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兒腳
沿著鄉間公路,從初旺漁港拐個大彎向西,有幾個漁村,山後李家、山後顧家、山後陳家等,南面是一帶丘陵,北邊就是黃海了。這幾年開始於此修建煙臺西港區,這幾個村子也快搬遷完了。2007年清明節前夕,在路邊山後李家村前一個漁家小飯館吃過一次午飯,印象很深。
節令趕得巧,一桌子幾乎原汁原味的漁家菜,剛從海裡撈上的個頭不小的螃蟹、爬蝦、扇貝和長腿蛸只是一蒸便端上來,蘸著薑汁吃;一條二斤多的黑魚用面醬燜了,冒著鮮氣;兩條白鱗魚卻是清蒸,裝在一個不鏽鋼大圓盤裡;也有半乾的筆管蛸,水裡一洗照舊是一蒸了事,幾乎個個帶籽,飽滿香糯,更有一片兩半的鳥貝斧足和活巴蛸,蘸著辣根生吃……這些也只能算老生常談吧,不稀奇,海邊哪家酒店都有,難得的是這些菜都不是出自廚師之手,而是漁家大嫂親手而為,更難的是中間上了菜叫做「醬燜老婆兒腳」,第一次見到,邊吃便打聽究竟何物。
「也有叫它『海兔』的……」席間當地漁村一個做過半世漁民的老兄說。又是一種叫海兔子的東西!小筆管蛸,有叫「海兔兒」的,「鰤子頭」有叫「海兔」的,這種「老婆兒腳」居然也叫「海兔子」!
一端量,還真像!
漁家大嫂又拿了個活的上來,可不是——頭上兩隻觸角一前一後,極像一對聳起的兔子耳朵,只是沒有毛而已。又像一隻古代女人的小腳,叫它「老婆兒腳」也像!
夾一隻品嘗,跟「醬爆蚍蠐」味道無二,但是還想弄清楚它究竟為何物。百度,搜狗,忙活半天,總算了卻了心思:「又稱海蛞蝓,無盾目,海兔科,海兔螺屬,海兔螺」,原來生物學上它就叫「海兔螺」!國內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西沙、香港,國外分布在日本,日本稱它「雨虎」, 生活於淺海沙底,運動緩慢,常以其它小型軟體動物為食,為貝類養殖業的敵害……倒是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