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的亞洲人拉曼

2021-01-08 閒事吃瓜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位科學家也是一名印度人(上次講到印度科學家是玻色),同樣也是一名天才,十六歲就大學畢業了,十八歲發表論文在《自然》科學雜誌上,十九歲獲得碩士學位,他就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亞洲人——拉曼。

拉曼出生在印度一家教師家庭,父親是數學和物理教授,所以他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影響喜歡自然科學,父親還教給他音樂和樂器,小時候的他就表現的好學和成績優秀,他大學畢業時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物理獎學金的。由於當時印度還沒獨立,他獲得碩士學位後需要到英國進修博士學位的,由於他當時身體原因失去了去英國的機會,而是選擇了一份與自己專業不掛鈎的會計助理的工作,這份工作也是以第一名優異成績拿下的。

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工作之餘在當地的實驗室研究聲學並發表了不少論文,他的努力被加爾各答大學注意到,1917年邀請他擔任物理教授。在這裡他積極與其他學者交流,組建自己的核心研究團隊,使這裡逐漸成為印度的科研中心。十六年後他與其他的學者共同組建了印度科學院,在他五十九歲時創建了拉曼研究所, 在這所研究所裡湧現出了一批批著名的學者,這都歸功於拉曼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和對印度科學事業的貢獻,使當時印度的科學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晚年的他致力於研究金剛石的結構和花卉的光譜分析,在他八十二歲時逝世。

拉曼十六歲的時候他通過學習瑞利定律知道天為什麼是藍的,瑞利的理論中也提到海水的顏色是天空反射的藍,在訪學歐洲的船上面對蔚藍的大海,他始終關心海水為什麼是藍的,通過他的研究海水的藍比天空要藍,不是天空反射的顏色。在康普頓發現X射線散射後的康普頓效應後的第二年,海森堡就預言了可見光也可能有這樣的現象,拉曼受到啟示把之前對液體散射光研究的現象對應到康普頓效應上,經過幾年的實驗總結,發現了顏色具有改變或變弱的帶有偏正性的散射光現象,這就是著名的拉曼效應,也間接的為康普頓效應做了證實。

拉曼還重視印度的科普教育,你是不是也應該為科普教育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呢?評論關注收藏分享,為我國的科普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神奇的拉曼光譜
    拉曼Raman是一位印度物理學家,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應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亞洲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他16歲就完成大學學業,19歲以優異成績獲得碩士學位。1906年,他18歲時在英國著名科學雜誌《自然》發表了論文,是關於光的衍射效應的。
  • 77年前的今天,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泰戈爾病逝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老驥伏櫪)【1941年8月7日】77年前的今天,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泰戈爾病逝「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流星
  • 從海水顏色到拉曼效應
    「拉曼效應」又稱拉曼散射,是在強光照射時產生的一類散射現象。拉曼效應是研究海水顏色發現的,也因此一舉使拉曼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人,也是X射線的發現者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的人,就是名噪一時的X射線的發現者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1895年,倫琴正在德國沃慈堡大學的實驗裡研究一種名為克魯克斯管的放電過程。自此,各地科學家都在緊張地研究X射線,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其天然放射性,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第一個基本粒子一電子。X射線引來了眾多的發現,漸漸地打開了近代物理學的大門。為表彰倫琴,1901年11月12日,瑞典皇家學院在斯德哥爾摩授予倫琴諾貝爾獎金一枚獎章和一張獲獎證書。
  •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告訴我們科學家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拉曼不斷追求、勇於探索的精神。3、學會「惰、忌、諱、液」4個會認字和「惰、稚、疚、液」4個會寫字,掌握「惰性氣體、愧疚、液體、閉目塞聽、陽光融融、暖風徐徐、源源不斷」等詞語。教學重點:了解印度科學家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
  • 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研究鐳的過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又9個月才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g鐳。作為傑出科學家,居裡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
  •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的泰戈爾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 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生理學家
    巴甫洛夫博學多才,終生研究自然科學,特別是對生理學的研究,結束了在他之前整個人類從未對生理過程進行系統實驗研究的歷史,開闢了實驗研究生理過程的新紀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生理學家。1935年8月,86歲高齡的巴甫洛夫主持了第十五屆國際大會,並榮獲「全世界生理學元老」稱號。 巴甫洛夫在生理學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集中於三大領域,即血液循環生理學、消化生理學和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
  • 有九位印度人獲得了諾貝爾獎,為何全是婆羅門?
    印度及印度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絕大部分是婆羅門後裔。((泰戈爾訪問中國))(泰戈爾訪問中國)泰戈爾1913年成為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30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亞洲人。錢德拉塞卡拉·拉曼,婆羅門後裔)哈爾·葛賓·科拉納1968年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婆羅門後裔。特蕾莎修士,印度籍阿爾巴尼亞裔傳教士。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自稱世界公民!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而他卻自稱世界公民,他就是高行健!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
  • 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得主:亞洲作家僅5位 這兩人拒領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8日訊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將於今天晚上(10月8日)揭曉。 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截至到2019年,共有116人獲得該獎,包括101位男性作家和15位女性作家。其中112次由一人獲得,4次由二人分享;期間有7年因故停發;有8年延遲一年頒發。
  • 盤點歷史上那些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第一個最厲害
    可以說諾貝爾獎在全世界的認同度非常高,很多領域的人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最高成就。當然,想要獲得這個獎項還是非常難的,畢竟競爭激烈,要求太高。有很多國家都沒有一個人獲得過。但有些人卻很厲害,不僅獲得了諾貝爾獎,還獲得過幾次。我們今天看一下那些多次獲得諾貝兒獎的人。第一個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是一個女性,這個女性非常偉大,全世界都知道她,她就是居裡夫人。
  •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2020招生計劃公布 煙臺招生30人
    1、亞洲大學排名第99位與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排名相當2、眾多學科國際領先會計學、精算學、工程、化學和建築管理等皆獲得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 (ACCA)、澳洲註冊公共會計師 (CPA Australia)、美國精算師學會 (SOA)等全球眾多相關專業團體的學術資格認證3、報考公務員、教師、事業單位優勢
  •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我國有哪些人獲得諾貝爾
    諾貝爾獎可以手是獎項中最高的,每年有很多學者成為諾貝爾獎的候選人,在中國也有學者獲得過諾貝爾獎,那麼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哪些人物呢?一起來看看。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1、楊振寧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賽珍珠: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打破妖魔化中國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賽珍珠: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打破妖魔化中國1913年,英國推理作家薩克斯.羅默寫了一本《傅滿洲博士之謎》。書中塑造了一個長相猥瑣,行事殘暴的中國人傅滿洲。從此,在西方人眼中,「史上最邪惡的中國人」傅滿洲就是中國人的經典形象。
  • 挑戰化學成像極限:中國科大實現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
    控制的針尖增強拉曼散射測量原理示意圖。當一束雷射聚焦到金屬針尖與襯底之間的納腔時,就會產生很強的高度局域化的等離激元電磁場,後者會顯著增強針尖下單個分子的拉曼散射信號。右上圖為分子拉曼光譜,右下圖為拉曼成像圖和強度分布曲線。
  • 高錕獲得諾貝爾獎 曾與鄧小平入選亞洲風雲人物
    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華人科學家高錕以及兩名美國科學家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獎勵他們在光纖和半導體領域上的開創性研究。
  • 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他帶領的小組是第一個在銀河系中心追蹤恆星運動的星團(見人馬座A *),並表明它們正在繞著非常大的物體運行,可能是黑洞。除此之外,Genzel還活躍於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中。關於諾貝爾獎說起諾貝爾獎,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它是科學界的最高獎,獲得它,就等於獲得了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
  • 十年拉曼,十年夏傑——記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
    而其中一個人更是摘下眼鏡,忍不住拭了拭溼潤的眼眶,他就是「拉曼」課題總體研究技術首席,現任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質錄井分公司物資裝備科科長、高級工程師——夏傑,一個長期從事綜合錄井生產及技術研究,親手培育「拉曼」走向輝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