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鑑別出會誘發中毒性休克的特殊免疫細胞

2020-12-05 生物谷

2019年12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名為MAIT的免疫細胞或許在A群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治療多種威脅人群生命的疾病的新型診斷手段和療法。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A群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是一類在人群中最常見的細菌,同時其也是引發細菌性扁桃體炎的最常見原因;然而,如果這種細菌進入到血液或其它組織中時就會引發危及生命的疾病,其會引發患者出現敗血症和中毒性休克,這些疾病發展迅速、死亡率較高,而且通常會引發大面積的組織損傷,因此其被稱為「細菌殺手」。

當細菌產生名為超級抗原(superantigens)的毒素時其就會促進免疫細胞過度反應並產生大量細胞因子,這時候就會發生中毒性休克,這些細胞因子包括蛋白和多肽類,其正常功能是能夠調節宿主機體的免疫和炎性反應。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最近發現的細胞類型—MAIT細胞在對超級抗原和A群鏈球菌產生細胞因子反應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研究者Johanna Emgard說道,MAIT細胞數量較少,但其會對A群鏈球菌快速產生反應並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這種細胞因子的過量產生俗稱為「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其會導致血管滲漏、低血壓和器官衰竭等。研究者發現,當患者經歷急性期感染時,MAIT細胞就會被激活,相關研究發現非常重要,研究人員有望發現一種幫助開發新型診斷技術和療法的潛在靶點。由於A群鏈球菌性中毒性休克會快速發展,因此開發早期診斷策略和治療手段對於治療這種細菌感染非常重要。(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Johanna Emgård, Helena Bergsten, John K. McCormick, et al. MAIT Cell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Cytokine Response in Group A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 PNAS (2019) doi:10.1073/pnas.1910883116

相關焦點

  • PNAS:利用計算機建模揭示新冠病毒如何導致一些患者出現嚴重的炎症
    圖片來自PNAS, 2020, doi:10.1073/pnas.2010722117。這些研究人員利用計算建模,著重關注SARS-CoV-2刺突蛋白的一部分。這種蛋白的這一部分可能作為一種「超級抗原(superantigen)」起作用,讓免疫系統超負荷運轉,就像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一樣。
  • 什麼是感染性休克?它有哪些危害?突發感染性休克該怎麼處理
    導語:感染性休克,即septic shock,亦稱膿毒性休克,是指病人因感染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引起的膿毒病症候群伴休克症狀。細菌、病毒、胞壁產物等進入人體,侵略到人體中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的血液微循環,不僅會影響到血液的灌注,更進一步傷害到身體各個器官,誘發病人出現全身反應症狀。
  • 基於角鯊烯的納米顆粒可用於治療中毒性休克及非可控性炎症
    他們對動物模型中毒性休克進行的體內研究表明,通過利用急性炎症部位的內皮屏障功能障礙,這些多藥納米顆粒可以有針對性地傳送治療藥物,從而顯著提高生存機率。這些可喜的成果,輔以長期臨床研究,以期開發一種有效的新藥,用以對抗嚴重炎症及非可控制性炎症。並為抗擊此類反常的炎症反應,如新冠肺炎感染開闢新的治療途徑。
  • PNAS:驚人發現!蜱傳腦炎病毒或能利用神經元的運輸系統來誘發疾病
    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蟲媒病毒是全球公眾衛生的重大威脅,有些感染者會出現嚴重甚至致死性的神經系統性疾病,蜱傳腦炎病毒(TEBV)就是蟲媒病毒的一個成員,其會誘發腦部疾病從而使得患者出現畏光
  • 25歲女性不明原因感染性休克,竟因一根衛生棉條?
    關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大家是否有所耳聞?之前一直有個梗是說TSS「是一個由衛生棉條引發可怕的疾病」。TSS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何選擇抗菌藥物治療?讓我們通過案例來一探究竟?
  • 中毒性耳聾不可逆 小心「吃錯藥」損傷聽力
    日常中的聽力「殺手」不僅有噪聲,還可能是藥物,若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中毒性耳聾。由於該疾病不可逆,一旦形成,患者或將永遠生活在寂靜的世界裡,因此提前預防至關重要。   人民網北京3月3日電 今天是全國愛耳日。
  • 專家視點:肝性腦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而顯性肝性腦病具有明顯的神經精神改變所產生的臨床表現,診斷的重點是腦病的分級及與非肝性腦病所致的意識改變相鑑別。一、診斷1.MHE:MHE是指肝硬化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但卻有認知功能或神經心理學的異常。
  • 第五節 癌胚抗原的免疫細胞化學
    第五節 癌胚抗原的免疫細胞化學   一、癌胚抗原的特點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是分子量約20萬的糖蛋白,具有二級以上結構。
  • 中毒性腦病居然是這樣引起的?
    結合劉某的相關病史和影像資料,我院神經內二科主任鍾水生認為患者患有中毒性腦病的可能性較大。給予脫水降顱壓、改善腦代謝、激素神經保護以及其他對症治療後,患者肢體和精神的症狀明顯改善。「終於不再手抖腳抖了,也不再胡言亂語了。」小林說。
  • 協和醫院: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小麥製品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兇
    專家介紹,最常見的導致過敏性休克的水果為桃子,最常見的致敏堅果為腰果。從發病的嚴重程度看,小麥誘發了57%的重度過敏反應,而水果/蔬菜類傾向於輕中度過敏反應。食物誘發過敏性休克常常合併花粉過敏,蒿花粉——食物症候群最為常見。在調料、水果/蔬菜、豆類/花生、堅果/種子所致的嚴重過敏反應中,合併蒿花粉過敏的比例分別為75%、67%、61%和51%。
  • DIC、多臟器衰竭與休克
    MSOF是不嚴重創傷、休克和感染等危重病人中發生率和病死率相當高的一種臨床症候群。有學者對DIC、MSOF和休克三者的關係在發生原因和機制方面進行了探討。然而DIC和MSOF都是在一定基礎疾病、在各種誘發和促進因素作用下發病的,其中最主要的病因是重症感染。
  • 第十二章 腫瘤免疫細胞化學--第一節 神經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第十二章 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第一節 神經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在神經系統腫瘤中,以膠質瘤最多見,次為腦膜瘤、神經鞘膜瘤和垂體腺瘤,再次為孤立性神經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病、叢狀神經纖維瘤、節 細胞瘤、節 細胞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以及轉移瘤等,其餘各類腫瘤均屬少見
  • Nat Cell Biol:鑑別出幫助機體抵禦癌症的特殊「染色體掃描儀」蛋白
    2019年3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修復人類DNA嚴重損傷的一種新型機制,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研究者指出,細胞中的這種特殊「掃描儀」能夠決定無瑕疵的DNA修復過程是否被開啟。
  • 第五節 上皮組織腫瘤免疫細胞化學
    值得指出的是,約有10%的大細胞淋巴瘤會因福馬林固定而不能染出LCA,尤其是固定時間過長時,這在應用免疫細胞化學鑑別診斷時應當考慮。   (2)腺癌。所有腺癌,不論其細胞起源如何,均可表達用廣反應性角蛋白單克隆抗體易於測出角蛋白。因此,上述抗體甚至可作為識別某些腺癌微轉移灶,在正常時不含角蛋白的器官或組織,如淋巴結和骨髓中,甚至易於識別出單個轉移性腫瘤細胞。
  • 深度解析免疫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作用機制 助力幹細胞再生療法的開發
    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都知道幹細胞是我們機體中至關重要的成員,幹細胞可以自我更新來維持其數量恆定並且不斷分化為特殊類型的細胞,進而組裝形成機體的組織和器官,這些新生的器官和組織對於機體壓力或損傷後的修復非常重要;研究者認為,再生醫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幹細胞的再生潛能來治療或治癒多種疾病。
  • 《Cell》:免疫細胞療法的機遇與挑戰
    基礎免疫學,基因工程,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增強了免疫細胞療法的複雜性,提高了效力和安全性,並拓寬了其治療疾病的潛力。 研究人員對免疫細胞療法的開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中T細胞療法被認為是該類療法中最先進的。
  • 免疫細胞究竟對機體健康有多重要?看完這些研究你就知道了!
    CD11c+ 樹突細胞是一類樹突細胞(一類免疫細胞),其僅存在於人類的生殖器組織中,尤其是陰道、內包皮和肛門的上皮組織中(形成表面的組織薄層),在生殖器組織中的定位意味著,這些新發現的CD11c+ 樹突細胞或許就是與HIV相互作用的第一批免疫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