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罕:鋼軌探傷 有我超科

2020-12-06 合肥高新發布

章罕:鋼軌探傷 有我「超科」

東方矽谷 合肥高新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如今咱們出行,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非常的多而快捷,但不管選哪種出行方式,「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對於廣受歡迎的火車來說,它的安全,關鍵在於軌道安全,而鋼軌作為軌道的主要組成部件,承受著車輪的巨大壓力,那麼問題來了:鋼軌的健康狀況如何,是由誰?使用什麼秘密武器來給它做「體檢」呢?接下來,我又要帶大伙兒去了解和獲取新的知識了,那就是——鋼軌探傷。

他叫章罕,合肥超科電子有限公司創始人。當今鐵路行業發展迅猛,鋼軌探傷工作受到舉世關注,章罕正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從事鋼軌超聲波探傷儀的研發已有20餘年。

鋼軌在長期運行過程當中,由於列車的不斷地壓迫或者衝擊,它會產生一些裂紋和疲勞傷損。這種裂紋和疲勞傷損,會隨著列車的通行時間的增長和重量的增加而增大,一旦增大到一定程度,鋼軌就會斷裂,就會引起火車的列車的出軌。列車出軌是一嚴重的事故,會給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危害。

鋼軌探傷設備,是鐵路運營維護剛需的產品,在章罕的帶領下,合肥超科開發出了以超聲波輪式探頭專利為核心的雙軌式鋼軌超聲波探傷儀,實現了從人工手推到駕車檢測模式的轉變,並且將探傷高效性與便攜性提升到新的高度,填補了國內空白。

雙軌式超聲波鋼軌探傷儀的檢測效率是傳統手推設備的6到8倍,為防止由於檢測速度快、工作環境惡劣等導致不能現場準確對數據圖像做出快速分析和及時判傷,該設備還配有專門的重播軟體。

作為國內唯一擁有獨立從事輪式探傷設備研發資質的高新技術企業,合肥超科以領先的技術和產品,贏得了全國18個鐵路局及一些地鐵部門的青睞。而今天的光芒背後,是一路走來的種種艱辛。2008年初,章罕回國創辦了合肥超科,2009年底,四輪電瓶驅動的探傷小車就已問世,但它經歷了漫長的認證、推廣期,而這,其實是非常難熬的一個過程。

在長達八九年的時間裡,合肥超科僅有少量的產品出口銷售,在國內沒有得到認可,沒有市場,沒法全面推廣,怎麼辦?章罕說,除了堅持再堅持,最重要的是,必須「時刻準備著」。果然,到了2016年,機遇出現了。

所有的一鳴驚人,都是醞釀已久的厚積薄發。自此之後,合肥超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未來,值得期待,但章罕本可以不必經風歷雨,回國創業之前,他已經是美國高速探傷車研發團隊的領導者,當記者問到:為什麼回國?為什麼落腳在合肥高新區?章罕的話非常質樸而親切。

當然,除了樸素的家鄉情結,漸漸的,章罕也被高新區所「打動」。真金白銀上百萬的支持,還有細緻周到全方位的服務,給了章罕非常大的幫助。

從技術先行者到行業領軍者,章罕帶領合肥超科還要繼續前行,朝著更多元化的方向努力,不止為個人、為企業的發展,更為了讓公眾的出行更放心、更安全。從章罕的身上不僅傳遞出了榜樣的力量,也讓我們看到,創新創業者與高新區同頻共振,都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智慧和能量,推動著國家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東方矽谷 合肥高新】融媒體團隊

付曉燕 何熙 管慧瑤(實習)

相關焦點

  • 雙軌式鋼軌超聲波探傷儀上線 給鐵軌做「B超」
    父子兵  兩代「鋼軌醫生」接力前行  天津工務段的探傷工們一直承擔著所轄2000多公裡鐵路的探傷檢測任務,他們每天都在給鐵軌做「B超」,被稱作「鋼軌醫生」,見證了不同時代鋼軌探傷設備的變遷。  其中有這麼一對父子兵。
  • 探傷車:行走中的鋼軌「醫生」
    原標題:探傷車:行走中的鋼軌「醫生」   安全嗎,人體能承受嗎?「時速4000公裡的地面飛行列車」一提出,點燃公眾想像力的同時也引發各種疑問。   速度越來越快,安全怎麼保障這個問題,讓「中國速度」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無法迴避。
  • 鋼軌探傷工人天路之巔的「B超大夫」
    青藏鐵路公司沱沱河探傷工區的8名職工驅車1個小時來到了工作地點,青藏鐵路日阿尺曲至烏力8公裡的線路區段。在工長羅布的帶領下,工友們按照分工帶上設備工具,開始了鋼軌探傷工作。  這裡是可可西裡的生命禁區,偶爾走快一點就得大口大口喘氣,冷風捲起的沙礫刮到臉上像刀割,腳下像踩了海綿一樣。「這裡含氧量不足內地一半,走路不敢快。」羅布說。
  • 鐵路把脈人黃濤:行走3萬公裡為26000根鋼軌探傷
    >央視網消息:在200多萬鐵路大軍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利用列車運行間隔時間,推著探傷儀器在千裡鐵道線上默默耕耘,低著頭、彎著腰,眼睛緊緊的盯著儀器上的顯示屏,對每一個波形進行辨別分析,查找傷損。他們就是鐵路鋼軌探傷工。十年磨劍強技能鋼軌探傷工作既辛苦又枯燥,既要有細心更要有耐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努力堅持,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執著追求,黃濤一幹就是13年。在黃濤家裡,厚厚的學習資料,掉頁卷腳的書籍,記錄著他的拼搏奮進。
  • 用於高鐵鋼軌探傷的正負脈衝超聲發射接收板卡設計
    編者按:  摘要:目前在鋼軌探傷的超聲波發射電路中常用的是基於電容充放電原理的負尖脈衝的激勵方式,超聲波發射重複頻率受電容充放電速度的影響,且激勵電壓不恆定,直接導致測量結果定量困難。
  • 記者高溫體驗丨鐵路鋼軌探傷工的另類「蒸桑拿」
    鋼軌,是高鐵的兩條「腿」,腿上有傷,路便走不好。而董立清便是尋找鐵軌傷痕的「神探」,上眼一瞧便可知一二。可到了酷夏,他的敵人,除了探測儀上顯示處於0.5秒之間一閃而過的傷波,還有那懸掛頭頂的烈日。  遮陽帽下的每根頭髮都溼漉漉的,董立清領著記者在軌道中穿梭前行,在一側鋼軌上駕好探測儀調整數據,可鐵路兩側毫無遮擋,記者跟在董立清身後,站在兩根冒出陣陣熱氣的鋼軌中間,襲人的熱浪猶如一個大蒸籠,火辣辣的直「湧」過來,仿佛要把人給整個吞噬一般。  可鋼軌探傷偏偏就不是個急活兒,躲不得也逃不掉。
  • 用腳步丈量鋼軌的「鐵路B超醫生」
    他們身穿黃色的工作服,在天亮的時候整裝出發,每天沿著鋼軌行走數十公裡,守衛著鐵路軌道的安全,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鐵 路B超醫生」。「左邊無車,右邊無車,中間上道作業……」8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濱州鐵路線上,在安全指示下,齊齊哈爾工務段探傷車間工長呂曉傑和工友們推著檢測儀器開始了鋼軌探傷工作,他們的任務和責任就是對火車鋼軌和鋼軌焊縫進行檢查,確保列車行車安全。
  • 問:什麼情況下能讓鋼軌變「麵條」?
    疲勞磨耗日積月累 也會有堅持不住的時候 需要替換上新的鋼軌 這樣 才能保證列車運行平穩 旅客乘車舒適 什麼情況下要換鋼軌?
  • 探訪鐵路探傷工:為鋼軌做「B超」的「醫生」
    他們的任務是利用超聲波鋼軌探傷儀對鋼軌內部情況探測,準確給鋼軌診斷病情,發現問題通知負責給鋼軌做「手術」的養路工採取更換或者加固的方法,保證火車安全。氣候轉暖,晝夜溫差大,正是鋼軌容易出問題的關鍵時間,繁忙的月山站每天有上百趟火車通過,一旦鋼軌出現問題,勢必會造成大堵塞,打亂整個運輸秩序。
  • 春運路上 她們為鋼軌做「B超」
    對鋼軌進行「B超」檢查(拍攝/覃文願)   春節漸漸臨近,坐火車回家的人也慢慢增多為提升線路設備質量和讓旅客乘車旅行更美好,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工務段柳州女子探傷班的一群女生們,身披黃馬甲,給鋼軌焊縫接頭除鏽、塗油,為鋼軌做「B」超,全力以赴確保春運運輸安全。   據了解,該班組由10名女生組成,分別來自陝西、湖南、廣西三省區。她們擔負著湘桂北線、焦柳線、黔桂線、柳南客專、衡柳線等多條線路310公裡鋼軌焊縫探傷工作。
  • 京張高鐵首次「現場閃光焊」探傷
    從地面沿垂直樓梯往下,記者跟隨探傷隊員一起進入此次作業現場,當晚探查的是京張高鐵20至26公裡處路段鋼軌。自從疫情暴發以來,鐵路運行車輛大幅減少。但線上的車少了,線下的維護作業一點兒也不能少。  「有時,危險就來自一個肉眼都瞧不見的毫米級的小縫。」北京工務段探傷主管周立明解釋,鋼軌的探傷作業必須嚴格按照周期開展。
  • 牛宏亮:高鐵線上的「鋼軌醫生」(先鋒足印)
    於是便有了一支鐵路「特種兵」,他們每天從凌晨開始為鐵路鋼軌安全「把脈」,也被稱為「鋼軌醫生」。47歲的共產黨員牛宏亮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濟南西工務段的一名探傷工區工長,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1989年,牛宏亮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工務線路工,第二年便光榮入黨。
  • 鐵路探傷工每天走10公裡為鋼軌做「B超」
    2018-07-31 08:1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烈日下,縱橫交錯的軌道上,有這樣一群忙碌的人,他們推著儀器在鋼軌上作業,而身後不遠處則是不斷駛來的列車。
  • 關改玉:鋼軌探傷工中的「花木蘭」
    但是你知道嗎,當你乘坐火車時,經過的所有鐵軌都要由探傷工仔細檢查。他們往往要背上十幾斤重的精密儀器,一個焊點一個焊點地為鋼軌"揪"出病害,確保每個焊點都符合標準,保障列車安全運行。這是非常辛苦的職業,然而,卻有一位80後姑娘,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7年。她就是關改玉。
  • 高鐵長鋼軌誕生記
    這得益於高鐵線路上鋪設的長鋼軌減少了鋼軌接頭間的撞擊,讓列車行駛更加平穩,旅客在車廂內更加舒適。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安徽境內的上海鐵路局蕪湖北焊軌基地,實地探訪年最高焊軌能力達2600公裡的現代化工廠,目睹了長鋼軌「誕生」的精彩瞬間。
  • 國產首臺鋼軌探傷車成功上線,中國高鐵科技再添新力量
    10月30日14時29分,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和襄陽金鷹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我國首臺國產鋼軌探傷車GTC-80x型10926號機車,在上海大機運用檢修段鋼軌探傷車間11名職工操控運用下,正點抵達滬昆線臨平火車站,成功完成滬昆線上海西站至臨平站間(K5+150-K178+200)173.05公裡普速線路鋼軌探傷檢測運用考核,這也標誌著該鋼軌探傷車已能勝任在役鋼軌的安全無損檢測工作
  • 川藏鐵路拉林段今天完成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
    今天(16日)上午11點,在拉林鐵路貢嘎車站,隨著高原型焊機焊花四射,兩根500米長的鋼軌被牢牢地焊接到了一起,拉林鐵路首次長軌焊接順利完成,這標誌著全線無縫線路焊軌、鎖定施工拉開帷幕。拉林鐵路無縫線路焊接採用了國內先進的移動閃光焊技術,每根長鋼軌重達30.4噸,鋼軌焊接經焊軌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操作,每個焊接好的焊頭經過推凸、粗磨、焊後熱處理、外形精整、超聲波探傷,建立起獨有的「信息檔案」,可實現質量追溯。
  • 西藏拉林鐵路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順利完成
    焊接好的鋼軌,將通過應力放散鎖定、大機精搗、線路精調等作業,最大限度提高行車面的平順度,在列車高速行駛過程中,保證旅客乘坐得平穩舒適。焊接好的長鋼軌正在進行雙頻電正火(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據了解,拉林鐵路無縫線路焊接的準備工作自2019年5月就已開始。
  • 美國科學家發現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填補恐龍演化史空白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5月6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報告發現一個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