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是古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數學家。他博學多才,對數學、物理、天文學和工程等廣泛領域都有貢獻。阿基米德也是一位傑出的發明家和武器設計師。
他的許多成就包括
1.他創造了力學和流體靜力學(包括槓桿定律、地心引力和所謂的阿基米德原理等概念,阿基米德原理適用於流體中的物體)。
圖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流體的物體所受的向上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流體的重量。2.他給出了計算球體和其他幾何物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公式。
圖2:阿基米德的書《論球體和圓柱體》中的一頁,在那裡他展示了如何計算一個球體的表面積,以及一個球體的體積是包含它的圓柱體體積的2/3。3.他是將物理學應用於解決數學問題的先驅者。下面的文章包含了這樣一個應用的例子。
4.他從積分演算中預見到了將在2000年後得到充分發展的技術
用數學家史蒂文·斯特羅加茨(的話來說,「阿基米德的才華超越的他的那個時代」。
圖3:18世紀中期的阿基米德的一幅畫。他發明了幾臺戰爭機器。他甚至利用鏡子的特性來燃燒錫拉丘茲的船隻。
圖4:阿基米德利用鏡子來焚燒羅馬船隻。在本文中,我將解釋他是如何計算拋物線段內的面積的。阿基米德的證明載於他在公元前3世紀所寫的論文《拋物線的正交》(在現代微積分由巴羅、笛卡爾、費馬、帕斯卡、沃利斯、卡瓦列裡、格雷戈裡、牛頓和萊布尼茲等幾位偉大的數學家發展出之前2000年)。
圖5:託馬斯·德喬治的《阿基米德之死》根據神話,在士兵用劍殺死他之前,他告訴羅馬士兵「不要打擾我計算」。阿基米德和微積分
在圖6和圖7中,阿基米德用來計算弦AB圍成的面積的結構被展示出來。他構建三個三角形,即ΔABC、ΔADC和ΔCEB:
他首先找到了點C,其中切線平行於邊界弦AB。同樣地,D的切線平行於AC。E點和BC的選擇遵循同樣的規則。然後他對尚未包含內接三角形的區域採取相同的步驟。然後他無限地重複這個過程(這被稱為窮竭法)。
圖6:阿基米德想要計算拋物線和線段AB區域的面積。阿基米德的證明,拋物線和線段AB包含區域的面積等於4/3ΔABC:
等式1:阿基米德在他的論文拋物線求積中證明的等式。未來證明這一點,我們需要證明:
等式2。然後把上面提到的窮竭法應用到下面的三角形ΔACD和ΔBCE等。
證明等式2
在本節中,我將展示如何證明等式2。我將證明,拋物線段的面積等於4/3ΔABC三角形的面積。
表示拋物線的方程可以寫成:
方程3:表示拋物線的方程。
圖7:的拋物線段定義了三個點A、B和C。然後我們定義三個點A、B、C,使其結構如圖7所示:
方程4:A、B、C三個點的定義,如圖7所示從圖7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關係:
方程5:y點x我們發現通過C的垂直線是和弦AB的平分線。根據方程5,穿過C的垂直線是和弦AB的等分線。他們相交的點用P表示,這可以證明:
方程6:如果證明了這個等式,則滿足等式2成立。我們證明等式2。從圖7中我們可以看到,E的垂線在G點平分線段BC和在h點平分線段BP,如果我們現在證明:
我們將得到:
方程7:這些等式是上述等式的結果。因為:
我們直接得到式6。然後: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將解析幾何應用於圖7。當然,阿基米德的證明只基於幾何學,因為分析幾何學是在17世紀才發展起來的(由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勒內·笛卡爾提出)。
經過一些簡單的代數運算,我們得到:
方程8:用圖3中的結構證明FE=(1/4)QB。最後一步:應用窮竭法
現在使用窮竭法和再應用與和弦ABC到更小的三角形使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得到了一個幾何級數,其總和就是我們所期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