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改玉:鋼軌探傷工中的「花木蘭」

2020-12-08 央視網

關改玉:鋼軌探傷工中的「花木蘭」

工作中的關改玉

央視網消息:「探傷工」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但是你知道嗎,當你乘坐火車時,經過的所有鐵軌都要由探傷工仔細檢查。他們往往要背上十幾斤重的精密儀器,一個焊點一個焊點地為鋼軌"揪"出病害,確保每個焊點都符合標準,保障列車安全運行。這是非常辛苦的職業,然而,卻有一位80後姑娘,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7年。她就是關改玉。

勤學苦鑽練硬功

大學畢業後的關改玉,先是進入了中鐵十七局集團鋪架分公司海東項目部辦公室工作。由於公司剛剛成立,急缺探傷工,關改玉轉而報考了國家級探傷工培訓考試,並如願取得探傷資格證,成為鋪架分公司第一批且是唯一的一名女探傷工。

海南東環鐵路是關改玉在取證後接觸的第一個工程。當時海南正值夏季,在陽光的暴曬下,鋼軌溫度超過60度。關改玉每天都要背著十多斤重的儀器,沿著鐵路沿線對鋼軌焊接頭逐一檢測。長時間行走在鋼軌間,汗水流入眼睛,眼睛會火辣辣地疼。

探傷時,為求準確,關改玉經常需要跪在道砟、枕木上核對兩到三遍,一跪就是20多分鐘,探傷完畢後接著再走幾百米繼續蹲下探傷。一天下來,她的雙腿常常會酸軟無力,膝蓋被磨破,肩膀變得又紅又腫。

在線上作業最為頭疼的事就是上廁所。現場條件差,不同工種交叉作業較多,而且大多都是男職工。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關改玉堅持在班前儘量少喝水、甚至不喝,熱得實在難耐才抿一小口。因此,上火對她來講就是家常便飯。

參與京滬高鐵施工時,關改玉要在高架線路上探傷,每天攀爬20多米的高架梯至少3趟,這對於一個有恐高症的女孩而言,無疑是道巨大障礙。為了工作她硬著頭皮,克服心理障礙,慢慢地一步一步往上挪。在她的努力下,京滬高鐵所有的探傷工作順利通過驗收,並且獲得業主的高度讚揚。

工作嚴謹技術精

探傷工作幹起來費眼、累腰、勞神,不容一絲馬虎。眼睛要時刻注視著那小小的屏幕,可能一時的疏忽就會漏掉一處裂紋,給鐵路將來的運營埋下隱患。為了幹好本職工作,確保探傷質量,關改玉對自己從來都是高標準,嚴要求。

工作中關改玉細心觀察,用心捉摸,堅持邊幹邊學。在不斷的摸索實踐和積累中,她總結出了「心裡穩、移動慢、堅持看」的工作方法,「看關鍵、看重點、看本質」的工作要領和「一看波形顯示、二看探頭位置、三看軌道狀態」的工作重點,有效地避免了誤判漏檢的發生。

她工作的認真勁頭也是出了名的。一次夜間工作中,她發現一個焊頭的質量出了一點小問題,她沒有把問題輕易放過,反覆檢驗,並將問題與同事進行了溝通,建議重新焊接,但工班長不同意,因為重新焊接不僅影響焊軌進度,而且出現的問題沒有超過規定範圍。關改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堅持在質量面前不打折的原則,最終說服了工班長,消滅了安全隱患。

2012年在津秦客專焊軌時,兩臺焊機雙線推進,每天至少產生24個焊頭,多則40個焊頭,工作量極其巨大。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就意味著在保證檢測精度的前提下要儘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她沒有怨言,打起精神,連續工作了30個晚上,耐心細緻地重複著每一個細節,順利完成了全部搶工任務。

正是靠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關改玉練就了一身超聲波探傷的硬功夫,同事們都說她有一雙「火眼金睛」。

引領創新做表率

工作7年來,關改玉先後參與了海南東環、京滬高鐵、漢宜鐵路、唐曹鐵路等8項國家、省重點工程的建設,在線路上累計步行1700公裡以上,平均每個工作日至少步行16公裡,共檢測焊頭8000多個,準確率95%以上。她還牽頭成立了國內高鐵鋼軌建設中第一個由焊接、打磨和探傷三個不同工種組成的課題組,並主持撰寫《探傷傷損形成機理及控制方法》,成果在中國鐵建及十七局集團廣泛應用推廣。

由於長期工作在施工一線,不能陪伴在家人身邊,團聚就成了她最大的心結。可一旦離開工地,又是滿滿的眷戀和不舍。有一年工程完工,關改玉在家休息了半年。剛回家的時候,有一種解脫的感覺,終於可以不用曬太陽了,終於可以不用晝伏夜行了,終於可以按時按點吃飯了,終於可以穿漂亮衣服了。但兩個月後,她再也待不住了!開始想念同事、朋友,甚至懷念工地上的生活。

關改玉說:「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知道我這個行業是做什麼的,但是我們的鐵路越修越長,列車開得越來越遠,這其中也有一份我自己的努力,發現自己默默奉獻也是值得的。」

2017年2月27日,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全國婦聯授予關改玉等10位傑出女性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資料來源:全國婦聯宣傳部)

相關焦點

  • 鐵路探傷工每天走10公裡為鋼軌做「B超」
    2018-07-31 08:1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烈日下,縱橫交錯的軌道上,有這樣一群忙碌的人,他們推著儀器在鋼軌上作業,而身後不遠處則是不斷駛來的列車。
  • 用腳步丈量鋼軌的「鐵路B超醫生」
    鐵路探傷工利用儀器為鋼軌「尋醫問診」.齊齊哈爾新聞網9月4日訊 (董野)在火車平穩運行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推著沉重的儀器,一趟趟來回不停地為火車鋼軌「尋醫問診」。在呂曉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了一處鋼軌焊接的痕跡,而且這種焊接處很容易出現傷損,這就需要探傷儀反覆檢查,仔細查看。「我們的工作也算是第一道防線,鋼軌上有些傷勢是肉眼看不見的,如果不反覆確認檢查,到了冬天鋼軌熱脹冷縮,拉力就會加大,一毫米甚至半毫米的傷損很可能造成鋼軌折斷、車毀人亡的事故。」
  • 雙軌式鋼軌超聲波探傷儀上線 給鐵軌做「B超」
    雙軌式探傷作業車  手推式探傷儀     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天津工務段所屬探傷車間,在對春運後鋼軌進行的大範圍「體檢」中,安全運輸的高科技新武器——雙軌式鋼軌超聲波探傷儀首度上線,開始奔跑在鐵路線上,極大提升軌道檢測效率,
  • 鐵路把脈人黃濤:行走3萬公裡為26000根鋼軌探傷
    鐵路把脈人黃濤:行走3萬公裡為26000根鋼軌探傷 工作中的黃濤他們就是鐵路鋼軌探傷工。十年磨劍強技能鋼軌探傷工作既辛苦又枯燥,既要有細心更要有耐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努力堅持,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執著追求,黃濤一幹就是13年。在黃濤家裡,厚厚的學習資料,掉頁卷腳的書籍,記錄著他的拼搏奮進。
  • 探訪鐵路探傷工:為鋼軌做「B超」的「醫生」
    鋼軌醫生為鋼軌做B超幾十股道的月山站,定期都會迎來一群專門為鋼軌進行體檢的醫生。這些醫生,是鄭州局集團公司月山工務段鋼軌探傷小組的8名「鋼軌大夫」。他們的任務是利用超聲波鋼軌探傷儀對鋼軌內部情況探測,準確給鋼軌診斷病情,發現問題通知負責給鋼軌做「手術」的養路工採取更換或者加固的方法,保證火車安全。氣候轉暖,晝夜溫差大,正是鋼軌容易出問題的關鍵時間,繁忙的月山站每天有上百趟火車通過,一旦鋼軌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大堵塞,打亂整個運輸秩序。
  • 迪士尼確認電影《花木蘭》的新檔期
    說到《花木蘭》,相信大家都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因父親老邁,在當時的環境,戰亂不斷,每家每戶都要出人參軍,花木蘭只好自己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故事。該影片呢,是由妮基·卡羅執導,故事改編自我國民間的古代歷史,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獲戰功的故事。
  • 牛宏亮:高鐵線上的「鋼軌醫生」(先鋒足印)
    於是便有了一支鐵路「特種兵」,他們每天從凌晨開始為鐵路鋼軌安全「把脈」,也被稱為「鋼軌醫生」。47歲的共產黨員牛宏亮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濟南西工務段的一名探傷工區工長,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1989年,牛宏亮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工務線路工,第二年便光榮入黨。
  • 李玉剛首發電子國風《花木蘭》!打破界限從新出發,燃爆耳朵
    近日,李玉剛全新單曲《花木蘭》震撼上線,一經發布便掀起網絡熱議,好評如潮。此次李玉剛與作詞人才增以及老搭檔音樂製作人關天天聯袂打造,打破原有的儒雅風格,大膽融合新元素,首次觸發電子國風,為聽眾帶來勁酷十足的音樂衝擊。
  • 遍訪五大洲試鏡上千人,劉亦菲憑什麼獨佔鰲頭拿下《花木蘭》?
    如果不是疫情,迪斯尼出品的《花木蘭》應該在3月27日就跟觀眾見面了,但現在,這部真人電影改到了7月24日在北美上映,希望真的能夠如願。1不久前,《花木蘭》的導演妮基·卡羅曬出了多段選角視頻,除了劉亦菲外,還有楊採鈺、竇靖童、藍盈瑩等藝人的鏡頭,很多網友驚呼,原來有這麼多人參與到這部劇的試鏡中!「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記者高溫體驗丨鐵路鋼軌探傷工的另類「蒸桑拿」
    「回到空調房,痛快地衝個涼水澡,吃上一大碗朝鮮冷麵,喝上幾罐冰雪碧,再來它一個冰鎮西瓜……」這是昨日(7月31日)正午在京張高鐵居庸關隧道段,記者與探傷工董立清坐在鋼軌旁休息時的一段對話。眼前的施工車呼嘯而過,裹挾的熱浪撲在臉上,讓人窒息。  鋼軌,是高鐵的兩條「腿」,腿上有傷,路便走不好。而董立清便是尋找鐵軌傷痕的「神探」,上眼一瞧便可知一二。
  • 木蘭詩中,花木蘭家裡至少有幾口人 螞蟻莊園10月14日答案
    最近花木蘭這個話題很火,劉亦菲的花木蘭電影你看了嗎?關羽花木蘭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花木蘭家中有幾個人呢,2020年10月14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古代歷史知識的,問題是「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詩》的記載,花木蘭家裡至少有幾口人?」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 《黑寡婦》、《花木蘭》、《速度與激情9》等多部電影全球撤檔
    電影《黑寡婦》《花木蘭》全球撤檔!前段時間,備受關注的《花木蘭》緊急宣布撤檔了。  資料顯示,這部動畫真人電影是迪士尼今年的重磅電影,匯集了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眾多明星。  導演妮基·卡羅稱:「這部電影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滿足、興奮的經歷,很激動地想要跟全世界分享它。但考慮到如今形勢多變,很不幸地,推遲《花木蘭》在全世界的上映。」
  • 劉亦菲,花無百日紅,木蘭滑鐵盧須警示
    之後的年月裡,《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以及《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已經讓人感覺到了審美疲勞,因為她比較的對象是李若彤和陳玉蓮,前面兩位是高峰,劉亦菲這個角色是難以超越的。電影拍攝中,如果劉亦菲穿著現代裝,她的氣場總是不足,沒有那種景甜那種霸道,如果演一個小職員,又缺少一份婉約,《戀愛通告》裡面戴著一副眼鏡,怎麼看怎麼彆扭,還不如喬欣。另外,她也不適宜演什麼傻白甜角色,這一點,不如周冬雨。說實話,劉亦菲的現代都市打扮,沒有優越性可言,尤其是她的面容較寬,嘴型不好看,就連牙齒也是減分的。觀眾們始終將她的形象牢牢摁在古裝、仙俠劇裡面了。
  • 「對鏡貼花黃」,電影《花木蘭》的「花黃」貼對了嗎?
    在初中,我們都背過《木蘭詩》,其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兩句,讓木蘭在我們的心中,不僅是一個叱吒疆場的將軍,更是一個美麗的少女。但這種印象,被美國迪士尼給破壞了,電影花木蘭的妝容備受爭議。這是大家心中的花木蘭嗎,生生地把神仙姐姐整成了日本藝伎的既視感。
  • 迪士尼版花木蘭觀後感:有多少現代花木蘭敗給了相夫教子
    迪士尼版花木蘭還沒上映便賺足了大眾的期待。與我們從小就誦讀的《木蘭辭》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更多的是表現木蘭從軍以及建功立業的過程。電影開篇,小花木蘭就捉雞捉到了屋頂上,讓左右鄰居都瞥眼搖頭,花木蘭的母親更是明確表示了這種擔憂:這樣的女孩子哪個男人敢娶?
  • 在「當代花木蘭」遍地的時代,女性崛起了嗎?
    3花木蘭也會煩惱嗎?在某種意義上,今天的女性似乎人人都是「花木蘭」,她們是一群可以自由「從軍」的人——按照從前男性的標準要求自己,要求自己變得更優秀,成為「多面手」,從而與舊時代處處受限的女性貧弱狀態劃清界限。花木蘭,意味著僭越男權社會的女性規範,「男女都一樣」。在花木蘭的語境裡,則是女人和男人一樣投身大時代,共赴國難,成為報效國家的女英雄。
  • 電影《花木蘭(2020)》Part1-中英文對照臺詞劇本
    更多內容請百度搜索:可小果關於偉大的戰士木蘭 流傳著許多傳說There have been many tales of the great warrior, Mulan.木蘭Mulan!成何體統Take control of yourself!木蘭 仔細聽著Mulan! Listen very carefully.
  • 劉亦菲版《花木蘭》確定檔期!鞏俐、甄子丹、李連杰加盟!
    近日,迪士尼公司宣布真人版《花木蘭》上映日期:2020年3月27日。因為電影的中國元素,加上大量中國演員的出演,內地極有可能同步上映。目前公布的演員陣容是——劉亦菲飾演女主角花木蘭。甄子丹飾演唐姓指揮官,他也是木蘭的導師。鞏俐飾演大反派,據稱是一個巫師。另外,李連杰也在接洽中,將於出演皇帝這角色。另外,越南華人女星Tang Xana飾演木蘭的姐姐。《花木蘭》是中國民間傳說,源自於古代詩歌《木蘭辭》,核心內容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關於故事的具體年代,以及歷史背景,歷來一直有多種說法。
  • 大名鼎鼎的花木蘭,流傳千年的巾幗英雄,真有其人嗎?
    花木蘭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這位巾幗英雄一直都吸引著不少的研究者想要探究他的經歷,因為有一些研究者質疑一個女子從軍十幾年,卻從來沒有讓外人知道她的身份,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過去的歷史有很多事件都是真假難辨的,在歷史長河中總是泥沙俱下。很多歷史事件往往是兩個方面組成的一種是歷史印象,另外一種是來自於民間的故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