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篩=抽一次血?大錯特錯!加上這次檢查,結果檢出率高達95%!

2020-12-06 快醫

提到唐氏篩查,很多孕媽都會擔憂,因為這次產檢至關重要。

孕媽在檢查前,通過搜索網絡信息得知,唐氏篩查的結果高危情況概率非常高,就更加引發擔憂,畢竟看到不好的檢查結果,孕媽情緒波動很大。

甚至有些極端的孕媽,覺得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沒做這個檢查,很多生出來的寶寶也很健康,所以就打起了退堂鼓。

在孕媽猶猶豫豫的過程中,等到16~20周,想要去醫院深度諮詢下這個檢查時,才發現錯過了「早唐」檢查,對於唐篩的檢查結果正確只有60%左右的準確率了。

孕媽很驚訝,不是說唐篩就是15~20+6周抽一次血就可以得出結果嗎?

這到底怎麼回事?且聽快醫君娓娓道來。

為什麼要進行唐氏篩查

1.唐氏兒的危害

唐氏症候群患兒可出現嚴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礙,雖可存活到成年,但喪失勞動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迄今沒有根治方法,危害極大,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巨大負擔。

2.唐氏篩查的意義

唐氏篩查針對特定的沒有任何相應疾病提示的人群(如所有的孕婦人群),通過檢查將其中患唐氏綜合症可能性較大的高危人群篩選出來,以進行其後的診斷性檢查。

唐氏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不同醫院和地區會根據自身條件提供不同的篩查方案。好的篩查方案應該具有較高的檢出率,較低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從而能發現更多的唐氏兒,並減少不必要的羊水穿刺和由此導致的流產。

目前常用的唐氏篩查方案有下列幾種:

1.早孕期篩查(孕11周~13周6天)

超聲NT(胎兒頸後透明帶)+血清學指標(妊娠相關蛋白檢測),這兩者加起來唐氏兒檢出率為85%。

也就是說很多醫院在12周開展的超聲和抽血檢查,並不是單純的一次檢查,不僅可以觀測到當時寶寶的狀態,還可以結合之後的檢查,共同判斷唐氏兒的機率。

這兩者檢查都有時效性,也就是過了這個周期,都無法檢測出來。再加上有些胎兒較孕周大,切不可推到13周再進行檢測,所以建議孕12周的早孕期篩查很有必要。

2.中孕期血清學篩查(孕15周~20周6天)

目前國內常用的二聯篩查的唐氏兒檢出率為60%(即能檢出60%的唐氏兒),三聯篩查檢出率為70%,四聯篩查檢出率為80%,但四聯篩查國內開展不多。

也就是說按照現有國內中孕期的單次篩查方法,僅能檢測出60%-70%的唐氏兒,所以會出現就有些人說的唐篩結果不準確的情況。

3.早中孕期聯合/序貫篩查

孕婦接受早孕期和中孕期兩次篩查,將結果共同計算得出唐氏兒風險,將最大限度地提高檢出率,降低假陽性率。

單純早中孕期血清學篩查時唐氏兒檢出率為85%,早中孕期聯合篩查方案(結合超聲NT及早中孕期血清學指標)的檢出率為90-95%

也就是說,如果孕媽按照醫院的早中孕期聯合篩查方案,也就是在12周左右和16周左右進行兩次診療,這樣得出的唐篩結果是最準確的,能高達95%左右,也是最讓孕媽放心的。

快醫提醒:

孕12周的早孕檢查也是唐篩的一部分,孕媽切不可因為無足輕重的理由就避免這次檢查,畢竟準確的檢查結果更能讓孕媽放心安心。

願每位孕媽產檢順利通過!

相關焦點

  • 懷孕後一共要抽多少次血
    懷孕伴隨著各種風險,要做各種各樣的孕產檢查。其中做得最多的項目就是抽血了,究竟整個孕期要抽幾次血呢? 在整個懷孕產檢的過程中,一共要抽 7~13 次血,具體抽血次數根據孕婦個人情況和所在醫院決定。
  • 拿到唐篩結果,想死的心都有了,醫生不會輕易告訴你的唐篩秘密
    一:讀懂唐篩結果 唐氏篩查只是一項篩選胎兒患唐氏症候群可能性的檢查,其結果不是最終診斷,僅僅只是風險係數。檢查結果一般有3種,高危、臨界值、低危。 唐篩主要檢查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開放性神經管缺陷,唐篩結果根據二組數值計算得出,一部分是抽血檢查的數值,一部分根據孕婦年齡、體重、孕周、末次月經等,一起通過電腦軟體分析而得出一個數值,這就是唐篩風險係數,無論低風險還是高風險,都是一種風險預測,不是最終的結果,不用擔心。其中年齡、體重影響因素很大,超過30歲的孕婦,風險值有個很大的跳躍。
  • 孕期唐篩和糖篩是兩個檢查,切勿把他們混為一談!
    懷孕後,孕媽們會經歷大大小小十幾次檢查,在許多孕期檢查當中經常會看見「唐篩檢查」和「唐篩檢查」,許多新手孕媽可能會以為是不是小編打錯字了,認為這都是同一種檢查。實則不然,這其實是不同的兩項檢查, 那麼他們具體有哪些區別呢,成都安琪兒的老師為大家解答一下!
  • 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看完這3項孕媽再考慮
    相比較唐篩和無創,羊水穿刺是產前診斷手段,而唐篩和無創,都只是篩查項目。如果出現高危或臨界點,還是要做羊水穿刺來進行確診。你可能以為,唐篩是不是檢查一次就行了?並不是的,唐篩需要做早唐和中唐兩次篩查。早唐就是B超測NT(頸部透明層厚度),在懷孕的11周~13(+6天)周,做檢查,一般和建檔檢查在一起,配合抽血檢查,稱為早唐篩查。
  • 孕期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到底是什麼?看這篇就夠了
    由於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為了降低唐氏兒的概率,孕期產前篩查手段即:唐篩、無創DNA或羊水穿刺就顯得尤為重要。二、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選擇?1、唐篩:分為早期唐篩和中期唐篩。這兩個檢查,並不是要求孕婦都要做,一般情況下是根據個人的情況,檢查的孕周來判定是早唐還是中唐。*早期唐篩。
  • 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該這樣選
    ② 缺點:檢出率及準確性低(就算最全面的孕中期聯合篩查也只能檢出60-80%的患兒),假陽性率高(唐篩高危的,經確診最後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三、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是在唐篩檢查結果顯示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危險性比較高的前提下,進一步進行確診性的檢查方式之一。在超音波的導引下,將一根細長針穿過寶媽肚皮,穿過子宮壁,進入羊水腔,抽取羊水進行綜合查驗;確認前期診斷為高危唐氏綜合症的寶媽,需要進行羊水穿刺檢查。
  • 唐篩高風險,先做無創DNA還是直接做羊水穿刺
    表姐說道:「這不,娜娜前幾天做的唐篩,今天取結果。醫生說是高風險,讓到省裡醫院繼續複查,這個高風險什麼意思啊,是不是意思就是胎兒有毛病,那要不直接別要了吧,這去省醫院,人生地不熟的,要不就別去了,直接做了吧。」聽到這裡,我說「別慌姐,我簡單和你聊一聊什麼是唐篩?唐篩高風險該怎麼辦?
  • 無創基因檢測:孕媽媽的唐篩首選
    經歷了這樣驚心的孕兒歷程,孔老師想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顆定心丸推薦給更多的媽媽,讓檢測結果告訴孕媽媽們"寶寶沒有問題,放心的去生吧!"應運而生在所有出生缺陷中,唐氏症候群是主要的疾病之一。孕婦長期在放射性汙染環境下工作,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遺傳因素和高齡妊娠都是導致出生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危險因素。
  • 孕期產檢一共要抽多少管血?做完的孕媽給出答案,看著都疼
    那麼,究竟在孕期一共要抽幾管血呢?來看看走完「流程」的孕媽給出的答案——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1、HCG血檢抽血量:3毫升左右,約在同房8~11天後檢查,一次抽1管血。4、血型檢查抽血量:約3毫升,在第一次產檢時檢查一次即可,1管。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醫生判斷胎兒發生ABO溶血或Rh溶血的可能性,此外,還可檢查出孕媽是否是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以防止將來孕產過程中需要輸血時,能夠提前備好血源,防止發生意外。
  • 唐篩高危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明確理解唐氏篩查的意義,唐氏篩查是檢查新生兒出生DNA缺陷的一項重要的篩查手段,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預產期、體重、年齡和採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
  • 孕婦唐篩結果是高風險,孩子還能要嗎?3個分析1個辦法來解決
    我身邊不止恬恬一個孕媽媽遇到這個情況,好幾個孕媽媽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看到那個檢驗結果,臉都變黃了,平增了一份緊張氣氛。1個同事的媳婦、2個同事,當時就檢查出唐篩高風險。有的去做了羊水穿刺,排除了風險。有的是做了無創DNA排除了風險。後來都生了健康的孩子。
  • 有了無創DNA產前檢測,那些穿刺檢查就不用做了?
    操作簡單,只需要抽取孕婦5~10mL的靜脈血即可; 安全無風險,只需要抽取孕婦靜脈血,對寶寶無任何影響,不存在羊水穿刺、絨毛膜穿刺等有創檢查所致流產、致畸風險; 相比羊水穿刺檢查(2~3周出結果),時間短,10天就可以出檢測結果; 檢出率高,相比其他排畸檢查項目如
  • 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有何區別?
    說起唐氏篩查、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孕媽媽都不陌生,這些都是計算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值的檢查方法。選擇一多,困惑隨之而來。唐氏篩查、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究竟有何區別?該怎樣選擇?今天咱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 唐氏篩查準確率不高,為何不直接做無創DNA檢查呢?
    唐氏篩查本為無創產前檢查一種,唐篩檢查對於孕媽來說就是抽一管血就可以了,沒有副作用,但很多孕媽就說了:在拿到唐篩報告結果為:臨界風險或高風險,醫生建議直接做無創DNA檢查,無創DNA檢查結果為低風險。認為唐篩就是騙人的,結果根本就不準,國家應該給取消了,唐篩和無創DNA檢查都可以作為產前唐氏症候群篩查的手段,唐篩的準確率在百分之六七十,無創DNA檢查的準確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讓大家做無創DNA檢查呢?唐氏篩查具有三大優勢點:1、孕婦年齡不大唐篩屬於低風險,那一般情況下無需進一步檢查的。
  • 唐氏篩查什麼時候做,唐氏篩查多久出結果
    說起孕期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唐氏篩查,很多寶媽表示對此項檢查印象非常深刻,等待結果時忐忑心情記憶猶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唐氏篩查,為何它能牽動那麼多寶媽的心。   什麼是唐氏綜合症?
  • 唐氏篩查時間 唐篩什麼時候檢查?
    唐氏篩查時間在得知要做唐篩之後,媽媽們都會問什麼時候做,下面就為大家解答。懷孕15-20周是做唐氏篩查的比較佳時期。醫生建議唐氏篩查15~20周做比較好,但各個檢查醫院各自情況不同,具體唐氏篩查時間聽醫院通知。這個階段就可以通過檢查預測先天愚兒的可能性。
  • 唐篩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好?做唐氏篩查需要空腹嗎?
    原標題:唐篩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好?做唐氏篩查需要空腹嗎? 唐氏症候群即21-三體症候群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症候群,是最早被確定的染色體病,60%患兒在胎內早期即夭折流產,存活者有明顯的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
  • 唐氏篩查vs無創胎兒DNA檢查Vs羊穿的糾結
    選擇越多,糾結也就越多 單單是篩查就有早孕期篩查,中孕期篩查,早中孕期聯合篩查,二聯,三聯或四聯篩查,在早中孕期聯合篩查方案中還有:Integrated, Continuous Combined, Contingent, Sequential各種組合,除了血清學指標以外,還可以再加上超聲軟指標的檢查。
  • 孕媽唐篩高危,專家說孕期唐篩不值得相信
    檢查的準確率唐篩本身根據檢測數據計算出大數據概率,從專業角度及準確率來看,往往達不到無創和羊水穿刺檢測的效果。無創準確率達到95%以上,而羊水穿刺準確率在99%以上,出現漏檢的可能性很小。根據醫學的發展,對唐篩的質疑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家庭,在選擇上更應該選擇準確率比較高的檢查項目。唐篩or無創前段時間表姐懷孕做產檢,問起唐篩還是無創?
  • 關於唐篩、無創、大排畸,90%的人有這麼幾個疑問!
    其中很多朋友對於「唐篩、無創、B超大排畸」還是有很多不解之處,今天,我們一起再重新學習一下。01、唐篩檢查21三體高風險,孩子就是唐寶了嗎?唐篩結果提示高風險,寶寶不一定就是唐寶,需要進行後續的診斷(比如絨毛穿刺、羊水穿刺、臍血穿刺),才能確診胎兒是否患有21三體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