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傷車:行走中的鋼軌「醫生」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探傷車:行走中的鋼軌「醫生」

  安全嗎,人體能承受嗎?「時速4000公裡的地面飛行列車」一提出,點燃公眾想像力的同時也引發各種疑問。

  速度越來越快,安全怎麼保障這個問題,讓「中國速度」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無法迴避。

  「光環的背後有許多幕後工作者,比如,鋼軌探傷車。」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基礎設施檢測研究所探傷部主任石永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鋼軌探傷基本伴隨著鋼軌的生產製作、鋪軌、運營使用等各個階段。鋼軌在出廠前需要確認是否有製造缺陷,鋪設後的鋼軌是否有損傷以及焊接處是否有焊接缺陷,使用中的鋼軌也會因磨耗、疲勞等產生外部和內部傷損等等,這些都少不了「探傷」程序。

  作為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鋼軌探傷車從依靠國外進口到自主研製時速80公裡GTC-80X型鋼軌探傷車,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難題。

  2D雷射自動對中 確保「瞄得準」

  探測的第一步是「看」,而「看對」的前提是「探頭在鋼軌正上方」,「對中」技術就是用來解決探頭「瞄得準」的問題。

  石永生說,「對中」就好比人的眼睛,看到某個東西就要盯住它,一旦偏離了,視力再好也沒用。

  2D雷射自動對中,與目前國外採用的電磁或點狀雷射對中技術相比,優勢主要表現在準確度更高。2D雷射自動對中通過採取線狀探測方式,不僅能掃查軌腰,而且能掃查軌頭,實現一次採樣多點數據,從而有效濾除幹擾信息,更能準確還原探頭相對鋼軌的位置。而後者採取點狀探測,軌腰處的魚尾板和軌頭磨耗等均會對檢測結果產生較大影響。另外,經過現場一年的驗證,雷射技術受颳風、下雨等惡劣天氣影響較小,設備可靠性更高,石永生告訴記者。

  目前,可以在時速80公裡下實現普速鐵路探輪偏移標準差不大於2.33mm、高速鐵路探輪偏移標準差不大於0.78mm。

  超聲數據採集模塊化 實現「採得到」

  去醫院做B超,醫生會通過一個超聲探頭,來探查體內狀況。鋼軌探傷車同理,即通過超聲來探測金屬內部是否有裂紋。

  發出超聲波,收回電信號,這個發出和收回的過程就是採集。全面和準確是採集需要實現的兩個目標,要實現全面,「快」和「並行」是關鍵,而準確是與信噪比和靈敏度相關的,系統靈敏度越高、噪音越小,信號質量才能更高。「我們的創新主要在於模塊化,將採集系統分為不同模塊,比如探頭模塊、超聲發射接收模塊、數字和空間轉換模塊等,每個模塊負責不同功能,從而更好地提高效率並降低相互間的幹擾。」石永生說。

  模塊化對於實現全面和準確是有好處的,可充分利用最新數字電路技術,最大限度降低30個超聲通道回波處理時間,提高可靠性和可維修性,減少了相互之間的幹擾。

  建立傷損模式庫 做到「認得清」

  數據採集到後,怎麼認識數據,傷損模式庫是關鍵。

  「傷損檢測時,將『傷損』從模式庫中提取出來,與現實情況進行匹配,從而來認識不同傷損。」石永生說。

  傷損模式庫的建立主要依託智能識別技術,採用神經網絡和決策樹算法,將檢測中獲得的數據與模式庫中的模式傷損進行對比,並給出傷損的具體類型和特徵描述。

  石永生用相機拍照打了比方,說有的相機有「笑臉識別」功能,會自動捕捉到笑臉然後拍下來,但是,如果相機中沒有這個功能,就無法對比也無法捕捉。同理,模式庫也是一樣,需要對各種傷損進行分析和錄入,收集到的模式越全面,識別時效果更好。

  「我們的傷損模式庫涵括了目前國鐵所有常見的鋼軌傷損類型,主要包括軌頭核傷、軌頭水平裂紋、螺孔裂紋、軌腰水平裂紋、軌腰斜裂紋、軌底橫向裂紋等11類,並解決了現有探傷技術嚴重傷損的識別漏檢問題。」石永生告訴記者。

  石永生還向記者透露,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首臺GTC-80X型鋼軌探傷車採用上述各項關鍵技術,已生產了一輛樣車,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整車技術標準和整車試驗標準。

(責編:張歌、申寧)

相關焦點

  • 雙軌式鋼軌超聲波探傷儀上線 給鐵軌做「B超」
    雙軌式探傷作業車  手推式探傷儀     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天津工務段所屬探傷車間,在對春運後鋼軌進行的大範圍「體檢」中,安全運輸的高科技新武器——雙軌式鋼軌超聲波探傷儀首度上線,開始奔跑在鐵路線上,極大提升軌道檢測效率,
  • 用腳步丈量鋼軌的「鐵路B超醫生」
    他們身穿黃色的工作服,在天亮的時候整裝出發,每天沿著鋼軌行走數十公裡,守衛著鐵路軌道的安全,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鐵 路B超醫生」。「左邊無車,右邊無車,中間上道作業……」8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濱州鐵路線上,在安全指示下,齊齊哈爾工務段探傷車間工長呂曉傑和工友們推著檢測儀器開始了鋼軌探傷工作,他們的任務和責任就是對火車鋼軌和鋼軌焊縫進行檢查,確保列車行車安全。
  • 鐵路把脈人黃濤:行走3萬公裡為26000根鋼軌探傷
    鐵路把脈人黃濤:行走3萬公裡為26000根鋼軌探傷 工作中的黃濤他們就是鐵路鋼軌探傷工。十年磨劍強技能鋼軌探傷工作既辛苦又枯燥,既要有細心更要有耐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努力堅持,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執著追求,黃濤一幹就是13年。在黃濤家裡,厚厚的學習資料,掉頁卷腳的書籍,記錄著他的拼搏奮進。
  • 探訪鐵路探傷工:為鋼軌做「B超」的「醫生」
    鋼軌醫生為鋼軌做B超幾十股道的月山站,定期都會迎來一群專門為鋼軌進行體檢的醫生。這些醫生,是鄭州局集團公司月山工務段鋼軌探傷小組的8名「鋼軌大夫」。他們的任務是利用超聲波鋼軌探傷儀對鋼軌內部情況探測,準確給鋼軌診斷病情,發現問題通知負責給鋼軌做「手術」的養路工採取更換或者加固的方法,保證火車安全。氣候轉暖,晝夜溫差大,正是鋼軌容易出問題的關鍵時間,繁忙的月山站每天有上百趟火車通過,一旦鋼軌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大堵塞,打亂整個運輸秩序。
  • 鋼軌探傷工人天路之巔的「B超大夫」
    青藏鐵路公司沱沱河探傷工區的8名職工驅車1個小時來到了工作地點,青藏鐵路日阿尺曲至烏力8公裡的線路區段。在工長羅布的帶領下,工友們按照分工帶上設備工具,開始了鋼軌探傷工作。  這裡是可可西裡的生命禁區,偶爾走快一點就得大口大口喘氣,冷風捲起的沙礫刮到臉上像刀割,腳下像踩了海綿一樣。「這裡含氧量不足內地一半,走路不敢快。」羅布說。
  • 章罕:鋼軌探傷 有我超科
    章罕:鋼軌探傷 有我「超科」東方矽谷 合肥高新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如今咱們出行,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非常的多而快捷,但不管選哪種出行方式對於廣受歡迎的火車來說,它的安全,關鍵在於軌道安全,而鋼軌作為軌道的主要組成部件,承受著車輪的巨大壓力,那麼問題來了:鋼軌的健康狀況如何,是由誰?使用什麼秘密武器來給它做「體檢」呢?接下來,我又要帶大伙兒去了解和獲取新的知識了,那就是——鋼軌探傷。他叫章罕,合肥超科電子有限公司創始人。
  • 牛宏亮:高鐵線上的「鋼軌醫生」(先鋒足印)
    於是便有了一支鐵路「特種兵」,他們每天從凌晨開始為鐵路鋼軌安全「把脈」,也被稱為「鋼軌醫生」。47歲的共產黨員牛宏亮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濟南西工務段的一名探傷工區工長,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1989年,牛宏亮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工務線路工,第二年便光榮入黨。
  • 記者高溫體驗丨鐵路鋼軌探傷工的另類「蒸桑拿」
    眼前的施工車呼嘯而過,裹挾的熱浪撲在臉上,讓人窒息。  鋼軌,是高鐵的兩條「腿」,腿上有傷,路便走不好。而董立清便是尋找鐵軌傷痕的「神探」,上眼一瞧便可知一二。可到了酷夏,他的敵人,除了探測儀上顯示處於0.5秒之間一閃而過的傷波,還有那懸掛頭頂的烈日。
  • 用於高鐵鋼軌探傷的正負脈衝超聲發射接收板卡設計
    編者按:  摘要:目前在鋼軌探傷的超聲波發射電路中常用的是基於電容充放電原理的負尖脈衝的激勵方式,超聲波發射重複頻率受電容充放電速度的影響,且激勵電壓不恆定,直接導致測量結果定量困難。
  • 關改玉:鋼軌探傷工中的「花木蘭」
    關改玉:鋼軌探傷工中的「花木蘭」 工作中的關改玉央視網消息:但是你知道嗎,當你乘坐火車時,經過的所有鐵軌都要由探傷工仔細檢查。他們往往要背上十幾斤重的精密儀器,一個焊點一個焊點地為鋼軌"揪"出病害,確保每個焊點都符合標準,保障列車安全運行。這是非常辛苦的職業,然而,卻有一位80後姑娘,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7年。她就是關改玉。
  • 鐵路探傷工每天走10公裡為鋼軌做「B超」
    2018-07-31 08:1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烈日下,縱橫交錯的軌道上,有這樣一群忙碌的人,他們推著儀器在鋼軌上作業,而身後不遠處則是不斷駛來的列車。
  • 京張高鐵首次「現場閃光焊」探傷
    探傷隊員一字排開;通用探傷儀、耦合劑、鐵刷子、抹布、鋼板尺,軌底探視鏡等,一一整齊擺放。「人點數、設備也點數,現場回來連一個布頭都不能落下!」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工務段探傷車間主任鄭友恆嚴肅地交代注意事項。既然是鋼軌探傷,為什麼還有抹布、刷子?他賣了個小關子,「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 鐵路女探傷工23年行走8.4萬公裡 相當於繞地球2圈
    >   中新網鷹潭2月17日電 題:鐵路「女探傷工」23年行走8.4萬公裡 相當於繞地球2圈  作者 劉燕 王璐  冬季的清晨,室外寒氣逼人。調試探傷儀、分析探傷波形、彎腰檢查軌傷……在她工作生涯中已經重複了無數遍的流程,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今年48歲的李建英,是南昌鐵路局鷹潭工務段僅有的兩名女探傷工之一。23年,84000公裡,相當於繞地球2圈的路程,李建英推著探傷車,一步步走過。  「我們的工作,是通過探傷儀『透視』進鋼軌內部,檢查出那些肉眼看不到的損傷點,從源頭上保證火車運行安全。」
  • 問:什麼情況下能讓鋼軌變「麵條」?
    :鋼軌呢? :當然+1。 :你印象中的鋼軌啥子樣? :光滑、筆直…… :它變成「麵條」的樣子,你見過嗎? :
  • 圖說「鋼鐵醫生」探傷小哥的一天~
    在蘇鋼有這樣一群人心思慎密,觀察入微,眼睛尖銳猶如「鋼鐵醫生」他們衝在質量安全的第一線他們鑄好生產最後一道防火牆他們就是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軋鋼廠探傷小哥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七點準時等待廠車,七點半到達公司聽從工長吩咐,安排每天的工作內容
  • 春運路上 她們為鋼軌做「B超」
    對鋼軌進行「B超」檢查(拍攝/覃文願)   春節漸漸臨近,坐火車回家的人也慢慢增多為提升線路設備質量和讓旅客乘車旅行更美好,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工務段柳州女子探傷班的一群女生們,身披黃馬甲,給鋼軌焊縫接頭除鏽、塗油,為鋼軌做「B」超,全力以赴確保春運運輸安全。   據了解,該班組由10名女生組成,分別來自陝西、湖南、廣西三省區。她們擔負著湘桂北線、焦柳線、黔桂線、柳南客專、衡柳線等多條線路310公裡鋼軌焊縫探傷工作。
  • 高鐵長鋼軌誕生記
    這得益於高鐵線路上鋪設的長鋼軌減少了鋼軌接頭間的撞擊,讓列車行駛更加平穩,旅客在車廂內更加舒適。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安徽境內的上海鐵路局蕪湖北焊軌基地,實地探訪年最高焊軌能力達2600公裡的現代化工廠,目睹了長鋼軌「誕生」的精彩瞬間。
  • 國產首臺鋼軌探傷車成功上線,中國高鐵科技再添新力量
    10月30日14時29分,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和襄陽金鷹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我國首臺國產鋼軌探傷車GTC-80x型10926號機車,在上海大機運用檢修段鋼軌探傷車間11名職工操控運用下,正點抵達滬昆線臨平火車站,成功完成滬昆線上海西站至臨平站間(K5+150-K178+200)173.05公裡普速線路鋼軌探傷檢測運用考核,這也標誌著該鋼軌探傷車已能勝任在役鋼軌的安全無損檢測工作
  • 華工科技參與研製出國內首臺鋼軌雷射強化車
    烈日炎炎下,一輛14米的「特製車」沿著長長的鋼軌徐徐向前行駛,隨著車尾的機械臂轉動伸縮間,雷射正對準鋼軌一絲不苟地進行精確作業。這是國內首臺鋼軌雷射強化車,由華工科技旗下華工雷射聯合鐵四院、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研發項目的成果之一,用於地鐵、國鐵軌道的強化及再製造,以提高軌道的使用壽命。這臺鋼軌雷射強化車為集裝式結構,由高功率雷射器、驅動小車、平板車和若干隔間等部分構成。
  • 川藏鐵路拉林段今天完成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
    今天(16日)上午11點,在拉林鐵路貢嘎車站,隨著高原型焊機焊花四射,兩根500米長的鋼軌被牢牢地焊接到了一起,拉林鐵路首次長軌焊接順利完成,這標誌著全線無縫線路焊軌、鎖定施工拉開帷幕。拉林鐵路無縫線路焊接採用了國內先進的移動閃光焊技術,每根長鋼軌重達30.4噸,鋼軌焊接經焊軌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操作,每個焊接好的焊頭經過推凸、粗磨、焊後熱處理、外形精整、超聲波探傷,建立起獨有的「信息檔案」,可實現質量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