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6月15日在京舉辦。中國食品安全論壇為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活動之一,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嘉賓圍繞宣傳周主題演講,並有多個分論壇活動。圖為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金髮忠發言。中國經濟網 裴小閣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5日(記者 楊斯陽)今日,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在下午的分論壇一"聚焦新修《食品安全法》"上,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金髮忠與會並表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的將食品安全面臨的問題都納入法制的框架下,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點擊進入專題
金髮忠介紹,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因瘦肉精群體性中毒等事件,引起了高度重視,和公眾的廣泛關注。2001年溫家寶同志牽頭啟動了國家新時期的菜籃子工程,提出了國家無公害行動計劃,用行政擔保的方式,來解決中國供求基本平衡的食物的自然安全。遵從於2006年4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7次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起施行)。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形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與《食品安全法》"兩法並行、各有側重、相互銜接"的法律框架。
"現在新《食品安全法》的修訂將食品安全的所有問題都納入法制的框架下,這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金髮忠說。
金髮忠介紹,按照國務院關於食品藥品與農業部門的監管職責分工,新《食品安全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法條做了增加,主要有5個方面:第一,新《食品安全法》第二條在原有基礎上,調整為,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第二,新《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條新增了"國家對農藥的使用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動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規定;
第三,新《食品安全法》新增了第二十條的內容,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國務院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等信息;
第四,新《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條進一步明確了農業部在農產品食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的限量規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程及畜禽屠宰檢驗規程方面制定的責任;
第五,新的《食品安全法》參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進入市場後的監管,明確了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抽樣檢查的義務和轉基因食品需設有顯著標示等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