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探傷工利用儀器為鋼軌「尋醫問診」.
齊齊哈爾新聞網9月4日訊 (董野)在火車平穩運行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推著沉重的儀器,一趟趟來回不停地為火車鋼軌「尋醫問診」。他們身穿黃色的工作服,在天亮的時候整裝出發,每天沿著鋼軌行走數十公裡,守衛著鐵路軌道的安全,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鐵 路B超醫生」。
「左邊無車,右邊無車,中間上道作業……」8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濱州鐵路線上,在安全指示下,齊齊哈爾工務段探傷車間工長呂曉傑和工友們推著檢測儀器開始了鋼軌探傷工作,他們的任務和責任就是對火車鋼軌和鋼軌焊縫進行檢查,確保列車行車安全。呂曉傑和工友推著探傷儀在鋼軌上緩緩滑動,遇到鋼軌異常時就會發出「滴滴滴」的聲音,而這時只有探傷工人才能破解。呂曉傑向記者介紹,探傷儀上有一塊方形的電子屏幕,屏幕內有五條黃線,就像醫院所使用的B超儀,都是波形顯示,當屏幕出現小的波形時其實屬於雜波,如果波形變大,探傷工就需要將探傷儀倒回進一步確認。「像這一塊鋼軌就有問題,鋼軌上有一處劃痕,這種小傷儀器也能顯示出來。我讓工友先將此處記錄下來,之後路過這裡時多仔細看一看,而且這種小傷在冬季時很可能會變大,傷損也可能加大。」呂曉傑指著屏幕說道。在呂曉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了一處鋼軌焊接的痕跡,而且這種焊接處很容易出現傷損,這就需要探傷儀反覆檢查,仔細查看。「我們的工作也算是第一道防線,鋼軌上有些傷勢是肉眼看不見的,如果不反覆確認檢查,到了冬天鋼軌熱脹冷縮,拉力就會加大,一毫米甚至半毫米的傷損很可能造成鋼軌折斷、車毀人亡的事故。」因此鐵路探傷工也被稱為「鋼軌 B 超醫生」,在濱州鐵路線上,呂曉傑和工友沿著一望 無際的鐵道線排查,一走就是一整天。
齊齊哈爾工務段探傷工使用的儀器名叫超聲波鋼軌探傷儀,是專門診斷鋼軌有沒有「內傷」的神器。工作中不能喝酒這是「鐵規」,但每次對鋼軌檢測前,這個神器夏天時需要喝水,到了冬天可就要喝酒了,而且酒量還不小,一次就要喝上 35斤。其實冬天喝酒,除了防凍,更主要的是起到耦合劑的作用,儀器在運行時,箱體內的酒精就會淋到鋼軌上,才能讓檢測更精準。儀器的重量再加上水箱的重量,每天探傷工們要將這近百斤的探傷儀在鐵道提上提下上百次,檢測作業要走 10公裡,一趟下來8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探傷工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保障過往列車的安全運行。「冬天要在外面待上七八個小時,而夏天鋼軌上的溫度能達到五六十攝氏度,工作雖然辛苦,但是能保證行車安全,發現傷損及時排除也是值得的。」呂曉傑說道。據了解,濱州鐵路指的是哈爾濱到內蒙古滿洲裡的鐵路線,這條鐵路線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也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通道。齊齊哈爾工務段探傷車間的 15 個作業組,除了承擔著濱州鐵路,還肩負著平齊、齊北、富嫩等線路的鋼軌探傷任務。正是他們及時給鋼軌「療 傷」,才確保了濱州鐵路線上的火車一直在平穩運行。
作為一名「鋼軌醫生」,呂曉傑和工友在檢測鋼軌時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們的責任感,在寒風中,在炎炎烈日下,隨著流淌的汗水,一起落在腳下,融入到鋼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