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到處都有大象,是氣候改變,還是人類獵殺使其滅絕

2020-12-06 上遊新聞

人象衝突其實是橫亙數萬年的老矛盾,當人類祖先學會使用工具後,體型龐然的大象自然而然成了可口獵物;而當人類開始定居與農耕的生活後,大象更被視為會毀壞莊稼與房屋的害獸,故亟欲除之而後快。這種問題在古今中國也始終存在,導致本就受氣候轉寒而縮減棲地的中國野象,更不容易生存下去,最後逐步退縮到雲南一隅苟延殘喘。

根據殷商卜辭,不時可見到「獲象」與「祭象」的文字,再加上華北氣候曾較暖溼,因此可推估亞洲象在彼時仍遊蕩在中原大地上。儘管曾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當時華北並未暖到足以令亞洲象過冬存活,因此主張那時的象很可能是從上新世孑遺的古菱齒象。

但1976年河北張家口陽原縣丁家堡水庫出土了包含亞洲象在內的大批古生物化石,既提供了亞洲象活躍於華北的地質證據,也刷新了亞洲象在中國分布的北界。

可惜的是,無論是古菱齒象或亞洲象,在氣候改變與人類獵殺的衝擊下,都逐漸在中原地區絕滅。自春秋以後至北宋中期,亞洲象的分布範圍最北只到秦嶺淮河一帶,中原居民因而漸漸不熟悉象的形貌。

反倒是匯聚四方進貢奇珍異獸的皇家苑囿,還多少有「馴象」可飼養,史籍便提過扶南(今越南南部與柬埔寨一帶)、文單(可能位處寮國或泰國)等國多次「貢象」,而君王也將此視為彰顯仁德的美事。

而一旦有野象自己晃悠進城,那更是要大書特書的喜慶。比如東魏天平四年(537)曾發生過「有巨象至於南兗州,碭郡民陳天愛以告,送京師」的事,東魏孝靜帝因此大赦天下,史書也稱譽「王者自養有節則至」。

至於立足江南的南朝政權,則有更多野象的活動紀錄,譬如梁元帝即位後不久,發生過「淮南有野象數百,壞人室廬」的情況,顯露當時象群數目仍很可觀,但也與正不斷開發江南的人類爭奪棲地。

此外,皇室亦會利用貢象或乾脆捕捉野象充作儀仗之用,這也會致使象群減少。如篤信佛法的梁武帝前往同泰寺親自說法,聽眾達到數萬人之多,沒想到「南越所獻馴象,忽於眾中狂逸,乘轝羽衛及會皆駭散」。

還有一回,則是唐德宗即位後不久,下旨「珍禽奇獸悉縱之,蠻夷所獻馴象畜苑中,元會充廷者凡三十二,悉放荊山之陽」,將包含大象在內的三十二隻儀式用禽獸全數野放。不過能脫身而走的大象畢竟是少數,其餘被豢養與捕捉的野象就沒那麼幸運了。

因此自唐宋以降,隨著人類往南開發的力度不停增強,以及氣候漸漸變冷,野象的生存範圍又進一步被局限,僅在嶺南地區較常見。唐代官員劉恂在著作《嶺表錄異》中記述「廣之屬郡潮、循州(今廣東省新豐、惠州等地),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爭食其鼻,雲肥脆,尤堪作炙」,還提出「象肉有十二種,合十二屬,膽不附肝,隨月轉在諸肉中」這種不知根據的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百姓將象肉視為珍饈美饌的話,只會更加速野象的絕跡。

為了驅趕或捕食野象,人民想出各種捉拿辦法。比方南宋官員黃震簡要地記載過「二廣亦有野象,盜酒害稼,目細畏火,欽州人以機捕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裡更詳述了廣西欽州人的捕拿法:「象行必有熟路,人於路傍木上施機刃,下屬於地,象行觸機,機刃下擊其身,苟中其要害,必死。將死,以牙觸石折之,知牙之為身災也。苟非要害,則負刃而行,肉潰刃脫乃已。非其要害,而傷其鼻者亦死。蓋其日用無非鼻,傷之則療不可合,能致死也。亦有設陷穽殺之者,去熟路丈餘側,斜攻土以為穽,使路如舊而象行不疑,乃墮穽中」,顯露人類如何利用大象習性加以捕殺。

南宋還出現了被稱為「象鞋」的陷阱,其「用厚木,當中鑿之如深竅,劣容其足,中植大錐,其末上向,於竅之外,周回峻鑿之如今之唾盂而加峻密密。埋於其往來之所,出草覆之,倘投足木上,必滑下竅中。其身既重,錐洞貫其足,不能自拔,即僕負其痛,莫能展轉,謂之著鞋」。

這段史料,清晰地載明野象在「著鞋」的遭遇裡如何痛苦難行,其下場不是被人類或其他掠食者殺害,就是因傷口潰爛而斃。

明末文人李文鳳則另外記錄了一條更駭人耳目的捕象過程,當「大廉山(在廣西合浦縣東北)群象踐民稼,逐之不去」時,當地太守胡公鰲便率領鄉民「預令聯木為簰柵,以一丈為一段,數人舁之,俟群象伏小山,一時簰柵四合,瞬息而辦」。

待大象被關入簰柵後,鄉民還要「柵外深塹,環以弓矢長鎗,令不得破簰柵而逸」。最後困住的大象被「從日中火攻之,象畏熱,不三四日皆斃。凡得十餘只」。

更讓人鼻酸的是,李文鳳提及這群遭圍殺烤死的大象曾生下一頭小象,被鄉民發現後進獻給官府,不意在途中便夭亡。

正因為這樣年復一年的捕殺和氣候變化,令中國野象不斷減少到僅餘今日的三百餘頭而已。但若因此全然歸咎人類也未必公平,因為對仰賴作物的農民來說,被大象啃食踐踏過後的顆粒無收也形同斷己生路。因此要如何解決這綿延萬年以上的難題,恐怕仍嚴峻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氣候變化還是史前人類屠殺?
    最近一項對歐洲猛獁象骨骼化學成分的分析顯示,隨著氣候變暖,這些動物可能在食物來源不斷減少的困境中掙扎,這可能加速了猛獁象的滅亡。目前已經發現的已知猛獁象和人類共存遺址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美洲大陸人類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獵殺猛獁象的,以及他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種巨大動物的肉來養活自己的。科學家們希望更好地了解滅絕大象在古代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 科學網—人類影響氣候 氣候改變歷史
    《氣候改變世界》從歷史、生態、環境、文明四個視角,進行疊加式的分析和敘事,若作者沒有廣博的知識積累,是沒有勇氣開展這種交叉性研究的。為了撰寫本書,作者查閱了大量可靠的歷史文獻,敘述的觸角覆蓋了全球。當然,氣候與人類歷史的書寫,其研究的難度可想而知,關鍵障礙是古代氣候記錄是不完整的,零星地散布在各種文字中。
  • 為何古代的河南被稱為「豫」,那是因為當時到處都是大象
    中國百分之八十的姓氏也是發源於此地的,但是他還有一個簡稱,叫「豫」,那麼這是為什麼哪?。其實很簡單,在遠古時期,這裡有很多的大象,也許有人會說,河南是典型的北方省份,人民都是種小麥,吃麵食,氣候在冬天的時候乾燥寒冷,別說大象了,蛇在哪裡都不多。
  • 科學家:人類是大型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
    究竟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導致上個冰河世紀末期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大型動物的滅絕進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結論顯而易見——人類才是罪魁禍首。這項最新研究明確地指出人類是過去10萬年間導致全世界各地大型動物大規模滅絕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研究結果認為人類在全世界的擴張導致了大型動物的大量消失。」
  • 非洲大象不再長象牙,或是獵殺改變了基因
    現在越來越多的非洲大象,出生就沒有象牙,這是因為幾十年來,盜獵者一直獵殺擁有好象牙的大象,因而徹底改變了它們的基因。研究人員指出,現在一些地區的雌性大象98%沒有象牙,而以往的發生率平均僅2%到6%之間。
  • 劍齒虎是由於人類的獵殺而滅絕的嗎?
    其實劍齒虎的滅絕跟人類捕獵沒有直接的關係,一萬年前北美的大型動物,劍齒虎,短面熊,恐狼,野牛野馬,猛獁,大地懶短事件內集體滅絕,不全是人類獵殺造成的,當時進入北美的人類數量,分布範圍,獵殺手段都不需要也不足以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屠殺,而且大規模的滅絕的時候植物種類也有很大程度的減少。
  • 人類是冰河時期大型動物大規模滅絕的主要原因
    究竟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導致上個冰河世紀末期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在過去的10萬年間,現代人類從非洲傳播到世界其它地區。簡言之,過度獵殺理論的假設認為現代人類在到達新大陸後滅除了大部分大型動物物種。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動物無法忍受人類的獵殺,另一部分,也是間接原因,則是它們獵物的丟失,後者也被人類獵殺。
  • 大象在古代有怎樣的象徵意義?
    昨天是8月12日星期天,對很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周末,但其實昨天還是世界大象日。因為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等問題,大象的生存已經受到嚴重的威脅,但同時還有不少偷獵者為了獲取象牙不斷捕殺大象。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秘書處發布的統計數字,每年約有2萬至2.5萬頭非洲大象慘遭獵殺,而現有非洲象的總數量僅在42萬至65萬頭左右;其中瀕臨滅絕的森林象在2002年至2011年期間就大幅減少了65%。非法貿易額高達上百億美元。人類,請放過大象吧!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大象早期的祖先化石大多發現於北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種被稱為初獸,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摩洛哥,這說明,在恐龍滅絕後不久,甚至可能更早,大象家族就和其他動物分開,走上了獨特的進化道路。 雖然同為食草動物,但是大象和牛、羊、馬、豬等絕大部分食草動物的關係都非常遠。
  • 中國近代哪些生物滅絕了?都是人類的錯嗎?
    中國從古至今滅絕了許許多多生物,其中最近100年來,滅絕的動物不在少數。包括最近剛剛滅絕的白鱘,以及之前就已經滅絕的中國犀牛,新疆虎,蒙古野馬,高鼻羚羊,臺灣雲豹,直隸獼猴,白頭鸛,豚鹿,小齒靈貓,鐮翅雞,冠麻鴨,野生華南虎。
  • 冰河時代物種大滅絕之謎與原始人類有關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上個冰河世紀末期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究竟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所導致?
  • 知常識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大象早期的祖先化石大多發現於北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種被稱為初獸,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摩洛哥,這說明,在恐龍滅絕後不久,甚至可能更早,大象家族就和其他動物分開,走上了獨特的進化道路。雖然同為食草動物,但是大象和牛、羊、馬、豬等絕大部分食草動物的關係都非常遠。
  • 人類的出現造成了巨型哺乳動物的滅絕?
    6500萬年前,地球巨霸恐龍滅絕,給其他動物騰出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哺乳動物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隨著發展,體型巨大的哺乳動物出現,體重是現存犀牛10倍的巨犀、與人類一樣高的袋熊、身高約為現存大象2倍的古齒象悠閒地在地球上漫步,享受寧靜的生活。
  • 關於瀕臨滅絕的大象:一些你需要知道的關鍵事實
    亞洲象的棲息地曾經由波斯(今伊朗)海岸經印度和東南亞向東一直延伸至中國大陸腹地。而在非洲,大象的足跡則北至地中海沿岸,南到好望角一帶。大象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地帶。然而無論是撒哈拉、納米比亞沙漠,還是盧安達和婆羅洲的熱帶雨林,許多其他地形中也依然可以見到大象的蹤跡。如今大象的活動範圍已經開始縮減,在中東、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北非以及中國大部分地區,大象已經幾近滅絕。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就目前來看,犀牛僅分布於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地,而且有一些犀牛還是某一地區獨有的物種。其實,早在20世紀以前,我國就分布著三種犀牛的亞種,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犀牛會在中國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古代人類物種滅絕
    學者們對我們目前的排他性有很多爭論。一些人提出,智人更好的技術能力可能使我們比其他人更有優勢。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可能吃的食物更多樣化,或者比其他人類更擅長跑步。 與此同時,其他研究人員假設,鑑於高水平的混種繁殖,也許一些人科動物並沒有滅絕,而是與我們的基因庫完全融合。
  • 因象牙遭非法獵殺 非洲象陷入滅絕危機
    原標題:非洲象陷入滅絕危機   越來越多的大象因象牙遭非法獵殺   研究人員關注了肯亞桑布魯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大象,自1998年起,這裡每頭大象的出生和死亡都被記錄下來。他們通過調查大象屍體確定其死亡原因——自然因素、非法狩獵還是其他原因。證據顯示,自2009年起,非法捕殺率開始激增。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非法狩獵率和當地黑市象牙價格的上升存在強烈相關性。這些象牙大多被銷往中國。
  • 中國古代為何沒有大規模訓練象兵?是沒有大象嗎?
    在影視劇中,印度古代戰爭,必然有象兵,而中國古代戰爭中,很少有象兵的影子。為什麼呢?很多人去泰國旅遊,就是衝著騎大象去的。事實上,中國大象的歷史並不比他們短。在中國古代,大象的主要棲息之後在黃河流域和四川盆地。《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岷山,江水出焉,……其獸多犀、象。」
  •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人類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但由於各種人類和自然災害,有大量動物逐漸滅絕。人類的濫捕亂獵是導致一些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受人類的影響而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那麼,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呢?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我們都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曹衝稱的這頭大象到底是哪裡來的?這是一個被忽略一千多年的問題。根據陳壽的《三國志·魏書》記載:「時孫權曾致巨象」。也就是說曹衝稱的大象是孫權送的,但陳壽沒告訴我們孫權又是從哪裡搞來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