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成立69周年】日新月異:海軍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

2020-12-06 央廣網

央視網消息:航空母艦、新型飛彈驅逐艦、潛艇和作戰飛機相繼入列,海軍五大兵種已逐步形成核常兼備,岸空結合,多兵種合成,初具規模的海上防衛體系,今天的人民海軍,正以全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在大連造船廠下水

這是2017年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在大連造船廠下水的盛況,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這艘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目前已經進入最後建造階段。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系統設備調試、舾裝施工和系泊試驗正按計劃有序進行。

同年6月,海軍新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首艦下水,標誌著我國驅逐艦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新型萬噸級驅逐艦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裝備有新型反艦、反潛等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對陸打擊能力。它的下水,意味著我國海上防禦作戰裝備力量體系進一步優化提高。

2017年6月,海軍新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首艦下水

海軍專家 張軍社:在水面主戰艦艇方面,現在已經有052D這種飛彈驅逐艦在不斷入列,成為我們水面作戰力量的骨幹,還有我們的054A飛彈護衛艦,這第三代飛彈護衛艦大批的服役,以及056型飛彈護衛艦這個服役,我們也形成了一個高中低的,搭配的水面作戰力量。這個能夠有效的維護我們海上安全。

新裝備帶來新跨越。近幾年來,相繼加入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戰鬥序列的052D型飛彈驅逐艦合肥艦、長沙艦、昆明艦和銀川艦,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就先後完成從接裝、基礎科目訓練到實戰化演練的跨越。海軍新裝備全部實現了當年列裝當年就走向海戰場奇蹟。

海軍合肥艦艦長 趙巖泉: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比如雷達探測距離越來越遠,捕捉目標越來越精確,這些因素勢必帶來作戰思維和作戰理念的轉變。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海軍某登陸艦支隊新列裝的氣墊登陸艇,從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塢艙魚貫而出,搭載陸戰隊員向島礁灘涂快速發起衝擊。在多兵種立體登陸演練中,新型兩棲船塢登陸艦井岡山艦作為指揮艦,在航空兵、防空兵、水面警戒艦艇的掩護下,成功突破藍軍重重火力封鎖,將登陸部隊送抵登陸場。演練中,新型兩棲作戰裝備發揮了骨幹作用,部隊信息化條件下遠程輸送、立體登陸能力得到進一步檢驗。

海軍井岡山艦艦長 楊揚:速度快、破障能力突出,可以說,該新型氣墊艇的入列,為輸送登陸兵力最後一公裡插上了翅膀。

近年來,隨著遠海護衛作戰裝備力量體系發展加快步伐,海基核力量裝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近海防禦作戰裝備力量體系優化提高,兩棲攻擊裝備力量體系不斷建強,配套保障裝備力量建設取得新進展。

2017年9月,首艘四萬多噸級補給艦呼倫湖艦,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

2017年9月,首艘四萬多噸級補給艦呼倫湖艦,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呼倫湖艦是我國自主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可為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使我海軍的綜合補給能力更加層次化、科學化。

目前,海軍主戰裝備成建制更新換代,第三代武器裝備實現信息化。無論是首艘國產航母下水,還是新型驅逐艦馳騁大洋,中國海軍裝備發展都令世人矚目,人民海軍在逐夢深藍的的徵程中更顯從容與自信。

相關焦點

  • 奏響新時代海上和平樂章——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紀實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新華社青島4月23日電 題:奏響新時代海上和平樂章——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紀實新華社記者李學勇、李宣良、樊永強、梅世雄共享海軍榮光,逐夢蔚藍海洋。在人民海軍70華誕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3日出席在青島舉行的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水中藍鯨蹈海,海面戰艦馳騁,空中戰鷹呼嘯,陸戰隊員精銳列陣……規模空前、精彩紛呈的新時代海上大閱兵,把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慶典推向高潮。中國紅,海軍藍——進入4月的「帆船之都」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
  • 人民海軍成立71周年 艦行萬裡不迷航!
    人民海軍成立71周年 艦行萬裡不迷航!71周年】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從毛澤東同志為「長江」「洛陽」「南昌」「黃河」「廣州」5艘軍艦題就「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到鄧小平同志在濟南艦上寫下「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從江澤民同志在海軍成立50周年寫下「為建設具有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的現代化海軍而奮鬥」,到胡錦濤同志會見海軍第十次黨代會代表時指出的要「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的原則,努力鍛造一支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要求相適應的強大的人民海軍
  • 人民海軍:揚帆奮進70年
    在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之際,回眸劈波斬浪的奮鬥歷程,展望氣壯山河的新時代徵程,我們感到無比光榮和豪邁。篳路藍縷啟新航  歷史告訴我們,強於天下者必強於海,弱於天下者必弱於海,海權是影響大國興衰沉浮的重要因素。
  • 進入新時代與趕上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髮展階段的新特徵和新趨勢,推動了歷史性變革,加速了進入新時代的進程,並為進入新時代作了政治、思想、理論上的準備。 中國近代的民族苦難,促使我們奮而崛起,趕上時代,實現民族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講,說明我們在趕上時代的進程中有了重大進展。
  • 建設世界一流海軍,這幾點很關鍵,需要重視!
    海軍全體指戰員要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擔起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歷史重任,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海軍。一、看世界,抓交流平臺建設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反映國內對於國外發展的信息較為閉塞」的情況,可以打造一個為官兵提供外軍信息,了解國外發展的平臺。
  • 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在海軍總醫院掛牌成立
    海後蘇景祥副部長、總後衛生部醫療局劉名華局長為研究所揭牌國防部網北京7月18日電 據中國軍網(劉騰、黃育平)報導:經總後勤部衛生部批准,7月18日,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正式成立,掛牌儀式在海軍總醫院舉行,這是海軍首個醫學專科研究所。
  • 美國海軍陸戰隊成立太空作戰司令部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1月13日宣布,作為美國太空司令部的下屬組織,美國海軍陸戰隊設立了一個名為海軍陸戰隊太空司令部的新部門。由陸戰隊新成立的太空兵組織位於內布拉斯加州的歐福特空軍基地,而海軍陸戰隊網絡作戰司令部則位於馬裡蘭州的米德堡軍事基地。據海軍陸戰隊發言人表示,馬修少將只是目前在兼任兩職,兩支部隊還是會分別獨立運行。
  •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您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海軍總醫院發展了60年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您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大事件?戚曉昆:海軍總醫院成立了60周年,我們這個專科後來我也了解了一下,我們的專科的應該說專業組,神經專業組是在1958年建立的,當時只有一位大夫,到了2000年8月份,也就是正好15年,神經內科才獨立成科,到現在是15周年。
  • 建世界一流海軍,為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4月22日,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中外海軍聯合軍樂展示在山東青島五四廣場舉行。倚艦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70周年紀念日。「鐵流澎湃,戰鷹翱翔。」如今,歷史煙雲早已撥開,時代主題也已轉換,但中華民族由沉淪走向復興的歷史徵程時刻昭示著我們——「面向海洋則興、放棄海洋則衰,國強則海權強、國弱則海權弱。」此刻,建設一支與中國角色相稱的海軍力量,方能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中立常青基業、成不朽之功。
  • 共和國海軍07式軍服
    一天之後,在香港參加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活動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檢閱換上新裝的駐港人民解放軍部隊,新軍服撩開了神秘的面紗,正式登場亮相。2006年下半年以來,網絡、社會上各種關於人民解放軍新軍服的揣測,也終於有了答案。筆者長期從事海軍史研究,海軍服裝史也在涉獵的範圍,近期參與研究、複製中國近代海軍服裝的活動,對於海軍服裝的設計、製作,更增加了直接的感受。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隨著當今軍事歷史知識的普及,舊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相互嫌棄似乎已成了人們普遍津津樂道的有趣話題。其實,軍種對立是近代各軍事大國均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縱觀歷史,陸軍和海軍的競爭幾乎在每個軍事大國都普遍存在,而且往往十分激烈。但成為一種代表性的現象以至幾乎盡人皆知的,似乎只有日本一家。各大國中,像日本陸海軍這般嫌棄如此之大,鬥爭如此之狠的實屬舉世罕見。
  • 喜歡科技周,讓我們漲知識趕上時代潮流
    「學校安排下午來參觀就是為了能夠有更多時間讓同學們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大變化,還有就是可以多多學習,參與互動,開闊視野。」楊子江激動地講。王大爺說,國家發展很快呀,而且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電視為例,從原來的黑白顯示器到液晶大屏幕,再到現在的光質量子點電視,讓人欣喜。還有高鐵,以前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如今提供動力的地方不僅只有車頭,其他車廂全部都可以提供。「我參加全國科技活動周就是為了漲知識不落隊,趕上時代潮流。
  • 當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艦隊輸在什麼地方呢?
    看到這裡,很多軍迷就對所謂的「撞擊巡洋艦」目瞪口呆了,怎麼在海軍進入大口徑艦炮交戰的時代,還有撞擊型的軍艦呢?事情就是這樣,這也是北洋海軍不幸的一點:在那個海軍技術和理論發展飛速的年代,一開始還非常符合潮流的撞擊軍艦,很快在10年內就被淘汰掉了。
  • 中國海軍實力超日本?美國國會警告: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
    近幾年隨著中國海軍實力的不斷增強,連年「下餃子」,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中國海軍的實力。不久前美國媒體根據評估報告得出結果,認為中國海軍目前的規模已經超過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儘管該消息反映了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但是很快美國就發現中國海軍的實力遠不止如此,中國海軍發生了變化簡直是翻天覆地,美國國會表示: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俄羅斯人:東方巨龍已不再沉睡。
  • 雙語總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亮點
    在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空中護旗梯隊拉開了閱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國共產黨黨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飄揚在天安門上空。20架直升機組成巨大的「70」字樣。
  • 靖海略洋|美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對於美海軍高官建立新艦隊的言論。中國國防部26日回應稱,這是美方一些人的老套路,先是製造「敵人」、炒作「威脅」,然後對內要錢要物、對外爭霸稱霸,把戲雖舊,其心險惡,完全是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典型表現,完全違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我們希望美方睜眼看世界,理性看中國,順應時代潮流,多做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情。
  • 到2019年,中國海軍的規模已是日本的1.5倍,2050年將擴大到2.2倍
    近日,日本《軍事研究》期刊發表文章稱,海上自衛隊的實力已被中國海軍甩在了後面,並且這種落後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的,甚至是永久的,日本將徹底失去對中國的海上優勢。這120年間,日本的海上力量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超過中國海軍。但變化就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中國海軍服役了6艘遠洋型戰艦,遠洋型戰艦的數量達到了41艘,而海自是43艘。到了2016年,中國從數量上反超了。此後的幾年,中國每年都能服役約5艘遠洋型戰艦,而海上自衛隊每年只能服役1艘,同時還保持著每年退役1艘的速度,因此幾年來海自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遠徵軍與第3艦隊共同展開太平洋大演習|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4月2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遠徵軍與第3艦隊共同展開太平洋大演習】、【美國陸軍新軍事改革開始,首支驗證部隊組建,美軍會再次引領世界軍事改革潮流嗎?】。
  • 海軍工程大學
    她像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親歷著人民海軍的發展歷程,見證著海軍院校的日益壯大。  海軍工程大學的前身是1949年11月由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於親手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海軍高等院校--大連海軍學校機械系,起點是本科教育。
  • 海軍組織師旅級以上單位黨委書記理論集訓
    近日,海軍組織黨委書記理論集訓,師旅級以上單位黨委書記齊聚一堂,全面深入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特別是有關海軍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