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便利當事人維權,堅決護佑當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山東省人社廳調解仲裁管理處、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創新辦案模式,簡化辦案流程,抓實抓細抓嚴工作場所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期間人事爭議處理工作。
堅持辦案「零接觸」,建立「屏對屏」線上仲裁新模式
為避免人員聚集、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採取「零接觸」辦案新模式,對疫情期間申請仲裁的當事人,積極引導其採用郵寄或網際網路等方式提交申請材料,並輔以視頻等手段確認當事人身份,最大限度避免當事人當面遞交仲裁申請材料;引導當事人填寫《郵寄送達和電子送達地址確認書》,以郵寄、郵件等手段將文書通過簡便方式送達當事人,避免當事人多次外出領取仲裁文書;與案件當事人、代理人一一取得聯繫,根據當事人意願,依法對案件作延期開庭處理,避免疫情期間開庭接觸。
某省直單位當事人春節前提起仲裁申請,但因曾接受肺部手術,出於安全考慮,春節假期後省仲裁院工作人員主動與當事人溝通是否延期處理,並在疫情趨緩當事人提出繼續處理後,通過郵寄方式將文書送達當事人,全程避免當事人外出跑路。採用「零接觸」辦案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當事人外出維權的健康風險,也為疫情後進一步優化辦案程序、減少當事人跑路次數開啟了新的辦案思路。同時,健全完善窗口接待、現場調解及庭審疫情防控措施,建立應急處置預案,全流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堅持源頭治理,建立柔性化解爭議新途徑
最大限度發揮調解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尊重雙方當事人意願,積極倡導通過調解方式柔性化解爭議。充分運用庭前調解手段,採取電話調解、微信調解等方式,剖析雙方爭議焦點,為雙方當事人詳細闡述利弊,力爭使雙方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互諒互讓、握手言和。
對於雙方權利義務較為清楚暫未達成和解意向的爭議案件,秉持全程調解原則,採用多種靈活調解技巧,適時調整調解策略,努力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同時,針對疫情期間雙方當事人不方便當面調解的現實情況,發揮網際網路調解更加方便、快捷的優勢,為雙方當事人實時調解提供便利,使調解形式更加豐富、程序更加簡便。開展案件電話回訪,指導用人單位規範用工管理、開展爭議預防及協商機制建設。
堅持齊抓共管,建立疑難案件研究會商新機制
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許多屬於「疑難雜症」,法律法規往往沒有明確規定,牽扯紛繁複雜的勞動人事管理政策。為準確把握法律法規適用,更好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施行疑難案件研究會商制度,針對法律法規不甚明確、政策較籠統的爭議案件,及時梳理案件焦點,邀請省廳有關處室業務骨幹共同研究會商案情,明確法律法規政策適用,確保每一起爭議案件都經得起檢驗。
近期,某省屬事業單位職工提起仲裁申請,但申請事項並無明確法律法規規定,各地處理意見也不統一,為準確把握案件處理尺度,承辦工作人員在查閱了大量的學界觀點後,在內部討論整理出兩種傾向性意見,進一步會同相關業務處室進行論證,並充分考慮特殊案例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在保證辦案質量的基礎上,致力於不斷提高辦案效率,採用「容缺受理」「一步到庭」「簡易送達」等多項措施,最大限度的縮減因程序佔用的辦案時間,縮短當事人維權周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春曉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