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
賽珍珠: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打破妖魔化中國
1913年,英國推理作家薩克斯.羅默寫了一本《傅滿洲博士之謎》。書中塑造了一個長相猥瑣,行事殘暴的中國人傅滿洲。從此,在西方人眼中,「史上最邪惡的中國人」傅滿洲就是中國人的經典形象。
中國人,也是普普通通的正常人!第一個發出這樣呼喊的,讓西方人扔掉有色眼鏡重新認識中國人的,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有力幫助了中國抗戰的著名作家——賽珍珠!
(傅滿洲)
1892年6月26日,賽珍珠出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她的父母是長期居住在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她母親在中國共生了二女一男,但都死於「熱病」,這才回到美國,生下了賽珍珠。
賽珍珠出生三個月後,就被父母帶到了中國,住在江蘇鎮江。父母給賽珍珠請了私塾,直接學習漢語和儒家經典,就如同中國孩子一樣。賽珍珠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英語是她的第二語言。
(童年賽珍珠的全家合影)
1910年(18歲),賽珍珠離開中國,到美國讀大學。大學畢業後,她又回到中國,居住在安徽宿州。1917年(25歲),她嫁給了一個熱衷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的美國人。夫妻倆常住宿州,為她以後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921年(29歲),夫妻倆來到南京,在金陵大學任教。1926年(34歲),賽珍珠到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藝術碩士學位。1930年(38歲),回到南京後,賽珍珠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東風:西風》,開始了她的寫作事業。
(賽珍珠的大學檔案資料)
1931年(39歲),賽珍珠以自己在中國生活經歷為素材,完成了鄉土題材的長篇小說《大地》。在這本書中,賽珍珠塑造了勤勞、善良、淳樸的中國農民形象,有力地改變了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極度落後、自私的負面形象。
《大地》一經發售,就好評如潮,很快就有了德文、法文等譯本。1932年,《大地》獲得美國普利茲小說獎。
(賽珍珠英文版《大地》)
此後,賽珍珠又寫作了《兒子們》與《分家》,與《大地》合稱為「大地三部曲」。「大地三部曲」描繪了中國農民的正面形象,勤勞善良,守本分的中國人形象,出現在世界人眼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政局混亂,中日大戰一觸即發。1934年(42歲),以免受戰爭牽連,賽珍珠離開中國,回到美國。
(賽珍珠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46歲),賽珍珠憑藉「大地三部曲」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她的獲獎,也讓無數美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在領獎臺上,她動情地說道:「中國人的生活,本來就是我的生活。」
1939年(47歲),賽珍珠出版《愛國者》,揭露出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淞滬會戰等等日軍侵略暴行。在賽珍珠的影響下,許多美國人紛紛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解囊相助。
(賽兆祥在廬山的故居)
1945年(53歲),二戰結束,由於賽珍珠在作品中同情中國共產黨,批評蔣介石的一些抗日行為,因而被懷疑是共產黨,上了中央情報局的黑名單。美國聯邦調查局紀錄她的檔案長達300頁。
然而,她同樣寫了一些作品,批評建國後的中共。新中國成立後,她的作品被長期打壓。她被攻擊是「美國反動文人」和「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急先鋒」。賽珍珠黯然神傷。
(美國中央情報局保存的賽珍珠檔案的一頁)
1972年(80歲),中美重新建交。賽珍珠興致勃勃,宣布要重回中國,然而請求卻被拒絕了。據說是因為江青當年同王瑩爭演《賽金花》的主角失敗,而賽珍珠曾對王瑩捧場的緣故。
1973年3月6日,賽珍珠於美國逝世,享年81歲。根據其遺囑,墓碑上只刻了三個漢字:「賽珍珠」。
她曾說過:「我一生到老,從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屬於中國。」這麼說來,她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賽珍珠墓碑)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722篇作品,營員「慕和」的第5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