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雙孢菇標準化種植技術

2021-01-09 吉山花瑤

北方地區雙孢菇標準化種植技術

雙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是一種草腐真菌,也是常見的食用菌種之一,其肉質肥厚,菌肉白而結實,菌肉肥嫩,含有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種胺基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種微量元素,此外還含有大量維生素。雙孢菇含有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其中的色氨酸和賴氨酸在一般植物蛋白中是缺乏的。雙孢菇對植物蛋白有增補作用 [1]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由於它的營養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稱。雙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具有預防癌症、提神消化、降低血壓及防治壞血病等功效。雙孢菇栽培範圍遍及世界各地,目前在我國栽培數量最多,年產鮮菇約4億千克,年出口的蘑菇罐頭、蘑菇乾片、鹽漬蘑菇及速凍蘑菇等均居世界首位 [2] 。現將雙孢菇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 培養料配方

配方 1:稻草(幹)50%,牛糞(幹)44%,石膏1.5%,石灰 2%,菜籽餅 2.5%。配方 2:麥秸(幹)52%,雞糞(幹)30%,棉籽殼 15%,石膏 2%,石灰1%。以上兩種配方,根據當地原料情況任意選擇一種。

2 建堆發酵

將稻草或麥秸切成 15~25cm長的段,並加水溼潤,建堆時先鋪一層寬 2.1~2.5m、厚 20cm的草,長度不限,再鋪厚 5cm左右的一層糞,如上述一層草一層糞進行鋪設。從第 4 層開始,加入石膏,建成寬2.1~2.5m、高 1.5m、長度適宜的發酵堆。建好堆後,把散亂的草加到頂部。為使料堆通氣性好,在料堆的中部每隔 1m插入 1 個竹筒,或事先埋好豎立的木棍,建好料堆後拔出,以利透氣、發酵均勻。建料堆時一邊堆一邊澆水,做到底層不澆水、中層少澆水、上層多澆水,當料邊有水溢出時,停止澆水。將建好的料堆用草簾覆蓋,利於保溼、升溫。下雨前覆蓋塑料薄膜以遮擋雨水,以防雨淋造成養分流失。4d後,料堆內部溫度升至 65~75℃,第1 次翻堆的時間是在建料堆後的第 5 天,隨後間隔5d、4d、4d、3d、3d各翻 1 次堆。翻堆時,將原來料堆中部的料翻到外邊,將表面的料翻到料堆中部,將下層的料翻至上層,這樣內外、上下翻動拌松。建料堆和第 1 次翻堆的時候要加入充足的水,第2次翻堆時適當加些水,第 3 次翻堆時,依據培養料的乾濕程度決定是否加水,此時培養料的含水量控制在用手握緊指縫間有幾滴水滴下為宜。在第 2 次翻堆時要加入石膏,第3 次翻堆時加入石灰調節培養料的pH至 7.5~8.0。

3 播種及播種後管理

菇棚內建床寬為 1.2~1.3m的栽培畦。培養料發酵結束後,將料堆放到菇棚內,按畦床將培養料鋪平抖松。播種前,培養料的含水量控制在用手握緊指縫間有水印呈似滴非滴的狀態為宜。用 75%的酒精擦洗菌種瓶,將菌种放入乾淨、消過毒的盆內,使其呈粒狀,再均勻撒播到畦床上,將菌種和培養料混勻輕輕拍壓料面。播種溫度低於 28℃,從播種到覆土前為發菌期。將覆土晾乾、搗碎、過篩,取米粒至花生米粒大小的土粒,與石灰、草木灰等輔助混合後,進行消毒殺蟲。把處理好的土均勻覆蓋到料床表面,厚度在 3~4cm。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 80%~90%,溫度保持在 22~24℃。當菌絲長到距覆土表面 1cm時,加大通風量,溫度保持在 14~16℃之間,讓菌絲橫向長成菇蕾。

4 出菇管理

覆土保持潮溼,含水量接近飽和,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 85%~95%,菇房溫度保持在 14~16℃。當菇床上出現子實體原基後,溫度控制在 16℃以下,要停止噴水,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 85%以上,關小通風口,減少通風量。當床面長出黃豆粒大小的幼菇時,逐漸敞大通風口,加大通風換氣量。隨著菇體數量增加和逐漸變大,逐漸加大噴水量,使覆土層保持最大的含水量。為避免死菇現象發生,噴水時水霧要細、勻、勤、輕,氣溫高的時候要在早晨或晚上噴水,氣溫低的時候要在中午噴水,陰雨天時少噴水或不噴水,為使落在菇蓋上的水分儘快蒸發,噴水過後要及時通風,通風時間達到30min,防止發生病害而影響雙孢菇的商品外觀。經過這樣的管理,7d左右雙孢菇即可進入採收階段。

5 採收

銷售期間若雙孢菇膜不裂開,雙孢菇越大市場越看好,價格也越高;當用雙孢菇加工罐頭時,菇直徑在1.5cm以上則菇越小市場越看好,價格越高。採收時必須依據銷售市場的需求,決定採菇的大小。採雙孢菇的時候,用手輕輕捏住雙孢菇的菇蓋,旋轉取出;為避免雙孢菇腳上的覆土染在菇蓋或菇柄上,影響商品外觀,要邊採菇邊切除帶覆土的菇腳。雙孢菇出菇具有分潮的特性,採畢一潮菇後到下一潮出現一般有 4~7d的間歇期。採菇後,清除殘留在床面上的老根和死菇,用溼土補平床面上的孔洞,停水養菌。當下潮菇長到黃豆粒大小時,需要噴 1 次重水,加強管理,再採收下一潮菇。

相關焦點

  • 恩恩說種植,關於雙孢菇的種植方法
    想必大家對於雙孢菇已經十分的熟悉了,使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用菌之一,其肉質肥厚,菌肉白並且非常結實,雙孢菇的原產地是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我國就已經開始了人工栽培的技術,雙孢菇營養價值高,經常食用對人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和歡迎,隨著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現在在世界上被廣泛進行栽培,那麼肯定有人會問了,雙孢菇應該怎麼種植呢?其實小編在之前就閱讀了大量相關資料,現在就來給大家仔細介紹下關於雙孢菇的種植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認真閱讀下文哦!
  • 雙孢菇種植前的材料準備以及種植後的管理
    導語:歡迎來到曉琴聊美食,小編帶你了解一下,雙孢菇種植前的材料準備以及種植後的管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雙孢菇的菇棚管理如果棚內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導致含水量過大,滲水,菌絲自溶,盲目用藥,菌絲生理不成熟等,都會導致無菌。
  • 雙孢菇應該如何種植?其實很簡單,其中細緻的管理很重要
    雙孢菇,又被稱為「圓蘑菇」、「洋蘑菇」。它是屬於草腐菌的一種,屬於中低溫下適合生長的一種菇類。關於這種菇類的的培育,可以使用在我們國內玉米桔梗以及麥草的存量一直比較豐富,氣候也比較適合雙孢菇。所以說雙孢菇種植因此一直以來都非常的多。
  • 甘肅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我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
  • 甘肅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年來,甘肅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
  • 了解雙孢菇的栽培知識,用科學的種植方式,促進雙孢菇生長
    導語:雙孢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名白蘑菇、洋菇,它的栽培起源於法國,到現在為止已經有300年的歷史。(一)生態環境條件:酸鹼度菌絲體生長要求pH為5 ~8,最適為7~8;進菇棚之前的培養料要求pH為7.5~8,土粒的pH為8~8.5。(二)栽培季節以長江為界,往北宜適時早播,往南宜適時晚播。
  • 鎮平縣老莊鎮:雙孢菇產業-防止返貧新利器
    鎮平縣老莊鎮:雙孢菇產業-防止返貧新利器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李功朋11月28日清晨天剛剛亮,鎮平縣老莊鎮涼水泉村雙孢菇基地就熱鬧起來了。分級篩選、分類包裝,雙孢菇大棚內一群30至60歲不同年齡階段的農村婦女,一邊忙著剪菇腿,一邊挑選精品,商超、餐飲店老闆們一大早就來到基地,想趁早購買新鮮的雙孢菇。
  • 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的種植與養護技術有哪些?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氣候乾燥,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普遍低於0℃,風雪天氣時有出現,給蔬菜大棚的種植和養護帶來了一定難度。為提升北方地區冬季蔬菜大棚種植與養護水平,本文總結了我國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的種植和養護技術。
  • 在北方地區有幾畝地,露天種植什麼花期很長的花卉呢,很好選擇
    在北方有幾畝土地,想專門種植一些花卉,而作為北方地區,想要全年露天種植的花卉,其實並不多,冬季嚴寒的季節,植物們是都是需要休眠的,而且很多花卉植物在北方地區都是要入室養護的,想要在露天種植花卉,花期還相當長久的,說實話真的是屈指可數,思來想去,除了月季能夠擔當此任,估計沒有什麼花兒還能夠做到這些。
  • 北方地區蒲公英人工栽培技術
    北方地區蒲公英人工栽培技術孫 冰蒲公英又叫婆婆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時將有機肥、磷肥、鉀肥混合後均勻的撒鋪在地面,深翻 20~25cm,整平地面。1.2 種子採集自然生長條件下,蒲公英種植 2 年開花結籽,5~6 月開花,開花後 15d左右種子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採收。
  • 雙孢菇種植出現異常怎麼辦
    在雙孢菇生產中,由於菇房環境條件和培養料的不適以及管理措施不當,會影響菌絲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  播種後菌絲不萌發、不吃料播種後菌絲生長不良,菌種不萌發、不吃料,只在料面生長及出現萎縮現象。這是由於菇房內的溫度、通風情況及溼度不當等原因造成的。
  • 雙孢菇栽培技術介紹,北方雙孢菇高產棚栽法
    北方地區,秋季氣溫下降快,霜期長,冬季氣溫低。根據雙孢蘑菇子實體生長發育的最佳溫度,培養料堆料發酵應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栽培播種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比較適宜。根據蘑菇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的需要,結合北方氣候特點,一般選用冬暖式大棚和蔬菜改造棚,如果從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於蘑菇生長發育來考慮,採用二次發酵技術和冬暖式多層床架式,是蘑菇栽培棚推廣的方向。
  • 雙孢菇栽培技術,培養料配方及堆制方法,你知道多少?
    一 雙孢菇栽培需要的原料雙孢菇是一.種典型的腐生真菌,又常被稱為草腐菌。培養料是雙孢菇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雙孢菇菌絲體直接生長在培養料內,出菇以後,子實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均來自培養料。培養料直接影響雙孢菇的產量和質量,必須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狀和豐富的營養。為了滿足雙孢菇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培養料必須有足夠量。
  • 這6種觀花小喬木,在北方地區很適合種植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歡迎關注【園商網】公眾號 在我國北方地區,可供園林選用的觀花大喬木除了泡桐、玉蘭,幾乎沒有其它選擇,泡桐還因為市場審美偏好等原因被列為「園林雜樹」而很少選用。
  • 雙孢菇脫油瓶成分大解析:脫油瓶雙孢菇暢輕植物飲料核心成份
    脫油瓶雙孢菇暢輕植物飲料你口袋裡的神器,無助瀉成分、無依賴不肚疼、無副作用。脫油瓶雙孢菇暢輕植物飲料成份1:進口食用菌濃縮粉(雙孢蘑菇)進口H2Oslim?雙孢菇濃縮粉--高效吸附油脂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費的菇類,有「世界菇」之稱。
  • 中國為治理北方地區沙漠大患開出「中藥方」
    【天地網訊】    作為世界上荒漠化面積較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為治理北方地區的沙漠大患開出了「中藥方」,正在通過種植肉蓯蓉等中藥材防風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等中國著名的沙漠裡都在人工種植肉蓯蓉等沙漠藥用經濟植物。這些中藥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態的同時,還產生著良好的經濟效益。
  • 草莓高架商品基質配套技術選擇及標準化植株管理技術
    草莓高架商品基質配套技術選擇及標準化植株管理技術崔繼榮昌黎縣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西部,是農業生產大縣,適宜的溫度和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使得昌黎縣成為中國草莓發展的黃金「三小時經濟圈」內的鮮食草莓生產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城郊區、城關鎮、馬坨店鄉、新集鎮、龍家店、
  • 北方可以種植以下幾種植物,可以連續食用好多年,而且相當耐凍
    作為北方地區冬季的嚴寒造成很多植物是不能夠露地越冬的,而且想要種植一些能夠食用的多年生植物,就更加的稀少了,作為數量龐大的植物界,也有許多是相當的耐寒而且可以多年食用的。蘆筍作為一種相當耐寒的植物完全可以在北方地區露地種植,蘆筍號稱種植一次連吃二十年,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連續採摘十幾年還是綽綽有餘的,蘆筍作為一種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相當容易管理,有青蘆筍和白蘆筍供給採摘,是北方很不錯的一種種植選擇。
  • 外形和味道如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一斤2元,北方卻少有種植
    大番茄一般作為蔬菜來用,而小番茄則作為水果來食用,尤其是小番茄這些年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歡,在我國大江南北,如今不僅種植大番茄,小番茄也成為一種常規的農產品,可以說人們幾乎忘記番茄是一種外來品種了。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和番茄差不多的水果,卻因為某些原因,北方很少種植。
  • 北方地區白銀杏樹日光溫室促成栽培技術
    北方地區白銀杏樹日光溫室促成栽培技術魏佳富等為了引導農民調整日光溫室種植結構,豐富日光溫室作物種類,促進日光溫室設施農業健 康 穩 步 發 展,我 們 於2014—2017 年在甘肅省白銀市果樹栽培專用新型結構日光溫室內進行杏樹促成栽培技術示範。