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三部曲:英雄前僕後繼,勇士向死而生,堪稱抗戰中的優質作品

2021-01-20 溪珂點點薦劇社

1、《雪豹》(40集電視劇)

《雪豹》是夢舟抗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由文章、陶飛霏等人主演的抗戰題材電視劇,改編自業餘狙擊手的網絡小說《特戰先驅》。該劇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提名、第26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等獎項。

1932年,「一二八」淞滬會戰爆發。十九路軍的將士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其鋼鐵的意志和精神深深感染了上海的民眾,其中就包括富家子弟周文(文章 飾)。這個正直愛國的青年,不惜以一己之力反抗日本人的欺壓,從此走上了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最終成長為優秀指揮官的抗日英雄傳奇故事。

2、《黑狐》(38集電視劇)

《黑狐》是夢舟抗戰三部曲的第二部,被製片方冠以《雪豹》姊妹篇的名號,延續《雪豹》班底,文章擔任監製,張若昀、李曼等主演。 《黑狐》男一號張若昀榮獲最佳新人獎。《黑狐》在第二屆樂視影視盛典中獲獎。

民國初期,廖思成從黃埔軍校畢業之後,前往日本深造,在此期間,他邂逅了美麗的日本女子大島由美,兩人相知相戀,九一八事變爆發,廖思成告別了愛人,回到了祖國。 那一邊,勇敢聰慧的方天翼深受戴笠的喜愛和信賴,戴笠賦予了他「黑狐」的代號,隱藏在此假面之下,方天翼在同伴的幫助下,同日本人和漢奸鬥智鬥勇

3、《靂劍》(38集電視劇)

《靂劍》是夢舟抗戰三部曲的第三部,喬鵬樾、由張若昀、朱傑等演員聯袂主演。該劇延續了《雪豹》的特色,大膽啟用眾多青年優秀演員,讓觀眾能夠看到新面孔的不俗表現。

該劇真實地還原了皖南新四軍抗戰史,圍繞紅軍「反圍剿」的歷史事件展開,再現了皖南新四軍的抗戰風雲。由1928年國共內戰時期的湖南攸縣發端,歷經紅軍軍官學校、第四第五次反圍剿,於1938年與日軍激戰安徽繁昌達到高潮。

夢舟抗戰三部曲堪稱抗戰中的優質作品,值得一看,你看過了嗎?

相關焦點

  • 抗戰影視--中國電影的抗戰敘事
    就在淞滬抗戰進行之中,部分電影公司及其從業者便投入抗戰新聞紀錄片和抗戰動畫片的拍攝。這些影片相當及時地報導與宣傳了淞滬抗戰,展現了中國軍民抗敵禦侮的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當時最值得一提的影片應該說是以抗日為背景的《風雲兒女》,此外還有《共赴國難》《漁光曲》《狼山喋血記》《馬路天使》《十字街頭》等一批優秀的、堪稱經典的民族電影作品。
  •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1月17日10:40 參加《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活動的抗戰老兵。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11月17日電 (吳隆重)歷時四個月的《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結果16日在福州揭曉,一些抗戰老兵親自撰寫的作品獲獎並引起關注,其中臺灣老兵劉止戈的《平凡的一生不凡的願望——止於幹戈兩岸和平》獲得特等獎,四川老兵李聖言的《讓日本鬼子懼怕的「小蠻子隊長」》獲得一等獎。
  • 木刻藝術中的抗戰時光
    利刀勁筆,直面社會和人生,這正是抗戰時期沒有哪一種繪畫能夠像木刻這樣綻放的緣由。這些木刻作品既是戰爭場景的記錄,也是戰時民眾生活的寫照;既是喚醒民眾的號角,也是謳歌解放區明朗的天的詩篇。從胡一川刻畫淞滬會戰「一寸山河一寸血」誓死禦敵的《八百壯士》,到範雲描寫八路軍圍殲日寇取得大捷的《大戰平型關》,我們可以領略那些抗日戰場的濃烈硝煙與激烈搏殺;從荒煙塑造的《末一顆子彈》中那位戰鬥到最後一息仍未倒下的勇士,到彥涵描畫的幾位村民用身體託起八路軍繼續向敵人射擊的《當敵人搜山的時候》,我們能夠感受到戰鬥的殘酷、生死的慘烈。如果木刻藝術家不是作為戰鬥中的一員,這些畫面便不會有如此的親歷感。
  • 抗戰音樂:不作老病夫,不貽散沙嘲
    原標題:抗戰音樂:不作老病夫,不貽散沙嘲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近期上映的電影《八佰》,再次將國人的記憶拉回到淞滬戰場,觀影過程中,有首旋律一直在我耳畔迴響:「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謝晉元副團長率領下的「八百壯士
  • 《抗戰2》軍隊襲擊日本腹地_抗戰2襲擊日本腹地...
    首款反攻日本愛國網遊《抗戰2》反攻不停,在陸續取得戰役勝利的情況下,反攻武裝軍隊乘勝追擊,全線玩家不僅有機會加入武裝軍隊,更能與大部隊一起進入日本腹地,橫掃日軍作戰指揮處,搶盡敵軍軍資軍械庫,以必勝的姿態全面消滅駐守的倭寇!
  • 抗戰文學《長城證明》獲首屆唐山文學獎
    「《長城證明》可貴之處在於用詳實的歷史資料作為骨骼,建構了一部冀東地區烽煙四起的抗戰史。簡潔的語言,畫面感十足的敘述,成就了這部底蘊豐厚的文學作品。英雄不朽,長城作證!是一部獻給冀東所有抗戰英雄的良心之作!」頒獎典禮上,評獎委員會給與《長城證明》的頒獎詞如是說。「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接受來自家鄉的獎勵,很溫暖,很激動。感謝各位評委對《長城證明》的肯定!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犯罪嫌疑人高某見財起意,把主意打到了這位抗戰老兵的身上。4月2日,高某冒充志願者稱:需要劉老交一百元辦手續,以後每個月就可以領到補貼了。由於對志願者沒有戒心,劉老當著高某的面從平時放錢的蓆子下面拿錢遞給他,看到那壓在下面的一沓紅鈔票時,高某惡從膽邊生,一把將劉老按在床上,將錢搶走。
  • 《亮劍3》來襲,不一樣的偶像劇,平行宇宙中的抗戰劇
    8年抗戰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段難以輕易忘懷的記憶,但這段殘酷的歷史,需要的是客觀記憶,而不是過度弱化。餓了可以當飯吃,渴了可以當水喝,遇到危險還能夠當手雷用,堪稱居家旅行必備之物。甚至表演絕技手撕鬼子,鬼子的血肉之軀,豈能與抗日英雄的神靈之軀相抗衡,用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來說,我還沒用力,你就已經倒下了。
  • 崔文龍: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太行山與八路軍華北抗戰
    作者: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 嶽謙厚 韓晉成太行山是八路軍堅持抗戰的堅強堡壘,太行山區是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區域。太行山書寫了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為中國抗日戰爭和革命走向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 十大經典抗戰電視劇 經典不容錯過 你們都看過幾部?
    下面我為大家挑選了幾部抗戰片,雖然都有些缺點,但是比起那些「抗日神劇」可要強的太多太多了。堪稱是007般的存在。(從北洋武備學堂算起,保定軍校訓練了近1萬名軍官,其中1600多人獲得將官軍銜。)《戰長沙》這部劇看過一遍,這部劇講的是戰爭下的愛情與親情,劇中霍建華和楊紫的演技都是不錯的,喜歡的可以去看下。
  • 繪出烽火中的丹青畫卷(銘記·抗戰中的美術)
    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的抗日救亡運動如火如荼,武昌藝專成為抗戰文藝宣傳的中心,唐一禾帶領學生創作了大量的宣傳布畫,懸掛於武漢三鎮的街頭,《正義的戰爭》《向萬惡的倭寇討還血債》《還我河山》《日寇之醜態》……強烈地鼓動了民眾的抗日激情。   儘管抗戰形勢嚴峻,唐一禾卻從廣大民眾的救亡決心中受到鼓舞,對中國人民的勝利充滿信心。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用摺紙剪紙作品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會談之後,高卓堂、朱有芹和榮獲了臨沂市首屆「沂蒙最美退役軍人」的李鳳德一起,用紙摺疊和平鴿,並展示寫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剪紙作品,緬懷先烈,祈願世界和平。
  • 抗戰時期的湖南大學
    徐特立在讀書會上宣講《大眾哲學》革命人生觀和抗日前途等問題時,像磁力線樣吸住了那些軍官的心,有些軍官曾在《明日旬刊》上寫文章,表達他們的抗戰決心。國民黨20集團軍在嶽麓山辦了個戰時幹部訓練班,500多個學員中有19名是中共地下黨員,還有一些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每個黨員周圍都聯繫了幾個進步群眾。徐特立《在湘十個月的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這裡的工作完全是湖大學生同志活動建立起來的。」
  • 「走訪十堰抗戰老兵」⑥這對九旬夫婦的抗日故事很傳奇
    兩位老人在家中,向記者講述了那段難忘的抗戰經歷。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是十堰少有的抗戰老兵夫婦。二老都有一枚2015年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王吉清參軍後的留影。王吉清(後排右)與武向林結婚後,先後生下4個女兒。這是夫婦倆與王吉清父母及女兒們合影。武向林:在日軍眼皮底下傳遞情報,被評為「鬥爭英雄」我的家鄉在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一個小山村。
  • 111歲抗戰老兵傳奇人生:抗戰無愧卻對不起家人
    ,被譽為「抗戰活化石」前不久,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穿過雲南龍陵縣城一條簡陋的巷道,找到了抗戰老兵付心德的家。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先後參加了1937年的「8·13淞滬抗戰」和「南京會戰」、1938年的「武漢會戰」、1939年的「長沙會戰」等戰役。1943年隨軍入滇。1944年7月4日,付心德隨部隊西渡怒江,開赴龍陵前線戰地醫院,參加滇西抗戰。他所經歷的龍陵血戰,是整個滇西反攻戰中規模最大的要塞爭奪戰,和耗時最長、犧牲最大的攻堅戰,同時,也是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
  • 破敵於無形之中 《抗戰》武工隊傳奇
    在抗戰時期,湧現過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與傳奇隊伍,其中敵後武工隊就是真實存在的,也被改編為多種影視作品,作為紅色影像也深深的影響了一代人。中國第一抗日網遊《抗戰》中,將敵後武工隊的傳奇延續到了遊戲中來,玩家在遊戲過程中也能見識和體驗到武工隊的傳奇。
  • 抗戰時期的「黃崖洞」,到底是用來造槍的嗎
    說到抗戰時期中國軍人使用的步槍,相信很多人都會如數家珍:比如毛瑟步槍、漢陽造、中正式步槍、55式步槍,還有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大蓋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這些步槍,還有一種步槍叫八一步槍。說到這裡有的軍迷說了,八一步槍不是79年才問世的嗎?
  • 九月螢屏開播抗戰劇 新版「周衛國」獲文章力挺
    除了正在熱播的《勇敢的心》將播至9月中之外,9月螢屏還將有一波接一波的抗戰劇接連來「報到」。  兄弟搭檔:《勇敢的心》  「千年男二」楊志剛終扶正  繼《將軍》、《鐵梨花》、《紅娘子》、《打狗棍》等劇之後,郭靖宇和楊志剛兄弟再度搭檔合作。
  • 他曾在抗戰神劇中「手撕鬼子」,現當導演欲重新定義抗戰劇
    戰爭題材劇《河山》開播前,作為新人導演的王新軍在微博髮長文,表示希望能夠重新定義「抗戰劇」,他還在文中笑稱自己是「抗戰神劇」本「神」。身為演員的王新軍多年來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軍人家庭出身的他參演的影視劇基本上都是戰爭題材。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有新版《三國》中的魏延,還有抗戰武俠劇《抗日奇俠》裡的王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