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院: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小麥製品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兇

2020-11-28 澎湃新聞

協和醫院: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小麥製品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兇

汪丹 段文利/北京日報

2016-09-19 09:15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人發生過敏性休克的誘因有哪些?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日前,該院首次發布的中國過敏性休克誘因研究表明,超七成致敏原因是食物,其中以小麥居多。在藥物致敏的情形中,中藥注射液居首位,佔到近四成。

水果中桃子最易引發過敏

從2000年至2014年的15年間,北京協和醫院接診了全國各地逾千例過敏性休克患者。作為全國過敏性疾病診療中心,該院通過對907位患者的1952次休克發作的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發布了中國過敏性休克的誘因排序,以及在不同年齡段人群中的分布特點,為全球過敏性休克誘因的研究消除了「中國空白」。

總體來看,誘發過敏性休克的原因中,食物佔到77%。其中,小麥為元兇,佔到總誘因的37%;水果/蔬菜排第二,佔到20%;隨後是豆類/花生佔7%,堅果/種子佔5%。專家介紹,最常見的導致過敏性休克的水果為桃子,最常見的致敏堅果為腰果。從發病的嚴重程度看,小麥誘發了57%的重度過敏反應,而水果/蔬菜類傾向於輕中度過敏反應。

食物誘發過敏性休克常常合併花粉過敏,蒿花粉——食物症候群最為常見。在調料、水果/蔬菜、豆類/花生、堅果/種子所致的嚴重過敏反應中,合併蒿花粉過敏的比例分別為75%、67%、61%和51%。71%由桃子誘發嚴重過敏反應的患者對蒿花粉過敏。此外,研究還報告了誘發過敏性休克的中國特有食物及罕見食物譜,比如,菊花茶、牛蛙、野菜、蠶蛹、蝗蟲及金蟬等。

小麥製品「麵筋」是過敏主因

近年來,食物誘發過敏性休克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據了解,歐美最常見的過敏性休克誘因是堅果、花生、魚、貝類。美國排在首位的誘因是花生,日韓是蕎麥、小麥,新加坡是燕窩。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稱,成人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病率顯著高於兒童。68%的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在18至50歲,不同年齡段發生過敏性休克的首要原因不同。0至3歲的嬰幼兒有62%是因為牛奶致敏,4至9歲的兒童有59%因為水果/蔬菜致敏。而10歲之後的青少年及成人組,小麥誘發過敏性休克的情況躍升首位,且隨著年齡增長佔比不斷提高。比如,10至17歲的青少年過敏性休克由小麥誘發的佔到20%,18至50歲人群的這一比例升至42%。

專家推測,國內缺少「免麵筋」的小麥製品,以及國人遺傳易感性是中國小麥誘發過敏性休克比例偏高的原因。現實生活中,麵筋蛋白主要存在於小麥、大麥和燕麥的麵粉中,麩質過敏症患者對其十分敏感。

藥物致敏中藥注射液居首

除食物外,藥物也是誘發中國人過敏性休克的重要原因,佔到7%。

致敏藥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中藥,佔到37%。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最為常見;排在第二位的是抗生素,佔到24%,以青黴素為主;排在第三位的是解熱鎮痛類藥物,佔到16%。

記者了解到,注射液可以直接注射入人體的組織、血管或器官內,吸收快,作用迅速。特別是靜脈注射,藥液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出現過敏反應的機率也比口服、外用等方式高。

尹佳提醒,藥物誘發過敏性休克雖為「小眾」,但隨著中國人高血壓患病率的逐年提高,阿司匹林又被證實對預防中風、老年痴呆、抗衰老等有明顯療效,預計將有更多人群預防性服用阿司匹林。一旦患者被明確診斷為小麥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阿司匹林及解熱鎮痛類藥物是禁止服用的;如因病情需要必須服用阿司匹林或解熱鎮痛藥物,那麼小麥類食物必須禁止食用。

另外,運動也是誘發過敏性休克的「幫兇」。研究表明,有39%的過敏性休克發生在運動過程中。其中,食物依賴運動誘發嚴重過敏的情形佔到87%。舉例來說,有的「小麥依賴運動誘發過敏性休克」患者,吃麵條後如果不運動本可以避免休克,一旦運動則會引發休克發作。

(原題為《協和醫院最新研究發現,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 小麥製品竟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過敏休克 小麥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協和專家為您解讀為何食物過敏的人越來越多
    據媒體報導,近幾十年來,全球食物過敏案例明顯增加,英國有7%兒童食物過敏,澳大利亞有9%。為什麼會出現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的人為何越來越多?《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過敏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勁旅教授,解答關於食物過敏的疑惑。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食物過敏的發病在全球呈逐年增高趨勢,在低齡人群尤為明顯。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沙莉介紹,西方國家約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影響,而我國的一個單中心橫斷面研究顯示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已升至7.7%。
  • 食物過敏會伴隨終生嗎?專家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 食物過敏很兇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
    前不久有一位江蘇的姑娘,吃完小龍蝦後出現了過敏症狀——全身起蕁麻疹、心慌、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資料圖。圖片來源:中新網食物過敏現象現在越來越普遍,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威脅生命健康。翻開長長的「食物過敏清單」,有超過400多種食物能夠引起過敏。對於中國人而言,主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雞蛋、堅果(如榛子、杏仁、胡桃等)、大豆、小麥、海產品(如螃蟹、蝦、魚、貝類等),還有一些蔬菜水果如芹菜、西紅柿、桃、櫻桃、蘋果等。雖然食物過敏可以發生於各個年齡段,但是不同年齡段,引起食物過敏的過敏原不盡相同。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就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  有相關困擾的家長一定對IgE和IgG兩項檢測不陌生。一般我們說帶孩子去醫院查過敏原、查食物不耐受,其實就是去醫院進行IgE抗體檢測和IgG抗體檢測。
  • 對抗過敏「惡魔」 協和專家強烈呼籲正確診斷、規範治療
    據了解,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每年要接診許多從外院轉診而來的『食物不耐受』患者,其中不乏4、5歲的兒童。王良錄在接受健康界採訪時提及,「這些患者大部分做過生物共振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所給出的診斷結果均為牛奶、雞蛋、小麥、西紅柿等食物過敏,導致一些家長異常擔心,甚至有些過度,其實真正情況並不是這樣。」
  • 一碗麵湯放倒常州8歲男孩 麵粉竟會導致過敏休克?
    食物過敏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乳製品、花生、水果等都可能讓人過敏產生嚴重後果。日前,常州一名8歲男孩小天(化名)因為喝了一小碗麵條湯,引發過敏性休克送到醫院搶救,罪魁禍首竟然是湯中的小麥麵粉。
  • 吃了就過敏、發病,發物到底包括哪些?4種食物「榜上有名」
    發物指的是哪些食物?1、高致敏食物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六大食物過敏原為:雞蛋、牛奶、小麥、堅果和花生,這些都是發物。當然,除了以上幾種發物之外,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過敏原來確定發物,常見的過敏為皮炎、蕁麻疹等,若吃了某些事物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也叫食物過敏。嚴格意義上來說,所有食物都可能造成過敏,只是人的體質不同,所以過敏原不同,因此發物也是不同的。如果您是「過敏性體質」,那麼以上六大過敏原一定要注意。
  • 孩子食物過敏,長大就自然好了嗎?
    這些過敏的孩子相對還是幸運的,還有的人因為過敏就將生命徹底定格住了。這麼多因為進食食物出現過敏反應,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孫雪梅帶您一起了解一下食物過敏。食物過敏,是指由於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劑等引起的IgE介導和非IgE介導的免疫反應,而導致消化系統內或全身性的變態反應,其中多數是由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所致。
  • 過敏越來越高發 找準過敏原是治敏關鍵
    找準過敏原,是治敏的關鍵 目前,多數過敏患者通常只做緩解症狀的治療,沒有找到引發過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導致病情反覆加重、遷延不愈。實際上,經常過敏只有通過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哪種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揭過敏診療亂象:過度診斷、錯誤診斷、缺醫少藥
    周薇曾接診過無數類似果果那樣的病例,他們往往在其他醫院根據食物IgG檢測或其他所謂食物過敏原檢測的結果,而被判定不能吃小麥、不能吃牛奶、不能吃雞蛋……孩子吃飯時整天疑神疑鬼,被家長保護得嚴嚴實實,喪失了生活的樂趣,但在檢查sIgE時則顯示,並沒有任何食物過敏。當聽到周薇告訴他們這一結果時,那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就像監獄裡的犯人被宣布大赦一樣高興」。
  • 「生物共振波」查過敏?不靠譜
    在北京協和醫院,近期就來了不少這種因「生物共振波」檢查而耽誤治療的病人。一位73歲的女性,有發作性的頭皮、全身瘙癢,還有皮疹。她在當地醫院用「生物共振波」的方法測過敏原,所有指標都顯示「過敏」,連一些人類主要的食物也不能倖免,於是被建議進行換血療法。她因此很恐慌,到京就診時是忌食狀態,禁食了所有海產品、調料、肉、蛋、奶,就吃青菜和一些糧食。
  • 為什麼醫療設施越來越先進,全世界卻仍對過敏束手無策?
    更糟糕的是,能導致嚴重過敏症狀的物質,就時刻「潛伏」在人們身邊。從2000年至2014年的15年間,北京協和醫院調查了907位過敏性休克患者的1952次休克發作,發現水果、豆類、堅果等食物,是國人罹患過敏性休克的首要誘因,在全部過敏性休克誘因中佔比高達77%。小麥又是其中的「致敏大戶」,佔食物誘因的37%。
  •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 兩者區別在哪?
    食用某種食物後,突然出現噁心、腹痛和嘔吐等表現,全身或局部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丘疹,紅癢腫脹,鼻、咽或眼睛發癢,哮喘,心慌,甚至昏厥、休克,嚴重時危及生命,這可能是食物過敏惹的禍。如果下次攝入同種食物後再次出現以上不適症狀,就是食物過敏的典型特徵。  據估計,全球近30%的人一生中會經歷一次或多次食物過敏,成人和兒童的患病率分別為1%~3%和4%~6%。
  • 關注旅客需求 廈航糕點新增食物過敏原標示
    民航資源網2013年7月10日消息:7月1日起,廈航配餐部率先在廈門、福州、泉州三地始發航班的糕點類產品的外包裝上新增食物過敏原標示。這是廈航配餐部繼申請糕點類產品QS生產許可證、啟用糕點類食品營養標籤後的又一大舉措,通過食品標籤將產品的過敏原信息傳遞給旅客,進一步做好預包裝食品標籤管理,維護消費者權益、實現食品安全科學管理。
  • 警惕「死亡之吻」 小心身邊的八大過敏食物
    原標題:警惕「死亡之吻」 小心身邊的八大過敏食物近日,有一則新聞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好奇:家住漢口的白領小李因嘴唇腫脹、面部水腫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就醫。醫生經診斷為過敏,而她之前並未吃致敏食物。醫生通過詳細了解才發現,其男友在前一天晚上吃完芒果後與小李接過吻,而隨後小李臉上就開始發癢。原來,小李是因此導致過敏患上了芒果皮炎。接吻也會導致過敏?
  • 為什麼孩子會對某些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最開始的特點是手心、腳心發癢,或頭皮發癢、發麻;緊接著會嘴唇紅腫,全身起紅斑、風團,眼睛紅腫,有人還會出現嘔吐、腹瀉、打噴嚏、咳嗽、喘不上氣、 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出現眼睛看不清或者意識喪失;最後可能導致休剋死亡。
  • 同樣是過敏,為什麼有些只是打打噴嚏,有些卻會要命?
    比如,會致人死傷的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就是青黴素進入人體後,短時間內引起整個免疫系統激活,進而導致全身性炎症反應的後果;而經常和特定食物有關的蕁麻疹,則是食物中的特定成分刺激人體內部分特定免疫細胞(例如肥大細胞)所產生的緩慢、輕微的過敏反應。
  • 北京醫院查皮膚過敏原多少錢
    核心提示:北京醫院查皮膚過敏原多少錢?過敏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皮炎、溼疹、蕁麻疹。過敏突然發生於數分鐘至幾小時或十幾小時內消退,不留痕跡,一日內可反覆發作多次。嚴重時會出現氣短、氣喘、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休克現象。
  • 寶寶過敏原檢測前遇到的問題_寶寶過敏原檢測的全過程問與答_幼兒...
    引起寶寶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寶寶是蛋白質過敏,不能吃雞蛋和蛋糕等,有的寶寶則接觸到花粉會過敏,因此寶寶過敏的對象就有2000-3000種。一般寶寶過敏時皮膚瘙癢, 有蕁麻疹出現,嚴重的過敏甚至會休克。;因此過敏體質的寶寶做一次過敏原檢測很重要,可以檢測過敏原並多加防範。那麼,多大的寶寶可以做過敏原檢測呢,做一次過敏原檢測多少錢呢,等等這些問題,小編將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