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資本家」都屬於「剝削階層」否則他們怎麼過上富足的生活?地產商之所以被人們看成是「剝削階層」主要原因有二個:一是,高房價給人們帶來的生活壓力太大,六個錢包付首付,買房壓力太大。另一方面,福布斯中國首富榜裡面,排名前列的大多都是地產商。如果沒暴利,地產商根本不可能發財。
事實上,老闆僱用員工,每個月給予穩定工資收入,而員工拿了老闆的薪酬,替企業賺取利益。對於,老闆來說,管理一家企業風險大,投資多,如果企業倒閉,員工最多另找一家公司就業,而老闆要跳樓,所以,老闆拿得多一些,也無可厚非。但是,這樣的財富分配方式是建立在各方共贏的層面,無底線的謀利就會激起公憤。那麼,房地產商哪些自利行為,屬於沒有底線謀利呢?
首先,如果開發商忙著圈地,在圈來的土地上搞項目投資,建了商品房後推向市場出售,賺取合理的利率,這不算過人。而是一些開發商拿了土地後,把地塊給囤積起來,既不建房,又不轉手出讓,而是希望將來有一天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該地塊。
為了規避政府監管,開發商甚至還假意的開工建房,只是建房的速度如蝸牛,有些開發商拿地後十多年房子都成有竣工。而僅靠囤積土地這一頂,開發商就能悶聲發財,賺得盆滿缽滿。如此一來,國家的土地資源卻得不到合理的配置。這樣的開發商通過囤地獲得暴利,實在過分。
再者,偷工減料,暗中趕進度,盲目提高周轉率,使得新建商品房的質量難以保證,而開發商卻賺得盆滿缽滿。一些開發商在施工中偷減料,以次充好,降低材料成本。此外,為了加快新建商品房的上市進度,有開發商作出規定,提前交房的有獎,遲晚交房的重罰。這使得施工團隊日夜趕工期,這二年國內新建商品房質量難以得到保障。開發商是賺錢了,投資者的利益卻受損害了。
此外,一般大型開發商很少發生剋扣施工隊工資的事情,而中小開發商因為流動性不足,一再拖延農民工工資支付時間,由此引發了諸多的勞動糾紛。對於,開發商來講,問銀行貸款每天都要生利息的,而拖延旗下各施工隊農民工的工資,幾天就能賺上不少利息收入。房地產商賺取剩餘價值不算什麼,但是剋扣和拖延建設者的工資,真的是有些過分了。
最後,一些新樓盤剛剛建好,開發商就把房子打折集中買給附近的房產中介,讓房產中介替他們去做推銷,或者開發商採取「飢餓營銷」的方法,一開盤就對外宣布房子已經售馨,人為營造房價上漲趨勢,當大家購房者過來看房時,開發商就抬高房價銷售。開發商依靠發布假消息,來促進房產更高價銷售,為社會各界所詬病。
毋須爭辯,開發商肯定是「剝利階層」,但是如果開發商賺取的是合理的收入,那也不算什麼。只是開發商又是圈地、又是不顧房子質量超進度、又是剋扣農民工收入,又是與其他利益群體一起鬨抬房價。這樣的開發商獲得的暴利就不值得誇耀了。社會各界不是詬病開發商合理的利潤,而是指責開發商為了自己的私利,去損害社會的利益,這麼做就會受到詬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