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生長素渠化過程中生長素細胞間定向運輸的調控機制

2020-11-01 BioArt植物

責編 | 逸雲

植物通過調整自身結構和生理狀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生長環境。自組織 (self-organizing) 是這種適應性發育的主要特徵,如複雜葉片脈絡的形成,傷口周圍複雜維管結構的再生。生長素轉運是由生長素轉運蛋白PIN介導的。生長素「渠化假說」認為極性定位的PIN轉運蛋白通過轉運生長素形成的生長素轉運通道,確定了維管系統形成的位置。不同植物物種中均發現表達PIN蛋白的生長素通道出現在維管形成之前,連接新形成的器官或側枝,或者發生在葉脈形成、胚胎發生、創傷後維管再生過程。這些結果說明生長素是維管形成的必要信號。但是,生長素信號和PIN蛋白介導的運輸之間的反饋調節機制仍然未知。


2020年10月30日,來自奧地利科技學院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T) Jiří Friml團隊在Science在線發表了題為Receptor kinase module targets PIN-dependent auxin transport during canalization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生長素調控自身在細胞間定向運輸的機制,並鑑定了生長素渠化機制的分子組成。



該研究發現,生長素調節受體CAMEL (Canalization-related Auxin-regulated Malectin-type RLK) 與CANAR (Canalization-related Receptor-like kinase) 共同與生長素轉運蛋白PIN相互作用,並磷酸化PIN。CAMEL和CANAR突變影響了PIN1亞細胞運輸和生長素介導的PIN 極化,從而表現出葉脈和維管損傷後再生缺陷。在生長素渠化過程中,CAMEL-CANAR受體複合體參與協調單個細胞的極化,從而反饋調節生長素運輸。因此,受生長素調節的受體CAMEL 能夠反過來調節PIN 的磷酸化,從而調節生長素轉運蛋白PIN的亞細胞定位。生長素通過這一信號通路確定了其運輸途徑,從而調控植物發育。


CAMEL-targeted phosphosites in the PIN1 cytoplasmic loop are important for PIN polarity and venation


綜上所述,該研究揭示了生長素如何控制自身在細胞間定向運輸的機制,並確定了生長素渠化機制的分子組成。該研究鑑定了生長素信號下遊的CAMEL-CANAR 複合物及其對PIN依賴的生長素運輸的直接調控,為植物適應發育過程中整合生長素信號與細胞極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原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6/550

相關焦點

  • EMBO J | 生長素極性運輸調控新機制
    責編 | 逸雲生長素沿濃度梯度的極性運輸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必不可少,該過程受到包括PIN(PIN‐FORMEDFlavonol-mediated stabilization of PIN efflux complexes regulates polar auxin transport的研究論文,揭示了PIN核心複合體的組分特徵以及PIN1二聚體穩定性在生長素外排過程中的重要性
  • Cell Reports | 福建農林大學林德書課題組發現生長素調控錐形細胞形態的機制
    錐形細胞最早在金魚草中被報導,轉錄因子MIXTA的功能缺失突變體會導致細胞失去了錐形凸起,而變為扁平形態。mixta突變體顯著降低了對蜜蜂的吸引,並導致結實率顯著降低【2】。然而,這種形態特殊的錐形細胞是如何形態建成的還不清楚。
  • 生長素作用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該研究發現蛋白酶體活性調節蛋白 PTRE1 介導了生長素對蛋白酶體活性的調控及生長素信號途徑重要因子 Aux / IAA 蛋白的降解,進而精細調控生長素信號和作用。生長素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
  • Nature | 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網絡
    責編 | 奕梵生長素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關鍵激素擬南芥中共有23種ARF,其中ARF5、ARF6、ARF7、ARF8和ARF19屬於A型ARFs,這些保守的A型ARFs是生長素響應基因的轉錄激活因子,因而在植物的生長素信號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
  • 科學家發現糖信號通過影響生長素合成參與種子灌漿過程的分子機制
    種子胚胎的這種分化過程受到糖和激素的調控。研究表明,種皮中的蔗糖酶可以通過控制進入種子早期胚胎的蔗糖水平影響該發育進程【1】。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糖代謝反應和種子發育進程還受到生長素生物合成的影響【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種子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謝和生長素之間是否可以協同調控該過程。
  • 小肽整合生長素途徑參與不同溫度下擬南芥花發育過程
    以模式植物擬南芥為例,在繁殖過程中,擬南芥在不斷生長的不定花序上不斷開花。花原基的形成和生長依賴於生長素,並且在不同環境下都可以維持健康狀態。然而CLV2/CRN在不同條件下對植物花發育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Zachary L.
  • 南農/華農合作團隊揭示生長素穩態調控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機理
    如何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已成為農業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培育氮肥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種是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汙染、大幅增加生態效益的有效途徑。該研究利用華粳秈74 為背景的水稻單片段代換系材料,結合重疊群作圖和圖位克隆技術從秈稻中分離到氮高效利用基因DNR1(Dull Nitrogen Response 1),該基因編碼吡哆醛磷酸依賴型的氨基轉移酶,負調控生長素的合成。已有報導證實生長素能夠調控植物的氮肥利用效率,但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清晰。
  • 生長素響應因子選擇性結合AuxRE元件,調控生長素信號
    PNAS | 生長素響應因子選擇性結合AuxRE元件,調控生長素信號責編 | 逸雲生長素是一類重要的植物內源激素,生長素信號通路的轉錄調控依賴於生長素響應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ARF能夠與生長素響應基因的順式作用元件
  • Science一周論文導讀|2020年10月30日
    生物學 Biology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complex I 哺乳動物呼吸系統複合物I的偶聯機制
  • 研究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
    揭示了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RDV)的分子機制。水稻矮縮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由葉蟬傳播的能夠引起大面積水稻感病並嚴重減產的一種病毒。感染RDV的水稻植株顯著矮縮,分孽增多,不抽穗或半抽穗。
  • JXB︱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者揭示GA和生長素的相互作用調控木質部擴張的分子機制
    木材的形成有兩個不同的階段,該研究揭示了木質部擴張階段受生長素和赤黴素信號組分相互作用的調控。次生生長過程中,維管形成層不斷產生木質部和韌皮部,使植物器官的增厚。由在擬南芥下胚軸和根中,可以根據細胞形態和產生速率可以區分出次生生長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木質部和韌皮部產量相等;第二階段,木質部擴張階段,該階段木質部形成增強,木質部纖維分化。
  • 植物所在細胞極性生長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相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由於存在著剛性的細胞壁,細胞的定向生長對於植物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形態建成至關重要。   花粉管生長是高等植物雙受精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而且由於體外容易培養並能夠再現真實生長狀態下花粉管的各種特性,使得花粉管也成為一個研究細胞極性生長調控機制的理想單細胞實驗系統。
  • CCS Chemistry | 應用光熱效應驅動離子定向運輸,建立滲透能轉換新...
    科學家們利用離子選擇性膜等技術精確調控定向離子傳輸,提升滲透能的收集效率。其中,光控離子傳輸體系引起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並取得了很大進展。例如通過設計納流體裝置實現了光控離子定向傳輸並構建了微型滲透能轉換系統;利用二維材料的光致電子-空穴分離特性(GO,MoS2,WS2等),構建了一系列光控離子運輸系統等。
  • 中國科學院大學等揭示生長素在植物側生分生組織形成中的調控作用
    焦雨鈴課題組題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發表了為Multifaceted functions of auxin in vegetative axillary meristem initiation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生長素在植物側生分生組織形成中起到的多方面複雜調控作用
  • 植物胞質分裂中成膜體的動態調控及囊泡運輸機制
    研究植物胞質分裂過程中囊泡運輸的分子機制。對於了解植物的形態建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來源於高爾基體和反式高爾基體網絡的囊泡攜帶細胞壁物質、蛋白質和脂質運向新生細胞板位置,互相融合形成早期細胞板。隨後早期細胞板向兩端擴張並與母細胞壁融合,經過修飾後形成成熟細胞板。以微管骨架為主要成分的成膜體,作為細胞板囊泡運輸的軌道和細胞板組裝的「腳手架」參與了這一過程。
  • Science | 植物維管特異性轉錄因子調控根毛響應低磷環境的機制
    在缺磷土壤中,植物通過增加其 根系 根毛密度,提高對磷的吸收。植物根系中維管細胞的增殖受到轉錄因子TMO5 (MONOPTEROS 5) /LHW (LONESOME HIGHWAY) 形成的異源二聚體複合體的調控【1,2】。TMO5/LHW複合體通過調控它的直接下遊靶標LOG4 (LONELY GUY4) 和LOG3的表達以控制細胞增殖【3】 。
  • 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 研究發現Hippo通路成員MOB1調控茉莉酸及植物發育的機制
    Hippo信號通路在調控動物細胞分裂、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MOB1是該通路的核心成員,在酵母、動物和植物中高度保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程佑發研究組前期發現擬南芥MOB1A在生長素介導的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Cui et al., 2016, PLoS Genetics)。為了進一步揭示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作用,研究人員採用了遺傳學、生化、細胞生物學和組學等手段,發現MOB1A與MOB1B在體內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表達模式和蛋白亞細胞定位。
  • 揭示miR-133a的轉錄調控機制並闡明其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miR-133a表達的上調促進了線粒體生物發生和肌細胞分化,並進一步通過"定向染色質構象捕獲"技術找到了調控miR-133a表達的上遊調控因子KAP1,從而加深了對miR-133a轉錄調控機制及重要功能的了解。microRNA(miRNA)在多種生理及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每日摘要:非典型AUX/IAA蛋白IAA33負調控生長素信號轉導(The EMBO Journal)
    植物激素生長素通過TIR1依賴性的典型AUX/IAA蛋白降解來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而這些典型AUX/IAA蛋白通常情況下會抑制植物生長素反應轉錄因子ARF蛋白的活性。IAA33是一種缺乏TIR1結合域的非典型AUX/IAA蛋白,其在植物生長素信號轉導和發育中的作用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