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查理·芒格普世智慧解析系列之多元學科思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多元學科思維是查理·芒格普世智慧的兩大支柱之一,如果說逆向思維是看待事物的方法 論,那多元學科思維就是這一方法 論下的配套工具箱。
世界不止一維,世界也不一定是你看到的樣子。
當我們覺得看得見的才是存在的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說:「當你現在看手機時,也會有有成噸重的暗物質穿過你的身體」,「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東西,只不過是這個宇宙空間4%的存在形式,有96%我們既看不到也感覺不到,但都是客觀存在的」。
當我們推測存在四維以上空間時,我們看不到,也摸不著,更無從感知它的存在,因為那是超越我們感官ji限能認知的事物。
量子糾纏態中,當2個量子形成了不可分割的連接後,無論相距多遠,一個量子發生了狀態變化,都會立刻影響到另一個量子,可以說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通俗易懂地說人話就是,當我和你形成量子糾纏後,我在地球,你在冥王星,我在地球比了個「Yes」手勢,而我們在沒有事先溝通的情況下,你在冥王星也同步比了個「Yes」手勢。
量子糾纏現象已被科學有們證實,被愛因斯坦形容為「遠距離的幽靈行為」,但我們仍對量子糾纏的原理一無所知。
宇宙本源、自然法則離我們如此之遠,慶幸的是我們無需把探索自然奧秘,洞悉宇宙真相當作己任,因為那是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做的事。但每天卻有很多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發生,有很多的決定等待我們去做出,有很多的夢想值得我們去實現。就像打遊戲一樣,不把裝備弄得好一點兒,怎麼打怪升級,問頂寶座呢。每一個學科思維就是一個裝備,每多一個學科思維,就多了一個克敵制勝的法寶。
一、什麼是多元學科思維
多元學科思維是相對於「學科」這個概念而產生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英語、數學、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高等教育階段的管理學、經濟學、信息工程學、計算機學、新聞傳播學、表演學等等。每一類別的知識,被以「學科」的方式進行了區別,分門別類。
什麼叫學科思維,擁有學科思維的表現是什麼。
所謂的學科思維就是當你掌握了某一門學科的主要原理後,習慣於用這門學科的主要原理去看待、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比如,你在學英語,看什麼想什麼都會試著用英語表述一番。你是學計算機的,在處理工作時,就會想有沒有辦法通過編程的方式,實現自動化。你是學傳媒的,看到某新聞熱點時,就會想應該從哪個角度向公眾更好地進行傳達。
我們總是習慣於從自己的學科思維出發去想問題、看事情。我們用這種學科思維想問題、看事情的次數越多,這種思維就越熟悉,也越習慣,自然而然就反過來成了我們處理問題、看待事情調用zui多的工具。
多元學科思維則與單學科思維相對,你掌握了更多的學科思維,在想問題、看事情時就會調用更多的學科思維工具來看待問題,從而多了更多的角度。
二、為什麼要學多元學科思維
學科是人為劃分的,但大自然卻不是人為創造的,社會現象的形成背後更是有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導致,查理·芒格說「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的界線之內」。
以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商品交易這件事情為例,比如,我們要買入一樣相對貴重的產品(汽車、手機、名 牌包等),相對理性的做法是考慮這幾個問題:
1.買入的價格合適嗎?通常我們會貨比三家,綜合考慮性價比,使用壽命、售後服務等,就涉及到計算、比較的數學知識。
2.品牌價值能給我們帶來「面子」嗎?有個段子,開好車和普通的車都是在一樣的路上跑,開好車的意義在哪裡,答曰:副駕駛座上的女生不一樣。
這就是品牌溢價,即在產品性能一致的情況下,你願意為名 牌產品多付多少錢。每個人對品牌溢價的高低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覺得這件產品,能給你帶去很多的「面子」,那你就傾向於為之承擔更高的價格。如果你覺得人應該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那你就傾向為之承擔更低的價格。這裡面就涉及到心理學。
巴菲特的房子是1958年花5.8萬美元買的,座駕則是2006款的凱迪拉克DTS。雖然巴菲特如此簡樸,但絲毫不影響他出現時的強大氣場。
3.買來的產品好轉手嗎?
以汽車為例,很多人在購車時,還會綜合萬一以後要賣時,能不能賣個好價錢,那就要考慮折價率,有些車折價率高,有些車折價率低,有些車保值,有些車不保值。什麼車,在購車的第幾年售出,性價比zui高。這裡面就涉及到會計學知識。
查理·芒格說「對手上拿著錘子的人來說,看什麼都像釘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順利取得了畢業 證書,在面對很多問題時,還是會無所適從,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把事情看全 面的原因。
再比如,計程車行業、零售行業的轉型升級,並非來自於這些行業內部,而是被網際網路思維從外部打破。
建構多元學科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的一些大學也已經越來越重視多學科教育,如北大元培計劃,復旦大學復旦學院,浙大竺可楨學院等高校紛紛加 快對通識教育的改 革和探索。
三、能不能快速掌握多元學科思維?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當你抱著一促而就的心態來學多元學科思維時,那麼答案是「有辦法」。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意思為「多」,反過來把「多」理解為「三」,想zui快學會多元學科思維,那就在你現有的學科思維基礎上,再學會2個學科思維即可。
但能從筆者寫的第 一篇文章看到現在的讀者,想來不會認為一促而就是一件靠譜的事兒,掌握的學科思維越多,看事物的角度越全面,就越能看到事物的真 相。我們又怎麼會滿足於3個學科思維呢。終身學習才是我們的星辰大海。
不過學以致用也是我們的重要原則, 大可不必悲觀。查理·芒格說 「你不需要了解每個學科所有的知識,只要吸取各個學科zui傑出的思想就行;你也不需要掌握幾百個思維模型,只要掌握八、九十個,就足以讓你成為擁有普世智慧的人」,換句話說,1天學1個模型,3個月就能基本學完。
本文是本系列的第 六篇——多元學科思維的第 1章。
上期內容:決策決定人生走向。3個步驟快速掌握正確決策方法論
下期預告:對需要掌握的重要模型進行分析。
本系列對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進行詳細拆解並拓展,以期達到讓讀者深刻認識普世智慧的價值,並希望能為讀者人生精進提供思路與養料。
書信很長,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社會很快,心態很躁,好書更應慢慢讀!——向書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