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洋:不同群體中COVID-19宿主遺傳易感性

2020-11-04 中國綠髮會



中國綠髮會

來自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劉斯洋女士在10月25日的ICG-15「女性科學家論壇」上,作《不同群體中COVID-19宿主遺傳易感性》(「COVID-19 Host Genetic Susceptibility in Diverse Population」)的精彩主旨報告。

此次「女性科學家論壇」,是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的第一場大會。此次ICG-15大會由華大基因、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遺傳學會、北京大學醫學部、武漢大學聯合主辦,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光谷支持。

#性別平等##職業發展##女性科學家論壇##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SDG5

相關焦點

  • 昆明動物所等在麻風遺傳易感性研究中獲進展
    前期,考慮到麻風分枝桿菌基因組中大量與能量代謝相關基因的丟失,推測宿主線粒體及其相關基因變異可能影響麻風分枝桿菌的感染。研究鑑定出一批線粒體相關的基因與麻風的遺傳易感相關,如LRRK2、OPA1、PARL和PINK1。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自疫情發生以來,已有多項新冠患者遺傳背景與免疫反應、嚴重程度以及易感性等相關研究在不同國家開展。本項目聯合研究團隊首次探究了中國人群遺傳背景對新冠症狀嚴重程度以及易感性的影響。課題組招募了332例核酸陽性但表現為無症狀,輕症,普通,重症和危重等不同嚴重程度的新冠患者。
  • Y染色體鑲嵌丟失的遺傳易感性
    Y染色體鑲嵌丟失的遺傳易感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4:21:25 英國劍橋大學John R. B. Perry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血液中Y染色體鑲嵌丟失(LOY)的遺傳易感性。
  •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重症COVID-19遺傳易感基因
    其檢測到Covid-19呼吸衰竭與基因座3p21.31的rs11385942和基因座9q34.2的rs657152的交叉複製關聯,3p21.31基因簇是Covid-19呼吸衰竭患者的遺傳易感性基因座,而9q34.2位點的關聯信號與ABO血型位點一致,與其他血型相比,A型血的重症風險更高,O型血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 JAMA:候選基因多態性與腫瘤遺傳易感性的分析
    生物谷報導:在JAMA雜誌最近一篇文章中,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幾種腫瘤遺傳易感性相關的候選基因多態性。  Dong教授等收集了2008年3月間,與腫瘤遺傳易感性和基因多態性有關的161  meta分析研究報導,涉及到18種腫瘤、99個基因、344個突變類型,其中98個突變(28%)優勢比(OR值)具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行驗前概率(0.001)和假陽性報導預測(FPRP<0.2)分析,有13個突變有顯著意義。
  • 深圳三院與華大研究院揭示:新冠患者症狀嚴重程度與遺傳因素有關
    根據報導,不同個體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症狀有較大差異,約80-85%的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或者輕症,15-20%的患者則罹患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除年齡、性別、併發症等已知的高風險因素外,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也是影響其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自疫情發生以來,已有多項新冠患者遺傳背景與免疫反應、嚴重程度以及易感性等相關研究在不同國家開展。
  • 深圳三院與華大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發布: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根據報導,不同個體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症狀有較大差異,約80-85%的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或者輕症,15-20%的患者則罹患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除年齡、性別、併發症等已知的高風險因素外,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也是影響其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 攜帶這種基因更易懷上雙胞胎!揭秘中國南北方六大遺傳差異
    圖為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左起)劉斯洋博士(第一作者)、徐訊博士(第一通訊作者)、陳芳(共同第一作者)、金鑫博士(共同通訊作者)、黃樹嘉博士(共同第一作者)。華大的研究小組選取了14餘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數據展開群體水平研究。研究首次揭開了中國南北方六大遺傳差異。
  • Scientific American|對COVID-19的免疫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近日FDA對針對SARS-CoV-2抗體的血清學檢測授予了「緊急使用授權」(SARS-CoV-2即導致COVID-19的病原體)。這是在醫學專家和政治領導人普遍將「群體免疫」視作COVID-19大流行的潛在終點的背景下,第一個獲得美國市場準入的血清學檢測項目。在科羅拉多,進行冠狀病毒抗體檢測的公司已向該州的聖米格爾縣捐贈了試劑盒,使得在當地所有人都可以進行檢測。
  • 血型在新冠肺炎中發揮作用?23andMe有了初步證據
    來自23andMe正在進行的新冠肺炎基因研究的初步數據似乎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證明血型(由ABO基因決定)在對病毒易感性差異方面的重要性。目前,23andMe在為其大規模研究招募人員,最近他們招募了1萬名確診為新冠肺炎並已住院的參與者者。23andMe研究人員尚未完成對遺傳數據指標的研究。
  • 第六章 群體遺傳學--第一節 群體中的遺傳平衡
    第六章 群體遺傳學   群體(popualtion)是指同一物種生活於某一地區並能相互雜交的個體群。人種大約50多億的成員分為許多不同的亞群體,其中最大的通常稱為種族(races)。不同的群體,作為大群體其基因庫也是彼此不同的。
  • Science子刊:複製性RNA COVID-19疫苗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觸發強大...
    2020年7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脂質納米顆粒乳液配製的複製性RNA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中進行一次免疫就能產生針對COVID-19冠狀病毒(即SARS-CoV-2)的抗體。這些抗體能有效地中和這種病毒。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在針對COVID-19的實驗中,這些測試的敏感度在34%至80%,具體取決於所測試的患者與前述因素。這些測試技術需要得到進一步驗證,以確定它們的準確度與錯誤率(假陰性)。基於宿主抗體檢測的快速診斷測試檢測人群中對COVID-19的抗體反應的測試對於支持疫苗的開發至關重要。快速的篩查可以使人們更快發現病例的同時,監測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程度和攻擊能力,以及感染的死亡率。
  • 基因中是否存在嚴重的COVID-19?
    染色體是在細胞核中發現的微小結構,並攜帶有機體的遺傳物質,它們成對出現,每對中都有一條染色體是從每個父母那裡遺傳的,人類中有23對,因此,46條染色體攜帶著人們的整個DNA數百萬個鹼基對,儘管人與人之間絕大多數是相同的,但在DNA層次上確實會發生突變,並且變異仍然存在。
  • 學術頭條:20歲以下新冠易感性較低,動物或成新冠宿主,基因和血型...
    英國一項研究認為20歲以下人群新冠病毒易感性較低英國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發布報告說,20歲以下人群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可能只有20歲及以上人群的一半左右動物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宿主」 導致第二次疫情暴發科學家在《柳葉刀》雜誌上撰文說,動物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宿主」,導致第二次疫情暴發,即使人類已經根除了這種病毒。如果病毒在生活在人類附近的動物群體中變得普遍,比如寵物或牲畜,可能會導致該地區再次暴發疫情。
  • 新冠肺炎(Covid-19)的相關詞彙及釋義(中英對照)
    該病毒通常生活在動物宿主中,但現在已經變異為能夠感染人類並在人類中繁殖的病毒。The incubation period for Covid-19 is variable from about 5 to 12 days.從病毒剛到達宿主的身體組織並開始複製的那一刻至人感到不適的這段時間。Covid-19的潛伏期大約為5至12天不等。
  • NASA超級計算機助力COVID-19研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發揮其超級計算能力的能力,以幫助解決關於COVID-19的一些最緊迫的問題,包括關於病毒如何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基礎科學、遺傳風險因素和潛在治療藥物的篩選。圖片來源: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識別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遺傳風險因素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超級計算能力目前正在梳理當中,用於研究與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COVID-19患者相關的遺傳風險因素。
  • COVID-19 癌症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原發性腫瘤亞型和患者人口統計學的影響:前瞻性隊列研究
    SARS-CoV-2感染和COVID-19表型的易感性不同。我們比較了在 UKCCMP 註冊的癌症患者和沒有 COVID-19 的英國癌症控制人群的平行英國癌症控制群體,並分析了腫瘤特徵(原發亞型和階段)和患者人口統計學(年齡和性別)對 COVID-19 疾病風險和軌跡的影響。腫瘤特徵(原發亞型和階段)和患者人口統計學影響病毒易感性和COVID-19疾病表型。
  • Science:利用基因組流行病學準確追蹤英國COVID-19傳播鏈
    2021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研究人員對英國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的5萬多個病毒序列的分析,SARS-CoV-2病毒在2020年初被引入英國的次數遠遠超過1000次。英國在2020年3月全國封鎖前引入的病毒譜系往往規模更大,地理分布更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