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推動力」在中華文化中的表達方式:乾36-坤24=12

2020-12-05 皇極經世

混於一體則平均,分開兩部分則多寡不均。不一則不合,合然後成體,不兩則不變,變然後有用。

從體的角度來說,乾36陽之中其實是包含12陰的,坤36陰之中其實是包含12陽的。從用的角度來說,如果坤36陰的屬性全部表露出來,那就無法表徵地是天之一部分的事實,因此,坤36陰裡面的12陽必須去掉,使得地缺少12陽,從而地必須向天借用12陽以全自己36陰的屬性。

那麼試問,地為什麼必須放棄12陽而天卻不放棄12陰呢?因為天包地,地本來就是天的一部分,宇宙自然運轉,只能從地先行改變而不可能從天開始改變。故此,天依然保持36數,而地只能保留24數。乾天36陽裡面的12陰是平均分布在36陽之中的,並非單獨存在著12陰,因此,乾天36依然保持陽之屬性。而地之純陰24則必須時刻向天分得12陽以成天、地變化,萬事萬物賴此以生成。此正所謂有缺方有成,地為了補全失去的12陽,就絕無完全靜止的可能性,此正是地靜極必動的根本原因。這也正是牛頓思考過的「宇宙第一推動力」。

趣味物理

《易緯·乾鑿度》認為「有形生於無形」,提出「易有太極」之前還有四個階段——「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之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混沌。混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說的元氣胚腪(yun),觀察受精卵發育成胎兒的過程,可知《易緯·乾鑿度》的說法不謬。這種觀點在兩漢時期較為流行,如劉歆說:「太極中央元氣」;王充說:「元氣未分,混沌為一」;鄭玄則以「淳合未分之氣」解釋太極。

《易緯·乾鑿度》提出的「先天五太」之說,其發展順序也未必如此一成不變。所謂「太極」,未嘗不可以總括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個階段。如果非得搞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這麼一種發展鏈條,則失卻了自然之奧妙。無論如何,「先天五太」應當是正確的宇宙觀,而現代天文學所堅持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則是錯誤的。因為宇宙絕無可能從奇點爆炸而形成宇宙萬物,宇宙之陰自始至終都在那裡,原來在那裡,現在依然在那裡,將來仍然會在那裡。

或曰,宇宙之陰到底在哪裡?答曰:它就在天四象——日、月、星、辰之一的「辰」那裡。

相關焦點

  • 陰陽——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萬般無奈之下,牛頓只好把這第一推動力歸結為萬能的上帝,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了。牛頓心目中的上帝推動萬物運行這就是著名的宇宙第一推動力的問題。第一推動力的問題與靈魂三問一樣,都關係到宇宙的起源,是各個宗教都在致力於解答的根本問題。對於這第一推動力問題,易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陰陽的基本概念,本文我們來重點了解陰陽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如何推動了萬物的變化和運動。
  • 易經文化博大精深,彰顯中華民族東方智慧
    該縣因誕生最早的中華文明符號而被稱為河圖之源。位於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的龍馬負圖寺 ,傳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 348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因歷代戰亂,屢建屢廢。
  • 當用數學公式來推演《易經》中宇宙的生成過程……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後人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的哲學思想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在《易經》中,先哲們甚至已對宇宙的生化過程進行了思考和描述,即我們所熟知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這個過程就是「易」。
  • 龍的傳人——之(習儒心得之人物春秋生命感恩)07中華世紀壇
    宇宙之智慧人類人類之生命感恩龍的傳人——之(習儒心得之人物春秋生命感恩)壇主要建設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精神文化的需要和傳統禮制的需要,在龍華建築的各種類型中是一種禮制性建築,是為了祭祀活動而建造的。中華世紀壇是中國世紀之交的標誌性建築,是對中華民族歷史的禮讚。它承載著深厚的人文思想與精神,交織著傳統智慧與現代文明。它不僅是千年交替的永恆紀念,也是中華文明薪火世代相傳的象徵,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內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在我們宇宙經過的周圍,由於是星系的引力拽動,宇宙中臨近於星系的單子會形成相互碰撞並結合成場粒子,場粒子有三種,一種是重場,由一個大O單子和三個小O單子構成,形成有四個引力粒子融合下的引力點。
  • 從佛學來看牛頓的「上帝第一推動力」
    因為按照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人們就會問:那世界最開始是怎麼動起來的?因此,牛頓晚年研究神學和基督教,認為是上帝給了世界「第一推動」。他是這樣說的: 「一切物體開始運動必有第一推動力,那就是造物主。這個美麗無比的太陽、行星和彗星的體系只能借一個萬能的、靈智的、具有權威的存在體——上帝的計劃而存在。」這就是「第一推動」的由來。
  • 宇宙中一切為何都在旋轉?那麼第一推動力來自哪裡?
    ——布萊希特微觀宇宙原子,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銀河系也在旋轉,銀河系不過是總星系網絡中一根細線上的一個點從超微觀到現實再到超宏觀,我們生活在一個旋轉的時間,一切都在旋轉。那麼,誰是第一推動力!從此就有了「宇宙大爆炸」奇點開始,一種膨脹到現在,直到永遠......短暫的瞬間,漫長的永遠。永恆並非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在我們生前死後一直存在的一條無限長的直線。
  • 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什麼是「形上學」?
    我之前經常看到什麼「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動力」,《聖經》上也說「起初神創造天地」,「神」是推動宇宙運轉的力量。但對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一直在恍惚之中。今天路上聽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才知道原來是的他提出來的。
  •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一「乾」卦
    第一卦「乾」乾第一在「六十四卦」中,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乾」 代表天,「坤」代表地。正所謂:「有天地, 然後萬物生焉。」天與地是創造萬物的根源,故列為「六十四卦」的第一、 第二 卦。「乾」 指的是天光舒展的形態,也含有發音近似的「健」的意思。在構成宇宙的陰陽二元中,陽具備創造的、靈動的「健」的特質。天純粹由陽氣構成。上下卦都用「乾」,象徵純粹的陽、最高的「健」,以強調天的表象不變。那麼,這-卦為什麼命名為「乾」而不命名為「天」呢?
  • 陰陽八卦背後蘊藏的文化和奧秘
    它用「—」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反覆組合,形成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種形式的卦象,稱之為八卦。這八種卦象代表著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古老的八卦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古代的先人們以此推演天地自然之道,探索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奧秘,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懸而未解的謎題。
  • 淺學周易:八卦的含義及指代可以幫助人們更直觀的認識宇宙萬物
    也就是說八卦是古人觀察認識宇宙萬物、生活環境及自身而總結出來概括性的認識。「上古結繩而治。」結繩需要八卦的支持配合,其實結繩是八卦的載體。載體是硬體,那麼就需要與認識的事物的概念及其關係(軟體)逐步對應,形成記事系統。古人認識宇宙萬物,就是受當時文化意識限制,需要記錄自己的認識,就需要發明符號文字進行標識,而後逐步豐富構建人類的知識體系。
  • 地球繞著太陽轉,宇宙中一切為何都在旋轉?第一推動力來自哪裡?
    ——布萊希特微觀宇宙原子,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若按比例將原子大到地球的體積,原子核的大小約等於十多平方的屋子的大小。原子核約佔據了原子99.96%以上的質量。太陽系的世界裡,地球等行星都繞著太陽公轉。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系質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陽。銀河系世界裡,太陽系繞著銀河旋轉。
  • 求是小學落戶坤和·和家園
    作為黃龍商圈百萬平方米大盤,和家園擁有非常獨特的地理位置,它傳承著西湖上遊,兩西(西湖,西溪)之間的優雅文化氣質,從宋高宗的一句西溪且留下,到18家杭州人的發祥地,再到賀龍百將團,可以說,和家園所在的這塊土地,因為濃鬱的歷史文化積澱而備受杭州「知本階層」的青睞,而開發商坤和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建國際、中國美院、西泠印社等文化機構對其二三十年代中西合璧的「金石建築」的打造,更讓和家園的房子充滿了高雅的文化氣息
  • 若在外太空航行,是否只需要第一推動力,就可以無限航行?
    若在外太空航行,是否只需要第一推動力,就可以無限航行?我們都知道宇宙和地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系統在地球上受到引力空氣阻力,甚至是多重事物的影響,我們在地球的一舉一動始終會受到一個穩定的力。不過宇宙的環境卻是非常的完美,理論上來說,宇宙的環境沒有任何空氣的阻力和重力的影響,我們可以在這種狀態下自由的飄蕩,只需要輕輕的一陣風,我們就能夠飛到天涯海角。為此有人提出了這個疑問,假如我們在外太空旅行,若是給宇宙飛船一個第一推動力,是否我們就能無限的航行下去?
  • 《山海經》探(23):伏羲先天八卦是宇宙密碼植入華夏文明的原點
    「12」(12月是宇宙中地球世界的獨立特徵)。即使到現代人類還糾結和拘泥在「10個太陽」和「12個月亮」上無法開解),所以還需要由神明的化身來進一步開解和植入,完成這個宇宙智慧移植的任務。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確定天地方位,對大自然的總體描述。[釋讀]先天八卦乾坤定南北,坎離定東西,是天南地北為序,上為天為乾,下為地為坤,左為東為離,右為西為坎。故先天八卦數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它的中間數為0,以代表五或十。0象徵著宇宙的元氣。它的序數對宮相加之和為九數。
  • 中華大玄空!
    將這種宇宙的起源和萬物內部結構的認識,表達得更為形象直觀,不僅物物一太極,內部結構都是一陰一陽,而且陽中含有一點真陰,陰中含有一點真陽,陰陽處在對立統一、消長、轉化、平衡狀態。故「楊公養老看雌雄」。「一陰一陽之謂道」,「山與水陰陽兩片」,「正零神陰陽兩片」,是太極衍生兩儀的原理。
  • 中華文化 潤澤心田
    潤澤園潤澤大學堂從四合院到潤澤園,中華文化的潤澤之道是什麼?致良知四合院立平老師分享了兩大主題:第一,從四合院到潤澤園喬遷之喜的開園儀式;第二,從雁棲湖論壇到潤澤學習會的莊嚴發布。在今天這個美好的日子,與大家分享兩大主題:第一、從四合院到潤澤園喬遷之喜的開園儀式;第二、從雁棲湖論壇到潤澤學習會的莊嚴發布。兩個主題表達了所有志願者、學習者的心聲,也表達了所有同仁最真切的情懷。
  • 六十甲子——宇宙神經系統
    ●十天幹作用順序據《說卦傳》記載,十天幹運行順序是「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這是指鏡像宇宙羅氏空間中炁能量的運行順序。「帝」指天帝(上帝粒子)操控的宇宙神經系統,這個命題不太完整,需要修正。
  • 如果時空是量子化的,宇宙本身或許根本就不需要第一推動力!
    時空的起點或許並不需要獲取能量……我們一直認為空間是恆定不變的,物質和能量存在於空間這個大舞臺似的背景中運動變化。但愛因斯坦的理論指出空間實際上與能量和質量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並且隨著時間推移空間也在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