,積極倡導通過調解方式柔性化解爭議。充分運用庭前調解手段,採取電話調解、微信調解等方式,剖析雙方爭議焦點,為雙方當事人詳細闡述利弊,力爭使雙方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互諒互讓、握手言和。

對於雙方權利義務較為清楚暫未達成和解意向的爭議案件,秉持全程調解原則,採用多種靈活調解技巧,適時調整調解策略,努力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同時,針對疫情期間雙方當事人不方便當面調解的現實情況,發揮網際網路調解更加方便、快捷的優勢,為雙方當事人實時調解提供便利,使調解形式更加豐富、程序更加簡便。開展案件電話回訪,指導用人單位規範用工管理、開展爭議預防及協商機制建設。

堅持齊抓共管,建立疑難案件研究會商新機制

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許多屬於「疑難雜症」,法律法規往往沒有明確規定,牽扯紛繁複雜的勞動人事管理政策。為準確把握法律法規適用,更好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施行疑難案件研究會商制度,針對法律法規不甚明確、政策較籠統的爭議案件,及時梳理案件焦點,邀請省廳有關處室業務骨幹共同研究會商案情,明確法律法規政策適用,確保每一起爭議案件都經得起檢驗。

近期,某省屬事業單位職工提起仲裁申請,但申請事項並無明確法律法規規定,各地處理意見也不統一,為準確把握案件處理尺度,承辦工作人員在查閱了大量的學界觀點後,在內部討論整理出兩種傾向性意見,進一步會同相關業務處室進行論證,並充分考慮特殊案例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在保證辦案質量的基礎上,致力於不斷提高辦案效率,採用「容缺受理」「一步到庭」「簡易送達」等多項措施,最大限度的縮減因程序佔用的辦案時間,縮短當事人維權周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春曉 報導)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辦法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和仲裁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協調和考核機制。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住房城鄉建設、地方總工會等相關單位職責分工。
  • 江西勞動爭議案件裁審有統一標準了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開發和運用,企業的用工形式正在發生重大變革,已從單一模式轉向多元模式並存的局面,而勞動爭議也相應地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另外,全省各地法院和仲裁機構以及各自系統內部之間在處理新情況、新問題時因裁審標準不一,容易造成同案不同判的現象。」
  • 為什麼勞動爭議案件企業敗訴率高達80%?
    全國範圍內勞動爭議、人事爭議案件可檢索到3747706例廣東省362153例佔9.7%,排名第一製造業案件高達867944例,在全國勞動爭議案件中佔36.87%,行業排名第一廣東省116145例,在全省勞動爭議案件中佔
  • 餘姚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快速高效化解一起集體爭議案件
    10月12日下午,餘姚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對孟某等十九人訴餘姚某洗浴會所未付工資的集體案件進行調解,雙方達成一致並籤字確認。該洗浴會所今年上半年經營困難,9月份開始停止營業,員工部分工資未予發放。餘姚市仲裁院於2020年9月28日收到孟某等十九人訴餘姚某洗浴會所未付工資的集體案件後,立即開啟綠色通道,指定專門仲裁員快速處理該案件,一方面向員工告知相應的仲裁程序,解釋參加仲裁活動的相關注意事項,一方面聯繫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確認拖欠工資人員及相關數額,向用人單位負責人闡明工資支付的法律強制性和違反的相應後果。
  •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第十七條 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具有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調解協議,具有勞動合同的約束力,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據。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僅就勞動報酬爭議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給付義務,勞動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 如何提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
    一,提請勞動仲裁時效勞動人事爭議中請仲載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一年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 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二,受理程序按照屬地管理,就近及時原則,應先到基層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鎮街或企業)中請調解,若調解不成功,再向區(縣)上申請仲裁。
  • 歷城人社:仲裁為民調解暖心,積極探索「1+14+N」 多元化調解機制
    這起勞動爭議案件是歷城區人社局實行委託調解工作以來基層調解中心調解處理的第19起案件。2020年12月,一名勞動者因加班費等問題與濟南某鋼鐵集團公司產生勞動爭議,歷城區人社局將案件委派單位所在地郭店調解中心進行調解。郭店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查閱相關資料,與該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因初期雙方矛盾對立雖然幾次溝通但雙方並未達成一致。
  • 成都高新區勞動爭議糾紛調處「和事佬」「護衛隊員」工作剪影
    聯合調解中心的那群「和事佬」  近三年來,每隔十多天,四川達民律師事務所的王世春律師並不會像往常那樣去律所的辦公室上班,而是會徑直前往成都高新國際廣場A座5樓的一個工位,那裡是成都高新區勞動爭議糾紛聯合調解中心,等待著王世春的則是整整一天的勞動爭議糾紛調解工作。
  • 在線調解 助力「法院+工會」解紛模式煥發新活力
    自10月中旬開展工作以來,白雲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線委派調解勞動爭議案件500件,審查諮詢勞動爭議案件658件,成功調解193件,在線司法確認68件,調解成功率38.6%,多元化解勞資糾紛成效初顯。
  • 儀徵快速調處106人訴「工資」集體爭議案件
    揚州真州府和儀徵大碼頭首席攝影師周曉明2020年11月28日凌晨摘編《儀徵人社》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的信息:日前,儀徵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快速調處一起106人訴某公司「工資」集體爭議案件。案情回顧2020年11月25日,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收到106名申請人提交的仲裁申請書和證據材料,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270餘萬元。收到仲裁申請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負責人高度重視,並馬上與單位負責人溝通,了解案件情況。
  • 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團隊:律師,建構和諧勞動關係
    2.勞動爭議的糾紛處理程序:《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北京發布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 十大典型案例 詳情在這裡
    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窗口接待不「打烊」,創新服務不停歇,諮詢熱線不間斷,確保維權渠道暢通。1-10月,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9.4萬餘件,同比下降7.5%,仲裁結案率為87.5%,調解率達到55.6%、仲裁終結率達到71.3%。
  • 36個常見勞動爭議問題,這裡有答案!
    《解答》的出臺是基於近年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用工形式已逐步轉向多元模式,勞動爭議相應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全省勞動爭議案件總量也呈持續攀升狀態,案件處理難度越來越大,全省各地法院和仲裁機構以及各自系統內部之間因裁審標準不一、導致同案不同判的現象時有發生,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亟需加以規範和指引。
  • 要素式審判模式下常見案件抗辯焦點———勞動爭議篇
    基於上述背景,筆者希望通過對於裁判文書的提煉,總結出常見案件的主要抗辯焦點,方便年輕律師快速全面的代理案件,但由於案件數量龐大,故僅選擇裁判文書網前50篇判決作為分析標本,供讀者承辦類似案件參考使用。一、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係,勞動關係是審查勞動爭議案件的基礎,主要是針對沒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是否存在關係以及所形成的關係屬於承攬、勞務還是事實勞動關係的定性。
  • 吉林高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答(二)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答(二)(2019年5月16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審判專業委員會2019年第8次會議通過)一、勞動關係認定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長期兩不找」,雙方就確認勞動關係
  • 山東七大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末位淘汰」可獲經濟補償
    日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公布了2015年度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這是我省勞動人事爭議案例指導制度建立後發布的第一批指導案例,內容涉及經濟補償金、年終獎仲裁時效、競業限制等七類爭議,社會關注度較高。
  • 構建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研究
    (3)最大限度提升司法效率  簡案快審的基本工作思路就是要在時間和空間上有效整合司法資源,以便利當事人訴訟和便利人民法院辦理案件為原則,通過簡速、有效的審理,避免人力、財力和時間上的浪費,防止程序上的損耗,保證案件的高效的處理,最大限度的提升司法效率。
  • 山東:九類民商事案件實行要素式審判 提升審判質效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0月9日訊(記者 李立紅)為進一步推進司法改革創新,提升民商事糾紛案件審判質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近日通過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要素式審判方式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對民間借貸糾紛、離婚糾紛等九類一審普通民商事案件適用要素式審判方式審理
  • 李少平: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
    通過示範訴訟、簡單案件集中審理等庭審方式改革,實現批量案件的高效處理,確保類案同判。通過運用智能語音識別轉換文字技術和庭審錄音錄像,簡化或者替代書記員法庭記錄,提高庭審效率。三是發揮庭前會議功能,推進庭審實質化。通過庭前會議解決程序性事項、促成當事人和解或者達成調解協議、確認無爭議事實和證據、歸納爭議焦點,提升庭審實質化水平。
  • 基層動態 | 裕華法院強化訴源治理提升司法服務水平 構建「豐...
    該院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民事案件繁簡分流和訴調對接工作流程管理規定(試行)》等制度。將轄區內12個調解組織和38名人民調解員納入特邀調解員名冊並組織培訓。建成7個特色調解室、1個「一鄉一庭」聯絡室,打造多元化、專業化的訴調對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