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水顏色到拉曼效應

2021-03-01 柯橋天氣

  「拉曼效應」又稱拉曼散射,是在強光照射時產生的一類散射現象。拉曼效應是研究海水顏色發現的,也因此一舉使拉曼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

  1921年,印度科學家拉曼在英國皇家學會作了聲學與光學的研究報告後,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國。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對印度母子的對話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媽媽,這個大海叫什麼名字?」

  「地中海!」

  「為什麼叫地中海?」

  「因為它夾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

  「那它為什麼是藍色?」

  年輕的母親一時語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饒有興味傾聽他們談話的拉曼。拉曼告訴男孩:「海水所以呈藍色,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可這一解釋。它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勳爵。他以發現惰性氣體而聞名於世,曾用太陽光被大氣分子散射的理論解釋過天空的顏色。並由此推斷,海水的藍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顏色所致。

  在告別了那一對母子之後,拉曼總對自己的解釋心存疑惑。回到加爾各答,他立即著手研究海水為什麼是藍的這一問題。他從光線散射與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運用愛因斯坦等人的漲落理論,獲得了光線穿過淨水、冰塊及其它材料時散射現象的充分數據,得出水分子對光線的散射而使海水顯出藍色的結論,與大氣分子散射太陽光而使天空呈現藍色的機理完全相同。進而又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分別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應,人們把這一現象用拉曼的名字而命名為「拉曼效應」,這為20世紀初科學界最終接受光的粒子性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由於這一重大研究成果1930年拉曼成為印度也是亞洲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歡迎關注我們

微博微信在這裡

相關焦點

  • 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到底是反射天空顏色還是光散射效應?
    他曾用太陽光被大氣分子散射的理論解年釋過天空的顏色。共並由此推斷,海水的藍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顏色所致。瑞利助爵在科學界地位很高,再加上這個解拜看起來合情合理,於是學術界都認可了這個說法。因為光的原因,地球上的光是地球能量的來源,它是太陽內部聚變產生的能量通過光傳輸到地球上的,這是一種能量,也是地球萬物的源泉。光是看不見顏色的,但它是有顏色的。彩虹就是折射太陽光的顏色被我們看見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就是光的顏色,三稜鏡研究光的顏色存在。所以太陽光裡面有藍色。
  •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告訴我們科學家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拉曼不斷追求、勇於探索的精神。3、學會「惰、忌、諱、液」4個會認字和「惰、稚、疚、液」4個會寫字,掌握「惰性氣體、愧疚、液體、閉目塞聽、陽光融融、暖風徐徐、源源不斷」等詞語。教學重點:了解印度科學家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
  • T325 拉曼效應、拉曼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放大器
    計劃是寫拉曼放大器,這得先寫受激拉曼散射,又牽扯到拉曼效應。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的亞洲人拉曼
    拉曼出生在印度一家教師家庭,父親是數學和物理教授,所以他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影響喜歡自然科學,父親還教給他音樂和樂器,小時候的他就表現的好學和成績優秀,他大學畢業時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物理獎學金的。由於當時印度還沒獨立,他獲得碩士學位後需要到英國進修博士學位的,由於他當時身體原因失去了去英國的機會,而是選擇了一份與自己專業不掛鈎的會計助理的工作,這份工作也是以第一名優異成績拿下的。
  • 海水為啥是藍色的?一個印度人發現……
    多年的科學研究中,拉曼對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注一)關於光的散射(注二)的理論產生了懷疑。瑞利通過實驗得出一個結論,即太陽光遇到大氣分子後,紅色光大部分被吸收,藍色光大部分被散射,所以天空一般呈藍色;他進一步推斷說,之所以海水沒有顏色,看起來是藍色,是因為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 什麼是光的散射效應,《海水為什麼是藍的》學習案告訴你光的變化
    ⑵拉曼是怎樣發現「光散射效應」的?① 男孩兒的源源不斷的「為什麼」引起了拉曼的思考,他對自己向孩了的解釋產生了懷疑(第10、11自然段)。       理解句子:「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稚童,那雙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的『為什麼』,使拉曼深感愧疚。
  • 南科大黃明遠、黃麗課題組發表二維磁性材料磁光拉曼效應研究成果
    二維磁性材料具有在極限尺度下製備磁電存儲器、自旋濾波器、自旋電晶體等自旋器件的應用前景,此外科學家還在二維磁性材料中發現了非互易二次諧波、具有旋光特性的螢光以及磁光拉曼效應等新穎的磁光現象近期,黃明遠課題組在二維磁性材料CrI3的中發現磁光拉曼效應,證明磁長程序對其光學聲子的拉曼散射有很大的影響。但磁光拉曼效應的微觀機制與物理本質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 海水真的是藍色嗎?顛覆你的認知
    海水淡化技術正在發展成為產業。有人預計,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解決水荒的最後途徑很可能是對海水的淡化。  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呢?20世紀30年代,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亞洲人——印度物理學家拉曼給出了答案。
  • 十年拉曼,十年夏傑——記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
    初識「拉曼」:打破國外高端錄井服務壟斷「拉曼效應是以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印度科學家拉曼名字命名的定律。」 說起「拉曼」時,夏傑習慣性地進行科普。「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中,拉曼光譜分析技術也較早的得到了應用,但在錄井行業一直是空白。我們做了第一個項目就是引進拉曼雷射氣體分析技術,研究其在石油錄井中的適應性。
  • 布魯克之拉曼光譜儀:從傅立葉變換型到色散型
    直至今日,布魯克的MultiRAM(獨立傅立葉拉曼譜儀)和RamII(與Vertex紅外譜儀聯用的拉曼模塊)仍保持著業內「最高解析度、最寬光譜範圍、最長檢測時長、最有效抑制螢光效應、最具硬體擴展性」的優勢。  2003年,布魯克推出了第一代色散型拉曼顯微鏡Senterra。多項專利使Senterra在多個分析應用領域顯現優勢。
  • 神奇的拉曼光譜
    拉曼Raman是一位印度物理學家,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應的發現,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亞洲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他16歲就完成大學學業,19歲以優異成績獲得碩士學位。1906年,他18歲時在英國著名科學雜誌《自然》發表了論文,是關於光的衍射效應的。
  • 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是因為倒映天空的顏色嗎,答案是否定的
    大海是藍色的是因為倒映天空的顏色,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並被廣為流傳,但真的是這樣嗎?題目中已經說了,並不是,為什麼呢?1921年,有一個叫拉曼的印度中年科學家在大海上做了一個實驗,他用尼科爾稜鏡觀察沿布儒斯特角從海面反射的光線,即可消去來自天空的藍光。這樣看到的光應該就是海水自身的顏色。結果證明,由此看到的是比天空還更深的藍色。他又用光柵分析海水的顏色,發現海水光譜的最大值比天空光譜的最大值更偏藍。可見,海水的顏色並非由天空顏色引起的,而是海水本身的一種性質。
  • 卓立漢光之拉曼光譜儀:從科研到商檢
    卓立漢光:公司從2000年開始起逐步投入人力、物力到各種光譜系統集成領域,於2003年開始提供集成化的拉曼光譜測量系統,這也標誌著公司正式步入拉曼光譜領域。  儀器信息網:貴公司當前拉曼光譜儀的主流產品和主流技術?有什麼樣的產品發展計劃?  卓立漢光:我公司目前具備了從科研級拉曼光譜儀到小型、可攜式拉曼光譜儀的設計、製造能力,產品已經形成了多品種的全覆蓋,並且可以根據實際應用進行定製化的開發。
  • 環境汙染物快速分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
    過去受限於拉曼光譜儀的發展,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本上只能作為一種實驗室技術。隨著雷射器技術、光纖技術以及CCD檢測技術的發展,拉曼光譜儀可以集成為一個小型、快速、簡便的檢測設備,進而使拉曼光譜儀應用於多環芳烴快速分析領域成為可能[4-11]。本論文採用拉曼光譜法檢測不同基底製備工藝對芴的增強效應,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物提供一定的理論與試驗基礎。
  • 拉曼光譜到底是什麼
    拉曼發明了「拉曼」1928年印度科學家拉曼實驗發現單色入射光透射到物質中的散射光包含與入射光頻率不同的光,即拉曼散射。拉曼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受散射光強度低的影響,拉曼光譜經歷30年的應用發展限制期。直到1960年後,雷射技術的興起,拉曼光譜儀以雷射作為光源,拉曼散射信號強度大大提高,拉曼光譜技術才得以迅速發展。每一種物質都有其特徵的拉曼光譜,利用拉曼光譜可以鑑別和分析樣品的化學成分和分子結構;通過分析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系列拉曼光譜,來分析物質相變過程,也可進行未知物質的無損鑑定。拉曼光譜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化學、物理、醫藥、生命科學等領域。
  • 拉曼光譜的技術分類?
    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技術  顯微拉曼光譜技術是將拉曼光譜分析技術與顯微分析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應用技術。其原理是使光源、樣品、探測器三點共軛聚焦,消除雜散光,信號增強104-105倍。原理:從點光源發光通過透鏡聚焦到被測物體上,若物體恰在焦點上,那麼發射光通過透鏡應當匯聚回到光源,這就是所謂的共聚焦。
  • 鈮酸鋰微諧振器中的拉曼雷射和孤子鎖模
    研究人員在X切LNOI晶片中,通過腔幾何控制充分抑制拉曼效應,實現鎖模。該研究中對拉曼效應的分析為LNOI平臺上開發基於晶片的光子器件提供了指導。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光學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 近年來,LNOI技術的發展為光電子鄰域帶來了新的機遇。由於其結構具有較高的光學約束,可以實現性能更好、功耗更低、佔用空間更小的器件。
  • 拉曼光譜測定實驗技術
    拉曼光譜研究對稱分子的非極性基團或分子骨架振動產生譜帶的情況。主要用來鑑別化學物質的種類、特殊的結構特徵或特徵基團,它與紅外吸收光譜互為補充。拉曼位移的大小、強度及拉曼峰形狀是鑑定化學鍵、官能團的重要依據。利用偏振特性,拉曼光譜還可以作為分子異構體判斷的依據。
  • 拉曼光譜法檢驗熱敏紙
    拉曼光譜法具有非接觸性、非破壞性、測試時間短、無需樣品製備且樣品用量少等特點,在法庭科學領域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 從拉曼技術到拉曼光譜儀 領先的技術如何帶動儀器的領先
    2017年,擔任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電場、磁場調製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研製」的李燦院士團隊經過了五年的努力,成功研製出新一代短波長(457nm)手性拉曼光譜儀,讓手性拉曼光譜儀的靈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單從技術水平而言,國內拉曼光譜領域技術研究團隊絲毫不弱於國外學者,在某些領域的研究甚至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在市場應用中,國產拉曼光譜儀卻遠不如進口拉曼質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