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空是量子化的,宇宙本身或許根本就不需要第一推動力!

2020-12-05 隕星

時空的起點或許並不需要獲取能量……

我們一直認為空間是恆定不變的,物質和能量存在於空間這個大舞臺似的背景中運動變化。但愛因斯坦的理論指出空間實際上與能量和質量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並且隨著時間推移空間也在發生變化。而質量物體本身及相互運動也將造成時空結構的改變。

將量子力學應用到在可能範圍內最小尺度的空間中時,時空也將失去穩定性,形成時空的泡沫。而微小的時空泡沫是可以自發形成的。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並不存在所謂的「真空」。即便是最完美的真空之中實際上也充斥著粒子與反粒子,它們不斷誕生,然後幾乎在同時不斷湮滅。

如果時空是量子化的,它們就會發生漲落。正如可以出現虛粒子一樣,也可以出現虛時空。於是,並非僅僅只有粒子和反粒子能夠從「虛空」之中誕生並消亡,時空的「氣泡」也同樣可以。

並且,如果這些時空泡沫的形成是可能的,那麼它們就一定會形成,即使虛空是不穩定的,微觀的不穩定或許正是一些可能出現的存在機會。如果某件事並非是被禁止的,那麼它真的發生的概率就不為零。從「什麼都沒有」到「有什麼」這似乎是不可避免。

這樣的時空,宇宙本身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去獲取額外能量作為第一推動力來創生。

這個理論本身就是一句話:「感謝一無所有」。

相關焦點

  • 陰陽——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萬般無奈之下,牛頓只好把這第一推動力歸結為萬能的上帝,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了。牛頓心目中的上帝推動萬物運行這就是著名的宇宙第一推動力的問題。第一推動力的問題與靈魂三問一樣,都關係到宇宙的起源,是各個宗教都在致力於解答的根本問題。對於這第一推動力問題,易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前面的文章我們介紹了陰陽的基本概念,本文我們來重點了解陰陽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陰陽消長、陰陽互變如何推動了萬物的變化和運動。
  • 時空膨脹的量子化
    哈勃常數大意味著宇宙向四面八方擴展的速度更快;哈勃常數小意味著宇宙向各個方向膨脹的速度更慢,我們可以將哈勃常數理解為宇宙膨脹率。時空膨脹率大意味著暗能量更強;時空膨脹率小意味著暗能量更弱。從時空的微觀結構、或時空的量子屬性來尋找宇宙大膨脹、或宇宙大爆炸的證據,這相當於提出時空膨脹、或時空收縮的量子化問題。
  • 解決引力的本質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要把引力場量子化
    ,但是它們都是從表觀經典的角度來解釋引力的,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它不知道,空時的本質是什麼也不知道,而不知道引力的本質,不知道時空的本質,對發展關於引力和空時這樣的理論是存在根本問題的,造成了空時概念的不確定。
  • 空間和時間是量子化的嗎?
    但即使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宇宙中所有的基本實體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量子,這也不意味著所有事物都是離散的和量子化的。只要我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量子層面上的引力,那麼時空在基本層面上仍然是連續的。這就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情況。根據量子力學,如果達到足夠小的尺度,那麼所有包含能量的東西,無論它是有質量的(像電子)還是無質量的(像光子),都可以分解成單獨的量子。
  • 若在外太空航行,是否只需要第一推動力,就可以無限航行?
    若在外太空航行,是否只需要第一推動力,就可以無限航行?我們都知道宇宙和地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系統在地球上受到引力空氣阻力,甚至是多重事物的影響,我們在地球的一舉一動始終會受到一個穩定的力。不過宇宙的環境卻是非常的完美,理論上來說,宇宙的環境沒有任何空氣的阻力和重力的影響,我們可以在這種狀態下自由的飄蕩,只需要輕輕的一陣風,我們就能夠飛到天涯海角。為此有人提出了這個疑問,假如我們在外太空旅行,若是給宇宙飛船一個第一推動力,是否我們就能無限的航行下去?
  • 引力不能納入標準模型理論的本質原因在於時空不能量子化!
    不自洽來自於將引力的源泉視為時空曲率導致。 問題就轉變為「時空」量子化,而且廣義相對論中的時空不同於經典力學時空,她是「變」的時空。所以解決了愛因斯坦的時空曲率假設,對於引力量子化無疑是一個好的消息。我希望有人能夠看到我的思考,用數學去證明她。
  • 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什麼是「形上學」?
    我之前經常看到什麼「上帝是宇宙的第一推動力」,《聖經》上也說「起初神創造天地」,「神」是推動宇宙運轉的力量。但對什麼是「第一推動力」一直在恍惚之中。今天路上聽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才知道原來是的他提出來的。
  • 空間和時間是量子化的?也行並非如此
    圖片:ReunMedia / Storyblocks儘管有很好的證據表明宇宙中所有基本實體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量子,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離散的和量子化的。只要我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量子層面上的引力,空間和時間在基本層面上可能仍然是連續的,就無法證明一切都是離散和量子化的,這就是人類迄今為止所知道的。
  • 宇宙中最小的可能距離是多少?空間本身是否連續?
    如果你開始思考空間(或時空)本身固有的量子漲落,你就會想起能量-時間的不確定性關係。距離尺度越小,對應的時間尺度越小,意味著能量不確定性越大。在普朗克距離尺度上,這意味著黑洞和量子尺度蟲洞的出現,而我們無法對此進行研究。如果你進行高能量的碰撞,你只會創造更大的質量(和更大的尺寸)黑洞,然後通過霍金輻射蒸發掉。
  • 從佛學來看牛頓的「上帝第一推動力」
    因為按照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人們就會問:那世界最開始是怎麼動起來的?因此,牛頓晚年研究神學和基督教,認為是上帝給了世界「第一推動」。他是這樣說的: 「一切物體開始運動必有第一推動力,那就是造物主。這個美麗無比的太陽、行星和彗星的體系只能借一個萬能的、靈智的、具有權威的存在體——上帝的計劃而存在。」這就是「第一推動」的由來。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在我們宇宙經過的周圍,由於是星系的引力拽動,宇宙中臨近於星系的單子會形成相互碰撞並結合成場粒子,場粒子有三種,一種是重場,由一個大O單子和三個小O單子構成,形成有四個引力粒子融合下的引力點。
  • 最新理論稱時空本身或為「液態超流體」
    最新理論稱時空本身或為「液態超流體」 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 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  「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並非第一次出現。這一理論被稱為「超流體真空論」(SVT),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問世。
  • 一種不假設存在時空的物理理論:時間本身凝聚成現實
    文章題為:「我們可以設計一種不假設存在時空的理論嗎?」副標題:在某些形式的量子引力中,時間本身凝聚成現實。這篇文章今天被列為谷歌科技新聞的頭條。文章指出,在過去的十年中,物理學領域得到發展,它推測了神秘的代數實體——稱為自旋網絡(Spin Networks)的存在。該網絡被建議為空間和時間的組成部分,被壓縮以產生我們所知的宇宙。
  • 不站在人類視角看宇宙,或許能發現宇宙的神秘
    二、為什麼我們總會認為時間有始有終,會不懈地追問,人類的第一個人最開始是出生在哪一天,他或她又是怎麼出來的?人類的第一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是女人是誰讓她 受孕了?這些奇怪而無法回答的問題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 小樓說宇宙(2)以量子的視角看宇宙
    觀察影響意識宇宙誕生後,時空雜亂無章的褶皺裂痕在整個宇宙中的分布並不平衡。糾纏的自旋褶皺團被我們人類的意識定義為物質,稀薄的時空褶皺波動被定義為能量。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褶皺會形成物質和能量的定義,實際上這一切牽扯到人類意識形成的哲學問題。我這裡不談人類意識是如何產生的。
  • 科學家發現了「時空扭曲」的現象,「時空旅行」或許不再是空談
    對於人類來說,宇宙真的很大,因此想要從我們的角度探索出一些在宇宙中都很少會發生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時空旅行和穿越空間,都需要解決一個難題,那就是光速,光速是宇宙中的第一速度,雖然這個速度對於我們來說很快,但是對於整片宇宙來說光速有顯得緩慢了,因此人類想要真正意義上的探索宇宙,首先就需要突破光速。
  • 引力是宇宙中最奇怪的產物之一,破解引力之謎將打破對時空的認知
    但在黑洞中心附近或宇宙形成初期,愛因斯坦的方程式就失效了。物理學家需要更真實的引力圖像來精確地描述這些極端情況。這個更真實的理論必須做出與愛因斯坦的方程式在其他地方做出的相同的預測。如果我們能揭開物理學的這個新層面,我們或許就能對時空本身有一個新的認識。
  • 「宇宙第一推動力」在中華文化中的表達方式:乾36-坤24=12
    不一則不合,合然後成體,不兩則不變,變然後有用。從體的角度來說,乾36陽之中其實是包含12陰的,坤36陰之中其實是包含12陽的。從用的角度來說,如果坤36陰的屬性全部表露出來,那就無法表徵地是天之一部分的事實,因此,坤36陰裡面的12陽必須去掉,使得地缺少12陽,從而地必須向天借用12陽以全自己36陰的屬性。
  • 計量量子化時代到來,我們如何應對?
    「到底是各國保存的質量基準有問題,還是大K本身出現了問題,都不能確定。如果作為基準的大K本身出了問題,對自然界的衡量是不準確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強調。正如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約阿希姆·烏爾裡希的比喻:大K「掉在地上碎了」,宇宙萬物的質量都會受到影響。  鑑於實物本身的不穩定性,科學界一直希望建立一個不依賴於物理實物的測量體系。
  • 時空到底是平滑的,還是塊狀的?
    換句話說,時空是平滑的,還是塊狀的?這個問題觸及了物理學最基本理論的核心,將空間和時間與我們的物質存在聯繫在一起。 然而,通過實驗檢測空間和時間的本質是不可能的,因為探測宇宙中如此微小的尺度需要極端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