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平臺:助力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守正出新

2021-01-07 中國日報網

語言是人類表達心靈情感的交流方式,是促進各國民眾相知相通、交流互鑑的重要媒介。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蓬勃發展,不僅有助於滿足各國民眾對漢語學習的需求,也有助於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狀,從而更好地促進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理解,加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歷經70年篳路藍縷,國際中文教育事業與學科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從小規模「請進來「來華留學,到中外合作「走出去」「留下來」的「漢語熱」,國際中文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材編寫與研究初見成效,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方法的探索更加深入,專門機構設置日益完善……當下,正處於一個新的時代,國內國際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國際中文教育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探索新的發展對策,這其中國際中文教育學術界理應走在前面,而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需要藉助學術期刊來呈現。因此,學術平臺建設便成為我們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建設學術期刊平臺,即包括支持本專業期刊提質增效、與國內外高水平學報合作設置「國際中文教育專欄」、鼓勵有條件的社會機構創辦「學術文摘」「學術通訊」等具有「集萃」「廣播」功能的新刊,為優秀的國際中文教育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發表、交流和推廣的機會。我們建議,不妨先從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哪些益處和是否可行兩個方面展開討論,有助於理解為國際中文教育提供助力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性。

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解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期刊數量不足的問題

總體而言,目前的國際中文教育期刊數量較少,有一定影響力的僅有中國大陸的《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漢語學習》、歐洲《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研究》(中英文)、《全球華語》(Global Chinese)和北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中英文)等幾家,偏重於語言學領域;另一方面,國內外專兼職從事國際中文教學的教師、跨學科研究國際中文教育和中文研究的國際學者不計其數,每年研究成果的發表需求非常大,但現有幾家期刊的版面非常有限,,且所能刊載的中文教育和教學研究論文屈指可數。

相比其他學科專業,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期刊服務與論文發表需求嚴重失衡,不能真正體現中文教學的「國際性」「專業化」「多學科交叉」的學術特點,不能真正展示國際中文教育由校園專業到職場發展的創業實踐,從學術研究到業務需求的二語教學先進技術、理論方法、政策舉措的創新實踐……很顯然,這些已經嚴重影響了優秀成果的培育、交流與傳播,進而影響了優秀人才的培養以及優秀成果轉化、推廣和示範等典型指導作用的發揮。

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為國際中文教育研究提供「風向標」。

我們認為,從定性的角度看,任何學術研究內容都是有價值的,但從定量的角度看,研究成果的價值大小是有區別的,學術研究成果只有為學科建設和事業發展提供助力,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對於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而言,研究內容可以千姿百態,但這些研究內容的價值大小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解決迫切問題的研究比解決一般性問題的研究更有價值,體現了新時代新發展趨勢的研究比不能與時俱進的研究更有價值。限於作者的時間、精力和視野等一系列因素,有些學者並不是非常清楚國際中文教育的新發展動向,又苦於無處得知,例如,學術期刊平臺可以通過「國際中文教育專欄」「學術文摘」「學術通訊」的設置,提供新研究趨勢的參考,解決部分學者在研究方向上的困惑。

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壯大培養研究隊伍

優秀的科研隊伍是國際中文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如何用好國內外人才資源,壯大科研隊伍?我們認為,這是學術界自我完善、發展學術生態的社會責任命題,是業界優化科研環境、匹配支撐資源的重要調研方向。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更多年輕學者特別是海外漢語研究者更快地成長起來,老一輩學者有義務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政府相關部門有義務提供政策支持,在此過程中,學術期刊顯然需要擔當,有義務提供與研究人員數量基本平衡的學術平臺。在此過程中,學術期刊顯然需要擔當,有義務團結起來、集思廣益,提供與研究人員數量基本平衡的學術平臺。按照國際慣例,學術論文是評價一個學者科研能力及成果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學術期刊平臺擴大了、研究方向增多了,學者們展示優秀研究成果的機會就增多了,好苗子就慢慢浮現出來了,從普通的學者慢慢地就為學術界所了解、所認可,逐漸成長為國際中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中堅力量。一個接一個的學者通過學術期刊陣地成長起來,還會激勵更多學者成為追隨者,在你追我趕中,國際中文教育的研究隊伍就逐漸壯大起來了。

學術期刊平臺建設的可行性如何?

一是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具有負責牽頭和協調的社團職能。這是學術期刊陣地能建設成功的重要保障,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成立於1987年,是根植漢語母語國連接全世界的最具權威、最具規模的全球性中文教育學術組織,擁有世界81個國家地區的會員或團體會員5108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在智庫建設、組織學術交流活動等方面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僅2020年的相關工作就有: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11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在部分學術刊物開設世漢學會「國際中文教育專欄」的意見》;成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標準與認證工作委員會、世界漢語教學學會語言理論與語言教育研究分會,推出「全球中文教育主題學術活動資助計劃」,組建「國際中文教育組織負責人聯席會」機制,此外還舉辦了跨學科視域下國際中文教育創新發展高級講習班、「我和國際中文教育」徵文等一系列活動。

二是國內部分高校願意提供支持。目前,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專欄」計劃還處於調研和醞釀之中。2020年12月14日,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鍾英華教授在「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上指出,我們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著手在10家高水平綜合性學報期刊中開設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國際中文教育專欄」,從資助設立專欄做起,搭建服務學者的學術交流陣地,促進優秀學術成果的發表與轉化,體現社團工作的學術性、實踐性、前沿性,助力國際中文教學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教學資源開發和師資隊伍的成長。一些高校已經拋出合作的橄欖枝,其中,《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將於2021年新刊正式發布國內首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國際中文教育專欄」,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河南大學等學校也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三是以國際中文教育為特色的中外人文社會科學交流為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提供動力和智力支撐。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雖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作為國際性社會組織願意擔當責任、直面挑戰,進行各種學術創新工作的嘗試,為推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凝聚中外學術資源、貢獻學術力量,相輔相成培育研究新成果!我們堅信,在和平、創新和發展的旗幟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必將吸引更多中外有識之士投身到國際中文教育的宏偉事業中來!

(作者:袁禮,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秘書處負責人、研究員)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時代擔當
    辦好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就要深刻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識形態屬性,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宣傳闡釋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入宣傳闡釋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就要在實踐中自覺抵制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和言論,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全力堅守意識形態陣地
  • 《時代教育》期刊徵稿啟事
    《時代教育》是由成都傳媒集團主管主辦,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 教育類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8181,國內統一刊號:CN 51-1677/G4。本刊主要以各類高等院校、職業技術學校、中小學校教師及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者等讀者為對象,旨在提供一個發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科研論文的平臺。欄目設置:課程與教學;教育信息化;教學管理;學術爭鳴;學科教育; 職業教育探索;小學教育研究;中學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 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文字精練,文稿不涉及保密、署名、版權、抄襲等, 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 2014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排名發布
    原標題:2014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排名發布  日前,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與清華大學圖書館聯合開展研究,以國際化視野,檢索了6400多種中國學術期刊被1.4萬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的引證情況,並且通過計量分析和同行專家評議,研製了2014年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引證報告。這是2012年以來第三次發布該引證報告。
  • 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全新升級上線 科技期刊開放雲論壇暨期刊開放...
    為助力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https://doaj.istic.ac.cn)已於近期完成升級改版,並將於11月25日在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科技期刊開放雲論壇暨期刊開放研討會」上全新亮相。
  • 喜報|《中國校外教育》雜誌榮登谷歌學術2019年中文期刊領域學術...
    《中國校外教育》雜誌榮登谷歌學術2019年中文期刊領域學術期刊和會議影響力排名11位chun、中文、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德語、法語、俄語等不同語種下的期刊分類。《中國校外教育》雜誌在中文期刊領域學術期刊和會議影響力排名榮晉第11位,由2018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1位,躍升了28位。據悉,谷歌學術計量(Google Scholar Metrics,GSM)是基於過去5年學術期刊和會議的h-index進行計算的。
  • 年會看點丨國際科技期刊界專家共話大數據時代新使命
    8月10日-1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重點活動「中國科技峰會——世界科技期刊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科協黨組書記、黨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院士在致辭時強調。此次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主題為「連接、互鑑、共治——大數據時代科技期刊的新使命」。
  • ...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被SCI...
    這標誌著在我國創刊的第一本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獲得了當代國際最著名檢索系統的認可,為我國食品科研領域作者在全球領域的傳播搭建了一個國際性平臺。        談到辦食品英文學術期刊的初衷,王守偉表示,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我國食品科研領成果不窮,需要一個國際性平臺在全球食品科研領域進行更大範圍的傳播,「但國內食品類的英文學術期刊卻一直是空白,2012年時,國際上已有124本被SCI收錄的食品類英文學術期刊,國內有中文食品類學術期刊57本,卻沒有一本食品類的英文學術期刊,這可謂是一個食品科研大國的缺憾。」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這標誌著在我國創刊的第一本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獲得了當代國際最著名檢索系統的認可,為我國食品科研領域作者在全球領域的傳播搭建了一個國際性平臺。  談到辦食品英文學術期刊的初衷,王守偉表示,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我國食品科研領成果不窮,需要一個國際性平臺在全球食品科研領域進行更大範圍的傳播,「但國內食品類的英文學術期刊卻一直是空白,2012年時,國際上已有124本被SCI收錄的食品類英文學術期刊,國內有中文食品類學術期刊57本,卻沒有一本食品類的英文學術期刊,這可謂是一個食品科研大國的缺憾。」
  • Wiley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期刊和學術平臺
    2020年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出版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科研和教育出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Wiley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牽手Wiley 打造世界一流期刊和學術平臺
    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出版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科研和教育出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Wiley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
  • ——氣象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解讀
    兩個榜單的來龍去脈  據悉,我國是學術期刊出版和學術文獻產出大國,擁有各學科學術期刊逾6000種,發表國際學術文章總量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在2012年以前,全球竟然沒有一個能夠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的評價體系。
  • 「漢語熱」持續升溫 孔子學院助力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隨著外國民眾對中文及中國文化的熱情持續升溫,國際中文教育蓬勃發展。多位孔子學院負責人及外國知名漢學家認為,國際中文教育將會繼續升溫,孔子學院對國際中文教育的持續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直播預告 第二屆「曼」談教育—後疫情時代未來國際教育與職業發展...
    在逆流中尋求生機,履步維艱的時刻已經過去,後疫情時代到來。對教育領域學者、海內外華人學子、各高等教育機構而言,探索在後疫情時代下的發展模式尤為重要。促進全球教育領域學者、業界大咖深度對話,以及給全球海內外華人學子傳遞未來國際教育、繼續教育、跨文化教育以及新職業教育在疫情下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方法,從而推動海內外教育資源的流動。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他希望《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聯合校內期刊服務學校相關學科發展、打造武大學術品牌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同時立足學術前沿,面向時代熱點、面向中國現實問題大力刊發精品力作,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學術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 中文學術期刊的論文,還有沒有用?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中文學術期刊還有用嗎?》,主要討論了中文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中國每年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全世界第二,但是這些論文有90%多都發表在國外英文期刊上。例如,中國的中文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雖然每年都在很慢地提高,但是很多中文期刊的評價和口碑還是很差。例如,部分中文期刊審稿時間太長,處理論文稿件的速度明顯低於國際期刊的平均處理周期。
  • 格物致知,守正出新!2021年古鎮燈飾報戰略藍圖發布
    為答謝各行各業2020年來對《古鎮燈飾報》的支持與鼓勵,當晚,舉行了主題為「格物致知 守正出新」的2020古鎮燈飾報社年會。會上,明珠國際集團·中國原點新城企劃部總監劉婷上臺解讀《 燈都點亮絲路——中國原點新城規劃發展介紹 》。她從多個角度介紹了中國原點新城規劃發展:一,規模化發展,打造大流通、大聚合 、大平臺以及西部最大的大家居商貿中心;二,多元化發展,構建「三城合一」「1+N」,跨界融合、多元拓展 ,促進燈飾商貿大跨越;三,西部燈都點亮絲路,燈都城全新升級,打造西部唯一燈都、西北最大的燈飾貿易基地。
  • 「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與挑戰」學術論壇在京召開
    11月29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國際教育專業委員會、兒童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與挑戰」學術論壇在京召開。作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的分論壇之一,本次論壇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解讀《關於加快與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面對疫情給來華留學與出國留學工作帶來的影響與機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構建新型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機制、後疫情時代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新挑戰與新趨勢等議題展開深度的學術研討
  • 增強「四力」 助推新時代學術期刊轉型
    新時代不僅是融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更是學術信息、學術成果呈井噴式發展的時代。作為傳播學術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主要陣地,學術期刊更要遵循新時代發展規律,探尋轉型發展之路。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幹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力」論述,不僅為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也為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指明了方向。
  • 帶您了解一下維普網重點學術期刊
    二、維普網期刊主管單位 維普期刊的主管單位為維普資訊,這是一家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屬的一家大型的專業化數據公司,是中文期刊資料庫建設事業的奠基人,公司全稱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文獻資料庫。是中國三大學術期刊庫之一(知網,萬方,維普)。
  • 聚焦科協十大事件 ▎建設中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新聞—科學網
    圍繞「2019年科協十大事件」,採寫「聚焦科協十大事件」系列文章,解讀2019年中國科協的重要事件全面體現中國科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服務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切實行動,忠實呈現奮鬥足跡。 據《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9)》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科技期刊數量為4973種,中文科技期刊4519種,佔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