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截止到今天,共有201個國家和地區存在確診病例,累計確診65.7萬人(除中國外)。
不少網友發現,面對疫情,歐美人的腦迴路和咱們中國人確實不一樣。表現有二。一、疫情初期,歐美人絲毫不拿新冠當回事,認為新冠就是一個「大號流感」,與中國強勢的防控措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美國家的人民該聚會該聚會,該看球賽看球賽,該上街遊行的上街遊行,並且拒絕戴口罩,讓國人大跌眼鏡。二、隨著疫情的蔓延,歐美人終於意識到,新冠確實不是大號流感,真的會死人,隨著確診人數的增多,歐美國家也開始抄中國作業,開始封城,歐美民眾開始搶購物資,而搶購的對象竟然是衛生紙。
我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why?
日本民眾排除買衛生紙
美國民眾搶購衛生紙
澳大利亞居民為搶購衛生紙,不惜拔刀相向
搶購大軍
相信不少網友和我一樣好奇,囤米麵糧油、吃的喝的都好理解,為什麼外國人如此熱衷於囤衛生紙呢?
這個問題,同樣也在國外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歐美人也在網上發出了靈魂拷問:為什麼大家要買衛生紙?
BBC:新冠病毒恐慌:為啥人們在囤廁紙?
對此,不少媒體和資深教授從社會心理學分析了該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認為囤衛生紙是基於人類應對危機時與生俱來的三個需求。
一、自主需求,就是人類對於不確定因素的掌控感。人類面對不確定的危機時,通過瘋狂採購物資,來重新找回對事物的掌控感。這個時候就會集中採購,衛生紙便宜,所以都會採購一點。
二、成就感。衛生紙不僅風險小,還具有文明屬性,購買衛生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給家人提供文明、舒適的物資基礎,容易讓人產生成就感。
三、關聯需求。通俗的說,就是互相模仿,看到別人買,自己也買。
除此之外,還有人分析是因為衛生紙便宜、存放時間長,買多了不會浪費。還有人分析說衛生紙佔地空間大,超市貨架上放不了多少,很容易給人造成搶購一空的錯覺,從而引導更多的人購買。還有人說歐美人用紙多,擦地板、廚房不用抹布,都是用紙。
上述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些原因都無法解釋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如此做呢?難道這些社會心理學對中國人不適用?為什麼有部分歐美人自己也搞不明白為什麼要採購衛生紙呢?
相對而言,我更願意相信我的幾個國外朋友的說法。因為聽信了「衛生紙原料都用來去生產口罩,衛生紙產能會下降」的謠言。也有傳言說:「衛生紙只在中國生產,而且生產作業將會停止」。雖然這些傳言隨後就證明是假的,但人們依舊照買不誤。
歐美人搶購衛生紙讓中國網友不解,其實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我相信大家都還記得:2003年非典時,大家都買了多少鹽。
這種現象和心理學無關,和信息公開有關。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歐美人自己也搞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去買衛生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