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對人類和動物個體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我們防禦病毒、細菌的侵染,實際上是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
我們知道,當細菌或病毒入侵人體細胞時,人類通過激活免疫系統,使用吞噬作用、產生抗體進行體液免疫等方式,消滅細菌或病毒。
這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的。
如果我們站在細菌的角度,就會發現,細菌雖小,但它們和人類一樣,也需要所謂的免疫系統來防禦外界的侵染。
例如,有一類病毒稱為「噬菌體」,顧名思義,「噬菌體」就是能夠侵染細菌的一類病毒。
那麼,當噬菌體入侵細菌時,細菌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這裡就涉及到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的發現。
最近一直比較火的CRISPR/Cas9系統到底是什麼呢?
實際上,CRISPR/Cas9是細菌或古細菌在面對病毒入侵時出現的適應性免疫系統。
CRISPR/Cas9
病毒是如何入侵細菌的呢?
病毒入侵細菌時,通常會將自己的基因組DNA或RNA注入到細菌的細胞內。而病毒注入的這段基因會整合到細菌的基因組中。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噬菌體吸附到細菌表面以後,通過外殼上的蛋白,打開一個通道,將內部的基因釋放出來。這段基因透過細菌的細胞膜,就能夠進入細菌內部。
病毒將基因注入到細菌體內
病毒的基因進入細菌細胞後,會插入到細菌的基因組內部。對細菌來說,這將是致命的。
可以想像,如果細菌的基因組中含有病毒的基因,那麼,病毒可以利用細菌的營養物質,合成自己所需要的蛋白,並且進行複製,包裝成更多的病毒顆粒,最終病毒將佔領整個細菌的細胞。
因此,細菌絕對不能讓病毒的陰謀得逞。在病毒注入基因時,細菌就要想方設法地阻止這段病毒基因,不能讓病毒的基因發揮功能。
細菌如何阻止病毒基因呢?
研究發現,細菌會啟動自身的適應性免疫系統,這個系統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CRISPR/Cas9系統。
病毒基因進入細菌後,細菌會迅速獲取病毒基因的序列。隨後,細菌會將獲取的病毒序列整合到自己基因組內的一個特定位點——CRISPR位點,從而獲取對病毒的抗性。
什麼意思呢?
病毒想要把基因整合到細菌的基因組,而此時,細菌先發制人,先獲取這段病毒基因序列,將其整合到自己想要整合的位點,掌握主動權。之後再來想辦法來對付這段病毒基因。
目前已經發現了三種不同的CRISPR機制,研究最廣泛的是第二類CRISPR系統。這個系統主要通過三步反應來應對外來入侵者,分別是獲取(Acquisition)、表達(Expression)和幹擾(Interference),如下圖所示。
CRISPR/Cas系統作為細菌適應性免疫的機制
細菌的具體防禦過程是怎樣的呢?
首先,細菌要獲取入侵者的DNA序列(Adaptation)。
病毒的DNA進入細菌體內後,除了病毒本身會去將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細菌基因組中以外,細菌會將其DNA切成多個短重複序列(~20bp的Repeats),並在這些短重複序列的中間分別加入空格(Spacer),插入到細菌基因組上Cas的基因位點上去。這個插入位點稱為CRISPR陣列(CRISPR Array)。
CRISPR,即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翻譯過來就是規律間隔的成簇短迴文序列。而Cas,即CRISPR相關(associated)蛋白;Cas9就是CRISPR相關蛋白9。Cas9是一個核酶,能夠切割核酸。
然後,細菌要合成多條短重複序列的RNA(crNA biogenesis)。
CRISPR陣列的DNA被轉錄出前體RNA(Precursor),並切割成為成熟的CRISPR RNA(crRNA)。Cas9基因也被轉錄出來併合成蛋白質。
最後,細菌需要幹擾病毒基因的合成(Targeting)。
crRNA會指導Cas9到達基因組上與其同源的位置,即病毒基因的位置。Cas執行切割基因的功能,從而破壞病毒基因,達到細菌抗病毒的目的。
CRISPR/Cas9在細菌免疫中的步驟
由於細菌具有這種防禦機制,即使病毒的基因插入到基因組內,也會被Cas9破壞掉功能。因此,細菌就能夠抵制病毒,保護自己。
在上面這個系統中,最後一步發揮效應階段的機制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這種意義甚至可以幫助人們破解上帝造物的密碼,成為對密碼進行改造、加工甚至創造新密碼的基礎。
最後一步短小的crRNA可以像嚮導一樣,帶領效應酶Cas到達基因組的特定位點,進行DNA切割。
它不僅能夠切割病毒的基因,還能夠被設計成編輯哺乳動物基因組的工具。
我們知道,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基因組從受精卵開始就是確定的了。儘管染色體基因組是父母賜予我們的,但這更像是上帝造人時隨意編造的密碼,人類一直處於接受這個密碼的狀態,沒有方法去改變。
而就是這樣一個最簡單的細菌防禦機制——CRISPR/Cas9系統,就打開了編輯基因的大門,讓人類能夠有方法去像上帝一樣編造密碼。
當然,使用基因編輯工具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改造仍有倫理問題,人類不能隨意去充當上帝的角色。
實際上,CRISPR/Cas系統的效應酶並不止Cas9一個,而是有很多類型的Cas酶。
根據最後切割基因的效應酶是多個Cas還是單個Cas,CRISPR/Cas系統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多個Cas發揮作用的是第一大類,單個Cas發揮作用的是第二大類。
兩個大類中包括目前已知的CRISPR/Cas共包括6個類型:I型到VI型。其中第一大類包括I型、III型和IV型;第二類包括II型、V型和VI型。
第一大類和第二大類CRISPR/Cas系統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Cas9就屬於第二大類中的II型CRISPR系統。
由於第二類CRISPR/Cas系統僅使用單個效應酶,因此應用簡單,科學家對其研究也最多。這一類系統中的三個類型,對應的效應酶分別為II型對應Cas9;V型對應Cas12;VI型對應Cas13。後續我們可以詳細介紹。
與傳統的基因編輯工具相比,CRISPR/Cas9系統作為基因編輯工具,更加簡單,也更具可操作性。
這個工具的開發來源於對細菌中防禦機制的發現。科學家們對CRISPR/Cas系統的改造使得哺乳動物的基因編輯成為可能。
目前仍有很多新的Cas酶被持續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具開發使得人類對於基因編輯更加熟練。基因編輯工具的前景廣闊,有望能夠應用到腫瘤、神經退行性病變等各種疾病的治療中,為人類的健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