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Peer網站對她4篇研究論文的質疑

2021-02-20 Hanson臨床科研

近日,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的4篇論文出現在了PubPeer網站,這四篇論文被質疑存在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本文以下內容是翻譯自pubpeer網站(pubpeer.com)上網友 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 等關於作者為耿美玉等人的若干研究論文的質疑。限於譯者英文水平,如有翻譯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譯者將第一時間回應和修改。這四篇論文分別發表在 Oncotarget(2015年)、Journal of Cancer(2017年)、Cell(2018年)、Hepatology(2019年)。其中 Cell Hepatology 論文的通訊作者為耿美玉,另外兩篇論文,耿美玉研究員並非關鍵參與者。論文題目:Ident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of Coactivated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and Ephrin Type-A Receptor 5 Kinas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細胞癌中共活化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和Ephrin A型受體5激酶的鑑定和治療幹預)圖1中,兩種不同的處理,β-Actin的條帶卻是相同的。圖3C中,有兩組(不同處理組別)圖片重疊,見紅框和藍框內。
論文題目:Targeting Epigenetic Crosstalk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EZH2-Aberrant Solid Tumors(靶向表觀遺傳串擾作為EZH2異常實體瘤的治療策略)但是,將該圖片色彩反轉後,可以看出,其中一個條帶,存在裁剪的痕跡(黃色箭頭所指)。論文題目: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 Predicts the Poor Prognosis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ell Migration(磷酸甘油酸突變酶1預測口腔鱗狀細胞癌的預後不良,並且與細胞遷移有關)論文題目:Down-regulation of G9a triggers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G9a的下調觸發DNA損傷反應並抑制結直腸癌細胞增殖)PubPeer網站,建立於2012年,它是一個鼓勵科研人員匿名對已發表的論文進行評論的網站,相當於一個科學論壇,只要學者擁有PubPeer的帳號,都可以對已發表過的論文進行評論,評論內容可以是批評、質疑、改進建議等。https://pubpeer.com/search?q=Meiyu+Geng本文來源:PubPeer網站,作者: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

Hanson臨床科研聲明:

轉載這篇推文,僅為學術交流,不代表我們觀點。對其論文的質疑,並不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有問題。

本期編輯:Henry。感謝「BioWorld」公眾號授權轉載。

編者按:

本來不想轉發,直到看到了下面的這各截圖。

這是專門用來挑戰做醫學生物研究的科研人員嗎?

相關焦點

  • PubPeer網站對於耿美玉課題組若干研究論文的質疑
    近日,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的4篇論文出現在了PubPeer網站,這四篇論文被質疑存在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 本文以下內容是翻譯自pubpeer網站(pubpeer.com)上網友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等關於通訊作者為耿美玉等人的若干研究論文的質疑。限於譯者英文水平,如有翻譯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譯者將第一時間回應和修改。
  • 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在國外網站被質疑 期刊:已收到舉報 正調查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繼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中科院院士裴鋼論文涉嫌造假後,裴鋼參與署名的兩篇論文再度在國外網站pubpeer上被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質疑圖像異常。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在對兩篇文章的質疑中提出,兩篇文章中的部分圖片都存在特別相似的情況,希望作者做出解釋。質疑南開大學校長論文美國學者再出手 期刊回應:已收到舉報 將調查荔枝新聞了解到,此次質疑裴鋼論文的美國學者Elisabeth Bik博士,也是此前在pubpeer上質疑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的學者。
  • 曹雪濤院士論文被質疑 工程院:會展開調查
    原標題:工程院回應:會展開調查   本報訊(記者 雷嘉)針對近期在網絡上出現的質疑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的論文重複率高等問題,中國工程院昨天作出回應,稱會對此問題展開調查。
  • 國產阿爾茲海默症新藥的關鍵性論文遭質疑,耗資30億,歷時22年研發
    隨著巨量關注度,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這4篇論文和該團隊開發的抗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並無關聯。這篇Cell Research論文,除了PubPeer網站指出的圖片問題外,著名微生物學家,腸道菌群研究專家趙立平教授認為,論文中腸道菌群的變化不能支持通過改變菌群來降低炎症的結論。趙立平,上海系統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 Bik博士質疑北大藥學院院長周德敏教授6篇文章涉嫌造假,本人已回應
    質疑者Elisabeth Bik博士通過仔細比對周德敏教授的論文,發現有6篇論文疑似存在學術造假問題,並在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公開質疑。周德敏教授課題組:http://sklnbd.bjmu.edu.cn/k/e/action/ListInfo/?classid=19
  •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
    文 / TIER2020-07-24 13:56:00來源:FX168 【北大副校長回應論文被質疑造假】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25篇論文涉嫌「造假」。
  • 又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被質疑十多篇論文學術不端
    Semenza),被質疑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目前Pubpeer已經掛了他至少42篇論文。這些被質疑的論文所涉及的學術不端,主要是一圖多用,圖片PS等。然而,僅僅幾天之後,與格雷格·塞門扎一起獲獎的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 45篇SCI論文爆雷?天津醫大一課題組論文被指涉嫌圖片重複使用問題
    以下為Elisabeth Bik帖子內容譯文:本周,我研究了天津醫科大學天津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一個研究小組的大量論文。該小組由Hua Tang博士領導,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多項資助,共發表了113篇PubMed索引論文。
  • 2019年諾獎得主30多篇論文被質疑造假!涉及中國學者團隊
    Semenza)竟有32篇論文被掛在PubPeer 上,其中29篇都是近兩周新掛出來,文章大多涉嫌「一圖多用,圖片PS」。論文發表時間橫跨18年(2001 年- 2018 年)。Semenza),被質疑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目前Pubpeer已經掛了他至少32篇論文,其中29項是最近2周發出的。
  • 又一諾獎得主被質疑十多篇論文P圖、一圖多用
    Semenza),被質疑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目前Pubpeer已經掛了他至少42篇論文。這些被質疑的論文所涉及的學術不端,主要是一圖多用,圖片PS等。Ratcliffe)也被人在Pubpeer指出存在論文圖片問題。截至目前(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3日14時),彼得·拉特克利夫已有12篇論文被掛在Pubpeer,論文發表時間從2004年至今,時間跨度達16年。
  • 40篇論文遭撤稿,曾經的抗癌英雄要跌下神壇
    Fazlul Sarkar教授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積極的研究各種蔬菜和香料中的天然藥物,並從中提取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為腫瘤的治療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此,他曾經被譽為抗癌英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最近多篇論文遭撤稿,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撤稿40篇,曾經的抗癌英雄也已輝煌不再了。
  • 中國免疫學家曹雪濤回應對其論文的質疑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8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國)11月18日凌晨,中國免疫學家曹雪濤院士在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發文,回應了學者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對他部分論文的質詢。
  • 曹雪濤論文受質疑續:3篇論文作者承認用錯圖
    ,質疑曹雪濤參與完成的超過50篇論文偽造圖形、圖片。圖/視覺中國Bik說,她在5天內看了超過350篇曹雪濤參與完成的論文,並把發現問題的超過50篇論文發在了Pubpeer上。這些論文中,不同組別的實驗數據間有著「令她難以置信的相似之處」,包括蛋白質印記、流式細胞術的分析結果等。這些被質疑的論文,有超過40篇的通訊作者為曹雪濤。
  • 母得志團隊回應論文造假質疑:正核查研究數據
    多篇論文被質疑存在圖像重複問題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發文稱,她最先發現母得志研究團隊成員屈藝於2008年發表在學術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的論文《Telomerase reconstitution contributes
  •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院士回應「24篇論文造假質疑」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學術事件· 董晨回應「24篇論文造假質疑圖片來源:清華大學 近期,pubpeer網站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院士共24篇論文可能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這些被質疑的論文發表時間在2003年至2019年期間,大部分在董晨供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期間發表,還有部分論文是董晨在華盛頓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期間發表的。
  • 曹雪濤多篇論文遭質疑,回應稱對有效性和可重複性「保有信心」
    圖源:南開大學撰文 | 陳曉雪責編 | 李曉明最近,論文評論網站Pubpeer曝光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教授實驗室發表的多篇論文存在圖片問題。這些論文發表於2003年到2019年間,涉及曹雪濤所工作過的第二軍醫大學、浙江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多個研究單位。
  • 南開大學校長多篇論文被曝有疑點?本人親自回應:會給大家一個回復
    北京時間18日凌晨,曹雪濤本人在pubpeer發文回應了比克博士的質疑。而在之前,曹雪濤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我現在剛到上海實驗室,要把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關注這個事情,查完了,我會給大家一個回復。」
  • 曹雪濤回應「圖片不當複製」,質疑者:暫不想作出任何結論
    Elisabeth Bik表示,她已經發現曹雪濤教授至少20篇論文的圖片可能存在「不當複製」的問題。  「一般來說,我們發現論文圖片疑似複製的概率約為4%,即20000篇論文中可能出現800篇存在這個問題。但目前為止,我發現他的論文中約有20%具有潛在的圖片複製問題。」Elisabeth Bik強調,她只是發現曹教授的論文圖像不當相似比率高於一般概率,並不想就此事作出任何結論。
  • 中國團隊剛發表的新冠病毒頂級論文,被質疑圖片造假、捏造數據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許多科研工作者投入抗議戰鬥,科研成果不斷,截至5月11日,僅bioRxiv和medRxiv這兩個預印本平臺就上線了超過3200篇新冠研究論文。除了眾多尚未進行同行評議的預印本論文外,隨著時間的進行,許多優秀的新冠研究成果開始正式登上學術期刊,僅國人登上CNS和及四大醫學期刊的新冠研究論文就已達數十篇之多。然而,在研究成果井噴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參差不齊的研究質量也導致了大量不嚴謹甚至頗具誤導性的研究結論。
  •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 24 篇論文造假,本人回應:基本排除惡意...
    而最近的一個「造假」事件是:PubPeer有人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24篇文章有些許展圖存在問題。更為具體,舉報者表示:在這24篇論文裡,出現了部分實驗圖像在不同項目中重複出現,但標記數值不同;兩幅實驗圖像相似度極高;不同指標的直方圖完全一致的情況。6月27日,董晨對這一質疑的本人回應是:「基本上排除惡意造假,展圖沒有經過人為加工,造假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